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銀行的祕密: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第2版)(簡體書)
滿額折
銀行的祕密: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第2版)(簡體書)
銀行的祕密: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第2版)(簡體書)
銀行的祕密: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第2版)(簡體書)
銀行的祕密: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第2版)(簡體書)
銀行的祕密: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第2版)(簡體書)
銀行的祕密: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第2版)(簡體書)
銀行的祕密: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第2版)(簡體書)
銀行的祕密: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第2版)(簡體書)
銀行的祕密: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第2版)(簡體書)
銀行的祕密: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第2版)(簡體書)
銀行的祕密: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第2版)(簡體書)
銀行的祕密: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第2版)(簡體書)
銀行的祕密: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第2版)(簡體書)

銀行的祕密: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第2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2 元
定價
:NT$ 312 元
優惠價
87271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NAFMII金融譯叢·銀行的秘密: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第2版)》內容簡介:當更多的人把金融危機的根源鎖定在人的貪婪原罪時,羅斯巴德把思考的重點放在了政府與貨幣的關系上,并指出貨幣壟斷才是構成經濟危機的核心。所以,當經濟危機來臨,那種指望政府救市的理念和措施,不僅無助于市場的完善,甚至會拉長經濟危機的期限。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默里·羅斯巴德 (Murray N.Rothbard) 譯者:李文浩 鐘帥 等 注釋 解說詞:楊農

莫瑞·羅斯巴德(Murray Rothbard),奧地利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生前主要擔任美國內華達大學經濟學教授。曾任米塞斯研究院學術事務副會長,《奧地利經濟學評論》編輯,擁有哥倫比亞大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他參與紐約大學舉辦的米塞斯研討會達十多年,羅斯巴德一生著述甚豐,他的著作對于現代的自由意志主義和無政府資本主義理論有著極大貢獻。重要著作包括:《1819年大恐慌》(The Panic of 1819)、《人、經濟與國家》(Man,Economy,and State)、《美國大蕭條》(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權力與市場》(Power and Market)、《自由的道德》(The Ethics of Liberty)、《在自由中孕育》(Conceived in Liberty)等。
楊農,現任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副秘書長,曾任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先後獲得武漢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清華大學博士後,美國斯坦福大學訪問學者,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後導師。出版《戰略合作經濟學》、《產業組織:競爭與規制》、《國有企業改革和制度創新》、《中國債券市場:發展與創新》等多部著作,發表論文五十余篇。

名人/編輯推薦

《NAFMII金融譯叢·銀行的秘密: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第2版)》作為對20世紀70年代西方世界“滯脹”反思的成果,在30年後再度躋身海外英文暢銷書榜;《NAFMII金融譯叢·銀行的秘密: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第2版)》作者羅斯巴德作為奧地利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在業界享有較高聲譽,他的多部著作被引入中國并取得非常好社會反響,尤以其中的《美國大蕭條》最為知名;
此次再版結合了經濟、金融形勢的新變化、貨幣金融理論的新進展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收集到的反饋意見,在內容、體系、結構等方面進行了更新與完善。
《銀行的秘密》作為對20世紀70年代西方世界“滯脹”反思的成果,在30年後再度躋身海外英文暢銷書榜,有其必然性:隨著美國次貸危機演變成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世界經濟受到巨大沖擊,滯脹的威脅漸行漸近,各國金融界開始對引發危機的成因和應對危機的措施進行深入反思。《銀行的秘密》運用貨幣理論揭示了包括中央銀行在內的整個銀行體系的體制機制,系統清晰地闡明了支配現行財政和貨幣體系運行的基本原理,并由此指出橫行全球的經濟危機之核心在于貨幣壟斷。

打破信用貨幣發行權壟斷:讀羅斯巴德的《銀行的秘密》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陳俊君幾乎沒有什么發現比那些揭示了觀念根源的發現更令人惱怒的了。——阿克頓勛爵作為二十世紀奧地利學派的兩座高峰,用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篇首的引言來形容羅斯巴德的《銀行的秘密》是再恰如其分不過的了。“直接的、公開的稅收導致民怨積深,可能引發革命;通脹式的貨幣供給增加則可能愚弄公眾長達幾個世紀”、“一舉廢除美聯儲和美國鑄幣廠,將國家黃金儲備被私有化,建立自由銀行體系,每家銀行都擁有100%黃金儲備的穩健經營基石”……盡管已塵封二十八年之久,在中央銀行理所當然地享受崇高地位的今天,這樣的論斷依然顯得那么的不合時宜,而這正是羅斯巴德的魅力所在!初看起來,《銀行的秘密》只是一本貨幣銀行學教科書,前十一章介紹貨幣理論,後六章描繪中央銀行體系的變遷,語言平實,波瀾不驚。然而與時下流行的大部頭教科書不同的是,羅斯巴德并沒有將一大堆或無甚聯系、或彼此矛盾的理論羅列在一起,輔以復雜的模型和數理推導,讓讀者無法卒讀,難以消化;相反,他在寫作中時時融入自己的觀察,雖用筆儉省卻真心誠意,帶著與讀者探討式的平等與友善,恰似安徒生童話里的小孩,對國王的新衣好奇端詳、仔細揣摩、如實書寫,寫作于他就像一項簡單而純粹的精神散步。羅斯巴德自有其資本:天才的寫作經歷和大師風范使他在分析經濟現象時游刃有余;廣闊的政治、歷史、社會視野幫助他在構建支配現代金融和貨幣體系運行的基本原理和法則時打下深厚基底;哲學思辨與勃發靈感使他在鋪展論述時能縱深掘進,形成一針見血的一家之言。羅斯巴德的《銀行的秘密》就如中世紀的哥特建筑,根基深厚,高聳入云,于樸實中見細膩,看似只言片語,卻力透紙背,看似冷峻犀利,實則意蘊悠長。《銀行的秘密》哥特式風格首先建立在他深厚的理論素養和敏銳的經濟學洞察力上。他不為其理論之塔拓展方圓,延綿萬頃,而僅圈出一小畝地打地基。他對地基的選擇是隨意中的苛刻,信手拈來的嚴謹,拒絕華而不實,但求能夠承載參天建筑。例如,羅斯巴德幾乎未借助任何高深的數學和計量模型,僅用簡單的貨幣供需曲線就闡明了通貨膨脹的原理:“價格水平取決于貨幣供給和貨幣需求,而掌握在政府手里的貨幣供給擴張才是通貨膨脹的罪魁禍首。”又如,對“現代部分準備金制度是一個騙人的游戲,或者說是龐氏騙局”的證明,建立在詳細介紹存款銀行資產負債表擴張原理基礎之上。這些原理本身并不難以理解。因此《銀行的秘密》給人的印象是在理論的全面和高深上力所不逮,但卻能深入一兩個疑點,于他人見正常處別開蹊徑,深挖猛掘,從而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石。表面上看,羅斯巴德惜墨如金,其實他也熱衷于闡釋,只不過他闡釋的方式是呷一口咖啡,以漫不經心的筆觸闡釋于不知不覺之中,最終水到渠成地讓讀者為他的結論震撼不已。《銀行的秘密》哥特式風格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高聳,直入云端,因為它的目標不是與低矮的屋宇為伍,不以俯視螻蟻眾生為榮,而是直指天空,向著最根本的制度安排刺出利劍。當傳統教科書屢屢將危機歸咎于商業投資者、消費者或工薪階層的不良消費習慣及非理性預期,將榮耀歸功于中央銀行應對危機的各式高超技巧時,羅斯巴德卻在梳理中央銀行創建、發展和運行的過程中尖銳地指出背後的意識形態與利益動機:創設英格蘭銀行的目的在于發鈔以填補連年征戰導致的巨額財政赤字;美聯儲的信用擴張政策也源自“千絲萬縷的利益關系”。當所有受過教化的人對中央銀行充當最後貸款人、保持物價穩定、促進經濟增長的歷史使命深信不疑的時候,羅斯巴德卻面帶微笑地提出:“誰是美聯儲的受益者?”這本身就是對美聯儲合法壟斷信用貨幣發行權的質疑,而這樣的質疑無疑是不受歡迎的。無怪乎該書的出版命運多舛。然而,也正是由于這樣的不受歡迎,才使得《銀行的秘密》得以穿透時代迷霧的遮蔽,成為流傳的經典。陰郁、黑暗、神秘已經成為哥特式的固有標簽,哥特主義自誕生起便傲然屹立,不見天日——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中央銀行敢于采用羅斯巴德的政策建議:解散自身,重回金本位或100%準備金銀行制度。事實上,正是因為見不到陽光才渴望陽光,《銀行的秘密》代表的是一種反式思維,一種以拒絕代表爭取、以冷郁反觀熱忱、以獨處促進融合的態度,從科學的、理性的外部著手,撥開現象的層層外殼,努力接近本真,發現消極背後的積極努力,崩潰背後的重建決心。閱讀羅斯巴德的《銀行的秘密》是一種享受,因為手中的文本毫無廢話連篇、邏輯混亂,卻處處閃現智慧的靈光和思辨的力量。一旦進入,著實是愜意的精神旅行;欲想抽身,卻也容易:羅斯巴德不需要爭鋒相對、極力說服,他只需平淡地論述、表達觀點,讀者便沉浸其中,欲辯忘言。在這過程中,他的哥特式風格翹然傲立,如同豐碑。

目次

第1章 貨幣的重要性和起源
1.1 貨幣的重要性
1.2 貨幣的起源
1.3 貨幣的特性
1.4 貨幣的單位

第2章 價格的決定:供給與需求
第3章 貨幣和物價總水平
3.1 貨幣的供求與物價總水平
3.2 為什么物價總水平會變化

第4章 貨幣供給
4.1 貨幣供應量到底應該是多少
4.2 黃金供給和偽幣創造過程
4.3 政府紙幣
4.4 政府紙幣的起源

第5章 貨幣需求
5.1 商品和服務的供給
5.2 發薪頻率
5.3 清算體系
5.4 貨幣信心
5.5 通脹或通縮預期

第6章 貸款銀行業

第7章 存款銀行業
7.1 倉單
7.2 存款銀行業與挪用
7.3 部分準備金制度
7.4 銀行券和存款賬戶

第8章 自由銀行制度及其對銀行信用擴張的制約
第9章 中央銀行制度:消除制約
第10章 中央銀行制度:準備金總量的確定
10.1 現金需求
10.2 黃金需求
10.3 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貸款
10.4 公開市場操作

第11章 中央銀行制度:銀行信用擴張過程
11.1 銀行到銀行的擴張
11.2 中央銀行和財政部

第12章 中央銀行制度的起源
12.1 英格蘭銀行
12.2 蘇格蘭自由銀行制度
12.3 1844-1845年的皮爾制裁

第13章 美國的中央銀行Ⅰ:起源
13.1 北美銀行與第一合眾國銀行
13.2 第二合眾國銀行

第14章 美國的中央銀行Ⅱ:19世紀20年代到內戰時期
14.1 杰克遜主義改革和中央銀行保衛戰
14.2 19世紀30年代到南北戰爭時期:分散化的銀行業

第15章 美國的中央銀行Ⅲ:國民銀行體系
15.1 美國內戰與國民銀行體系
15.2 國民銀行時代和聯邦儲備體系的起源

第16章 美國的中央銀行Ⅳ:聯邦儲備體系
16.1 聯邦儲備體系:具有信用膨脹傾向的組織結構
16.2 美聯儲的信用擴張政策

第17章 結論:銀行業現狀和發展對策
17.1 發展歷程回顧
17.2 貨幣供給現狀
17.3 如何回歸穩健的貨幣
附錄蘇格蘭自由銀行制度之謎
索引
譯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71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