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社會思想史新編(21世紀社會學研究生系列教材)(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社會思想史新編(21世紀社會學研究生系列教材)(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中國社會思想史新編》借助社會運行理論的知識視角,來分析詮釋中國社會思想中有關治亂盛衰的內容,通過意義的發現、闡明、轉換,使有關治亂盛衰的內容有機鑲嵌在社會運行的理論框架中,進而使涵蓋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混沌空間,在結構上清晰起來一一建構起與社會運行理論同一的知識框架和話語體系,在內容上具體起來一一展示出歷代思想家關於傳統社會治亂盛衰的思考和實踐。

作者簡介

鄭杭生,1936年9月生於浙江杭州。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社會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社會學系第一任主任,中國社會學會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政治學社會學民族學評審組成員和召集人。現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社會學評審組組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政治學社會學民族學學部委員,教育部社會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社會學會名譽會長等。2004年開始擔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社會學教材編寫組首席專家。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等的項目,出版專著及國家級教材數十部,發表學術論文約300篇。著重研究理論社會學及其應用,迄今提出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理論有:社會運行論、社會轉型論、學科本土論、社會互構論等。1991年10月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榮譽證書。2009年被評為第四屆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50名之一。
江立華,1965年生,安徽歙縣人,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社會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社會學會副會長,國家級精品課“社會學研究方法”負責人。2008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先后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出版了《中國城市社區福利》、《中國農民工權益保障研究》等專著,《文化人類學》、《成功之源——對第三世界國家農村發展經驗的總結》、《捆綁的世界一一生活在全球化時代》等譯著,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和《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轉載。

目次

緒論
一、社會思想及其研究的新視野
二、社會思想史研究的意義與現狀
三、思想史寫法的思考
四、對中國社會思想史幾個主要問題的看法
五、本書編寫的幾點說明

先秦篇
第一章 神話文告歌謠中反映的社會思想
第一節 古神話傳說中的社會思想
一、古神話傳說中的社會觀念
二、古代宗教中的社會思想
第二節 夏商時期的社會思想
一、天命論思想
二、反抗“天命”的思想
三、禮、德、孝思想的產生
第三節 西周時期的社會思想
一、周公旦的“敬德保民”思想
二、宗法制度和“禮治”思想
三、社會整合思想

第二章 先秦諸子的社會運行思想
第一節 管仲的社會運行思想
一、“四民定業”
二、四維論
三、以民生為要
第二節 老子的社會運行思想
一、“道法自然”的社會法則
二、社會矛盾轉化論
第三節 孔子的社會運行思想
一、人性思想
二、強調個人修養
三、社會良性運行的原則
四、社會變革思想
第四節 墨子的社會批判思想
一、揭露統治者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
二、批判統治者的爭霸兼并戰爭
三、批判大盜行徑為“義”而民間小賊為“盜”的怪象
第五節 孟子的社會運行思想
一、性善論
二、社會發展循環論
第六節 商鞅的社會運行思想
一、耕戰強國論
二、社會發展規律說
第七節 荀子的社會運行思想
一、人性惡思想
二、“化性起偽”論
三、社會組織和社會秩序理論
第八節 韓非的社會運行思想
一、性惡論
二、“新聖”超過“先王”
三、社會變遷原因的分析
第九節 莊周與楊朱的社會運行思想
一、莊周的社會運行思想
二、楊朱的“為我”、“貴己”思想

第三章 先秦諸子的德治與法治思想
第一節 管子的法、禮并重思想
一、尊君與任法
二、守國之度,在飾四維
三、法、禮并重
第二節 孔子的禮治思想
一、“禮治”與“正名”
二、社會道德規範的核心——“仁”
三、德化與人治
第三節 孟子的“仁”論
一、仁政與王道
二、推恩與保民
第四節 荀子的“隆禮重法”思想
一、“治之經,禮與刑”
二、由“霸”而“王”立國
第五節 慎到的法治思想
一、主張法治反對人治
二、尚法不尚賢
第六節 商鞅的重法思想
一、立法明分
二、“法布于眾”
三、輕賞重罰
第七節 韓非的法治思想
一、絕對君權
二、以法治國

第四章 先秦諸子的亂世治理思想
第一節 老子的社會控制思想
一、老子對“有為”的批判
二、愚民與無為
三、寡欲、無知、知足
第二節 孔子的亂世治理思想
一、正名
二、復禮
三、“忠恕”之道
四、“人治”思想
第三節 墨子的社會控制思想
一、“政長”制“義”治
二、主張“兼愛”
三、“擇務”以整合社會
四、“尚賢”與“尚同”
五、“天意”與“明鬼”
第四節 孟子的社會控制思想
一、對“不仁”的批判
二、“仁政”思想
第五節 莊子的社會整合思想
一、主張拋棄社會規範
二、無治與無為的整合方案
第六節 楊朱的社會控制思想
一、“為我”、“貴己”的社會設計
二、以“為我”、“貴己”達到對社會的控制
第七節 荀子的社會控制思想
一、發揮“禮”的社會功能
二、社會整合理想
第八節 韓非的社會控制思想
一、社會控制的手段——法
二、社會治理的原則
三、君權與法、術、勢

第五章 先秦諸子的社會理想
第一節 老子的社會理想
第二節 孔子的社會理想
一、有道
二、“仁人”組成的社會
第三節 莊子的社會理想
一、無差別的社會
二、“至德之世”
第四節 孟子的社會理想
一、行“仁政”是孟子的社會理想的核心
二、小農經濟的小康社會模式
三、建薄稅斂、民有恆產的社會
四、井田制——孟子的烏托邦
第五節 墨子的理想社會
第六節 荀子的理想社會
第七節 韓非的理想社會

秦漢至隋唐五代篇
第六章 秦漢至隋唐時期社會運行思想
第一節 《淮南子》的治世運行思想
一、人性與社會起源說
二、清靜無為思想
三、禮儀是“因民之所好,而為之節文”
四、以民為本思想
第二節 董仲舒的治世運行思想
一、天人感應思想
二、用宇宙論論證社會秩序
第三節 賈誼的社會運行思想
……
第七章 秦漢至隋唐時期亂民治理思想
第八章 秦漢至隋唐時期社會變遷思想
第九章 秦漢至隋唐時期理想社會思想

宋元明溥篇
第十章 宋元明清時期亂世之源思想
第十一章 宋元明清時期社會治理思想
第十二章 宋元明清時期社會變遷思想
第十三章 宋元明清時期理想社會思想

近代篇
第十四章 近代社會變遷思想
第十五章 近代社會與社會治理思想
第十六章 近代的治世理想模式
第十七章 近代中西文化觀
全書簡短的結束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定價:100 23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