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批評的時代-20世紀末中國美術批評文萃(合三卷)(簡體書)
滿額折

批評的時代-20世紀末中國美術批評文萃(合三卷)(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80 元
定價
:NT$ 1080 元
優惠價
87940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從70年代末到現在的20多年中,中國當代藝術批評面對的新問題層出不窮;新的藝術現象、新的藝術方式、新的藝術形態、新的藝術觀念不斷涌出的同時,也在向批評家不斷提出新的問題。而中國的批評家也正是在不斷直面這些問題、思考與解決這些新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成長和成熟起來。
本書收錄了何溶、陶詠白、劉驍純、皮道堅、范迪安、朱青生、高嶺、邱志杰等30余位批評家,以及始終關注中國當代藝術的批評家,有關中國當代藝術的批評文獻,并按出場時間先后分列在3卷之中。收入各卷的批評家則按年齡排序。

目次

卷一
 序言 賈方舟
 何溶
美術創作的偉大轉折
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讀連環畫《楓》和想到的一些問題
讀四川青年美展及其他——再論美術創作的偉大轉折
再論“牡丹好,丁香也好”
附:栗憲庭《敏銳、膽魄、寬容和歷史感——作為批評家和編輯家的何溶》
 邵大箴
我的批評觀
也談《父親》這幅畫的評價
青年美術群體和其他
傳統繪畫體系與多元發展趨勢
 水天中
我的批評觀
關於鄉土寫實繪畫的思考
“中國畫”名稱的產生和變化
現代中國文化與現代中國風景畫(節選)
說“反諷”——對一種流行風格的探討
 陶詠白
我的批評觀
女肖像:是文化的主體,還是文化的“寵物”?
走向自覺的女性繪畫
為了不再“缺席”的歷史
 郎紹君
我的批評觀
心欲靜,憂未歇——《周思聰畫集》序
城市夢魘——李孝萱的水墨
樸素而燦爛——田黎明和他的風格創造
重建中國的精英藝術——對20世紀中國美術格局變遷的再認識
 賈方舟
我的批評觀
純形式與純藝術——關於形式的對話(一)
“天書”五解
性別身份的自我定義——關於“男性藝術”的迷思與個案分析
 劉驍純
我的批評觀
尋找非架上藝術的“真”——從陳丹青對徐冰的批評說起
引用≠抄襲
藝術≠政治
“從地下走向國外”的狀態應該改變——上海雙年展的價值
說光州,也是說上海——就“雙年展”致費大為的公開信
何謂后現代?——《西方現代藝術·后現代藝術》讀后
再談后現代——朱其先生《亨利·摩爾有多偉大?》一文讀后
 皮道堅
我的批評觀
也談中國的視覺革命
水墨性話語與當下文化語境
水墨實驗20年——一個由“出位”而重新“到位”的精神文化之旅
 陳孝信
我的批評觀——思性與詩性的和諧
轉型與創造——略論許江、施慧的《棋·紙·藝》
周長江的東方夢——略論《互補系列》及其他
試論“版本”與“版本”的轉換——關於中國現、當代藝術的一次思考
 彭德
我的批評觀
審美作用是美術的唯一功能
繪畫的命運
人格批評不能廢黜——致朱青生
“彭德獨白”(5篇)
爭鳴,爭什麼?
挑剔科學——致21世紀藝術家
新興雅藝術
 鄧平祥
第十個繆斯——我的批評觀
藝術思考進入“人”的層次
文化更新的躁動——論當代美術思潮的動力
論陳丹青(節選)
人的理性沉思(節選)——略論程叢林的主題性油畫創作
時空交錯古今相融——俞曉夫作品簡析
精神的藝術——丁方藝術略論
 栗憲庭
我眼中的藝術批評
時代期待著大靈魂的生命激情
重要的不是藝術
“后89藝術”中的無聊感和解構意識——“現世寫實主義”與“政治波普”潮流析
自有未泯滅的人文感覺——“對傷害的迷戀”策展手記
卷二
卷三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94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