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牡丹譜(簡體書)
滿額折

牡丹譜(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價
:NT$ 192 元
優惠價
87167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牡丹譜》(作者歐陽修等)是“中華生活經典”系列之一。
《牡丹譜》由中華書局出品,分為洛陽牡丹記;洛陽牡丹記;陳州牡丹記等幾部分內容。
《牡丹譜(中華生活經典)》以現存最早的刊本為底本,以後世較好的刊本或點校本為參校本。

名人/編輯推薦

《牡丹譜(中華生活經典)》(作者歐陽修等)以現存最早的刊本為底本,以後世較好的刊本或點校本為參校本。即歐陽修《洛陽牡丹記》以宋刻成淳左圭《百川學海》本為底本,周師厚《洛陽牡丹記》以《古今圖書集成》本為底本,張邦基《陳州牡丹記》以宛委山堂《說郛》本為底本,陸游《天彭牡丹譜》以明末毛晉汲古閣刻《陸放翁全集》本為底本

“無雙國色,獨步天香。”素以“國色天香”、“花中之王”著稱的牡丹,是原產于中國的名貴花卉。其絢麗多彩之色,紛繁幻化之形,沁人心脾之香,傾國傾城之姿,雍容華貴之態,藝壓群芳,獨領風騷,博得了“竟夸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的美譽。自盛唐兩宋以後,牡丹逐漸被視為國家富強、繁榮昌盛的象征,至清末遂有“國花”之名。同時,牡丹還寄托著普通民眾追求富裕尊貴、安泰祥和生活的美好夙愿,又以“富貴花”聞名天下。因此,歷代中國人對牡丹都抱有極大的尊崇,傾注極大的熱情。每當暮春牡丹開放之時.歷史不斷地上演“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相同盛況。在這持久騷動與膜拜之風的助推之下,“佳名喚作百花王”的牡丹更以一種王者之姿,滲透于中國的思想、藝術、宗教、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之中,在詩詞戲曲、繪畫雕刻、建筑裝飾、花卉園藝、工巧紋樣,乃至人名地名等眾多領域都嶄露了華麗身姿,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追求華美富強、蓬勃興旺的重要精神象征之一。
……
本書在整理點校的過程中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以現存最早的刊本為底本,以後世較好的刊本或點校本為參校本。即歐陽修《洛陽牡丹記》以宋刻成淳左圭《百川學海》本為底本,周師厚《洛陽牡丹記》以《古今圖書集成》本為底本,張邦基《陳州牡丹記》以宛委山堂《說郛》本為底本,陸游《天彭牡丹譜》以明末毛晉汲古閣刻《陸放翁全集》本為底本;
二是底本缺文之處,以“口”符號標出;
三是諸譜內容編排皆按解題、原文、注釋、譯文、點評等五部分排列,段落劃分保留底本原貌.對于資料甚少的條目不強行臆測點評;
四是部分注釋內容參考了《辭源》、《漢語大字典》、《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工具書。
五是存疑之處,皆以“楊按”按語形式注明。
由于鄙人知識和水平所限,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特此請方家不吝賜教!本書在整理和寫作的過程中,得到了中華書局張彩梅副編審、王水渙編輯和美術設計部毛淳主任等其他工作人員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國運昌時花運昌”,本書結稿之時,古老的東方大國正走在富強崛起的路上。而于鄙人內心則有深刻之洗禮,效之宋入吟出一句與讀者共勉:
黽勉為學求精進,誠正修身茍日新。
謹志之。
楊林坤
于蘭州大學萃英門
2011年辛卯夏月

目次

洛陽牡丹記
花品序第一
花釋名第二
風俗記第三
洛陽牡丹記
各種牡丹
陳州牡丹記
天彭牡丹譜
花品序第一
花釋名第二
風俗記第三

書摘/試閱

牡丹出丹州、延州?,東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陽者今為天下第一。洛陽所謂丹州花、延州紅、青州紅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來洛陽才得備眾花之一種,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獨立與洛花敵。而越之花以遠罕識,不見齒@,然雖越人,亦不敢自譽,以與洛陽爭高下。是洛陽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注釋】
?丹州:西魏廢帝三年(554)改汾州而置,治所在義川郡義川縣(今陜西宜川東北),以丹陽川而得名,轄境相當于今陜西宜川。宋時改名宜川縣。延州:西魏廢帝三年改東夏州而置,治所在廣武縣(今陜西延安東北甘谷驛),轄境相當于今陜西延安、延川、延長大部分地區。隋大業年間改為延安郡,唐初復改為延州。北宋元祜四年(1089)升為延安府。
?青州:古“九州”之一。漢武帝置青州刺史部,東漢時治所在臨淄,十六國時期移治廣固城(今山東青州西北),北齊置益都縣(今山東青州),隋時改為北海郡,唐初復為青州,轄境相當于今山東濰坊、青州、臨朐、廣饒、博興、壽光、昌樂、濰縣、昌邑等地。
?越州:隋大業元年(605)改吳州而置,治所在會稽縣(今浙江紹興),轄境相當于今浙江浦陽江、曹娥江、甬江流域。後改為會稽郡,唐武德四年(621)復改越州。
?丹州花:後文作“丹州紅”。
?不出三已下:據周本校,又有“終列第三”之說。
?齒:重視。
【譯文】
牡丹原產自丹州和延州地區,向東在青州地區有生長,向南在越州地區也出產牡丹。而產自洛陽的牡丹,品質現今號稱天下第一。至于洛陽城所謂的丹州花、延州紅、青州紅等牡丹品種,雖然它們都是其他地區牡丹品種里的佼佼者,但是到了洛陽城,這些花只不過充得上是眾多牡丹中的某一種。若是排列品第,它們不會超出三等以下的范圍,根本不能單獨與洛陽牡丹相匹敵。而且,越州地區的牡丹因產地遙遠,欣賞識見的人不多,得不到世人重視,況且即便是越州本地人也不敢自夸,拿越州牡丹與洛陽牡丹一爭高下。因此,洛陽牡丹就享有了“天下第一”的美譽。
【點評】
牡丹原產自中國,是我國特有的名貴木本花卉,在我國有著悠久綿長的栽培歷史。據說,早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已經有了把牡丹獻給戀人以表達純真愛情的動人詩句,由此算來,我國栽培牡丹的歷史至少已有三千年了。
其實,上古時期并無牡丹之名,牡丹與芍藥經常混淆在一起,通稱為芍藥。後來,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生活經驗的積累,人們逐漸發現了牡丹的藥用價值,開始給予其更多的關注。到了秦漢時期,牡丹Il芍藥中分離出來,以木芍藥稱名于世。曾經有人指出,在西漢時期,牡丹的根皮就已經被納入了藥材的行列。但是,截至目前,漢字中關于牡丹的最早記載出現于東漢時期。1972年,在甘肅省武威市柏樹鄉下五畦村旱灘坡發掘的一座東漢早期墓葬中,出土了一批漢代醫學簡牘,其中就保留有用牡丹治療血瘀病的處方。到了南北朝時期,牡丹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日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唐代著名筆記《劉賓客嘉話錄》中記載:“北齊楊子華有畫牡丹極分明。子華,北齊人,則知牡丹久矣。”這是說在北齊時期,楊子華以擅長畫牡丹而聞名于世,說明牡丹已經成為當時國畫的重要題材之一。另據宋代《太平御覽》記載,山水詩人謝靈運曾經說:“南朝宋時,永嘉水際竹間多牡丹。”永嘉就是今天的浙江溫州附近地區,在南朝劉宋時期,水潦畔和竹林間多植有牡丹,這是人們有意識地人工栽植牡丹,將牡丹視為觀賞花卉的顯著例證。進入隋代,人們開始大量繁育牡丹品種,特別是到了唐代開元年間,牡丹名品迭出不窮,盛于長安。從現存文獻來看,也正是在隋唐時期,“牡丹”之稱才始見于典籍圖冊之中,并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象征符號。
那么,牡丹的原產地究竟在中國的何方呢?中國古代的中醫藥典籍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別錄》中記載說,牡丹“苦,微寒,無毒。……生巴郡山谷及漢中”。《圖經》中云:“牡丹,生巴郡山谷及漢中,今丹、延、青、越、滁、和州山中皆有之。”從這兩則記載來看,野生牡丹最早分布于巴郡山谷和漢中地區,也就是今天的四川東部、重慶和陜西秦嶺以南的漢中地區。後來,隨著人們對野生牡丹藥用價值的開發和利用,牡丹逐漸由野生而得到馴化。尤其是牡丹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得到認可以後,它的分布范圍更是擴展到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丹、延、青、越、滁、和等地區,并與當地自然環境相適應,經過人工培育,繁育出各具特色的優良品種。
如今,中國的牡丹大體可以分為四個主要的品種群:一是中原品種群,花型最豐富,花色最絢麗,種植面積也最大,大約有七八百個品種;二是以蘭州為中心的西北品種群,約有200余個品種,甘南迭部的牡丹培植歷史很悠久;三是四川彭州為中心的西南品種群,有幾十個品種;四是安徽銅陵、上海、浙江溫州等地的江南品種群。祖國黃河上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以及港澳臺地區,都有牡丹的種植和分布,牡丹已經成為中國分布最為廣泛的名貴花卉品種。
最初,牡丹是以藥用價值而受到人們的矚目,然而饒有意味的是,自從其觀賞價值被開發以後,其藥用價值卻大打折扣。《圖經》中記載,牡丹“一名木芍藥,近世人多貴重,圃人欲其花之詭異,皆秋冬移接,培以糞土,至春盛開,其狀百變。故其根性殊失本真,藥中不可用,其品絕無力也”。由于人們過度追求牡丹的姿色百態,濫施移接,廣用勁肥,導致這類牡丹的藥性盡失,不足以生血去瘀滯。目前,在名目繁多的牡丹品種中,唯有生長在安徽省銅陵市鳳凰山的“鳳丹”牡丹,藥用價值最高,是馳名中外的藥用牡丹,它的根和皮都是名貴的中藥材。藥用牡丹稀缺,這不能不說是人類在馴化牡丹過程中的些許遺憾吧!P3-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