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母親節暖心加碼,點我領取「限時加碼券」
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網絡基礎知識(簡體書)
滿額折

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網絡基礎知識(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0 元
定價
:NT$ 240 元
優惠價
8720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思科網絡技術學院項目是Cisco公司在全球範圍推出的一個主要面向初級網絡工程技術人員的培訓項目。
本書為思科網絡技術學院CCNA Exploration第4版課程的配套書面教材,此課程是4門新課程中的第 1門,主要內容包括:通信和網絡的基本概念介紹,OSI和TCP/IP模型介紹,應用層和傳輸層協議、服務,IP尋址、網絡編址和路由基礎,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的介紹,以太網技術及其原理,網絡設計和佈線,Cisco路由器和交換機的基本配置。每章的後還提供了複習題,附錄中給出答案和解釋。術語表中描述了有關網絡的術語和縮寫詞。
本書作為思科網絡技術學院的指定教材,適合準備參加CCNA認證考試的讀者。另外本書也適合各類網絡技術人員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Mark A.Dye,是加茲登社區學院Bevill中心的技術和培訓管理者,他也管理并任教于思科網絡技術學院。現在他是思科網絡技術學院項目的全職評估人和課程開發人員。從1985年開始,Mark運營著一個私人技術咨詢公司。Mark30多年的經歷包括醫療設備工程師、野戰勤務工程師、客服監督、網絡工程師和教師。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是思科網絡技術學院CCNA Exploration網絡基礎知識的官方配套教材。此課程是四門新課程中的門,基於自上而下的組織方式詳細地闡述了網絡技術的相關知識。
本書由Cisco講師編寫,旨在作為參考書供讀者隨時隨地閱讀,以鞏固課程內容以及充分利用時間。另外,本書還包含CCENT/CCNA考試涉及的主題。
本書的編排有助於使讀者將重點放在重要概念上,從而成功地完成本課程的學習。
目標——在每章開始部分以問題的形式概述本章的核心概念。
關鍵術語——在每章開始部分提供本章所引用的網絡術語列表。
術語表——超過250條的全新術語參考。
“檢查你的理解”問題和答案——用每章後的問題來進行理解力測試。附錄中的答案對每個問題進行了解釋。
挑戰的問題和實踐——利用與CCNA考試中相類似的複雜問題挑戰自己。附錄中的答案對每個問題進行了解釋。

本書中用於表示命令語法的規則同10s命令手冊一致。命令手冊中的表示規則描述如下:粗體字代表輸入的是命令或關鍵字。在實際配置例子和輸出(非常規的命令語法)中,粗體字代表用戶手工輸入的命令(如show命令);斜體字指用戶實際輸入的參數值;豎線用於分割可選的、互斥的選項;方括號表示可選項;花括號表示必選項;方括號中的花括號…表示必須在任選項中選擇一個。
思科網絡技術學院項目是採用e-learning方式,為全世界的學生提供學習信息技術的項目。CiscoCCNA Exploration包括4門課程,提供全面的從基礎到高級應用和服務的網絡知識。本課程既強調理論概念也包含實踐應用,同時提供獲得設計、安裝、運行和維護小型到中型網絡(包括企業網絡和服務供應商環境)的技能。網絡基礎課程是第1門課,它是學習網絡的基礎。本書是官方提供的用於網絡學院CCNA Exploration在線教程4.x版的補充課本。作為課本,本書與在線教程提供相同的有關網絡概念、技術、協議和設備的介紹。
本書強調關鍵主題、術語和練習並提供了更多解釋和例子。你可用在線教程作為直接的指導,使用本指南來鞏固對所有知識的理解。

目次

第1章 生活在以網絡為中心的世界里 
 1.1 目標 
 1.2 關鍵術語 
 1.3 在以網絡為中心的世界相互通信 
1.3.1 網絡支撐著我們的生活方式 
1.3.2 當今最常用的幾種通信工具 
1.3.3 網絡支撐著我們的學習方式 
1.3.4 網絡支撐著我們的工作方式 
1.3.5 網絡支撐著我們娛樂的方式 
 1.4 通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4.1 何為通信 
1.4.2 通信質量 
 1.5 網絡作為一個平臺 
1.5.1 通過網絡通信 
1.5.2 網絡要素 
1.5.3 融合網絡 
 1.6 Internet的體系結構 
1.6.1 網絡體系結構 
1.6.2 具備容錯能力的網絡體系結構 
1.6.3 可擴展網絡體系結構 
1.6.4 提供服務質量 
1.6.5 提供網絡安全保障 
 1.7 網絡趨勢 
1.7.1 它的發展方向是什么? 
1.7.2 網絡行業就業機會 
 1.8 總結 
 1.9 實驗 
 1.10 檢查你的理解 
 1.11 挑戰的問題和實踐 
 1.12 知識拓展 
第2章 網絡通信 
 2.1 目標 
 2.2 關鍵術語 
 2.3 通信的平臺 
2.3.1 通信要素 
2.3.2 傳送消息 
2.3.3 網絡的組成部分 
2.3.4 終端設備及其在網絡中的作用 
2.3.5 中間設備及其在網絡中的作用 
2.3.6 網絡介質 
 2.4 局域網、廣域網和網際網絡 
2.4.1 局域網 
2.4.2 廣域網 
2.4.3 Internet:由多個網絡組成的網絡 
2.4.4 網絡表示方式 
 2.5 協議 
2.5.1 用于規范通信的規則 
2.5.2 網絡協議 
2.5.3 協議族和行業標準 
2.5.4 協議的交互 
2.5.5 技術無關協議 
 2.6 使用分層模型 
2.6.1 使用分層模型的優點 
2.6.2 協議和參考模型 
2.6.3 TCP/IP模型 
2.6.4 通信的過程 
2.6.5 協議數據單元和封裝 
2.6.6 發送和接收過程 
2.6.7 OSI模型 
2.6.8 比較OSI模型與TCP/IP模型 
 2.7 網絡編址 
2.7.1 網絡中的編址 
2.7.2 數據送達終端設備 
2.7.3 通過網際網絡獲得數據 
2.7.4 數據到達正確的應用程序 
 2.8 總結 
 2.9 實驗 
 2.10 檢查你的理解 
 2.11 挑戰的問題和實踐 
 2.12 知識拓展 
第3章 應用層功能及協議 
 3.1 目標 
 3.2 關鍵術語 
 3.3 應用程序:網絡間的接口 
3.3.1 OSI模型及TCP/IP模型 
3.3.2 應用層軟件 
3.3.3 用戶應用程序、服務以及應用層協議 
3.3.4 應用層協議功能 
 3.4 準備應用程序和服務 
3.4.1 客戶端—服務器模型 
3.4.2 服務器 
3.4.3 應用層服務及協議 
3.4.4 點對點網絡及應用程序 
 3.5 應用層協議及服務實例 
3.5.1 DNS服務及協議 
3.5.2 WWW服務及HTTP 
3.5.3 電子郵件服務及SMTP/POP協議 
3.5.4 電子郵件服務器進程——MTA及MDA 
3.5.5 FTP 
3.5.6 DHCP 
3.5.7 文件共享服務及SMB協議 
3.5.8 P2P服務和Gnutella協議 
3.5.9 Telnet服務及協議 
 3.6 總結 
 3.7 實驗 
 3.8 檢查你的理解 
 3.9 挑戰的問題和實踐 
 3.10 知識拓展 
第4章 OSI傳輸層 
 4.1 目標 
 4.2 關鍵術語 
 4.3 傳輸層的作用 
4.3.1 傳輸層的用途 
4.3.2 支持可靠通信 
4.3.3 TCP和UDP 
4.3.4 端口尋址 
4.3.5 分段和重組:分治法 
 4.4 TCP:可靠通信 
4.4.1 創建可靠會話 
4.4.2 TCP服務器進程 
4.4.3 TCP連接的建立和終止 
4.4.4 三次握手 
4.4.5 TCP會話終止 
4.4.6 TCP窗口確認 
4.4.7 TCP重傳 
4.4.8 TCP擁塞控制:將可能丟失的數據段降到最少 
 4.5 UDP協議:低開銷通信 
4.5.1 UDP:低開銷與可靠性對比 
4.5.2 UDP數據報重組 
4.5.3 UDP服務器進程與請求 
4.5.4 UDP客戶端進程 
 4.6 總結 
 4.7 實驗 
 4.8 檢查你的理解 
 4.9 挑戰的問題和實踐 
 4.10 知識拓展 
第5章 OSI網絡層 
 5.1 學習目標 
 5.2 關鍵術語 
 5.3 IPv4地址 
5.3.1 網絡層:從主機到主機的通信 
5.3.2 IPv4:網絡層協議的例子 
5.3.3 IPv4數據包:封裝傳輸層PDU 
5.3.4 IPv4數據包頭 
 5.4 網絡:將主機分組 
5.4.1 建立通用分組 
5.4.2 為何將主機劃分為網絡? 
5.4.3 從網絡劃分網絡 
 5.5 路由:數據包如何被處理 
5.5.1 設備參數:支持網絡外部通信 
5.5.2 IP數據包:端到端傳送數據 
5.5.3 網關:網絡的出口 
5.5.4 路由:通往網絡的路徑 
5.5.5 目的網絡 
5.5.6 下一跳:數據包下一步去哪 
5.5.7 數據包轉發:將數據包發往目的 
 5.6 路由過程:如何學習路由 
5.6.1 靜態路由 
5.6.2 動態路由 
5.6.3 路由協議 
 5.7 總結 
 5.8 試驗 
 5.9 檢查你的理解 
 5.10 挑戰問題和實踐 
 5.11 知識拓展 
第6章 網絡編址:IPv4 
 6.1 學習目標 
 6.2 關鍵術語 
 6.3 IPv4地址 
6.3.1 IPv4地址剖析 
6.3.2 二進制與十進制數之間的轉換 
6.3.3 十進制到二進制的轉換 
6.3.4 通信的編址類型:單播、廣播,多播 
 6.4 不同用途的IPv4地址 
6.4.1 IPv4網絡范圍內的不同類型地址 
6.4.2 子網掩碼:定義地址的網絡和主機部分 
6.4.3 公用地址和私用地址 
6.4.4 特殊的單播IPv4地址 
6.4.5 傳統IPv4編址 
 6.5 地址分配 
6.5.1 規劃網絡地址 
6.5.2 最終用戶設備的靜態和動態地址 
6.5.3 選擇設備地址 
6.5.4 Internet地址分配機構(IANA) 
6.5.5 ISP 
 6.6 計算地址 
6.6.1 這臺主機在我的網絡上嗎? 
6.6.2 計算網絡、主機和廣播地址 
6.6.3 基本子網 
6.6.4 子網劃分:將網絡劃分為適當大小 
6.6.5 細分子網 
 6.7 測試網絡層 
6.7.1 ping 127.0.0.1:測試本地協議族 
6.7.2 ping網關:測試到本地網絡的連通性 
6.7.3 ping遠程主機:測試到遠程網絡的連通性 
6.7.4 traceroute(tracert):測試路徑 
6.7.5 ICMPv4:支持測試和消息的協議 
6.7.6 IPv6概述 
 6.8 總結 
 6.9 試驗 
 6.10 檢查你的理解 
 6.11 挑戰問題和實踐 
 6.12 知識拓展 
第7章 OSI數據鏈路層 
 7.1 學習目標 
 7.2 關鍵術語 
 7.3 數據鏈路層:訪問介質 
7.3.1 支持和連接上層服務 
7.3.2 控制通過本地介質的傳輸 
7.3.3 創建幀 
7.3.4 將上層服務連接到介質 
7.3.5 標準 
 7.4 MAC技術:將數據放入介質 
7.4.1 共享介質的MAC 
7.4.2 無共享介質的MAC 
7.4.3 邏輯拓撲與物理拓撲 
 7.5 MAC:編址和數據封裝成幀 
7.5.1 數據鏈路層協議:幀 
7.5.2 封裝成幀:幀頭的作用 
7.5.3 編址:幀的去向 
7.5.4 封裝成幀:幀尾的作用 
7.5.5 數據鏈路層幀示例 
 7.6 匯總:跟蹤通過Internet的數據傳輸 
 7.7 總結 
 7.8 試驗 
 7.9 檢查你的理解 
 7.10 挑戰問題和實踐 
 7.11 知識拓展 
第8章 OSI物理層 
 8.1 學習目標 
 8.2 關鍵術語 
 8.3 物理層:通信信號 
8.3.1 物理層的用途 
8.3.2 物理層操作 
8.3.3 物理層標準 
8.3.4 物理層的基本原則 
 8.4 物理層信號和編碼:表示比特 
8.4.1 用于介質的信號比特 
8.4.2 編碼:比特分組 
8.4.3 數據傳輸能力 
 8.5 物理介質:連接通信 
8.5.1 物理介質的類型 
8.5.2 銅介質 
8.5.3 光纖介質 
8.5.4 無線介質 
8.5.5 介質連接器 
 8.6 總結 
 8.7 試驗 
 8.8 檢查你的理解 
 8.9 挑戰問題和實踐 
 8.10 知識拓展 
第9章 以太網 
 9.1 學習目標 
 9.2 關鍵術語 
 9.3 以太網概述 
9.3.1 以太網:標準和實施 
9.3.2 以太網:第1層和第2層 
9.3.3 邏輯鏈路控制:連接上層 
9.3.4 MAC:獲取送到介質的數據 
9.3.5 以太網的物理層實現 
 9.4 以太網:通過LAN通信 
9.4.1 以太網歷史 
9.4.2 傳統以太網 
9.4.3 當前的以太網 
9.4.4 發展到1Gbit/s及以上速度 
 9.5 以太網幀 
9.5.1 幀:封裝數據包 
9.5.2 以太網MAC地址 
9.5.3 十六進制計數和編址 
9.5.4 另一層的地址 
9.5.5 以太網單播、多播和廣播 
 9.6 以太網MAC 
9.6.1 以太網中的MAC 
9.6.2 CSMA/CD:過程 
9.6.3 以太網定時 
9.6.4 幀間隙和回退 
 9.7 以太網物理層 
9.7.1 Mbit/s和100Mbit/s以太網 
9.7.2 吉比特以太網 
9.7.3 以太網:未來的選擇 
 9.8 集線器和交換機 
9.8.1 傳統以太網:使用集線器 
9.8.2 以太網:使用交換機 
9.8.3 交換:選擇性轉發 
 9.9 地址解析協議(ARP) 
9.9.1 將IPv4地址解析為MAC地址 
9.9.2 維護映射緩存 
9.9.3 刪除地址映射 
9.9.4 ARP廣播問題 
 9.10 總結 
 9.11 試驗 
 9.12 檢查你的理解 
 9.13 挑戰問題和實踐 
 9.14 知識拓展 
第10章 網絡規劃和布線 
 10.1 學習目標 
 10.2 關鍵術語 
 10.3 LAN:進行物理連接 
10.3.1 選擇正確的LAN設備 
10.3.2 設備選擇因素 
 10.4 設備互連 
10.4.1 LAN和WAN:實現連接 
10.4.2 進行LAN連接 
10.4.3 進行WAN連接 
 10.5 制定編址方案 
10.5.1 網絡上有多少主機? 
10.5.2 有多少網絡? 
10.5.3 設計網絡地址的標準 
 10.6 計算子網 
10.6.1 計算地址:例1 
10.6.2 計算地址:例2 
 10.7 設備互連 
10.7.1 設備接口 
10.7.2 進行設備的管理連接 
 10.8 總結 
 10.9 試驗 
 10.10 檢查你的理解 
 10.11 挑戰問題和實踐 
 10.12 知識拓展 
第11章 配置和測試網絡 
 11.1 學習目標 
 11.2 關鍵術語 
 11.3 配置Cisco設備:IOS基礎 
11.3.1 Cisco IOS 
11.3.2 訪問方法 
11.3.3 配置文件 
11.3.4 介紹Cisco IOS模式 
11.3.5 基本IOS命令結構 
11.3.6 使用CLI幫助 
11.3.7 IOS檢查命令 
11.3.8 IOS配置模式 
 11.4 利用Cisco IOS進行基本配置 
11.4.1 命名設備 
11.4.2 限制設備訪問:配置口令和標語 
11.4.3 管理配置文件 
11.4.4 配置接口 
 11.5 校驗連通性 
11.5.1 驗證協議族 
11.5.2 測試接口 
11.5.3 測試本地網絡 
11.5.4 測試網關和遠端的連通性 
11.5.5 trace命令和解釋trace命令的結果 
 11.6 監控和記錄網絡 
11.6.1 網絡基線 
11.6.2 捕獲和解釋trace信息 
11.6.3 了解網絡上的節點 
 11.7 總結 
 11.8 試驗 
 11.9 檢查你的理解 
 11.10 挑戰問題和實踐 
 11.11 知識拓展 
附錄 檢查你的理解和挑戰問題答案 
術語表

書摘/試閱

第1章生活在以網絡為中心的世界裡
1.3在以網絡為中心的世界相互通信
人類是為日常需要而依賴於相互交流的社會性動物。貫穿人類歷史,除了極少數特例外,人們為了安全、食物和夥伴關係而依賴於不同的社會網絡結構。人們對網絡的利用已經有很長的歷史。
人們交流的方式在不斷改變。隨著歷史的技術發展,人類交流的方法也在進步。語言與手勢曾經是人們交流的全部方式,而現在Internet使人們能夠即時地與數以乾計的在遠方使用計算機的人們分享文件、圖片、聲音和視頻等資源。
1.3.1網絡支撐著我們的生活方式
僅僅在幾年前,絕大多數人只在本地層次上通信,因為與遠方的人通信既複雜又昂貴。人們面對面的或是通過電話進行的大多數是語言交流,郵政服務遞送的多數是書面信息,電視播送的是單一方向的視頻通信。這些方法仍然在被使用,但3種方法正融合為一種基於網絡的通信技術。更廣泛的使用與更低的消費使Internet通信改變了商家與顧客的交易方式,人們分享信息與資源的方式和與朋友、親人聯絡的方式。
與通信技術的每次進步一樣,穩定的數據網絡的創建和互連技術也正在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早期的數據網絡局限於在相連的計算機系統之間交換基於字符的信息。如今的網絡已演變為在多種不同類型的設備之間傳送語音、視頻流、文本和圖片。以前各自為政的各種不同通信形式現在都整合到了同一個公共平台中。這個平台提供了大量新的可選通信方法,使人們可以即時進行直接互動。
由於網絡互連的出現,Internet的使用在20世紀90年代廣泛普及。早期的萬維網使用者多數是使用網絡交換信息的大學研究者,但其他一些個人和公司很快想出怎樣獲益於網絡通信。這推動了商業的發展與許多其他行業的形成。
Internet通信的即時性促成了全球社區的形成。而這些社區又進一步推動了不同地域或時區的人們之間的社會互動。
技術可能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變革動因,有了它的幫助,國界、地理距離以及自然限制變得越來越無關緊要,障礙也越來越少。用來交流思想和信息的網上社區的形成可能會提高全球的生產力。Internet將各地的人們連接到一起並讓他們無拘無束地彼此通信,人們可以利用它提供的平台開展業務、處理緊急事務、向個人傳達信息以及支持教育、科研以及政府事務。
Internet正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將網絡視為個人生活重要一部分的數百萬用戶而言,構成網絡的各種電子設備和介質之間的複雜互連是透明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