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密宗的源流:密法傳承的內在密義(簡體書)
滿額折

密宗的源流:密法傳承的內在密義(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5 元
定價
:NT$ 150 元
優惠價
87131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密宗的源流:密法傳承的內在密意》講述了密法的形成因緣,發展情況、修證體系,以及顯密教的異同等,介紹了密宗的根本心要經典,讓行者通過體悟密宗內在的密意,得到完整的密法傳承、圓滿成就。

作者簡介

洪啟嵩先生少年時開始修學禪法,二十幾歲開始教授禪法,并多年閉關修持各派禪法,在中國大陸、臺灣地區以及北美各國的高等學院與寺院禪堂舉辦數百次禪學講座與禪修訓練,對于人的身心氣脈的改造、身心境界的提升,有深入研究與修證。洪啟嵩先生幾十年來在大小乘禪法、顯密教禪法、南傳北傳禪法、漢傳藏傳禪法、教下與宗門禪法等均有深入與系統的研究與講授,在海內外已出版各種禪學著作上百種。洪啟嵩先生發愿構建適宜當代人的中華禪學修體系,以中華禪為根本,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來引導當代世界文明。洪啟嵩先生認為,應“依禪出教”,“藉教悟宗”。并且堅信,“中國佛學的特質在禪,中國文化的特質也在禪”;“中華禪是中國佛學的精華,同時也是中國文化的精華”。

名人/編輯推薦

《密宗的源流:密法傳承的內在密意》:密宗形成于印度,在唐朝時經“開元三大士”傳到中國,後開展出金胎兩部大法,并東傳至日本而形成東密。後期的密法則流傳至中國藏地,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密宗的源流:密法傳承的內在密意》清楚地說明了密法的形成、發展和修證,介紹了密教各派的經續、源流、見地、傳承,幫助行者圓滿成就。

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禪,中華文化的特質也在禪。印度佛學與中華文化融合而形成了“中華禪”。“中華禪”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也是東方文化的精華。
中華佛教包括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三個系統,因此廣義的“中華禪”應包括這三個系統的禪法。中華佛教包括大小乘佛教、顯密乘佛教、南北傳佛教、教下與宗門四個方面,因此廣義的“中華禪”也應含容這四個方面的禪法。
一方面“以禪出教”,由于究竟的禪修實踐開展出各類的佛教經典;另一方面“以教印禪”,各種禪法也需要依據圓滿的佛教經典來予以印證。我們應依據各種佛教經典,包括小乘經典、大乘經典,顯教經典、密教經典,南傳經典、北傳經典,教下經典、宗門經典,等等,來深入挖掘“中華禪”豐富的內涵。同時各種禪法也需要以上各類的佛教經典來予以印證。
“中華禪”既要重視禪修理論,還要重視禪修實踐。我們在總結漢傳佛教中豐富的禪法內容的同時,還應該特別重視挖掘藏傳密教禪法與南傳內觀禪法的豐富內容。
“中華禪”不僅包括教下的各種禪法(如來禪),而且包括宗門的各類禪法(祖師禪)。沒有前者的基礎,後者將成為文字禪、口頭禪。沒有後者的深修實證,前者將失去活力與精神。
“中華禪”應致力于構建符合時代的漢傳佛教并具詳細次第與具體法門的禪學體系;應致力于構建適宜社會大眾修學并具詳細次第與具體法門的禪學體系;應致力于構建面向國際的世界佛教并具詳細次第與具體法門的禪學體系。
“中華禪”不僅是出家僧眾必須的專修法門,而且也是當代社會在家各界人士必要的修學內容。適應不同的群體對象,比如企業管理人員、職場行政人員、退休人員、疾病人員、女性人員等等,應該構建不同特色的禪法。“中華禪”應該成為未來社會各界人士的生活與生命中的一項重要內涵。
“中華禪”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僅是理解中華文化的一把鑰匙,同時更是中華文化中最重要內容;也是中華文化將“走出去”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文化貢獻給世界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中華禪”雖然產生于宗教,卻超越了宗教,是中華民族貢獻給人類的一份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就是我們出版這套“中華禪”系列的主要心愿。

目次

緣起

第一章 密宗殊勝的源流
密教的形成與因緣趨勢
密教絕對是佛法
迅疾證人果德的密教
真俗二諦相融的密法
寬廣方便的密法
直接契人法性的密法
法界實相的詮釋
內證實修的現觀

第二章 密法的發展
密教獨立的時代
密教發展的根據地
密教成立的傳說
純正密教的完成
中國密教的發生
中國開元三大士的密教弘傳
密教東傳日本
中國密法的衰退
印度密教思想的源流
印漢密教和印藏密教的兩線發展
印度密教的滅亡
藏密初傳
藏密的興盛
藏密的退墮與再興
中國現代密教的重生

第三章 顯教與密教的異同
以判教說明顯密異同
顯密修法的異同

第四章 密教根本心要經典
密教經典的分類法
中期漢地密教重要經典
後期藏地密教重要經典
結語
附錄

書摘/試閱

密教經軌中有明示滿足世間所需,及出世間行事二種分別。以禳災與樂為主的息、增、懷、誅等事業,是成就世間之愿望;以人壇受法而開佛知見為要點者,是屬于出世間法。
顯現密教真髓之處,在于轉迷為悟、離苦得樂的出世間法。至于成就世間愿望的祈求,則是作為誘導世人人于佛教的方便,只不過先顯示使世人得現世利益的方法而已,并非密教的本來理想,亦即“先以欲勾牽,後令人佛智”的教化眾生的方便手段。
純密教的聖典首推《大日經》及《金剛頂經》,在這些聖典中并沒有關于世俗禳災與樂的思想。世間崇奉之諸天,人壇行事、阿字觀及護摩法等種種法事的組合,是專門為了除去世俗之迷執邪見的方法。
法身佛之法爾常恒說法,是阿字本不生際之悠久的音響,此響聲之一端明示于此經典上,所謂“知汝自心實相”即是。
密教并非將萬有諸相予以神秘化,而是正視萬法之實現,予以理性的理解,且直觀流露于其中之如如法性之相,使這一切現象都與佛法相應,對現世具有正面肯定的意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1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