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滿額折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重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全二冊)

定  價:NT$ 1710 元
優惠價:901539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169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4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嘗試以文本閱讀為中心,重新梳理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的一些發展線索。本書大致上按照作品發表或出版的時間順序,閱讀和研討中國近代、現代、當代文學史上比較知名、比較有代表性的九十三部(篇)中短長篇小說。從一九〇二年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一直到二〇〇六年劉慈欣的《三體》。

 

一百年了,中國怎麼會走到今天?會走向怎樣的明天?《老殘遊記》有句話:「眼前路都是從過去的路生出來的,你走兩步回頭看看,一定不會錯。」——許子東

 

【核心賣點】

Ÿ 以文本閱讀為中心,重新梳理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的發展線索。

Ÿ 按照作品發表或出版的時間順序,閱讀和研討中國近代、現代、當代文學史上比較知名、比較有代表性的九十三部(篇)中短長篇小說。

作者簡介

許子東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東亞系文學碩士、香港大學中文學系哲學博士。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2 0 0 8 - 2 0 1 4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榮譽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紫江講座教授。主要著作有《郁達夫新論》《香港短篇小說初探》《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敍述文革》《張愛玲的文學史意義》《許子東現代文學課》《許子東講稿》( 三卷) 、《細讀張愛玲》等十五種。

二十世紀‧中國‧小說

 

本書嘗試以文本閱讀為中心,重新梳理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的一些發展線索,並討論「小說」與「中國」與「二十世紀」三者之間的關係。大致上按照作品發表或出版的時間順序,閱讀和研討中國近代、現代、當代文學史上比較知名、比較有代表性的九十三部(篇)中短長篇小說。從1902 年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一直到2006 年劉慈欣的《三體》。大部分作品以前讀過,所以說是「重讀」,也是實事求是。分為上下兩册,只為讀者方便。內容

上是連貫一體的。這些「比較知名、比較有代表性」的篇目,並不完全依據我個人興趣選擇。首先會參考一些主流文學史的看法,例如王瑤、唐弢的現代文學史,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錢理羣、溫儒敏、吳福輝的《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吳福輝的《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洪子誠的《中國當代文學史》,王德威的《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等,還有陳思和、陳曉明、許志英、丁帆、黃修己、朱棟霖、陳平原等人的當代文學史與小說史論著。其次會儘量參照錢谷融主編的《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這套作品選已經出到第四版,很多學校使用,我自己也是這套作品選的編委會委員,本書重讀的小說相當部分也選入這套作品選(或存目)。第三,我還會參考《亞洲週刊》2000 年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評選名單。「百強」中的名篇,大部分也都在本書「重讀」目錄中,除了三點不同:第一, 1949 年以後臺灣和香港的小說暫時沒有列入,因為本書重點之一是探討「當代文學生產機制」,臺灣、香港的文學當時不在這個機制之內;第二,《亞洲週刊》「百強」名單裏,「十七年」小說只選了〈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和《艷陽天》,而我以為「三紅一創」及《林海雪原》、《青

春之歌》的文學史意義不應忽視。第三,本書還收入二十一世紀初才出版的閻連科和劉慈欣的兩部小說。其實近二十年來還有很多小說想讀,本書已經太厚,只能留待日後續集。而香港、臺灣的小說則另需專著研討。

黃子平、陳平原、錢理羣早在1985 年就提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概念,近年來五四與晚清的關係又成為學術界熱點。事實上,閱讀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從梁啟超、李伯元讀起,還是從魯迅、郁達夫讀起,有很大分別。順時態閱讀使我們重新認識近、現、當代的某些重要相同之處,比如學術界一向認為知識分子和農民是現代中國文學的主要人物形象,但如果聯繫晚清及當代,我們會發現「官員」(幹部)也是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的一條不可忽視的人物形象主線。如果說知識分子和農民的關係構成現代文學的「啟蒙救亡」主題,那麼知識分子與官場的「互相改造」以及民眾與官員的「矛盾依託」關係也都值得分別梳理。近現當代文學相通連貫之處甚多,僅舉一例。

當然,按年份重讀小說,同時又會使我們更加證實三個歷史階段的不同文學生態,從晚清的報人文學,到現代文學與教育制度的聯盟,再到五十年代以後獨特的當代文學生產機制(作家幹部化、稿費代替版稅、作協系統的文學批評)等等。簡而言之,二十世紀中國小說,三個階段文學相通,三個學科界線仍在。

本書嘗試從經典作品閱讀出發,梳理背後的文學史發展線索。每一個十年,我們都會抽樣討論某位作家的一天日常生活,依據作家的日記、書信或其他第一手材料,目的是抽樣檢討幾十年間中國作家生態的具體變化。一些關鍵的文學史場景,比如二十年代末的「批判魯迅」,三十年代兩個口號之爭,四十年代延安文藝座談會,五十年代當代文學生產機制,八十年代的劇本創作座談會與杭州會議等,本書都有專章討論。百年間最難處理的當然是1966 到1976 年,雖然沒有找到合適(合乎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平均水平)的代表作,但我們還是儘量從文學角度「艱辛探索」,不留空白。總體上,從作品出發而不是從作家或理論出發,是本書的寫作原則。

當然,九十三部小說,並不能代表整個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只能代表我個人理解的九十三部作品。這些作品的題材、篇幅、主題、人物、風格、方法、精神、技巧都不一樣,如果一定要概括其共通點,那就是幾乎(幾乎)所有作品,有意無意都在努力講述作家個人心目中的「中國故事」。這些故事有時互相補充,有時互相矛盾,有時互相印證,有時互相衝突,每個作家都可能表現他的洞見和局限,但讀者卻可以看到這些洞見和局限,如何匯合並置成一個大的「中國故事」。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之外,本書的第四個關鍵詞,就是「革命」。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紀錄了革命的不同階段,描繪了革命的不同方式,當然

也包括革命的經驗教訓。一百年了,中國怎麼會走到今天?會走向怎樣的明天?我們雖然缺乏梁啟超的「神預言」能力,至少也可以回頭看看──《老殘遊記》有句話:「眼前路都是從過去的路生出來的,你走兩步回頭看看,一定不會錯。」

目次

(I)

自序 二十世紀‧中國‧小說

1902-1916

1902 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的起點2

1903 李伯元《官場現形記》——貪腐是官場的「剛需」?20

1903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人稱的出現41

1903 曾樸《孽海花》——讀書人、名妓與官場52

1903 劉鶚《老殘遊記》——清官比貪官更可怕?67

1912 徐枕亞《玉梨魂》——二十世紀的文言小說83

 

1917-1948

1918 魯迅〈狂人日記〉、〈藥〉和〈阿Q 正傳〉——「五四新文學」,到底「新」在哪裏?102

1921 冰心〈超人〉、許地山〈商人婦〉、〈綴網勞蛛〉——文學研究會121

1921 郁達夫〈沉淪〉、〈茫茫夜〉、〈秋柳〉——民族‧性‧鬱悶131

1925 魯迅〈傷逝〉——五四愛情小說模式144

1927 1927 年1 月14 日的郁達夫日記151

1928 葉聖陶《倪煥之》——個人命運與大時代162

1928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一九二○年代的女性主義170

1928 批判魯迅——為文學而革命,還是為革命而文學?179

1929 茅盾〈創造〉、〈動搖〉——新女性與新官場187

1930 沈從文〈蕭蕭〉、〈柏子〉和〈丈夫〉——鄉村底層人物200

1930 張恨水《啼笑因緣》——鴛鴦蝴蝶派代表作212

1930 劉吶鷗〈遊戲〉、穆時英〈白金的女體塑像〉、〈上海的狐步舞〉——十里洋場中的紅男綠女221

1931 巴金《家》——細思極恐的愛情故事233

1932 吳組緗〈官官的補品〉——怎樣讓讀者討厭主人公?245

1933 茅盾《子夜》——「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沒有出路」?250

1933 施蟄存〈將軍底頭〉、〈梅雨之夕〉——「第三種人」的困境263

1934 沈從文〈邊城〉——挑戰主流意識形態?273

1934 蕭紅《生死場》——「人和動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281

1935 老舍〈斷魂槍〉——武俠三境界294

1935 李劼人《死水微瀾》——「一女多男」寫中國?303

1936 老舍《駱駝祥子》——中國現代文學的轉折311

1936 1936 年8 月5 日的魯迅日記316

1938 張天翼〈華威先生〉——官場與國民性334

1941 丁玲〈我在霞村的時候〉——貞貞、「我」和「霞村」的三角關係344

1941 1941 年7 月20 日的蕭軍日記354

1943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無意之中開啟新時代373

1943 張愛玲〈第一爐香〉、〈傾城之戀〉——香港的傳奇382

1943 張愛玲〈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上海的故事390

1945 孫犁〈荷花淀〉——好風景、血戰場、新婦女、舊美德405

1945 路翎《財主底兒女們》——現代文學篇幅最長的小說411

1947 錢鍾書《圍城》——方鴻漸的意義424

參考書目439

 

II

1949-1976

1949 當代文學生產機制2

1952 1952 年3 月22 日的巴金日記17

1956 王蒙〈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幹部與官員23

1957 錢谷融〈論「文學是人學」〉——五十年代的文學評論32

1957 梁斌《紅旗譜》——農村階級鬥爭模式41

1957 曲波《林海雪原》——紅色武俠小說56

1957 吳強《紅日》——革命戰爭小說的樣板65

1958 楊沫《青春之歌》——像戀愛那樣革命75

1959 柳青《創業史》——唯一描寫「十七年」的「紅色經典」87

1961 羅廣斌、楊益言《紅岩》——發行一千萬冊的監獄文學101

1966 1966 年8 月23 日:老舍自殺前一天110

哪部作品可以代表1966 至1976 年?120

 

1977-

1977 劉心武〈班主任〉、盧新華〈傷痕〉——傷痕文學的淚點132

1979 高曉聲〈李順大造屋〉、〈陳奐生上城〉——卑微的農民和好心的幹部143

1979 茹志鵑〈百合花〉、〈剪輯錯了的故事〉——「三紅」與「一創」的拼貼154

1979 張潔〈愛,是不能忘記的〉、張弦〈掙不斷的紅絲線〉——七十年代末的愛情小說165

1979 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改革文學與官場鬥爭176

1980 汪曾祺〈受戒〉、〈大淖記事〉——禮失求諸野185

1981 禮平《晚霞消失的時候》——紅衛兵的愛情、抄家與懺悔195

1981 古華《芙蓉鎮》——一本書了解「十年」206

1981 韓少功〈飛過藍天〉、梁曉聲〈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張承志〈綠夜〉——知青文學三階段216

1984 阿城〈棋王〉——革命時代的儒道互補226

1984 杭州會議與韓少功的一天236

1984 張賢亮〈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知識分子的苦難歷程246

1985 殘雪〈山上的小屋〉——當代版「狂人日記」266

1986 史鐵生〈插隊的故事〉——最傑出的知青小說275

1986 張煒《古船》——「民族心史的一塊厚重碑石」285

1986 莫言〈紅高粱〉——當代文學的世界意義297

1986 路遙《平凡的世界》——改變青年三觀的中國故事306

1987 張承志《金牧場》、《心靈史》——「人民之子」與哲合忍耶324

1987 馬原〈錯誤〉——敍述的圈套347

1987 王蒙《活動變人形》——審父之作358

1987 王朔〈頑主〉、〈動物兇猛〉——流氓的時代373

1988 楊絳《洗澡》——從「國民」變成「人民」385

1988 鐵凝《玫瑰門》——寫階級鬥爭還是寫女性命運?397

1993 陳忠實《白鹿原》——「政權」、「族權」與「神權」409

1993 余華《活着》——幾十部當代小說的縮寫本432

1993 賈平凹《廢都》——「一本寫無聊的大書」451

1994 王小波〈黃金時代〉——身體快樂,成了唯一的精神武器472

1996 王安憶寫作《長恨歌》的地方488

2003 閻連科《受活》——很苦很善良,很壞很愚昧510

2006 劉慈欣《三體》I 、II 、III——中國故事與普世價值522

二十世紀中國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及若干問題547

 

後記579

參考書目58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53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