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河北梆子(簡體書)
滿額折

河北梆子(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4.8 元
定價
:NT$ 89 元
優惠價
8777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本《河北梆子》由金開誠主編,于元編著:由于山陜、河北兩地人民在語言、美學風格等方面有差異,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陜梆子必然發生河北化,這成為河北梆子誕生的基礎。河北化的山陜梆子即河北梆子。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豐,為了迎合清朝統治者之所好,全國各地的戲曲班子紛紛進京獻藝,形成了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局面。乾隆三十九年以前,山陜梆子在北京戲壇并無太大的影響,直至著名的秦腔藝人魏長生進京演出,才使局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河北梆子》適合大眾閱讀。

名人/編輯推薦

這本《河北梆子》由金開誠主編,于元編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該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機融合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的歷史沉積。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本民族的文化。我們只有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才能更好地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意識。文化是維系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個民族的存在依賴文化,文化的解體就是一個民族的消亡。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廣大民眾對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繼承并傳播給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一代,是我們出版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套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該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書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也堅信我們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夠早日實現偉大復興!

目次

一 河北梆子的產生和發展
二 河北梆子歷代名家
三 河北梆子的藝術

書摘/試閱

河北梆子是中國北方梆子聲腔系統的一個重要支脈,是山陜梆子的後裔,是在山陜梆子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
從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魏長生進京,到道光年間(1821—1850年)河北梆子的第一個科班誕生,前後經歷了近三十年的時間。這一階段是河北梆子的孕育期,山陜梆子藝人進京演出,并將山陜梆子傳播于河北各地農村。其傳播的一個重要渠道是采取“秦京合班”的形式。這里的“秦”就是秦腔,即山陜梆子,“京”指明末清初在北京和河北盛行的“京腔”。
由于山陜、河北兩地人民在語言、美學風格等方面有差異,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陜梆子必然發生河北化,這成為河北梆子誕生的基礎。河北化的山陜梆子即河北梆子。
山陜梆子在清代的有關記載中,有的稱之為西部,有的稱之為秦腔,產生于山西、陜西交界的蒲州、大荔、平陽一帶。明代,這里是商販和手工業者的集中地,經濟極為發達。這里還是南北貿易的必經之地,向南的商路遠至江、淮、湖、廣向北則直達少數民族的腹地。另外,這一帶曾是金、元雜劇演出活動的中心之一,具有深厚的戲曲傳統。雜劇衰落後,明代弋腔的支脈青陽腔傳到這里,曾盛極一時。青陽腔與當地語言、音調結合,產生了一種新的聲腔,這就是最初的山陜梆子,也稱弋陽梆子。
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豐。為了迎合清朝統治者之所好,全國各地的戲曲班子紛紛進京獻藝,形成了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局面。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前,山陜梆子在北京戲壇并無太大的影響,直至著名的秦腔藝人魏長生進京演出,才使局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清初,北京戲曲舞臺最盛行的是昆腔與京腔。這時,昆腔逐漸衰落,北京梨園中以京腔最為盛行,王府戲班都演京腔。
魏長生率領秦腔戲班進京後,一鳴驚人。小鐵笛道人在《日下看花記》中記載道:“長生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始于都,習見其《滾樓》,舉國若狂。”這是說魏長生在北京上演《滾樓》時,觀者如堵,轟動了北京城。從此,昆腔更加衰落,京腔也大為失色了。
河北本地舉辦的第一個梆子科班于道光年問誕生在定興和徐水交界的農村,咸豐(1851—1861年)、同治(1862—1874年)年間,各地陸續有所興辦。這些科班培養了本地的梆子人才'使外來的山陜梆子進一步河北化,形成了直隸梆子,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河北梆子中的直隸老派。
接著來的山陜梆子藝人,其演出既不同于前期純外來的山陜梆子,也有異于本地的直隸老派,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河北梆子中的山陜派。
直隸老派和山陜派構成前期河北梆子的主力軍,而民國前後崛起的直隸新派是由一些河北梆子女演員形成的。直隸新派使河北梆子的面貌進一步發生了重大的變化。P003-007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7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