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街邊有檔報紙檔
滿額折

街邊有檔報紙檔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40 元
優惠價
90396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商品簡介

誰說研究報紙檔「小題大做」?且看有關業界之百年興衰:

1903年,《南華早報》創立,肩負「反清」重任。翌年,首個流動報紙檔在中環花園道開檔,開後世報紙檔之先河。

1930年,報紙仔及報紙妹穿街過巷兜售報章。

1955年,痲瘋病等傳染病康復者,給刻意安插在佐敦碼頭,經營報紙檔。

1956年,深水埗英籍警司,設計了首個標準報紙檔。

1960年,經改良後的設計規格,立此存照於1960年政府憲報。

1980年,報紙檔物料由木製改為鐵製。

1990年,贊助商贊助的報紙檔日漸大行其道。

2000年,報紙檔數量每況愈下……

從首個流動報紙檔之誕生,到其如何充斥市面,還有報紙檔之設計顏色密碼與報販的生涯與身份確立,本書作者將一一道出。通過本書,讀者將發現報紙檔背後呈現的香港大歷史小歷史之進程,是不可小覷及必須保育的街頭重要文物。

作者簡介

莊玉惜

香港大學文物建築保護碩士。曾當了十年記者,堅信憑著手上的「筆」可改變社會,於是埋首進行所謂的「調查報導」。惟報館僅限記者作兩三天的調查,時限最多也只一周,屆時仍未有料,則需close file,又或將手上僅有材料,按邏輯推論一番,完成「大做」。

他為此頓感困惑:數天間搜集所得資料,儼如瞎子摸象,偏偏要將這些有欠齊全的資料,充當全貌呈現人前,究竟我們是要找到真相,還是堆砌報導?遂令她對手上的「筆」開始抱有懷疑。

如今,沒有再當記者,卻真正做到調查報導,大肆滿足探求欲望。今天,她仍天真相信這枝「筆」縱未能改變社會,起碼也可引起社會共鳴,聊作貢獻。

名人/編輯推薦

沒想到從未受過正規歷史研究訓練的莊玉惜,竟懂得利用藍皮書、憲報、行政報告、殖民地檔案等一手資料來全面研究報紙檔的起源和沿革,及其與市政、城規和社會福利的關係;對於我來說,特別感興趣的是她不單考證出頭幾個報紙檔的所在,還提出了報紙檔與反清革命的關係。印象中,從來沒有人提出過這個觀點,這對於謝贊泰、以至辛亥革命的研究都是一個新發現,實在難能可貴。

莊玉惜是記者出身,故本書文筆輕鬆活潑,妙語連篇,可讀性甚高;另一方面,其中提出的論點往往發前人所未發,頗具啟發性。香港的報紙檔既是你和我的集體回憶,也是香港故事的一部份,謹向讀者誠意推薦這本雅俗共賞的好書。

──丁新豹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

本書帶出一個很重要訊息,那就是城市文物保育不可只局限於物質上的自身價值,而必須顯露出物體的社會由來;是何時、何地、何人的社會因素所產生的城市現象,這樣才可反映出為什麼當代人會珍惜它,從而表達到它演變成「文物」的社會價值。

──李浩然博士(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香港特區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96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