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提醒您!您有折價券未完成領取,請盡速登入以保存至您的帳號。
新民與復興-近代中國思想論-亞洲學術文庫11
滿額折

新民與復興-近代中國思想論-亞洲學術文庫11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70 元
優惠價
90333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近代中國思潮澎湃起伏,其趨向與政治變遷是息息相關的。本書收錄的十五篇論文,集中論述梁啟超、章太炎、孫中山、蔡元培等人物的思想,尤其是報刊言論對維新和革命的影響,從而探討國家民族與文化學術的更新創造。作者著眼於近代亞洲的整體進程,為中國近代史研究提供嶄新的角度和宏觀的視野。

本書收錄了十五篇論文,主要是我近十年來發表的著作,內容圍繞著近代中國報刊、思潮與政治的發展,有時也觸及中日關係以至亞洲問題,大抵反映了我在中國近代史方面的研究興趣和路向。 為了突顯主題,我把論文分為三輯。第一輯的五篇,均與近代中國的亞洲聯繫和亞洲認識有關。中國立足於亞洲,在古代與朝鮮、日本、越南形成「東亞文化圈」(漢字文化圈);近代開始,且與亞洲整體的命運息息相關。<近代中國思想家的亞洲觀>闡述十九世紀中葉以後中國與亞洲國家的聯繫,亞洲觀的形成經過,以及重要思想家的理論等,可以視為全書的總綱。在亞洲諸國之中,日本是近代化成功的典型例子,對中國亦有相當影響,<晚清時期的「日系報刊」>探討明治日本人在中國的言論活動,<戊戌維新時期思想家的日本認識>則申論康有為、梁啟超等的日本觀;梁氏流亡日本多年,<梁啟超與日本明治思潮>一文對此有較深入的分析。梁氏曾與越南民族家潘佩珠往還,並為他出版《越南亡國史》,致學界誤認此書是梁氏所撰,<梁啟超與《越南亡國史》>一文即為考證其始末而作。 第二輯的論文,主要探討戊戌維新和啟蒙思潮,以及革命與君憲的論爭等問題。論者每以《時務報》、《清議報》、《新民叢報》代表變法、保皇、立憲三種思想,梁啟超亦因此而成為「輿論界之驕子」。<從「時務」到「新民」>探討梁氏早年的言論活動,<中國國民性的更新>專論其《新民說》,<梁啟超與近代中國學術文化的更新>,進而指梁氏對二十世紀中國知識界的影響。<從思想史看《新民叢報》>一文,強調《新民叢報》在近代中國啟蒙思潮中的重要性;<《民報》與《新民叢報》論爭的再評價>,則為此次大論爭提供較全面的分析。 第三輯所述內容,包括清季革命和民國政情。<章太炎論印度民族獨立運動>一文,透過章太炎的中印聯合構想探討晚清這位國粹主義革命家的亞洲觀。<辛亥革命對亞洲的影響>從亞洲史角度論述辛亥革命的意義,兼及孫中山思想在國外的影響;<中日關係與印度問題——孫中山論亞洲前景>接續上文,對孫中山的大亞洲主義有所發揮。蔡元培是清季另一主要革命領袖,而以教育方面的成就最大,<從清末中日關係論蔡元培思想的發展>、<魯迅與蔡元培>兩篇,多少說明了蔡氏出入於政治與文化之間的情況。 近代中國思想史、政治史上人物眾多,我對蔡元培研究的感情最深,而對梁啟超研究的興致最大,此外也及於章太炎、孫中山等。他們各有不同的見解,但都對民族、國家懷著抱負,對整體的人類社會有所寄望,是值得注意和尊敬的。我把他們歸類為「文化意識型的政治家」,在亞洲政壇上,相信只有這一類型的人物,可以真正地為眾多苦難的人們引領前路。 十九、二十世紀元交形成的中國學問,其精髓在一「新」,「新學」不但指來自歐美的「西學」和來自日本的「東學」,實則還包括更新後的「國學」。梁啟超是二十世紀中國知識界、文化界的啟蒙大師,他的《新民說》甚至被譽為「新時代的聖經」。不過,思想、文化的啟蒙須與教育配合,教育家蔡元培曾發表<對於新教育之意見>一文,倡導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美學教育、世界觀教育五大方針,而特別重視最後一項主張。如所周知,中國是亞洲主要國家之一,要有真正的世界觀,必先具體地、深入地認識亞洲。正如黃仁宇教授在其1998年新著《關係千萬種》的<自序>中說:「讀者必須注意二十一世紀中國的前途將部分由周邊國家的出處決定,有如在二十世紀日本與美國的命運半由中國決定。」研究中國必須認識亞洲整個區域的發展,是黃仁宇教授構築其「中國大歷史」的要素之一。 我在三十年前考入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歷史系,自此得窺史學的堂奧。當時新亞書院的創辦人、著名歷史學家錢穆先生已退休離校,但創校時在艱苦中奮進的新亞精神仍然薪火相傳。歷史系教師只有數人,學問規模卻很宏大,我因研習志趣以中國近代史、日本史為主,受王德昭師、陳荊和師兩位影響較大,牟潤孫師在中國史學史方面也啟發良多,而系主任孫國棟師則特別關懷我在學問上的成長。 遠赴廣島大學深造期間,在橫山英師指導下,完成有關《蘇報》與清末政治思潮的碩士論文,又隨今堀誠二、今永清二、寺地遵諸師修習東南亞華人史、東南亞宗教史、宋代史等。其後又得香港大學中文系趙令揚師指導,完成關於《新民叢報》研究的博士論文。至此對於錢穆先生當年為書院命名「新亞」的用意似有所悟,他替新亞歷史系所奠下的根基,只要向前再走一步,即可從中國到亞洲而達於世界。至其關鍵,則在「復興」二字而已。 香港浸會大學其初是私立大專院校,經歷過很多困難才奠定今日的地位,浸會精神強調在艱苦中求進,實與新亞精神暗合。我擔任歷史系系主任一職,倏忽已逾三載,每以當年諸位師長的教誨為念,不敢怠惰。惟望今後教學、研究與系務能夠同時兼顧,為史學界多盡一分心力。 在繁重的教學工作之餘,要致力於學術研究是十分艱辛的,幸而這些年來,與摯友陳萬雄、林啟彥、李金強諸兄時相往還,於事業方面彼此互勉,在學問的道路上可以結伴相隨。這些論文的完成,實在得力於內子愛恩的關心;浸會大學歷史系秘書陳月媚女士,常為我分擔不少行政上的事務;文稿的整理工作,全賴侯勵英小姐的協助;本書的出版事宜,復有李家駒兄的支持。等誌於此,以表謝意。

目次

第一輯 亞洲聯繫的開展
1. 近代中國思想家的亞洲觀
2. 晚清時期的「日系報刊」
——明治日本人在中國的言論活動
3. 戊戌維新時期思想家的日本認識
4. 梁啟超與日本明治思潮
5. 梁啟超與《越南亡國史》
——近代中越關係史上的一段插曲

第二輯 維新和啟蒙思潮
6. 從「時務」到「新民」
——梁啟超早期的言論和思想
7. 中國國民性的更新
——梁啟超《新民說》析論
8. 梁啟超與近代中國學術文化的更新
9. 從思想史看《新民叢報》
10. 《民報》與《新民叢報》論爭的再評價

第三輯 政治變革與復興
11. 章太炎論印度民族獨立運動
——清末一個國粹主義革命家的亞洲觀
12. 辛亥革命對亞洲的影響
13. 中日關係與印度問題
——孫中山論亞洲前景
14. 從清末中日關係論蔡元培思想的發展
15. 魯迅與蔡元培
——從拒俄運動到中國民權保障同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33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