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啟蒙的辯證:哲學的片簡
滿額折

啟蒙的辯證:哲學的片簡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著作
批判理論最重要的文本
繁體中文完整版首度問世,華語世界引頸期待已久

馬克.霍克海默與提奧多.阿多諾所合著《啟蒙的辯證》是批判理論最重要的文本,同時也是二十世紀哲學的經典著作。兩位學者的哲學批判、與法西斯主義的爭論,以及流亡美國時期的研究成果,在此融合成為現代大眾文化的理論。霍克海默與阿多諾以最縝密、銳利的思考,為世人闡述了科技與社會進步的反面:「啟蒙」以理性統治,並使自然屈服於人類的各種需求,對此有必要予以啟蒙。

馬克.霍克海默∕提奧多.阿多諾:「我們沒有任何懷疑……社會裡的自由和啟蒙的思維是不可分的,但是我們也相信清楚看到了,該思維的概念,以及具體的歷史形式,以及和該思維糾纏不清的各種社會制度,都已經蘊藏著墮落的胚芽,而於今到處散播。如果啟蒙沒有去反芻對於這種墮落的元素的反省,那麼它的命運就這麼註定了。」

作者簡介

馬克.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

1895-1973。社會哲學家,出生於德國一猶太家庭,1922年在法蘭克福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1925年成為該大學教授,1930年升正教授,同時參與了法蘭克福「社會研究院」(Insitut f?r Sozialforschung)的建立並擔任院長一職。1932-1939年間,創辦《社會研究期刊》(Zeitschrift f?r Sozialforschung)。納粹時期,於1933年流亡至美國,與阿多諾、馬庫色(Herbert Marcuse)等人在紐約繼續研究院的研究工作。二次大戰後於1949年返德,五○、六○年代回到法蘭克福大學,並重建「社會研究院」。獲頒法蘭克福「榮譽市民」。1973年卒於紐倫堡。其著作經由學生與繼任者施密特(Alfred Schmidt)等人整理後出版為全集。

提奧多.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

1903-1969。哲學家、社會學家、音樂理論家、作曲家。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父親為酒商,是改信新教的猶太人,母親為歌唱家、天主教徒。原姓Wiesengrund,納粹時期,以母親本姓的Adorno更改為他的姓氏,將原姓縮寫為 W,而成為Theodor W. Adorno。有一位阿姨是鋼琴家,從小接受音樂方面的薰陶。1921年起,於法蘭克福大學攻讀哲學、音樂學、心理學與社會學。1924,即取得博士學位。在這段求學時期,結識了重要的學術夥伴:霍克海姆與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933年前任教於法蘭克福大學,之後流亡美國,返德後,重回法蘭克福大學教學與研究,1958年主持「社會研究院」。有「社會哲學家」的稱號,便是著重於其哲學思想中社會批判的面向,在法蘭克福學派中學術地位顯赫。

在六○年代的學生運動中,曾引發一些爭議,1969年被迫停課,並以證人的身分出席法庭。之後,與妻子前往瑞士山區避暑,因心臟不適送醫,心肌梗塞過世。2003年,為紀念阿多諾100冥誕,法蘭克福大學附近的廣場更名為「阿多諾廣場」,並有哲學家紀念碑,其造形為一間玻璃屋,內陳設書桌與椅子,桌上還有一節拍器。

重要著作有:《啟蒙的辯證》、《新音樂的哲學》(Philosophie der neuen Musik)、《最低限度的道德:對受損的生命之思索》(又譯「小倫理學」,Minima Moralia. Reflexionen aus dem besch?digten Leben,1951)、《否定的辯證》(Negative Dialektik,1966)、《美學理論》(?sthetische Theorie,1970)。

譯者簡介

林宏濤

台灣大學哲學碩士,德國弗來堡大學博士研究。譯著有:《詮釋之衝突》、《體會死亡》、《美學理論》、《法學導論》、《愛在流行》、《隱藏之泉》、《神在人間》、《眾生的導師:佛陀》、《南十字星風箏線》、《神話學辭典》。

名人/編輯推薦

2009.02.22 中國時報書評:文明的宰制和反省──郭光宇(文字工作者)

一開始,人用神話來解釋世界。到了17、18世紀的歐洲,標舉理性,袪除神話,是為啟蒙運動。然而理性未必是中立的;野蠻和偏見照樣可以披上理性的外衣,大行其道,像意識形態便是這樣的產物。近代死傷慘重的戰爭、集中營,乃至於文化工業,背後都有意識形態在撐腰。如果不能直擊、反省文明中的宰制結構,那麼不論是神話還是理性,都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的宰制工具而己。

早期的法蘭克福學派批判意識形態不遺餘力,這本《啟蒙的辯證》幾乎帶有宣言性質。兩位作者把《奧德塞》讀成文明的寓言,指出神話和啟蒙的曖昧關係;又點破薩德的性書寫,試圖將本能過度理性化;流行文化工業的精巧操弄,更令人習焉不察;最後矛頭直指納粹的種族主義,將內在的恐懼投射到猶太人的身上,正是社會集體喪失反省能力的極端例子。

本書在二戰時出版,已經是傳奇;睽違了大半世紀之後,又有這樣一部精準流暢的中文譯本,真讓人期待下一波學術翻譯的榮景。

目次

目次
<導讀>黃聖哲-波瀾壯闊的二十世紀資本主義社會文化總體批判
新版(1969年)序言
前言
啟蒙的概念
附論一:奧德修斯,或神話與啟蒙
附論二:茱麗葉,或啟蒙與道德
文化工業:作為群眾欺騙的啟蒙
反閃族主義的元素:啟蒙的各種限制
剳記和初稿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