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圖解皇帝八十一難經:回歸中醫養生之道(簡體書)
滿額折

圖解皇帝八十一難經:回歸中醫養生之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黃帝八十一難經》是古代中醫學四大經典之一,講述了在2000多年前、甚至更遠的年代里,人們對人體生理與病理的認識,可以稱之為古代人體使用手冊。閱讀本書,你就會驚奇地發現,2000多年前的古老醫學,并沒有隨歷史一起塵封起來,也沒有因人類科學的飛速發展而顯得落后。今天中醫課本中的經絡腧穴,依然是2000多年前醫書上的內容:2000多年前的針灸療法,不但沒有被現代醫學取代,反而在國際上備受推崇。通過本書,你不但可以了解古老而正宗的中醫理論,更重要的是,可學習到古代許多實用而有效的治病方法與養生知識。和所有醫書一樣,《黃帝八十一難經》艱深難懂,不為普通人所熟識。因此,我們將通過淺顯易懂的文字,簡潔清新的圖解手法,生動有趣的精美插圖,為你精確解讀、細致闡釋《黃帝八十一難經》的微言大義,既便于初學者入門,又適合專業者精研。

目次

扁鵲行醫圖
編者序:不讀《難經》,必為庸醫
本書內容導航
總論
(一)一部解釋古醫知識難 點的中醫典籍:《難經》概述
(二)不早于《黃帝內經》,承傳者扁鵲:追根溯源
(三)陰陽知識概述:關于陰陽
(四)五行知識概述:關于五行
第壹章 第1-22難:論診脈
 1.第一難 切脈為何獨取寸口?:寸口為脈之大會
 2.第二難 尺、寸有何含義?:尺陰寸陽
 3.第三難 何為反常的脈象?:太過與不及
 4.第四難 如何區分陽脈與陰脈?:浮、長、滑為陽,沉、短、澀為陰
 5.第五難 如何掌握切脈的輕重?:五種切脈力度
 6.第六難 如何判斷脈象的陰陽虛實?:損小為虛,實大為實
 7.第七難 什么叫王脈?:每月皆有一旺脈
 8.第八難 為何脈象正常也會死人?:元氣斷絕必死
 9.第九難 如何辨別臟腑的疾病?:數脈腑病,遲脈臟病
 10.第十難 什么叫一脈十變?:一臟脈象的十種變化
 11.第十一難 何為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腎氣已衰竭
 12.第十二難 什么是五臟的內外?:肺心為外,肝腎為內
 13.第十三難 如何用多種手法診斷疾病?:脈象與面色、膚色的關系
 14.第十四難 什么是損脈與至脈?:損脈似遲,至脈似數
 15.第十五難 什么是四時之脈?:論四時旺脈
 16.第十六難 如何確診五臟的病變?:脈象與內癥外癥相結合
 17.第十七難 如何通過切脈定奪生死?:五種死亡脈象
 18.第十八難 什么是三部九候診脈法?:寸關尺三部,浮中沉九候,
 19.第十九難 男女脈象有何不同?:男寸盛,女尺盛
 20.第二十難 什么是脈的陰陽伏匿?:陽脈伏陰,陰脈伏陽,皆為病脈
 21.第二十一難 什么叫形病脈不病?:形病脈不病,雖病無妨;脈病形不病,終會短命
 22.第二十二難 何為“是動”,何為“所生病”?:病邪在氣為“是動”,病邪在血為“所生病”
第貳章 第23-29難:論經絡
23.第二十三難 什么是經脈的度數與始終?:經脈的長度與循行
24.第二十四難 如何判斷脈氣的衰竭?:脈氣衰竭的征兆
 25.第二十五難 何為十二經脈?:論十二經脈
 26.第二十六難 什么是十五別絡?:十二經脈加陰絡、陽絡與脾之大絡
 27.第二十七難 什么是奇經八脈?:不拘于十二經的八個經脈
 28.第二十八難 奇經八脈怎樣循行?:奇經八脈的循行起止
 29.第二十九難 奇經八脈的病癥都有哪些?:奇經八脈也會使人致病
第叁章 第30—47難:論臟腑
 30.第三十難 營氣是否與衛氣相隨而行?:營衛相隨,衛外營內
 31.第三十一難 什么是三焦?:上、中、下三焦的合稱
 32.第三十二難 為何心肺位于膈上?:心肺君臨膈上的原因
 33.第三十三難 什么是肺金肝木沉浮說?:肺金非純金,肝木非純木
 34.第三十四難 何為五臟的聲色嗅味與七神?:五行歸類法,辨證更輕松
 35.第三十五難 為何心肺與小、大腸相距較遠?:臟腑各司其職,分工不同
 36.第三十六難 為什么人有兩個腎?:左腎右命門
 37.第三十七難 五臟之氣通向哪里?:五臟與九竅
 38.第三十八難 為何臟五而腑六?:三焦亦算一腑
 39.第三十九難 何為五腑六臟?:命門亦算一臟
 40.第四十難 為何腎肺與聲嗅有關?:耳聞鼻嗅的原理
 41.第四十一難 肝臟為什么有兩葉?:因草木初生皆兩葉
 42.第四十二難 腸胃長度與容量各是多少?:古中醫的解剖知識
 43.第四十三難 為何人七日不飲食則死?:七天會將水谷津液消耗竭盡
 44.第四十四難 什么是七沖門?:消化系統的七個要沖之門
 45.第四十五難 什么是八會?:八會穴的名稱與意義
 46.第四十六難 為何老少睡眠不同?:氣血的蠱衰
 47.第四十七難 人臉為什么不怕冷?:頭為諸陽之會
第肆章 第48-61難:論疾病
48.第四十八難 何謂人有三虛三實?:脈象、病癥與診候
49.第四十九難 什么是正經自病與五邪所傷?:兩類主要病因
50.第五十難 如何從生克關系區分五邪?:五邪的名稱與傳變
51.第五十一難 怎樣識別臟病與腑病?:臟病與腑病的區別
52.第五十二難 按診如何判斷臟病與腑病?:臟病與腑病的陰陽屬性
53.第五十三難 什么是“七傳者死”?:論七傳與間臟
54.第五十四難 為何腑病好治而臟病難 治?:臟病與腑病的傳變規律
55.第五十五難 什么是臟積腑聚?:積病與聚病的區別
56.第五十六難 什么是五積?:形成積病的原因
57.第五十七難 什么是五泄?:腹瀉的分類與癥狀
 58.第五十八難 怎樣識別判斷傷寒病?:中醫的傷寒概念
 59.第五十九難 如何鑒別狂癲病?:狂病與癲病的區別.
 60.第六十難 何為心腦疾病的厥痛與真痛?:厥痛可治,真痛必死
 61.第六十一難 什么是望聞問切?:早期中醫四診的內容
第伍章 第62-68難:論腧穴
62.第六十二難 為何陽經的井榮穴數有六個?:陽經五輸另加一穴為原穴
 63.第六十三難 為何五輸穴皆始于井穴?:井穴為脈氣始生之處
 64.第六十四難 五輸穴與五行是怎樣配置的?:五輸與五行的關系
 65.第六十五難 什么是“所出為井,所入為合”?:脈氣自井穴出,自合穴入臟腑
 66.第六十六難 什么是十二經之原穴?:十二原穴的名稱
 67.第六十七難 什么叫陰募陽俞?:陰病行陽,陽病行陰
 68.第六十八難 五輸穴主治哪些疾病?:五輸穴的名稱含義與功能
第陸章 第69—81難:論針法
 69.第六十九難 什么是補母瀉子針法?:五行原理在針法上的應用
 70.第七十難 為何春夏刺淺、秋冬刺深?:春夏陽升,秋冬陽潛
 71.第七十一難 針刺營衛有何說法?:刺營不傷衛,刺衛不傷營
 72.第七十二難 什么是迎隨調氣法?:隨補迎瀉
 73.第七十三難 什么叫刺榮瀉井法?:瀉井須瀉滎,補井當補合
 74.第七十四難 不同季節,如何對五輸穴用針?:五輸穴與季節的關系
 75.第七十五難 如何調整五臟失衡?:補母瀉子法原理
 76.第七十六難 補瀉的原則是什么?:保障營衛的正常營運
 77.第七十七難 上工與中工有何區別?: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
 78.第七十八難 如何左右手配合施針?:要重視左手的作用
 79.第七十九難 迎隨手法怎樣與補母瀉子法結合?:隨法補母,迎法瀉子
 80.第八十難 什么是“有見如入,有見如出”?:施針的進出火候
 81.第八十一難 什么是“無實實虛虛”?:補實瀉虛如同殺人
附錄:
 難經原文
 參考書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