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給大忙人看的修禪書(簡體書)
滿額折

給大忙人看的修禪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給大忙人看的修禪書》內容簡介:何謂禪?禪從何處來?禪有何種用?有關禪的種種奧秘吸引著眾多人的關注。本書以三大部分共九章,細致入微地介紹了禪的歷史,從而幫助讀者對禪宗的來由、禪宗的發展和叢林制度的創立有個大概的了解;又有的放矢地論述了禪與心性的關系,通過各式各樣的典型事例幫助廣大讀者體會禪語,領略禪的智慧,并從禪門公案中體悟人生;還分門別類地闡述了禪宗與心理暗示、禪宗與精神分析和禪語中國藝術的關系,有利于讀者們了解當前時代下禪宗在現實生活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作者簡介

張明帥,北師大歷史系本科畢業。1989-1992在北大歷史系攻讀碩士學位。2001年與汪中求先生、朱新月先生創辦了北京博士德知識傳播機構,共同策劃出版了《細節決定成敗》、《精細化管理》、《笑著離開惠普》、《可以平凡不能平庸》等暢銷書,共同推動中國企業走向精細化管理,推動中國社會進入精細化時代。著有《公司精神》、《權力背後的權力》等圖書。

名人/編輯推薦

《給大忙人看的修禪書》編輯推薦:你經常心浮氣躁嗎?你在為功名利祿而發愁嗎?你想追求平靜而安寧的生活嗎?你渴望升華到淡漠名利以至于超脫世外的境界嗎?讀《給大忙人看的修禪書》吧,無論你多么忙,它都能幫你找到慢下來的方法,并引領你重塑自己本該美好的生活。

前言
說到禪,人們總是很容易想到幽居于深山古廟,端坐于蒲團之上的禪師坐禪入定的景象。一方古剎、一尊佛像、一襲衲衣;化緣為生、清貧孤獨、無欲無求,青燈木魚常伴左右。然而,禪并不僅僅是這些。在我國古代,有許多文人雅士都修禪,李白自稱“青蓮居士”,蘇東坡號“東坡居士”,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歐陽修號“六一居士”等等,為何?
因為禪是智慧的結晶,它結合了儒、道、佛的精神。禪并不是出家人的專利,也不是只有深山古剎里的和尚才能參禪入定。它是一種智慧的人生哲學。中印文化以千年時光凝聚而成的最甜美的一滴甘露—禪,在千年後的今天依舊綻放著迷人的光彩。在這個喧囂的時代,禪的意義更加凸現出來。它的大機大用,它的寧靜淡泊,它對于生命意味的反照和體驗,對于完整自我的尋找,對于自然地親近,都是現代人所渴求但又經常失落的東西。
禪究竟是什么呢?
穿衣吃飯可以是禪,因為禪并不清高;柴米油鹽可以是禪,因為禪并不脫俗;世間萬物皆可為禪,因為禪并不深奧。
禪,本是一片性靈的凈土,一個心靈的家園。
本書的目的在于解析禪的奧秘!
為你細數禪史的千年過往,告訴你何為禪宗,何以成為禪師?祖師西來後,一代又一代智慧的偉人們言傳身教,為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產。六祖慧能繼承衣缽後將禪宗本土化并發揚光大,讓我們有了本土的佛教。
帶你細品禪門軼事,領略佛心智慧語。“云在青天水在瓶”是一種豁達的人生觀;“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一種灑脫的姿態。我們可以從這些故事中學到很多做人處事的方法。
當西方的精神分析與東方的禪宗相遇時,它們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呢?本書攜你同游禪宗的精神世界,以良好的心理療法來應對塵世繁雜;以高尚的品德緩解精神壓力。
“閉門讀佛書”又何嘗不是一種人生享受呢!本書帶你走進詩情畫意的佛門聖地,在畫中品禪詩,在詩意中悟禪道。
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機趣妙悟,心有靈犀。
用心領會,我們也可以成為一位瀟灑的禪者。

目次

第一部分 禪與心性
第一章 禪語今釋
一、靜思語
(一)為人處世方與圓
(二)茅塞頓開悟今生
(三)心無雜念觀宇宙
(四)佛在心,心存佛
二、佛道禪心
(一)求人不如求己
(二)識其心知其性
(三)清凈自在得常樂
(四)眾生皆可成佛

第二章 禪的智慧
一、佛眼看人
(一)要么沉淪,要么解脫
(二)生即是死,死即是生
(三)明心不動心,見性不亂性
(四)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五)萬物本清閑,清凈最難得
(六)學無止境,不如隨便找點事做
二、佛心處事
(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二)得饒人處且饒人
(三)抱姑娘過河,你想個啥
(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五)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六)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三、禪的人生觀
(一)一切現成,不必外求
(二)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
(三)有所付出,有所回報
(四)隨時保持整齊的心靈
(五)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六)為快樂留一定的空間

第三章 禪門公案
一、故事斷案
(一)狗子佛性
(二)蛇咬空
(三)古鏡未磨
(四)餅上禪機
(五)寸絲不掛
(六)一坐四十年
(七)哭笑無常
(八)禪非所知
(九)坐在何處
(十)雪霽便行
二、言語定案
(一)十後悔
(二)一得一失
(三)云在青天水在瓶
(四)枯榮隨緣
(五)十事開示
(六)緣起性空
(七)三種人
(八)虔誠的心
(九)真正的自己
(十)放逐天堂
三、啟示論案
(一)居高甚危
(二)放下什么
(三)文殊現身
(四)無情說法
(五)從心流出
(六)肯定自己
(七)最有武功的人
(八)何事替不了
(九)八折誦經
(十)“無”字公案

第二部分 禪的影響
第四章 禪宗與心理暗示
一、禪宗與現代人的焦慮
二、禪的心理暗示作用
(一)念誦和暗示療法
(二)建立良好的溝通
(三)了解真實本性
三、以禪治心病
(一)用開悟和解脫趕走抑郁
(二)了悟自身的本性即是空性與愛
(三)以有舍有得放下牢騷與執念
(四)參禪悟道,驅散貪婪欲念
(五)自在自我的修身養性
(六)做好本我,消除嫉妒心理

第五章 平常心—禪宗與精神分析
一、人為什么會產生精神危機
(一)精神危機的根源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
二、禪對精神危機的解釋
三、平常心:解除壓抑與開悟
(一)禪的生活療法
(二)點亮心燈,成就好人緣
(三)播下笑容,保持健康
(四)可求安心之法
(五)脫出囚籠,坦蕩隨緣

第六章 禪與中國藝術
一、儒、禪融合的“心性”之學
二、禪意詩畫
(一)禪詩分類
(二)禪詩細品
三、茶道居靜生活禪
(一)茶道中悟禪
(二)居靜體味生活
結語

書摘/試閱

書摘1: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強中更有強中手。為人處世雖不能妄自菲薄,也不可自高自大,不要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從而高看自己,小看別人。做人要謙和、寬厚,千萬不可恃才傲物。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自以為是、恃才傲物的人。他們自以為懂得一點就夸夸其談,其實這樣的人很可悲。他們顯示的其實正是他們所缺乏的。這則故事教育我們:為人處世一定要低調、謙和,切忌妄自菲薄或自視甚高。
書摘2:
“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平常人的風度,是與其修養、學問密切相關的。俗話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學佛之人寵辱不驚、寬容大度,因為他是禪師。
一位哲人曾說,一只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那後腳跟上。這便是寬容。寬容是一種修養,學會寬恕別人,就是學會了善待自己。怨恨只能讓我們心靈永遠生活在黑暗之中;寬容大度,能讓我們的心靈獲得自由和解放。
書摘3: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如果換個角度看待,也許會發現其實我們什么都不缺,最值得羨慕和珍惜的其實就是我們自己。
常言道: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我們不可能事事都順心,面面都滿意。人生在世,總是對這不滿,對那不滿,抱怨這個,埋怨那個。人的欲念越多,就活得越痛苦。佛教勸人消欲,是為減少因欲念帶來的痛苦。
書摘4:
在情感與理智之間該如何決斷?在忠貞與背叛之間該如何取舍?沒有標準答案,唯一的答案只在自己心中。每個人都會為他所做的事情負責,如何取舍是一件難事,但也非一件難事。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尊重自己內心的想法。
書摘5:
人們孜孜以求的緣,或許終其一生也得不到,而不曾期待的緣反而會在淡泊寧靜中不期而至。有緣分的人固然是幸福的,沒緣分的人也是一種無奈的美麗。愛一個人不一定非要與其長相廝守,想他、念他、祝福他,已經足夠。
書摘6:
每個人都會經歷或大或小的挫折,在挫折的人生路上,我們都要勇敢地面對。蕓蕓眾生,沒有誰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每個人都會在人生的道路上遭遇挫折,正是這些大大小小的挫折才譜就了人生那首平凡而又動聽的歌。
書摘7:
何謂佛?佛就是博大的愛和無私無畏的奉獻。修行的過程就是施灑博愛仁慈的過程,一個人胸中充滿對萬物的憐憫之心和愛護之心,肯將自己最珍貴的東西奉獻給最需要它的生命,他便可擁有一顆佛心。
書摘8:
日常生活中最普通不過的事情,比如吃飯喝茶、合掌行禮等,在這平凡的點點滴滴之中,都蘊含著禪的妙諦真言。人的悟性之花,也只能從他的具體生活之土中生長出來。悟道禪師是一個高明之人,能敏銳地抓住人的悟性在生活中電光火石般閃動的剎那,給以醍醐灌頂的一擊。試想對于一個賣餅的人來說,還是什么契機比餅更合適、更能引起他的疑情,使他去想、去悟呢?所以,平凡的生活之中自有無限的精彩在其中。但這無限的精彩,需以一顆平常心去體貼、去領悟、去把握。
書摘9:
在禪者看來,野鴨子并不在我們之外,萬物同根,動靜如一,久暫一理,是真正的禪境。百丈說野鴨子飛過去了,就是把野鴨子當做相隔的外物,來與去成了心下的計較,禪心也就在這樣的計較中迷失了。馬祖的用力一扭喚回了百丈的自性,這突如其來的疼痛使一切計較分辨都來不及生起,只有對自性的真切感受。
書摘10:
禪,無論是“頓悟”還是“漸悟”,都有一股神奇的力量。禪宗主張憑直覺去認識人的本來面目,去體現宇宙的真理。貪婪和執著等無明阻礙我們,成見、偏見和虛偽蒙蔽我們,般若的光明性被塵封,智慧無從流露,本性漸漸迷失,以至整個人陷入到眾多煩惱與痛苦的包圍中去。修禪可以帶給我們寬廣的心理生活空間,帶來喜悅和自在;修禪能啟發性靈,從而擁有默契超脫的精神生活。
書摘11:
當我們在深陷缺憾恐懼的情緒而不能自拔時,該如何認清什么是真實的?又怎么分辨什么有益?我們該如何真心地交談聆聽?解決的辦法是,在相互溝通時保持正念覺察和坦率。這些方法是心靈之友,與人交談時即可借機練習。兩人或兩人以上聚會時,也可用以下方法做正規的人際禪修,進行正念覺察的對話。
書摘12:
六祖慧能大師悟道時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你能生萬法?”修道者的心湖怎么會那么清凈呢?因為人心像池塘的水一樣,本來就是清凈的,只是被煩惱無明的風掀起了波浪,污染了清凈水性。這就與“問渠哪得清如許”一句的隱義契合。
樹有根,水有源,只要心中的本源清凈,不斷把活潑的清凈水流出來,塘水就可以永葆清凈。什么是心中的活水呢?就是般若智能、心中的慈悲、心中的清凈、心中的菩提、心中的懺悔、心中的慚愧、心中的信仰、心中的禪定。假如心中能恒常不斷地流露出智能、慈悲、清凈、菩提、懺悔等,心海就會非常清凈、美妙。如此便“為有源頭活水來”。
書摘13:
在時間是瞬刻永恒,在空間則是萬物一體,這就是禪的最高境地。需要注意的是,瞬刻即永恒,卻又必須在某一感性時間之中。既然必須有具體的感性時間,也就必須有具體的感性空間,所以也就仍然不脫離這個現實的感性世界,但是經此“瞬刻永恒”的感受經驗之後,其意義和性質有了根本不同,已經獲得了真知灼見。
書摘14:
王維的詩句備足了詩意禪意的體驗和感受,幽深清鮮,飄逸曠遠,非仙家妙手所不可為。作為山水詩人的代表人物,王維在他的詩中,往往水到處山色空明,山綠時萬狀水煙。正如後人所言: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他的詩中,眼前一切如山水、靜林、苔蘚、槐蔭、柳絮、小徑均有佛法禪意。以酒助興,忘懷于山林野道,幽澗清泉。采葉以覓佳句,得雪以望孤峰。興致所至,蒲花柳明,春筍秋菊,月白如囊螢映雪,凝寒時野舟自橫……
書摘15:
坐禪可用于治療身心癥和神經癥,如睡眠障礙、頭痛等頑癥,能夠提高自身免疫力,對一些針灸和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的病癥,用這種方法能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可以消除現代人的不安,充實氣力,提高機體生命力。同時,對運動內傷有自然自愈力,有些效果甚至是醫學治療起不到的。坐禪最大的益處是有助于消除現代人的壓力,現代人的疾病一大源泉是生活壓力和精神壓力,坐禪的本質是消除不安和壓力,壓力下降,人能吃好、睡好,自然能提高身心的適應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