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大唐慈恩寺:玄奘法師傳(簡體書)
滿額折

大唐慈恩寺:玄奘法師傳(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大唐慈恩寺:玄奘法師傳》內容簡介:盛唐是中國古代文明全盛之頂峰,也是中外文化交流最為輝煌的時期。唐代高僧玄奘正是此時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和佛教文明在東方復興的重要使者。玄奘為了“去偽經,求真經”,孤身西行印度求法,一路上他歷盡艱辛,忍受饑寒,越沙漠、度雪嶺、斗盜賊,可謂九死一生。他用自己的雙足,開創出了一條從中國經西域、波斯(今伊朗),到印度全境的文化之路。

作者簡介

作者:(唐代)慧立法師 譯者:趙曉鶯

慧立法師,唐代高僧、文學家。俗姓趙。天水(今屬甘肅)人。生卒年不詳。15歲出家于昭仁寺,法名子立,後改慧立,一作惠立。曾為慈恩寺翻經大德、西明寺主管全寺事務的維那及太原寺主。
慧立是玄奘的弟子。他“博考儒釋,雅著篇章”,擅長文學,傳述玄奘一生的活動業績,著有《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趙曉鶯,畢業予福建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一直致力于教育工作,閑暇之余,亦勤耕于文壇。

名人/編輯推薦

《大唐慈恩寺:玄奘法師傳》是一本記述千古一人的聖哲傳記。

佛教肇始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代印度,之後歷經數百載,佛教開始逐漸傳人中國,其最早當在兩漢期間。由于佛教的教義倡導以戒、定、慧三學修身治心,近則懲惡以勸善,遠則革凡而成聖,與儒家之崇尚禮樂、窮理盡性、克明俊德,以及道家之崇尚無為、離欲清凈、忘形保真,既能相望相資而又可以相得益彰,所以佛教一經傳人,很快便為國人所接納,并在中國根深蒂固地定居下來。至魏晉南北朝時佛教已在全國各地區普遍傳播,使中國佛教從移植時代,轉向成長發展時代。到了隋唐,佛教已是進人鼎盛階段,其時十宗并弘,文物燦然大備,聖賢彥哲出興,高僧碩德輩出,而其中最為舉世矚目的當推孤身犯難前往西域取經的玄奘大師。
後世人們稱譽玄奘大師為中國佛教界空前之偉人聖哲,是舉世聞名的佛學家、哲學家、語言家、教育家、翻譯家、旅行家、地理學家、探險家,不僅是世界文化的奇才,更是一位可以垂范千古的完人。然而像這樣一位具有如此崇高榮譽的聖僧,我們要比較全面地了解他的偉大事跡和他不凡的經歷,如果單讀一部傳奇小說《西游記》,或者看看近人改編的電視劇,那就有可能讓人對一代聖僧多少有些失望了,所以我們需要尊重史實。歷代保存于史書中有玄奘大師的記載,詳略不一,多至數十種,其中以玄奘大師的門人慧立法師所撰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簡稱為《玄奘大師傳》)最為詳備,全書共十卷。作為對玄奘大師一生的研究,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因而自古以來,不僅中國學者乃至全世界各國學者都對這部不朽的著作給予極高度的評價和尊重。梁啟超先生曾贊嘆說:“《玄奘大師傳》是世界上寫得最成功的一部傳記文學。”如果你能靜下心來把這部傳記仔細讀過,你就會認同梁先生所說的一點也不夸張。可遺憾的是現代的年輕學子,究竟有多少人能讀懂這部典雅精煉的文言著作呢?
為了讓後代人們普遍能夠真正認識并緬懷這位中國佛教歷史上的精神導師、世界歷史上的文化巨人,莆田廣化寺普澤法師特邀請福建師范大學中文系文學士趙曉鶯女士,將這部傳記直譯為白話文,然而要將這樣一部穿插古代異國風土文化及蘊涵佛學名相義理的著作,譯成現代通俗讀物,殊非易事,趙老師勤于筆耕,亦歷時一年寶貴光陰,方告完成。又為了使讀者在閱讀本傳記的同時能多了解一些相關的知識,普澤法師經過多方搜羅,取得了許多珍貴的圖片和資料,擬與本文相鏈接,輯成一部極為雅致的文學作品。其苦心經營,實為可嘉可嘆。
在此,還要奉告諸君讀者,讀這樣一部記述千古一人的聖哲傳記,其中必有許多精妙絕倫處、拍案驚奇處、可歌可泣處、動人心魄處、沁人肺腑處、警人迷夢處、濯人塵累處、激頑起懦處、奉為圭臬處、視為楷模處,通篇猶滿漢全席,盡是珍饈;似龍宮寶所,焉有棄物?倘若只是當作一般傳奇小說來讀,草草瀏覽,那就難免如臨甘泉而受渴,人寶山而空回,豈不可惜哉?所以讀此傳記不妨隨文作觀,伴隨大師的足跡,亦步亦趨,與大師一起成長,一起向道,一起求學,一起不畏艱辛、冒險犯難,踏上茫茫取經路,一起隨大師默念《般若心經》、觀世音菩薩聖號以求加持,勇闖險境,一起遍求名師,一起朝拜聖跡,一起滿載聖典凱旋而歸,一起為佛教千秋事業立下不朽功績。這樣一段一段慢慢地誦讀,一句一句細細地品味,宛如俯拾瓊枝,寸寸是寶;入旃檀林,片片皆香,你就會覺得身心俱蒙聖潔光輝的凈化,從中獲得無盡的受用,充滿無限的喜悅。
是書付印在即,普澤法師囑我作序,自愧才疏學淺,何以為文?然以景仰之心久縈在懷,因而勉為其難,寫幾句隨喜贊嘆的話以塞,不敢稱序。
釋演蓮書于福建佛學院
2008年11月18日

目次

序1
序2
自序
第一卷
果問:出家意何所為?答: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果深嘉其志,又賢其器貌,故特而取之。因謂官僚曰:誦業易成,風骨難得,若度此子,必為釋門偉器。

第二卷
僧稱法師嘆賞無極,謂眾人曰:此支那僧智力宏贍,顧此眾中無能出者,以其明懿,足繼世親昆季之風。

第三卷
坐訖,問法師從何處來。報曰:從支那國來,欲依師學瑜伽論。聞已啼泣,喚弟子佛陀跋陀羅(唐言覺賢),即法藏之侄也。法藏語曰:汝可為眾說我三年前病惱因緣……

第四卷
法師謂曰:小乘諸部三藏,玄奘在本國及入迦濕彌羅已來,遍皆學訖,俱悉其宗。若欲將其教旨能破大乘義,終無此理。奘雖學淺智微,當之必了。愿諸德不煩憂也。

第五卷
報曰:此國是佛生處,非不愛樂。但玄奘來意者,為求大法廣利群生。自到已來,蒙師為說《瑜伽師地論》……誠不虛行。愿以所聞歸還翻
譯,使有緣之徒嗣得聞見,用報師恩。由是不愿停住。

第六卷
帝曰:法師夙摽高行,早出塵表,泛寶舟而登彼岸:搜妙道而辟法門。弘闡大猷,蕩滌眾罪。是故慈云欲卷,舒之蔭四空;慧日將昏,朗之照八極。舒朗之者,其唯法師乎。

第七卷
有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幼懷貞敏,早悟三空之心;長契神情,先包四忍之行。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

第八卷
有玄奘法師者,寔真如之冠冕也。器宇凝邃,若清風之肅長松;縟思繁蔚,如綺霞之輝迥漢。騰今照古之智,挺自生知;蘊寂懷真之誠,發乎髫齔。孤標一代,邁生、遠以照前:迥秀千齡,架澄、什而光後。

第九卷
帝曰:法師津梁三果,汲引四生;智皎心燈,定凝意水。非情塵之所翳,豈識浪之能驚。

第十卷
帝曰:玄奘法師九生已來,備修福慧兩業,生生之中,外聞博洽,聰慧辯才,于贍部洲支那國當為第一,福德亦然。其所翻譯,文質相兼,無違梵本。由善業力,今見生睹史多天慈氏內眾,閾法悟解,更不來人間。

編後語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書摘/試閱

據說在佛陀降生以前,曾有一位牧牛人,每天放牧數百頭牛于此林中,任它們自由吃草。其中一頭牛時常離開牛群,直到日落時才歸隊。牧牛人覺得很奇怪,因為每次它回來時,毛色總顯得特別光潤,吼聲也分外宏亮。于是便暗中跟隨,隨牛來到一個石洞口。他跟進後,大約走了四五里,忽然眼前一亮,只見洞內別有天地,猶如仙境。此時牛在一處樹下吃草,草色柔潤,也是人間所沒有的。牧牛人見樹上果實赤黃如金,又香又大,便乘牛吃草時,偷偷摘下一顆。雖然很喜歡,但因為害怕,也不敢吃,就把它放在懷里。不久牛吃飽了,他就跟著它準備離開。但誰知走到洞口時,忽然竄出一個惡鬼,將他懷中的果實奪回。
牧牛人回家後,將這奇遇告訴一位名醫,名醫囑咐他最好先別吃,應該設法拿一顆出來研究。第二天,牧牛人又隨牛入洞,摘了一顆藏在懷中準備回去,在洞口又遇惡鬼搶奪,他就把果子藏在口中,誰知守洞的惡鬼竟扼住他的咽喉,令他不慎將果子吞進肚子里。牧牛人吞了果子以後,身體開始變大,最後整個身體都陷在洞里出不去,只剩頭能伸出洞外。
後來家人前來找他,見到他變形的身體,大家都很驚懼。當時他還能說話,說出事情的緣由後,家人就回去請來了很多大力士,但是依舊無法動彈。國王知道這個消息以後,也派人來挖掘,但也沒有結果。隨著日子久了,牧牛人漸漸變成石頭,但仍保有人的形狀。
後來又有一國王,知道他是食仙果所變,就對侍臣說:“他既然是因藥身變,那么他的身即是藥。雖然表面上看是石頭,其實身體終究有神靈,應該派人鑿取少許來。”于是臣子奉王命,帶著工匠前往,盡力鐫鑿,但鑿了十幾天,卻不得一片。所以該人頭形石至今仍然完好。
自此東行四百余里,到了羯末嗢祗羅國(今拉吉馬哈爾以南附近),尋禮聖跡,寺院六七所,僧徒三百余人。再從這里向東渡過恒河,行六百余里就到了奔那伐彈那國(今孟加拉國境內),尋禮聖跡,寺院二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大小乘兼學。城西二十余里有跋姑婆寺院,臺閣非常壯觀,有僧徒七百人。旁邊有一塔,無憂王所建,是昔日世尊在此三月說法的地方,多次放出光明。不遠又有過去四佛經行之跡。旁邊還有一座精舍,里面供奉著觀自在菩薩像,據說只要至誠祈請,無愿不遂。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