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滿額折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增訂版)

定  價:NT$ 490 元
優惠價:90441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在未有一次系統的檢驗之前,「麥理浩時代」已被捧為一段「黃金歲月」,差不多理所當然的視為昔日美好時光。到了今天,這個神話還在流傳。

 

對不同背景的香港市民來說,「七十年代香港」有一種特殊意義──那是香港社會的黃金歲月,那是大家的「好日子」。而在差不多所有關於香港的過去、現在與將來的論述中,都有七十年代這一環節,而且佔上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可是,對於七十年代香港,大家只是抱着想當然的看法,不覺得有需要重新認識那個年代。

本書是了解七十年代香港的重要參考,曾獲第六屆香港書獎。作者呂大樂採取另一種態度,要求以更立體的、多角度的去認識七十年代的香港。對於時下流行的很多關於七十年代香港社會的「定論」,作者不以為然。他決定「重訪」那個年代,瞻前顧後,重新審視香港社會的發展。

增訂版新增文章回顧及補充2012年初版時未深入探討的觀點,兼論七十年代出現的政府與社會的新關係,尤其嘗試解釋那個時代的年青一代心態。

作者簡介

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研究與發展)、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之香港社會研究講座教授。之前曾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大學的社會學系任教。近著包括:《港漂十味》、《香港模式》、《中產心事》、《四代香港人》、Hong Kong: Becoming a Chinese Global City、Hong Kong, China: Learning to Belong to a Nation等。當中《香港模式》是2017年「國際亞洲研究學者大會」中文國際圖書獎得獎書籍。最近期出版書籍是Routledge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Hong Kong。而學術論文見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Urban Studies、The Sociological Review等。

我在1970年考「升中試」,同年9月開始唸中學。中學、預科、大學的求學階段,在1970至1981年間渡過。可以這樣說,自己的青年成長時期,都在七十年代發生。

對於七十年代的香港社會,一直有着一種頗為特別的感覺。在主觀感覺上,七十年代似乎過得特別快。明明在中學時期到中環閒逛,穿梭於告羅士打行、舊郵政總局時,還會感受到一種殖民的氣氛,覺得雖然西洋文化就在身邊,但卻又是陌生的東西,有種由外加諸於身上的感覺;可是,到了1980年前後,坊間流傳的已經是另一番感受、看法,殖民的氣氛雖未至於消失,但慢慢變得並不顯眼。又明明在七十年代初期,在街上收到「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文運動」的宣傳品時,覺得殖民政府脫離群眾,又很頑固,市民爭取社會改革,猶如緣木求魚。但幾年之後,請願抗議不再是什麼新鮮事物,而在行動的背後,是一種新的觀念的形成──跟政府談判,要求修改政策,不再被視為天方夜譚。當然,還有普及文化方面:由粵語片轉變為港產片,由粵語時代曲轉變為本地流行音樂,再加上逐漸自成一格的電視劇,當中發生的變化,相信沒有人會在七十年代初所能預見得到。的確,七十年代香港,新舊交替。或者就是這個原因,七十年代初期的普羅大眾的生活經驗、群眾情緒很容易被視為過渡現象,這個殖民地社會最終會演變為後來的香港。更有趣的是,才不過是剛剛踏入八十年代,這個「後來的香港社會」(也就是大部分香港人選擇性的突出的香港社會及文化面貌)便被很多人視為香港的本質。我相信,七十年代後期的「回鄉潮」、八十年代初的政治前途談判,都是強化這種思想轉變的重要因素。到了七十年代後期,我們開始對香港社會產生了一份之前十年、二十年所未曾有過的肯定。

當然,身邊同輩的朋友有時候會提醒我,或者以上所講,有可能全屬錯覺。由小學升上中學,再而踏入大專階段,個人生活的圈子和步伐本身就有很大的變化,於是在感覺上,覺得那個時代變得特別快速。他們的意思是,或者香港的七十年代並不怎麼樣,只是我們那一代人適逢其會,剛好在那段日子成長,才會有那種感覺和理解。

朋友的意見不無道理,不過他們似乎忽略了一點─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點─這就是經常會提起七十年代香港社會,並對它有不同想像者,並不限於某一特定的年齡群。差不多在所有關於香港的過去、現在與將來的論述中,都有七十年代這一環節,而且佔上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這並非因為只要順着歷史時空的發展軌跡,自自然然的便會(或者需要)談到那一個年代,而是它在很多人(無論有沒有第一身經歷)的心目之中,都有一個特殊的地位。在他們眼中,七十年代的香港社會早有一個清晰的面貌,就算未有完全一致的理解,但大概已有高度共識。這也就是說,香港人對於七十年代香港,有種想當然的看法,不是很多人會覺得有需要對那個年代重新審視。

我總覺得上述那種想當然的想法,不單無助於更立體的、多角度的認識七十年代的香港,而且也會影響我們如何理解那個時期前前後後的社會面貌。以發展香港社會研究的角度來看,七十年代的香港社會是整個砌圖中十分重要的一塊,對它的掌握與理解,會影響我們如何閱讀和分析戰後香港的社會轉變。對於時下流行的很多關於七十年代香港社會的「定論」,我不以為然。基於這個原因,我決定「重訪」那個自己曾經經歷的年代,發掘一些自己不曾了解的事情。

我總覺得上述那種想當然的想法,不單無助於更立體的、多角度的認識七十年代的香港,而且也會影響我們如何理解那個時期前前後後的社會面貌。以發展香港社會研究的角度來看,七十年代的香港社會是整個砌圖中十分重要的一塊,對它的掌握與理解,會影響我們如何閱讀和分析戰後香港的社會轉變。對於時下流行的很多關於七十年代香港社會的「定論」,我不以為然。基於這個原因,我決定「重訪」那個自己曾經經歷的年代,發掘一些自己不曾了解的事情。

本書所收集的文章,大多數(除了第五章之外)原先都是為了參與研討會而準備的講稿或論文。當初在研討會上讀出的講稿,有些只是半完成的論文,有些甚至只得一個大綱,還未百分百想好當中每一部分的連繫。但在報告及之後的討論過程之中,聽到不少很有建設性和具備參考價值的意見,並收納於修訂稿之內。對於(重新)認識當代香港社會,我持開放態度,希望有更多新的假設、歷史資料、看法的出現,而不是重複所謂的「定論」。我情願冒着有可能犯錯的風險,提出有可能被否定的看法,也不想見到太多有時是想當然的,有時是因為情感因素而產生的,或基於政治立場或主張而建構的「定論」。就像這本書所收的幾篇文章一樣,都是交流與回應,然後修訂的成果。在我看來,現在結集成書,也只不過是一種臨時定型的狀態,日後當有新的材料、解釋之時,再有修訂或者全面改寫的機會。香港社會研究要發展起來,需要拋出更多假設、初步想法,然後深入的辯論,反覆論證,發掘新的材料,提出新的解釋,而不是急於尋找共識,以政治主張代替研究,或者只是通過修辭來重複一些「定論」。

目次

自序

第一部分 關於七十年代

導 言 重新認識七十年代

第一章 無關痛癢的1974

 

第二部分 殖民地的生活經驗 

第二章 殖民冷經驗

第三章 當時間還未有變成歷史:維多利亞城的消失與殖民經驗

第四章 足球政治與冷戰的微妙關係

第五章 殖民空間與現代性

第六章 矮化的公民概念:生活秩序與民間公共文化(與呂青湖合寫)

 

第三部分 麥理浩時代

第七章 「麥理浩時代」的殖民性

 

出版八年後回顧 兼論七十年代出現的政府與社會的新關係

附錄 閱讀香港社會

參考資料及書目

七十年代香港大事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41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