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2007 學術卷-中國中醫藥年鑑(簡體書)
滿額折

2007 學術卷-中國中醫藥年鑑(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80 元
定價
:NT$ 1080 元
優惠價
8794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辦、上海中醫藥大學承辦的《中國中醫藥年鑒》是反映我國中醫藥事業和學術進展的資料工具書。自1983年卷創刊,已連續編撰出版了24卷。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決定,自2003年卷起,分“行政”和“學術兩卷出版。本書作為其“學術卷”,主要取材于原《中國中醫藥年鑒》中的學術進展部分,經欄目調整編纂而成,定名為《中國中醫藥年鑒》(學術卷),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上海中醫藥大學主辦、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
本書收錄上一年度全國公開發行的中醫藥學術期刊和全國性學術會議中發表的優秀論文,經《中國中醫藥年鑒》(學術卷)編輯部學科編輯篩選論證,列出相關條目,由專業作者編寫,學科編輯及主編初審、復審,《中國中醫藥年鑒》(學術卷)編委會審定后出版。
2007年《中國中醫藥年鑒》(學術卷)由文字版(紙質)和光盤版兩個部分組成。
文字版設有特載、專論、校院長論壇、學術進展、記事、索引等板塊。其中對學術進展的選條,密切追蹤各學科重大項目的連續性報道。如基礎性研究條目突出反映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開展的各項實驗研究,側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臨床各科欄目,重點反映中醫藥對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疾病的治療特色和用藥經驗。中藥、中醫基礎及臨床傳染科、內科、針灸等欄目引用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基金、國家科技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資助項目的論文分別有30篇左右。

作者簡介

用科學的觀點認識中醫學
上海中醫藥大學 王慶其
中醫學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們的國粹。她在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事業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至今,在現實生活中,仍是我們解除病痛,維護健康的一個重要選擇。然而,在中醫學的發展中歷經坎坷和曲折,尤其在西學東漸的百年問,堪稱多事之秋。
歷史上關於中醫的“存廢”之爭,主要有4種觀點:①廢除中醫中藥;②廢醫存藥;③中醫要改良,要科學化;④主張衷中參西。近來,又有人在網上聲稱“告別中醫中藥”云云,概括起來說,爭論的焦點是“中醫是不是科學?”
一、眾說紛紜評中醫
對于中醫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歷來眾說紛紜,仁智互見。
貶低者說中醫是“玄學”、“偽科學”。“玄學”,又稱形而上學,指研究感官不能達到的東西,即超經驗的東西的哲學。“偽科學”是指據稱是事實或得到科學的支持,但實際上不符合科學方法的“知識”。認為中醫的理論,如陰陽五行、五運六氣等有迷信色彩,不具備科學的必要條件,沒有實驗證據,不能進行重復驗證,不合邏輯,所以“中醫算不上科學”。
褒揚者說中醫屬于“中國傳統科學”、“復雜性科學”。以中國哲學建立起來的中醫學,講系統觀、辯證觀,體現了中國傳統科學的特色,其中蘊含著許多科學元素,必將被未來醫學所印證。北京中醫藥大學張其成教授說,中醫學是中國傳統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不是現代自然科學意義上的科學,因為它不能用數學描述,不能用實驗來檢驗。從理論特徵上說,中醫還不是一種結構的、幾何的、公理論的科學,中醫是寬泛意義的科學,是一種模型論科學。中國科技大學朱清時院士說:“中醫是科學,但不同于西醫的‘還原論’,而是復雜性科學。”“20世紀后期誕生的復雜性科學,使現代科學的觀念發生了重大轉變,開啟了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包括中醫藥的科學性的大門。”
也有人說,中醫是“經驗醫學”、“前科學”(準科學)、“象科學”。認為中醫靠經驗看病,中醫是一門治療技術,是“以表象為主的經驗醫學”。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稱,中醫是中國古代科學,它不是理論性的科學,而是經驗性的準科學或前科學。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劉長林先生說,中醫屬于“象科學”,即從自然整體層面規律的認識活動和知識體系。
二、東西方不同的科學源流
要討論中醫學的科學性問題,首先要認清什麼是科學。
科學一詞最早源于拉丁語,其義一般指“學問”或“知識”。遺憾的是,迄今對于“科學”,尚無一個公認的定義。英國科學史學家貝爾納說:“科學是人類智慧最高貴的成果。”愛因斯坦說:“科學,就我們的目的而論,不妨把它定義為尋求我們感覺經驗之間規律性關係的有條理的思想。”前蘇聯《大百科全書》中說:“科學,是在社會實踐基礎上歷史形成的和不斷發展的關於自然、社會思維及其發展規律的知識體系。”我國的《辭海》是這樣描述的:“科學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規律的知識體系。”可見,關於科學的定義有多種說法,這正是說明了科學的博大精深,值得人們去不斷探索。
……

目次

專論
 用科學的觀點認識中醫學
 以數據為導向,臨床科研一體化——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臨床研究的新模式
校院長論壇
 論高等中醫藥院校的規模發展與質量發展
 中西醫結合醫院新時期發展思路
學術進展
 一、理論研究
(一)中醫基礎理論
概述
運氣學說研究
體質學說研究
外燥致病研究
中醫經典著作中的診斷方法研究
四診的實驗研究
肝郁證的實驗研究
腎陽虛證的實驗研究
肺氣虛證的實驗研究
血瘀證的實驗研究
證候規範化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附]參考文獻
(二)中藥理論
概述
中藥四性理論的研究
中藥歸經理論的研究
[附]參考文獻
 二、臨床各科
(一)名醫經驗
焦樹德
周仲瑛
[附]參考文獻
(二)傳染科
概述
禽流感的治療及實驗研究
重型肝炎的治療及實驗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辨證分型的客觀化指標
探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分析與
心理治療
苦參提取物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
與研究
艾滋病的治療及實驗研究
血吸蟲病的治療及實驗研究
[附]參考文獻
(三)腫瘤
概述
胃癌的治療與研究
原發性肝癌的治療與研究
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的治療與研究
白血病的治療與研究
[附]參考文獻
(四)內科
概述
外感高熱的治療
膏方防治支氣管哮喘
干咳的治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與研究
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與研究
中西醫結合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
中西醫結合治療肺心病
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治療與研究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
室性早搏的治療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高血壓的證型研究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診斷和證型研究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研究
 ……
記事
索引
附:2007卷《中國中醫藥年鑒》(學術卷)光盤目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94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