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極權主義的起源(簡體書)
滿額折

極權主義的起源(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6 元
定價
:NT$ 336 元
優惠價
87292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的主要分析對象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人類政治大災難--極權主義。包括德國的納粹主義和蘇聯史達林的大肅反。極權主義(totalitaf-ianism)這個詞最早出現於1925年,一般認為是義大利法西斯党人的創造,強調國家權力對社會生活的全面滲透與控制。本書被公認為是極權主義系統研究的開山之作。它與1941年弗羅姆的《逃避自由》,1944年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1945年卡爾·波普爾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1949年奧威爾的《一九八四》和1956年弗裏德利克,布熱津斯基的《極權主義獨裁和獨裁》等著作一樣,是那一代飽受戰亂之苦的知識份子對極權政權和烏托邦思想的主要反思成果。

作者簡介

漢娜· 阿倫特(Hannah Arendt)1906年出身于德國漢諾威一個猶太人家庭,在馬堡和弗萊堡大學讀哲學、神學和古希臘語;后轉至海德堡大學雅斯貝爾斯的門下,獲哲學博士學位。1933年先是流亡巴黎,1941年到了美國,1951年成為美國公民。同年,《極權主義的起源》一書出版,為她奠定了作為一個政治理論家的國際聲望。
流亡之前,阿倫特以一個猶太人的身份協助猶太組織工作,為此曾被納粹政府關押過。去美國之后,她為流亡者雜志《建設》撰寫評論等;做過肯舍出版社的編輯;1952年擔任過“猶太文化重建委員會”的負責人。自1954年開始,阿倫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紐約布魯克林學院開辦講座;后擔任過芝加哥大學教授、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隨著《人的狀況》、《在過去與未來之間》、《論革命》等著作的出版,使她成為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上的矚目人物,近年來聲譽日隆。1975年12月阿倫特因心臟病突發去世。

目次

《極權主義的起源》譯者序
初版序
第一部《反猶主義》序言
第二部《帝國主義》序言
第三部《極權主義》序言
第一部 反猶主義
 第一章:蹂躪常識的反猶主義
 第二章:猶太人、民族國家與反猶主義的產生
一 曖昧的解放和猶太國家銀行家
二 早期反猶主義
三 第一個反猶主義政黨
四 左派反猶主義
五 安全的黃金時代
 第三章:猶太人與社會
一 在賤民與新貴之間
二 權勢奇才
三 在惡與罪之間
 第四章:德雷富斯事件
一 案件事實
二 第三共和與法國猶太人
三 軍隊與教士反對共和
四 人民與暴民
五 猶太人與德雷富斯派
六 赦免及其意義
第二部 帝國主義
 第五章:資產階級的政治解放
一 擴張與民族國家
二 權力與資產階級
三 暴民與資本的結合
 第六章:種族主義之前的種族思想
一 貴族的“種族”對抗平民的“國家”
二 種族統一作為民族解放的替代
三 開啟歷史的新鑰
四 “英國人的權利”與人權
 第七章:種族與官僚政治
一 黑色大陸的幻影世界
二 黃金與種族
三 帝國主義的特性
 第八章:大陸帝國主義:各種“泛—”運動
一 部族的民族主義
二 無法律性的繼承
三 黨派與運動
 第九章:民族國家的衰落與人權的終結
一 “少數民族的國家”和無國籍的人民
二 人權的窘困
第三部 極權主義
 第十章:無階級社會
一 群眾
二 暴民與菁英的暫時結合
 第十一章:極權主義運動
一 極權主義的宣傳
二 極權主義的組織
 第十二章:執政的極權主義
一 所謂的極權國家
二 秘密警察
三 全面統治
 第十三章:意識形態與恐怖:一種新的政府形式
參考書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92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