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張萬年傳(上下)(簡體書)
滿額折

張萬年傳(上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9 元
定價
:NT$ 594 元
優惠價
87517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張萬年傳(套裝上下冊)》張萬年,1928年8月出生于山東黃縣(今龍口市)。1944年參加八路軍,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戰士、班長、排長、連副政治指導員、團通信股股長等職。1950年任團作戰股股長。1956年任第一副團長兼參謀長。1958年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1962年起任“塔山英雄團”團長、廣州軍區司令部作戰科科長、作戰部副部長等職。1968年參加援越抗美。1968年起任“鐵軍師”師長、副軍長兼師長、軍長等職。1982年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1985年起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1990年任濟南軍區司令員。1992年10月,任解放軍總參謀長。1995年9月,任中央軍委副主席。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93年晉升為上將軍銜。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第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名人/編輯推薦

《張萬年傳(套裝上下冊)》由解放軍出版社出版。

2002年11月,我從中央軍委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後,軍委辦公廳的同志提出要寫我的傳記。當時,我是不同意的。因為從參加八路軍那天起,直到離開工作崗位的近六十年間,自己只是盡了一名革命軍人的本分、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沒有什么可寫的。但他們說,按有關規定,到了我這個職務,必須寫傳。本著對歷史和後人負責的態度,2005年4月,傳記寫作組成立後,我題寫了“求實、特色、質量”六個字,懸掛于墻,權作我對寫傳記的要求吧!傳記寫作組的同志邀我回憶,查閱資料,外出采訪,辛勤耕耘,歷經數載,終成其稿。成稿後,我認真看了幾遍,對一些情節提出了修改意見,對自己一生的經歷概括為三句話:“苦難的少年,坎坷的中年,幸福的晚年。”
在國恨家仇中成長。1928年8月1日,我出生于山東省黃縣(今龍口市)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當時的舊中國,社會動蕩,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尤其是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後,日偽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積貧積弱的中華大地風雨飄搖,老百姓原本非常貧窮的生活更加艱難。我的少年時代就是在壓迫、饑餓、乞討、屈辱中度過的。我痛恨地主豪強、痛恨日偽軍、痛恨黑暗的舊社會。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1944年秋,我懷著國恨家仇,抱著“出去找碗飯吃”的樸素想法,偷偷跑到家鄉的南山參加了八路軍。到部隊後,才逐步了解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和光榮傳統,懂得了“為誰當兵、為誰打仗”的道理。抗日戰爭中,我參加大小戰斗數十次,沖鋒陷陣,奮勇殺敵;解放戰爭中,先後參加了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南下追殲等戰役戰斗上百次,浴血奮戰,志殲頑敵;和平時期,參加了粵東剿匪、南澎島之戰、東山島戰斗、援越抗美、南疆自衛反擊作戰等,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回想起來,自己是個幸運者。在東北戰場上,我的團政委潘德表和連隊指導員陳春、副連長胡玉春先後犧牲了。在解放鞍山的戰斗中,我所在的連隊基本上打光了,只剩下一個炊事班。多少戰友為中國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體現出的中華民族勇于犧牲的偉大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軍人的命運總是和我們黨、國家、軍隊的命運緊密相連的。1958年,我在擔任第三六八團第一副團長兼參謀長時,因抓軍事訓練受“單純軍事觀點”的沖擊,遭到嚴厲批判。1965年,我任“塔山英雄團”團長期間,因該團在“大比武”中奪冠,受“突出政治”的影響,我又成為“黑典型”。“文革”中,我在廣州軍區司令部作戰部作戰科科長和副部長的位置上,經受了危局考驗。1971年,我在任“鐵軍師”師長時,因“九一三事件”影響,接受組織審查近三年時間,在師長崗位上一干就是13年。可以說,從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在歷次政治運動中,當黨、國家和軍隊的事業遭受挫折時,我個人也無一幸免。但我堅信,只要相信黨、相信群眾、相信真理、相信歷史,就沒有過不了的“火焰山”。自己受的那點委屈,同許多老一輩革命家及長眠于地下的先烈們相比,又算得了什么。他們時時激勵著我努力工作,珍惜生活,以慰藉他們的在天之靈。正是改革開放的好政策迎來了我們黨、國家和軍隊偉大事業的春天,也給個人成長提供了歷史機遇。走上軍委領導崗位後,我給自己定的座右銘是:“上不愧黨、下不愧兵,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只能只爭朝夕,努力工作,為人民軍隊的發展與強大奉獻自己的一切。
最美不過夕陽紅。退出領導崗位後,我依然關注國家大事,把“學習、健康、安度晚年”作為生活的重點。每天練字時,我都要寫“塔山精神”、“鐵軍雄風”、“軍魂”幾幅字,以表達我對老部隊、老戰友的深切懷念和對黨的無限忠誠。我把自己一天的生活編成《一日歌》:“早起晨練,吸天地之氣;讀書揮毫,鑄高尚情操;園中散步,賞自然美景;閱文看報,觀天下大勢;育果養魚,為賞心悅目;會友待客,敘同志情誼;閑時打‘雀’,練腦聰手敏;偶爾出行,領山川神韻;聽戲看劇,承中華文明;家人共聚,享天倫之樂。”我常說,沒有過去的苦難和坎坷,就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回首往事,歷歷在目,掩卷沉思,心潮激蕩。我經常說:“一個人什么時候都要銘記黨的恩情、組織的培養,知恩圖報,以實際行動報效黨、國家和軍隊。”我經常回憶起1949年、1959年、1969年三次見到毛澤東主席的激動時刻,回憶起親耳聆聽鄧小平主席的諄諄教誨,回憶起在江澤民主席直接領導下的十年軍委工作,回憶起同胡錦濤主席次次相見的情景,視為自己一輩子最幸福、最難忘的人生經歷。
在此,我永遠感謝黨的培養教育,永遠感謝老首長、老同志的關心幫助,永遠感謝廣大官兵的支持厚愛。如果這部傳記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和啟示,那將是我最高興的事情。我衷心希望年輕的朋友們能夠弘揚革命優良傳統、立足現實、放眼未來,為早日實現富國強軍之夢,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努力奮斗!
二○一一年六月五日

目次

讀《傳》有感(代序)
第一章 苦難少年
艱難的家世
短暫的私塾
十二歲的小木匠
國恨家仇
砸爛泥菩薩

第二章 膠東抗日
參加八路軍
小馬槍和“三粒火”
像任常倫那樣去戰斗
終生難忘的一頓飯
在營部當通信員
攻打平度城

第三章 挺進東北
橫渡渤海
大東溝殲頑寇
生死摩天嶺
激戰新開嶺
向臨江轉移

第四章 浴血一線
我要去打仗
惡戰營盤
搶攻遼陽
血灑鞍山
憶苦典型

第五章 鏖戰塔山
年輕的通信股長
鏖戰前夜
誓死保暢通
激戰六晝夜
塔山精神永放光芒

第六章 解放北平
激戰康莊
懷張追殲
警備北平
西苑受閱

第七章 千里南下
聽朱總司令作動員
向江南進軍
參加衡寶戰役
赤腳進廣西

第八章 駐守粵東
粵東剿匪
海防戰備
南澎島之戰
三進三出東山島
喜結良緣
“你是個活地圖”
任第一副團長
受“單純軍事觀點”的沖擊

第九章 走進南京軍事學院
刻苦學文化
參加國慶十周年閱兵
系統學習鉆研毛澤東軍事思想
“五好學員”

第十章 “塔山英雄團”團長
塔山精神代代傳
“三步走”和“夜訓九字訣”
大比武中顯身手
用實戰要求摔打部隊
受“突出政治”的沖擊
牛田洋圍海造田
探索帶兵之道

第十一章 經受危局考驗
亂局中的作戰科長
制止武斗保穩定
智救孔石泉
管好自己的人

第十二章 走上援越抗美戰場
特殊使命
穿越“胡志明小道”
戰斗在越南南方
突破封鎖線
回到祖國

第十三章 鍛鑄鐵軍
紅菜盤的故事
確山“磨尖刀”和“301演習”
千里野營大拉練
以情帶兵
風雨“九一三”
抓基層,打基礎
首次組織檢驗性實兵演習
淬火鑄利劍

第十四章 南疆作戰
率部出征
出奇制勝
以快打慢
決斷決勝
大殺回馬槍
祭奠英烈

第十五章 打造戰略鐵拳
勇立潮頭抓改革
協同訓練當先鋒
在軍長崗位上
出席黨的十二大

第十六章 鄂豫礪兵
奏響改革主旋律
單兵和分隊訓練改革試點
跨越黃河、長江
訓練改革結碩果
建立“四個秩序”

第十七章 潮涌南國
抓住訓練“中心”不動搖
訓練改革重頭戲
“上導下演”和“一導多演”
“彼岸擊”和“半渡擊”
炮兵“快反”
推廣“四個知道”的帶兵之道
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

第十八章 揮師魯豫
萬人學戰,教成三軍
訓練改革創輝煌
“兩個經常”和“雙四一”
全面建設應急機動作戰部隊
努力實現保障有力
封鎖海峽戰役理論集訓

第十九章 在中央軍委領導崗位上
出任總參謀長
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
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

第二十章 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建設
堅持科學理論武裝
確保“黨指揮槍”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
狠抓黨風廉政建設
深入開展“三講”教育活動
堅決反對“法輪功”

第二十一章 全力推進新軍事變革
參與制定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
積極貫徹軍事戰略方針
掀起學習高科技知識熱潮
主持制定軍隊“九五”計劃

第二十二章 扎實做好軍事斗爭準備
深化軍事訓練改革
全軍科技大練兵
加強應急機動作戰部隊建設
堅持人民戰爭思想
情系西部邊疆

第二十三章 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
裁軍50萬
成立總裝備部
強化軍隊質量建設
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

第二十四章 加速發展高新技術武器裝備
鍛造“殺手?”
管裝就是保勝利
新裝備盡快形成戰斗力

第二十五章 探索新形勢下治軍帶兵之道
依法治軍,從嚴治軍
倡導以情帶兵
機關基層“兩手抓”
狠抓“兩個經常”

第二十六章 指揮反“臺獨”大演習
“亮劍”東海
“聯合96”大演習
狠狠打擊“兩國論”

第二十七章 指導香港、澳門駐軍
組建駐港部隊
迎接香港回歸
駐軍澳門

第二十八章 偉大的九八抗洪斗爭
揮師三江搶大險
萬眾一心戰洪圖
決戰決勝挽狂瀾
抗洪精神勵三軍

第二十九章 堅決停止軍隊和武警部隊經商
清理整頓生產經營
“不經商”,“吃皇糧”
嚴防經商回潮

第三十章 深化後勤建設和改革
向科學管理要效益
建立三軍聯勤體制
推進後勤保障社會化
倡導搞好農副業生產

第三十一章 積極發展軍事外交
拓展周邊外交
出訪美國
三訪俄羅斯
推動對外軍事交流與合作

第三十二章 迎接新挑戰
應對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被炸事件
指導國慶50周年大閱兵
參與處理中美“撞機事件”
部署反恐維穩

第三十三章 山高水長
喜迎十六大
上不愧黨
下不愧兵
戰友情深
鞠躬盡瘁
後記

書摘/試閱

12日黃昏,八路軍中路縱隊發起總攻。軍區10門大炮很快將300余發炮彈傾瀉出去,各部隨即發起凌厲的攻勢,僅用10分鐘時間,部隊就從前萬第南側左右兩個突擊點突破圍寨,不到一小時便占領了部分圍寨和碉堡。之後,各部迅即分路向縱深發展,至23時,全殲前萬第守敵五個營。趙保原見大勢已去,便帶著自己的心腹和家眷,于當晚21時從後萬第地道倉皇逃跑。後萬第和西萬第守軍見趙保原棄城逃命,也拼命往萊陽方向逃竄。
絕不能讓敵人逃掉!上級命令張萬年所在的部隊和兄弟部隊一道進行截擊。初上戰場的張萬年毫不畏懼,積蓄已久的仇恨化作了膽氣,看著甩出去的手榴彈在敵群中爆炸,一股豪情油然而生。在八路軍的強力截擊下,趙保原部大部被殲滅,三個萬第被全部解放。
為了擴大戰果,掃清五龍河兩岸的頑軍,膠東軍區主力和地方武裝繼續向趙保原部據守的萬第附近十多個據點進攻。13日下午,張萬年所在的北海獨立團奉命和兄弟部隊一道向南進至姜?一帶,以部分兵力包圍萊西和東河源、喬家泊等據點,以主力于14日下午包圍了左村。在八路軍猛烈攻擊下,晚23時,左村守敵除200余人從北門逃走外,其余全部被殲。
戰斗中,張萬年所在的部隊參加了對從留格莊向左村增援之頑軍的打援戰斗。晚上,有小股敵人從他們守護的陣地附近逃跑。張萬年和戰友們一起,對逃敵展開了追擊,他猛打猛沖,奮勇殺敵,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7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