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提醒您!您有折價券未完成領取,請盡速登入以保存至您的帳號。
交鋒:魯迅與新月才子(簡體書)
滿額折

交鋒:魯迅與新月才子(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0 元
定價
:NT$ 180 元
優惠價
8715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魯迅向左 新月向右》通過魯迅與徐志摩、陳西瀅、梁實秋、胡適、邵洵美、潘光旦、沈從文、聞一多、羅隆基等人的文化論爭,反應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文化環境,以及在當時的現實環境下,不同學識背景的文化人所抱負的不同救國理想。由公理之辯演化成義氣之爭,作者通過表象,剖析了大師們的性格特征,讓讀者仰視的大師有血有肉,生動鮮活。

作者簡介

李伶伶,教師職業,律師資格,南京市文聯簽約作家,中國戲曲學院客座教授。曾獲南京市委宣傳部、團市委頒發首屆“南京十大青年文化新星”稱號。著有《中國京劇四大名旦全傳叢書》、《日記的胡適》、《徐志摩?新月社》、《法界巨擘倪徵噢傳》、《尚長榮傳》、《周家後院:魯迅三兄弟家事》等,先後獲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第三屆中國傳記文學優秀作品(長篇)獎、江蘇省第二屆“紫金山文學獎”、 1993-2003年江蘇報告文學獎一等獎、第四屆金陵文學獎一等獎等。

名人/編輯推薦

《魯迅向左 新月向右》編輯推薦:今有方舟子說韓寒代筆,昔有魯迅說邵洵美捐班。
陳源(西瀅)說:“魯迅先生一下筆就想構陷人家的罪狀。他不是減,就是加,不是斷章取義,便捏造些事實……”本書有事實有真相。
邵冠華說:“魯迅先生是文壇上的‘斗口’健將。”“不顧事理,來勢兇猛,那個便是魯迅先生的‘戰術’。”果真如此嗎?看官們自有考量。

莊子距離我們兩千年。
李白距離我們一千年。
納蘭容若距離我們三百年。
千百年,不過美人一回眸,佛家一彈指,人間卻已經不知經過多少往復更迭了。
而他們卻已立于時間之外的一棵桃樹下,桃之夭夭,落英繽紛,超然物外。

若許我用三個字說容若,我會說,不染著 。
何為不染著?
佛祖說,對眼前的色、受、想、行、識,不起欣喜、歡悅、欲愛、執著、沉迷,是為不染著。
或許你會問,若依此來看,容若豈不是太染著、太執著了?
可容若的不染著卻正是執著。
納蘭容若式的執著。
只因這樣的執著,正是我們漸漸失卻的,甚至可能永遠失卻的。
所以千百年後,我們仍舊在讀納蘭容若。

佛祖所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漏皆苦,涅盤寂靜,是一層境界;
納蘭容若的不染著,卻是另一層境界。
只看你已經抵達哪一層,抑或將要抵達哪一層。
無論你如何選,都應遵循你的心靈。
正如納蘭容若一般。

誠如紀伯倫在他的詩中所說:
我的心靈告誡我,它教我從榨不出汁,盛不進杯,拿不住手,碰不著唇的東西中取飲。
在心靈告誡我之前,我的焦渴是我傾盡溪澗和貯池中的水澆熄的灰堆上的一粒火星。
可是現在,我的思慕已變為我的杯盞,我的焦渴已變為我的飲料,我的孤獨已變為我的微醉。
我不喝,也決不再喝了。
但在這永不熄滅的燃燒中,卻有永不消失的快樂。

目次


徐志摩說,魯迅的脾氣不易捉摸
公仇、私怨:魯迅與陳源
“不生氣”的梁實秋,“不寬恕”的魯迅
魯迅的譏嘲,胡適沉默以對
魯迅說,羅隆基是“奴才”
邵洵美的富,魯迅的怒
魯迅稱潘光旦,“一個拿拄杖的學者”
草根的沈從文,精英的魯迅
葉公超評魯迅,“人歸人,文歸文”
聞一多:“昆明的魯迅”
後記

書摘/試閱

徐志摩說,魯迅的脾氣不易捉摸
依一般人的理解,徐志摩是無法和魯迅并為一談的。“并為一談”是魯迅的語言。他曾因為他人將他和梅蘭芳“并為一談”感到異常忿懣。可以想象,他一定也很討厭他人將他和徐志摩“并為一談”。在他的眼里,梅蘭芳、徐志摩都和他不是一個道上的人。
魯迅忿懣于與梅蘭芳并為一談,是因為他不喜歡梅蘭芳這個人;他討厭與徐志摩并為一談,也是因為他不喜歡徐志摩這個人。他不喜歡梅蘭芳這個人,是因為他不喜歡京劇,不喜歡梅蘭芳唱的戲;他不喜歡徐志摩這個人,倒也不是因為他不喜歡詩,而是他不喜歡徐志摩寫的詩。
然而無論魯迅如何不愿意,外人總還是要將他和徐志摩放在一起比較比較的。表面上看,他倆似乎并不具有可比性:一個現實,一個理想;一個冷峻,一個浪漫;一個悲觀,一個樂觀;一個不依不饒,一個溫和大度;一個隨時隨地豎立起利刺,準備戰斗;一個朝夕晨昏沉浸在詩的靈園,不倦歌唱;一個是閃著寒光的“匕首”,一個是新月下的“夜鶯”。
盡管如此,他倆并非不能并為一談。相反,在20世紀初的啟蒙思潮中,在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上,他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擔當了啟蒙的重責大任。只不過,魯迅是思想啟蒙,而徐志摩則是美和浪漫的啟蒙。
然而,徐志摩的美和浪漫太超然的華美太不食人間煙火的絢爛,俗是脫了,但不接地氣。這讓執著于現實批判而眼里揉不得沙子的魯迅看不順眼,并且厭煩。加上魯迅一向不以為然“新月”的“正人君子”音容,而徐志摩卻恰恰是新月的靈魂,也就難怪他二人難以相容了。
泰戈爾訪華的“捧”與“殺”
一度,徐志摩視魯迅為同道,魯迅對徐志摩也還算客氣。兩人雖然不至于親密無間,但好歹相安無事。
1923年底,在北大兼任講師的魯迅將他撰寫的《中國小說史略》上冊送了一本給在北大任教授的徐志摩。徐志摩很珍視,他在扉頁上鄭重其事地記了一筆:“著者送我的,十三、一、一、”。一個月以後,徐志摩在給英國友人、漢學家魏雷寫的一封信中,極力推薦《中國小說史略》,說:“我們一個朋友新出了一本《小說史略》(魯迅著)頗好,我也買一本寄給你。”
從“我們一個朋友”可以看出來,此時,徐志摩是把魯迅當作朋友的。至于魯迅有沒有也把徐志摩當朋友,那就不得而知了——從短短幾個月之後由魯迅先挑釁繼而兩人“反目”看,似乎沒有。
兩人鬧翻積仇最早可追溯到印度詩人泰戈爾訪華。
可以說,提及新月社,就不能不說到泰戈爾。換句話說,新月社的成立,和“詩翁”泰戈爾大有關系。
關于新月社成立的時間:“新月”成員之一的陳西瀅曾經回憶說:“泰戈爾來華之前,志摩便有成立‘新月社’的提議。”泰戈爾正式踏上中國的土地,是在1924年4月。實際上,他早在1923年10月就準備登程了,後因身體抱恙而推遲到次年2月,又因故延後了兩個月。
泰戈爾訪華是徐志摩請求講學社出面邀請的(講學社名義上是蔡元培、汪大燮、林長民等發起,梁啟超是實際上的主持人,蔣方震任總干事)。徐志摩為迎接泰戈爾做了充分準備,其中包括在聚餐會的基礎上成立新月社。在泰戈爾抵華後,陪同接待的便是以徐志摩、胡適為首的先聚餐會後新月社的同人。
關于新月社之名的來歷:既然新月社的成立和泰戈爾有關,那么,人們很自然地將“新月社”和泰戈爾的《新月集》聯系在了一起。新月社成立後的第一個重大活動,也是早期新月社5年存續期間最重要的一次活動,就是為招待泰戈爾而排演了泰戈爾名劇《齊德拉》。
徐志摩曾直言,他崇拜偉人。他說:山,我們喜歡高山;人,為什么我們不愿接近偉大的人呢?泰戈爾便是他崇拜的偉人之一。他不吝贊美之辭地稱泰戈爾是“世界上一位無比的人物”,并自認認識他是“一生最大的幸福”。
當泰戈爾欣然接受了邀請之後,徐志摩一口氣寫了三篇有關泰戈爾的文章,《泰山日出》、《泰戈爾來華》、《泰戈爾來華的確期》。他以他一貫的略有些浮夸和矯飾的文風,以詩人特有的奇語妙言,極盡贊美。他也不怕他那些過熱過火過燙的詞句會沾上“吹捧”、“討好”的嫌疑。
對泰戈爾,有以徐志摩、胡適等為首的“保泰派”,也有以左翼作家陳獨秀、瞿秋白、茅盾、郭沫若和魯迅等為首的“倒泰派”。陳獨秀等人言辭激烈地直接表示要“送他走”。
擁護的之所以擁護,無非因為雙方存有文化認同感、思想契合感。反之,便是反對的之所以反對的原因。那么,這里的“文化”和“思想”是什么呢?郭沫若認為是:“‘梵’的現實,‘我’的尊嚴,‘愛’的福音。”
茅盾也如徐志摩一樣很欣賞泰戈爾的人格,但他對泰戈爾“高唱東方文化”、“創造詩的靈的樂園”、“非暴力思想”大力反對、大加指責。理解當時中國的社會背景和中國人的生存狀況,就不難理解茅盾的“反對”。在內憂外患和重重壓迫之下,中國青年怎么能夠崇尚“非暴力思想”而“潛”入詩的靈的樂園,去陶醉去冥想去自尋安慰?簡單地說,就是怎么能夠逃避?
和茅盾思想來源相接近,郭沫若也有類似的說法。
也許可以這樣理解,茅盾、郭沫若他們是站在現實的角度反對“梵”“尊嚴”和“愛”的;而徐志摩他們是站在人類的高度贊頌“梵”“尊嚴”和“愛”的。人類的終極目標應該是“梵”“尊嚴”和“愛”,但在郭沫若他們看來,在殘酷血腥的現實面前,談“梵”“尊嚴”和“愛”,是奢侈的。
對此,魯迅一言以蔽之:“神仙和凡人”。也就是說,只有神仙才有資格談“梵”“尊嚴”和“愛”,而凡人,哪來的這個權利?
P1-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