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菜根譚珍藏經典(珍藏版)(簡體書)
滿額折

菜根譚珍藏經典(珍藏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價
:NT$ 179 元
優惠價
8715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菜根譚》是一部教誨世人“去妄存真”的寶典。人心漸漸“失真”,
便為“榮利所纏縛”,追逐著吞噬純真心性的物欲,積淀起掩蔽純真心性的
“塵埃”,真心也就變成了“妄心”。
這也是一部教誨世人“行止在我”的寶典。“行止在我”,即是讓人“
進退有方”,“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花濃柳艷處,要著得眼高;路危
徑險處,要回得頭早”。
《菜根譚經典珍藏(珍藏版)》(作者洪應明)是“國學經典智慧叢書”之
一。
《菜根譚經典珍藏(珍藏版)》分為四卷內容。

作者簡介

作者:(明) 洪應明 譯者:李煒

名人/編輯推薦

《菜根譚》是一部清言集,以明代習見的格言體寫就,作者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明朝萬歷年間人士,其人其事不見經傳,另著一書《仙佛奇蹤》。
《菜根譚》是一部教誨世人“去妄存真”的寶典。人心漸漸“失真”,便為“榮利所纏縛”,追逐著吞噬純真心性的物欲,積淀起掩蔽純真心性的“塵埃”,真心也就變成了“妄心”。
《菜根譚經典珍藏(珍藏版)》是“國學經典智慧叢書”之一。

目次

第一卷
 天道忌盈 卦終未濟
 人能誠心和氣 勝于調息觀心
 動靜合宜道之真體
 弄權一時 凄涼萬古
 抱樸守拙 涉世之道
 出污泥而不染 明機巧而不用
 良藥苦口 忠言逆耳
 攻人毋太嚴 教人毋過高
 無過便是功 無怨便是德
 人能放得心下 即可人聖超凡
 我見害于心 聰明障于道
 富者應多施舍 智者宜不炫耀
 居安思危 處亂思治
 留正氣給天地 遺清名于乾坤
 伏魔先伏自心 馭橫先平此氣
 忘功不忘過 忘怨不忘恩
 對小人不惡 待君子有禮
 欲路上勿染指 理路上勿退步
 立身要高一步 處世須退一步
 修德須忘功名 讀書定要深心
 不流于濃艷 不陷于枯寂
 真偽之道 只在一念
 道者應有木石心名相須具云水趣
 多心招禍 少事為福
 善人和氣一團 惡人殺氣騰騰
 欲無禍于昭昭 勿得罪于冥冥
 處世要方圓自在待人要寬嚴得宜
 惡人讀書 適以濟惡
 崇儉養廉 守拙全真
 苦中有樂 樂中有苦
 無勝于有德行之行為無劣于有權力之名譽
 推己及人 方便法門
 讀書希聖講學躬行居官愛民立業重德
 讀心中之名文 聽本真之妙曲
 人死留名 豹死留皮
第二卷
謙虛受益 滿盈招損
謹言慎行 君子之道
虛心明義理 實心卻物欲
寬嚴得宜勿偏一方
大智若愚 大巧似拙
厚德載物 雅量容人
憂勞興國 逸豫亡身
養天地正氣 法古今完人
不著色相 不留聲影
一念私貪萬劫不復
心公不昧 六賊無蹤
君子德行 其道中庸
君子窮當益工 勿失風雅氣度
舍己毋處疑 施恩勿望報
天福無欲之貞士 而禍避禍之撿人
臨崖勒馬 起死回生
寧靜淡泊 觀心之道
只畏偽君子 不怕真小人
動中靜是真靜 苦中樂是真樂
多種功德 勿貪權位
當念積累之難 常思傾覆之易
順境不足喜 逆境不足憂
富貴而恣勢弄權 乃自取滅亡之道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能徹見心性 則天下平穩
操履不可少變 鋒芒不可太露
文章極處無奇巧 人品極處只本然
明世相之本體 負天下之重任
凡事當留余地 五分便無殃悔
人生無常 不可虛度
德怨兩忘 恩仇俱泯
勿犯公論 勿諂權門
直躬不畏人忌 無惡不懼人毀
忠恕待人 養德遠害
持身不可輕 用心不可重
持盈履滿君子兢兢
愛重反為仇 薄極反成喜
卻私扶公修身種德
從容處家族之變 剴切規朋友之失
藏巧于拙 寓清于濁
盛極必衰 剝極必復
毋偏信自任 毋自滿嫉人
毋以短攻短 毋以頑濟頑
奇異無遠識 獨行無恒操
第三卷
不夸妍好潔 無丑污之辱
富貴多炎涼 骨肉多妒忌
對陰險者勿推心 遇高傲者勿多口
倫常本乎天性 不可任德懷恩
功過不可少混 恩仇不可過明
位盛危至 德高謗興
應以德御才 勿恃才敗德
窮寇勿追 投鼠忌器
趨炎附勢人情之常
須冷眼觀物 勿輕動剛腸
量弘識高 功德日進
陰惡禍深 陽善功小
過歸己任 功讓他人
功名一時 氣節千載
自然造化之妙 智巧所不能及
人生惟危 道心惟微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真誠為人 圓轉涉世
不能養德 終歸末節
急流勇退 與世無爭
慎德于小事 施恩于無緣
一念能動鬼神 一行克動天地
心善而子孫盛 根固而枝葉榮
勿妄自菲薄 勿自夸自傲
情急招損 嚴厲生恨
文華不如簡素 讀今不如述古
修身種德 事業之基
春風育物 朔雪殺生
善根暗長 惡損潛消
道乃公正無私 學當隨時警惕
信人示己之誠 疑人顯己之詐
厚待故交禮遇衰朽
君子以勤儉立德 小人以勤儉圖利
學貴有恒 道在悟真
心虛意凈 明心見性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律己宜嚴 待人宜寬
明利害之情 忘利害之慮
為奇不為異 求清不求激
恩宜自薄而厚 威須先嚴後寬
慈悲之心 生生之機
勿為欲情所系 便與本體相合
操持嚴明 守正不阿
和氣致祥瑞 潔白留清名
心體瑩然 不失本真
疾病易醫 魔障難除
處富知貧 居安思危
清濁并包 善惡兼容
好利者害顯而淺 好名者害隱而深
忘恩報怨 刻薄之尤
金須百煉 矢不輕發
寧為小人所毀 勿為君子所容
讒言如云蔽日 甘言如風侵肌
戒高絕之行 忌褊急之衷
冷靜觀人理智處世
量寬福厚 器小祿薄
喜憂安危 勿介于心
過滿則溢 過剛則折
惡不可即就 善不可即親
樂極生悲 苦盡甘來
虛圓立業 僨事失機
處世要道 不即不離
第四卷
靜中見真境 淡中識本然
幼不學不成器
躁性僨事 和平徼福
守口須密 防意須嚴
不憂患難 不畏權豪
濃夭淡久 大器晚成
樂貴自然真趣 景物不在多遠
心靜而本體現 水清而月影明
世間之廣狹 皆由于自造
天地萬物 皆是實相
觀形不如觀心 神用勝過跡用
心無物欲乾坤靜 坐有琴書便是仙
萬象皆空幻 達人須達觀
泡沫人生 何爭名利
知機其神乎 會趣明道矣
極端空寂 過猶不及
得好休時便好休 如不休時終無休
冷靜觀世事 忙中去偷閑
廣狹長短 由于心念
栽花種竹 心境無我
知足則仙凡異路 善用則生殺自殊
不親富貴 不溺酒食
恬淡適己 身心自在
守正安分 遠禍之道
與閑云為友 以風月為家
隱者高明 省事平安
去思苦亦樂 隨心熱亦涼
修養定靜工夫 臨變方不動亂
居安思危 處進思退
理出于易 道不在遠
動靜合宜 出入無礙
執著是苦海 解脫是仙鄉
躁極則昏 靜極則明
出世在涉世 了心在盡心
身放閑處 心在靜中
春之繁華 不若秋之清爽
夢幻空華 真如之月
欲心生邪念 虛心生正念
富者多憂 貴者多險
來去自如 融通自在
以失意之思 制得意之念
世態變化無極 萬事必須達觀
心地能平穩安靜 觸處皆青山綠水
人生本無常 盛衰何可恃
苦海茫茫 回頭是岸
見微知著 守正待時
心境恬淡 絕慮忘憂
自然人心融和一體
不弄技巧 以拙為進
以我轉物 逍遙自在
任其自然 萬事安樂
人我一視 動靜兩忘
山居清麗 人都俗氣
禍福苦樂 一念之差
雪夜讀書神清 登山眺望心曠
只要功夫深 鐵杵磨成針
就身了身 以物付物
何處無妙境 何處無凈土
順逆一視欣戚兩忘
體任自然 不染世法
厲害乃世之常 不若無事為福
觀物須有自得 勿徒流連光景
身居局中 心在局外
滿腔和氣 隨地春風
陷于不義 生不若死
把握要點 卷舒自在

書摘/試閱

萬貴妃是明憲宗的妃子,山東諸城人。她4歲即進宮做勤雜活,由于她
聰明伶俐,干活不怕臟累,又善于逢迎主子,因而很得孫太後的賞識,及至
成年,出落得花枝招展,更加惹人喜歡。憲宗少年時,常到太後住處游玩,
善于察言觀色的萬氏,感覺到自己日後要想富貴,就得在太子身上下功夫,
而她那動人的媚態,也確實打動了少年太子的心。于是他請求祖母讓萬氏去
服侍自己,皇太後答應了他的要求。萬氏跟隨主子後,二人如影隨形,時刻
不離,名義上二人是主仆,實際上已是夫妻。憲宗當皇帝那年才16歲,萬氏
已是35歲的人了,盡管她比皇帝年長18歲,但仍能狐媚惑主,把憲宗弄得如
醉如癡。原來萬氏以為憲宗當皇帝後一定會立她為皇後,怎奈她出身寒微,
皇後夢當然成為泡影。憲宗的父皇英宗看兒子已經16歲了,就在全國范圍內
挑選後妃,最後定下吳氏、王氏、柏氏三女為皇後人選。萬氏知道自己沒分
,氣得咬牙切齒,可是皇後尚未選定,英宗卻突然病死。憲宗的生母周太後
即命太監牛玉為帝選皇後,她認為三女中吳氏貌美且賢,可母儀天下。經周
太後最後裁定,選擇吳氏女為皇後,于是立即詔告天下,擇吉日為憲宗完婚
。憲宗雖然與吳皇後結了婚,但實際上并不喜愛她,其心仍戀著萬氏,并且
冊封萬氏為皇貴妃。
萬貴妃沒能當上皇後,把滿腔怨恨都集中到吳皇後身上。她自恃憲宗寵
愛,每見皇後都不遵守宮中禮法,不是冷嘲熱諷,就是怒目而視。起初吳皇
後尚能容忍,後來萬貴妃更加肆無忌憚地頂撞她,根本不把她這個皇後放在
眼里。忍耐終有限度,何況皇後年輕氣盛,心想我堂堂一國女主,競遭妃子
奚落,這還了得。于是就大聲斥責萬貴妃,萬貴妃一聽,怒火中燒,立即反
駁,在大庭廣眾之下侮辱皇後,惹得皇後性起,命令官人把萬貴妃按倒在地
,打了一頓,這一下可闖了大禍。萬貴妃披頭散發地跑到憲宗面前大哭大鬧
,說皇後加害她,請求聖上為她做主。憲宗本來一心都在萬貴妃身上,對吳
皇後并不感興趣,現在她竟敢欺負愛妃,真是豈有此理!宮廷斗爭向來是不
擇手段的,為了達到廢掉吳皇後的目的.萬貴妃與憲宗費盡了心機。憲宗在
萬貴妃的慫(s6ng)恿下找到周太後,要求廢掉吳皇後。周太後一聽搖搖頭說
,皇後冊封才一個月,沒有大錯,怎么能隨便廢掉!憲宗見母後不允,就說
,如果母後不同意廢掉吳氏,兒就不做皇帝了。這一下把周太後嚇住了,無
奈只得同意了憲宗的意見,下詔廢掉吳皇後。
萬貴妃見自己的陰謀得逞,非常高興,進一步要求憲宗立她為皇後。但
周太後認為她年齡太大,決不能立為皇後。後來改立王氏女為皇後。王皇後
深知萬貴妃的厲害,又有吳皇後前車之鑒,她一切都聽之任之,一切都隨著
萬貴妃,任憑她胡作非為,倒也相安無事。憲宗對萬貴妃言聽計從,朝中一
些大臣也迫于她的淫威,不敢與之相抗。後來萬貴妃生下一個男孩,憲宗大
喜,這是他的第一個男孩。封建社會,母以子貴,既然自己生的是長子,那
皇後早晚也是自己的。誰知好景不長,不到一年孩子競天亡了,這年她已39
歲。從此,萬貴妃再也不能懷孕了。她生性嫉妒,自己不能生,也決不能讓
別人生。為了實現自己的企圖,她嚴格控制憲宗到其他妃嬪住室過夜,同時
指示親信在宮中明察暗訪,只要發現憲宗去哪位妃嬪宮中,就派人送去打胎
藥,強逼服用,如果懷了孕,不墮胎就被秘密毒死。柏賢妃曾生一男孩,這
是憲宗的第二子,被她發現後即用藥毒死,宮中雖有人知道此事,但迫于萬
貴妃的權勢,誰也不敢揭發此事,只瞞著憲宗一人就是了。
到了憲宗成化十一年,憲宗仍然無子,不免有些著急。一天,太監張敏
為他梳頭,他對著鏡子嘆息道:“朕已有白發了,老將至矣,可嘆尚無兒子
,將來朕百年後,這皇位誰來繼承呢!”說罷潸(shan)然淚下,很是傷感。
張敏大為感動,冒著生命危險,跪在地上叩頭說:“萬歲不必憂慮,您早有
兒子了。”憲宗驚詫(cha)得瞪大了眼睛說:“愛卿不是哄騙朕吧!”張敏
再次叩頭說,奴才怎敢哄騙陛下!這時在一旁站著的太監懷恩也跪在地上說
:“張敏所言是實,皇子是紀妃所生,今年已6歲,因恐遭不測,才不敢讓
外人知曉。”原來紀妃懷孕時,萬貴妃也有耳聞,曾派人前去處治。可那人
見紀妃為人忠厚,不忍加害,回來對萬貴妃說,紀妃肚子內長的是一硬塊,
并非懷孕,萬貴妃聽後半信半疑,將紀妃趕出皇宮。不久,紀妃果然生了一
子,這是憲宗的第三子,紀妃怕因此引來殺身大禍,便吩咐太監張敏將嬰兒
溺死。張敏說,皇上至今無子,豈能將親生骨肉拋棄!于是便把小孩密藏起
來撫養,紀妃乳汁不足,就用米湯補充,被廢吳皇後住處離紀妃不遠,也常
來照料,這才將小孩的命保住。
憲宗聽說有了兒子,恨不得馬上見到,忙派人前往迎接。紀妃哭著說:
“兒去之日,便是娘命盡之時,若見一穿黃袍留小黑胡的人,即是你父皇。
”憲宗見到兒子,抱在懷中熱烈親吻,看著兒子不住地連連點頭,太像我了
,這是我的兒子!于是下命通告滿朝文武及全國慶賀。萬貴妃聽到這一消息
,如夢方醒,認為左右蒙騙了她,把千仇萬恨一下子移到了紀妃身上。不久
紀妃有病,兇狠殘忍的萬貴妃買通太醫,在藥中下毒,毒死了紀妃。但無人
敢追究。
6歲的小兒被立為皇太子,憲宗的母親周太後說,太子之母已亡故,無
人照料,讓他搬到我的宮中來吧。憲宗遵母命,將太子送來。一天萬貴妃請
太子吃飯,周太後說:“你只管去,但千萬記住不能吃東西。”萬貴妃見太
子來到,非常高興,馬上擺上一桌豐盛的宴席。太子說:“我已吃過飯,什
么也不吃了。”萬貴妃又端來一碗湯,太子看了很久說:“湯里可能有毒藥
,我不敢喝。”說著便起身離去。萬貴妃望著太子的背說:“如此小小年紀
就這樣待我,如果做了皇帝,豈不把我當成砧板上的魚肉嗎!”于是她召集
同黨密謀,決定要除掉這個太子。唯萬貴妃之命是從的憲宗也同意廢掉太子
。只是由于泰山地震,占卜說與太子有關,憲宗害怕才算作罷。P2-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