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蘇美關系七十年(簡體書)
滿額折

蘇美關系七十年(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 元
定價
:NT$ 174 元
優惠價
8715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蘇美關係是歷史上第一種兩種根本對立的意識形態、社會政治制度國家的關係問題。這一關係在20世紀的國際關係史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一度主導了國際關係發展的主流,使世界各國無不受到其關係發展的影響。

在蘇聯解體的情況下,用中國人眼光、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出發、從總體上正確處理與資本主義國家共存與共處的關係,如何在根本制度對立的情況下,既堅持其根本制度不變,又能妥善處理與資本主義國家的矛盾,化解其在各方面的進攻,是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的。全文從歷史的角度,對美蘇關係的這兩條主線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考察。全書共分七章。

第一章分析了蘇俄初創時期列寧的對外政策思想,指出列寧是堅持革命原則與應用靈活妥協方法的策略大師,他從未忘記「誰戰勝誰」的問題,但又主張在現實中堅持「和平共處」的策略方針。

第二章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形成的美蘇同盟關係中存在的共同利益、矛盾鬥爭進行了分析。指出共同對敵是聯盟形成的基礎,而對各自利益的考慮則是破壞聯盟基礎的基本因素。蘇美英三國的意識形態情結,蘇聯戰前戰後的擴張主義行為,英國力圖維護帝國,美國欲要主導世界的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使聯盟瓦解、反目為仇、鬥爭又起。

第三章揭露了近代國際關係中的實力原則和勢力範圍原則在二戰後的大國關係中復活了。第四章分析了赫魯曉夫與艾豪威爾時期稍有緩和的原因。指出赫魯曉夫的現實和解政策和和平共處的外交路線是導致蘇美關係初步緩和的主動因素,而艾森豪威爾和杜勒斯的僵硬不妥協政策則是緩和不能發展的消極破壞因素。

第五章指出,社會主義蘇聯現實力量的大力增強和美國深陷越戰不能自拔的窘況是六七十年代美蘇關係出現緩和的基本因素。第六章說明由於蘇聯不能正確處理內外政策的關係而使自己日益陷入被動停滯的境地,自蘇聯成立以來專注重工業發展的計劃經濟已現衰敗之像。第七章揭露了美國政府「圖窮匕見」、假友真敵的面目,指出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戰略是瓦解蘇聯東歐集團的重要因素。

目次

序言
第一章 早期蘇美關系
第一節 列寧對外政策思想和蘇維埃政權建立之初的對美政策
一、特殊歷史時代列寧的“世界革命”理論與實踐
二、列寧關于兩種不同社會制度國家和平共處的思想
三、列寧關于“善于利用帝國主義者之間的矛盾和樹立”鞏固發展自己的思想
四、蘇維埃政權建立初期的對美政策
第二節 美國的不承認政策及其思想根源
一、美國對蘇不承認政策的形成
二、不承認政策在二十年代的繼續
三、世界經濟危機時期美國反蘇政策的加強
四、不承認政策的意識形態根源
第三節 蘇美建交和兩國關系的曲折發展
一、羅斯福對蘇承認政策的由來
二、羅斯福政府轉變對蘇政策的經過
三、蘇美建交后兩國關系的曲折發展
第二章 合作與沖突
第一節 斯大林外交思想及其功過
一、斯大林對蘇聯外部世界的認識
二、蘇德戰爭前夕,斯大林的錯誤思想
第二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東西方的合作與沖突
一、最初的美國援助和對蘇實施租借法
二、開辟第二戰場之爭
三、戰后分割歐洲之爭
四、其他爭論
五、羅斯福最后的對蘇思想
第三章 冷戰與對峙
第一節 冷戰的起源
一、“冷戰”和冷戰的起源
二、戰后丘吉爾、杜魯門的對蘇政策
三、斯大林對戰后世界形勢的思考
第二節 沖突和對峙
一、聯盟中的不和諧音
二、聯盟破裂
三、對早期冷戰的總結
第四章 對抗中的非穩定緩和
第一節 赫魯曉夫的外交思想
第二節 艾森豪威爾時期的初步緩和
第五章 斗爭與緩和和交織的年代
第六章 新冷戰與新緩和
第七章 蘇聯解體前夕
參考書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