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半腦傳說:我的學習誰做主(簡體書)
滿額折

半腦傳說:我的學習誰做主(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6.8 元
定價
:NT$ 101 元
優惠價
878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在沒有考到理想的成績之前,心里好悲催!一直付出努力,為何卻不見收獲學習的快樂?是不是所有學校都只是一座冰冷的古堡?沒完沒了的學習,只為書寫半個腦袋的傳說嗎?………
這是一部討論和學習有關的事兒,關注青春期和學習有關的心理,具有心理自助意義的小說系列讀本。唯美的風格,幽默的語言,濃郁的生活氣息,個性分明的人物形象,成為《半腦傳說:我的學習誰做主》的亮點和特色。頭腦聰明的未必是一個被老師和學校譽為“怪才、偏才”的問題學生,不寫作業,逃課,談戀愛,半夜不睡覺,愛不釋手看“閑書”,家長為此頭痛不已,他到底在想些什么?為什么如此叛逆?青春的課業,該如何面對?我的學習到底應該由誰來做主?十七歲之前的叛逆,學習大逃亡時代,年少的你未來要何去何從?《半腦傳說:我的學習誰做主》全新講述問題學生未必遭受學校和家庭的雙重危機之後,從自我發現到學習心理覺醒的成長歷程,深刻闡釋學習和自我之間的矛盾,《半腦傳說:我的學習誰做主》糅合了心理學和教育學,身心靈的相關理論,積極探討和學習密切相關的青少年心靈成長問題,是國內首部針對青少年學習焦慮具有疏導意義的心靈勵志寶典,同時也是國內首部以唯美風格展現給青少年的心靈系列小說。本系列圖書:《破譯父母心中的密碼:每個大人心里都住著一個小孩》,《半腦傳說:我的學習誰做主》,《守護青春的身體》。

作者簡介

程華芳,河南人,教師,暢銷書作家,大陸身心靈研究者,心理輔導師,家庭教育研究者。做過音樂人,2006年駐站紅袖,起點等知名網站,08年建立心理工作室,開始健康人格的研究;09年轉型社科寫作,致力于身心療愈,心靈能量的提升等專題。

寫在前面的廢話
你翻開本書之前,我得告訴你,這是一段有關我逃學的經歷。當然,這之後我又自覺回到學校,變成了一位你我想象當中都被稱之為好學生的學生,并且還讓所有人刮目相看。所以,在這段經歷中,除了逃學,還有我這個人脫胎換骨的整個蛻變歷程。
跟你聲明一下,那時候我的年紀也不小了,不過也不算太大,應該說是和你差不多一樣大。我喜歡看比漫畫嚴肅點、比名著要High得多的青春小說,偶爾跟著段林希之類的快女快男後面,甘當不要錢的粉絲,追在人家屁股後面,專門制造激動人心的免費尖叫;總喜歡穿那種不被大人們看好的衣服;雖然上七年級或者八年級,卻有一張明顯還沒有過渡好的臉——也許是因為急于進化,一著急把青春痘這些妖魔鬼怪給叫了出來,弄得自己慘不忍睹。
總而言之,我相信你一定能明白我,那是一個渴望與眾不同的年代。
如果你是一個十足的好學生的話,那么就來笑話我吧。我覺得這沒什么,真的,你想笑就笑吧,我完全接受,也完全不會受到傷害,我可以承受。我知道,誰都會犯錯。就像本山大叔在小品里說的那樣:“人生來就是犯錯的,犯了錯就改,改了錯再犯,犯了錯再改……”
如果你是一個和我有同樣想法、同樣愛好的同學,那么真是幸運,我得和你握握手,沒準還請你喝杯藍莓味的奶茶什么的,我想我們應該是難兄難弟了,所以咱們絕對要共勉一下。
其實我把這段經歷寫下來,也不是來向你顯擺,更不是想要支招讓你向大人們示威,那樣多幼稚。(省點力氣吧,咱們還要長大呢,有那個工夫真不如長個子呢。)我之所以寫下這段故事,是想要讓我自己記住,也希望你能記住,沒有人是一下子就長大的,總得有個過程,凡事不要太著急。
我這段逃學的經歷并沒有什么過多的波折,也沒有碰到過什么木偶奇遇記之類的驚險故事,如果你是喜歡刺激懸疑的同學,還真是對不住了。這段經歷當中,大多都是我的真實想法,還有一些大人們不知道的悄悄話。最重要的,里邊也有我的一些小幻想,還有那些有點小浪漫的男女生破事。這些其實不是亮點,亮點在于我其實沒有那么壞。我壓根就不認為我是個壞學生,我不覺得好成績就是好學生,壞成績就是壞學生,因此我要把我自己的復雜給寫出來。如果你讀了之後,也一定能看到這些:我其實并不是老師眼中認為的那樣,單純的壞,或者是單純的好。我就是我自己,我有點復雜,有點單純,有點滑稽,還有點嚴肅。從心眼里說,我特別喜歡學習這檔子事。不過有關學習這個事兒,我的理解和很多人都不盡相同,這點你肯定能讀出來。
關于中學生活,大家一定覺得特平淡無味,三點一線都把人給弄傻了。我覺得啊,一個人的中學生活,再怎么平淡,那平淡里畢竟還是有味道的。不然的話,你問你老爸老媽,他們一定會說:“要是能回到像你這么大,拿什么跟我換我都樂意。”你看,這段時光還真是無價之寶呢。每次聽我老媽跟我?唆,說她自己又長了多少根白頭發,我就有點緊張。因為我的美好青春也正在大把大把悄悄地溜走。正像朱自清的那首散文里說的那樣,就連在讀他那段文字的時候,時光就已然晃過去了。
所以說啊,我寫這個也就是想要懷舊,把自己過去的思想記錄一下,也好對青春的即將逝去做一個交代,下次再見到學弟學妹也好有點師哥師姐的意思。不是吹的,這段經歷對我意義特別重大。雖然逃學不是什么光彩的好事,但是我的內心卻因為逃學受到了很深的觸動,就像是突然被換了一顆心似的。這種震撼我說出來你一定不信,不過,你信不信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已經完全地改變了自己。
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我已經是一名被大家稱為天之驕子的高才生。不謙虛地說,我正在積極參與一個有關學習心理的專題研究。學習是什么?簡單點說,就是從無知到有知的一段歷程。在這個歷程中,你到底是誰?你怎么參與這個過程的?你在使用自己的什么部分參與這個過程?這些才是學習至關重要的。
好了,我說這么多其實都是廢話,也就不再饒舌,你打開書開讀吧。記住,你怎么閱讀,都是你的自由。可以倒過來看,也可以從頭到尾看,沒有什么規矩,就按照你想要做的那樣,大膽去做吧。
如果不嫌?唆的話,我再加一句:我的這部分記錄,是兩部分。一部分是我那段往事,另一部分是和自己談談心的,這是我和自己的一些對話,你可以先看完往事部分,然後再一條一條地看和自己談心這個部分,這樣比較順手一些。
對了,萬一你看了之後覺得我沒有白記錄這段經歷的話,就請拿起筆,也來記錄一下你那段燦爛青春吧。
沒準哪天我看見你拿著一本書對我說:“這是我對自己的一段記憶,也算是整理自己的過去吧。”嘿,那時候,你才更牛呢!
PS:坐在教室里不動用心智的學習,未必是學習。
成績差,未必代表你這個人一定是差的人生。
學習是你的事,未必需要別人來插手。
你有決心有毅力,基礎差點,未必就會讓你輸給別人。
這是我的一些名言警句,不好意思,謙虛了這么多年,一直很低調,居然還是被人PS過來了。拜托大家,千萬不要讓這些句子到處流傳。因為,一旦流傳校園,“學習”這個大江湖上從此將會人才輩出,風云再起!因為我就是從倒數二十名之後,突然奮起直追,讓自己找到方向的,并且修煉成大神的。所以,請相信我,只要你加油,任何時候都不算晚!請努力加油吧!

目次

序言 享受學在其中的快樂
第一章 人才是什么玩意
第二章 遭遇學習焦慮癥
第三章 一顆求知的心為誰而傷
第四章 失落的學習寶典
第五章 半個腦袋的傳說
第六章 我為學習狂
後記

書摘/試閱

第一章 人才是什么玩意
1我敢保證,那天我絕對是以一百八十邁的時速,直接沖到了教室里,而且還是使用我那絕對不加汽油的兩條瘦腿,我老媽經常評價我這兩條腿是竹筒做的。
竹筒做的腿,這種說法夠新鮮吧?估計比阿衰和老夫子還要搞笑得多,你一定也是第一次聽說。我老媽就是這樣比較拽的人,罵人家的時候,都喜歡找新鮮的東西來打比方,還容易產生歧義。要是一般人,還真不好領會這個意思。
還是我勉為其難為你解釋一下吧。竹筒的腿,就是指代一個竹筒的人。這個使用了比喻和借代雙重修辭的創始人是我老媽——一個在家里習慣打掃家務,但在學校里據說還管理著幾百號人的刻薄女人。對了,她可不是管理著幾百號人,而是管理著幾百號人的圖書。這年頭好好讀書的人越來越少,就跟國寶一樣,所以我覺得管理圖書的老媽,也越來越珍貴,連她說的話都特別有含金量。要是一不小心吞了她的金,那就會一命嗚呼死翹翹。
公正地說,其實我老媽屬于話比較少的那種,基本和圖書館一個性質,擁有良好的文化人風范,絕不大聲喧嘩,也不竊竊私語,雖然沒有保密局的守口如瓶,不過和我比起來,我就變得有些無恥,好像把她的所有語言基因給偷走了一樣。
其實老媽再怎么拐彎罵我,無非是說我這個人沒心沒肺,胸無大志,像竹筒一樣,中間只有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內里空洞得厲害。跟人家古人鄭板橋的那個什么高風亮節,兩袖清風的寓意根本不搭界。
空洞如竹筒這個比喻,還真不是個好修辭。最起碼我覺得跟罵我白癡沒多少區別。當然啦,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這個道理我懂。老媽不惜將我比作空洞的竹筒,原因還真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可以說的清楚的。一言難盡,套一句說書人的話,那就是:話說起來就長了。畢竟我已經是十四歲的人,夸我還是罵我,我還是聽得明白。我可不是劉小葵。
說起隔壁劉小葵的智商,比起竹筒那可真差太遠了。小學時候有次考試成績只有49分,愣是把49劃掉,換成94,樂顛顛地把卷子拿過去給他老媽看,結果不但沒有撈著夸獎,相反還挨了好一頓暴打。劉小葵特別委屈。他的臉上印了幾個有巴掌那么大的紅印子,居然都不知道不好意思,還連夜恬不知恥地跑過來問我:“你說,我都把49改成94了, 我媽她怎么還打我呢?她有千里眼啊?”
我都快要笑死了。不過,後來也不好意思再獨自偷樂了,趕緊非常嚴肅地像雷鋒叔叔那樣,好事做到底,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原委講給劉小葵聽,聽得劉小葵連連點頭,就跟得了錦囊妙計一樣說:“嗯嗯。下次我記住了。我要先把錯的題目改過來,然後再去修改成績單上的數字。你真是我的諸葛亮。”
那時候我們天天放了學就趕緊坐電視跟前看《三國演義》,惦記著諸葛亮的那些個神機妙算,可惜劉小葵沒有學會神機妙算,而是學會了拍我馬屁,做我的小跟班。只要成績單一下來,立馬就眼淚鼻涕地,求我給他出一個錦囊妙計,拯救他這位可憐的黎民蒼生。
因為經常跟劉小葵之流這樣不辭辛勞地答疑解惑,我的聰明才智就這樣給全面地開發出來,不但腦細胞越來越發達,而且粉絲也看漲,身邊的的哥們還真不少。比如那個張思源,蔣大東,還有羅小毛,他們這幫家伙在我的腦細胞辛苦工作下,還真是免受了不少皮肉之苦。
有次羅小毛乒乓球比賽得了一等獎,他老媽給他了十塊錢零花錢,趕緊屁顛屁顛宴請我吃了頓大餐,還一臉諂媚地說:“我靠,幸虧上次成績沒有被老媽發現,不然的話,連個雞屁股都別想吃!更別說打乒乓球了,走路沒準都成問題。”
羅小毛的家教那叫一個嚴厲。他老媽以前沒考上大學,腸子都要悔青了。自從生了羅小毛之後,就把悔青了的腸子重新給翻過來,下定決心非要讓羅小毛圓夢不可。幼兒園那會兒,小小的羅小毛連8加5等于幾都還沒弄明白,就背著比他個子還要高的大書包,跟著什么英語班啊,珠心算班啊,趕場一樣地,努力向著神童天才的道路勇敢地走下去。
她老媽甚至還給羅小毛做了一頂博士帽,讓羅小毛在家里戴著那頂博士帽,這里擺個耍酷的姿勢,那里裝個帥哥的樣子,不辭辛勞居然照了好大一疊的照片,真難為羅小毛有那么好的脾氣。最悲催的是,那些照片不但掛在墻上如星星點燈,還在床頭做了巨幅海報,猶如日月神教的任我行。據羅小毛的老媽說,那是為了讓羅小毛從小就心存偉大理想,這下小區所有的男生都知道了羅小毛的自戀,害的羅小毛落一個自大狂的稱號,難得有人做他朋友,後來他看見那頂帽子掉頭就跑。
羅小毛和劉小葵不一樣,他腦子特別好使,遇到危險狀況還不輕易死機。有次英語老師問他為什么要學英語,羅小毛明明連英語都搞不懂是什么玩意,明明在英語課上玩變形金剛,卻笑瞇瞇地對那個美女老師說:“因為我特別喜歡你,老師,你說的英語真好聽。”那個美女老師臉當場給羞紅了,還是不忘記夸獎羅小毛,說他小小年紀,竟然有語言分辨能力,而且志向遠大,真是難得。
可惜後來羅小毛還是沒有將遠大志向進行到底,他居然無師自通,學會了曲線救國,對他老媽說:“我要是學了英語,你是不是就可以給我買變形金剛。”她老媽一氣之下,徹底斷了他的念想,不但沒有買新的變形金剛,居然對原來的玩具也實施暴力,制造了車毀人亡的悲劇。這下羅小毛連玩具也沒有了,他只好乖乖地背著書包去上學。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進行第一次考試,羅小毛居然一道題也沒有做。他對監考的老師說:“老師我不想做題,可不可以畫畫?”于是羅小毛就在試卷上畫了很多的畫,長長短短的線段,大大小小的圓圈,像是鬼斧神工一樣,在那些該填答案的地方,鶴立雞群,搞得所有老師驚為天人。當老師把只有五歲的羅小毛送回家,希望他重新從學前班上起,羅小毛的老媽立刻體溫驟降,怒氣上攻,快要氣壞了。
問題是羅小毛的老媽似乎總是等不及,她覺得羅小毛一不小心明天就要上大學,時間就是未來,時間就是天才,簡直一分鐘都耽擱不得,所以她使了渾身解數,硬是把還差兩年才夠歲數的羅小毛塞進了一年級的教室。從此以後,羅小毛必須從一個在試卷上畫畫的天才,變成在試卷上填寫答案的乖孩子,這樣一個戲劇化的轉變,成就了羅小毛的悲劇人生。
羅小毛呆在一大群比他多吃了兩年甚至是三年棒棒糖的小哥哥小姐姐們中間,在極短時間內變得少年老成,沉默寡言。他每次都對我說:“我要是多說話,別人還不欺負死我?”
羅小毛對網絡上的一句話特別推崇,他經常這樣說:“人生就是一張餐桌,上面有洗具(喜劇),餐具(慘劇),還有杯具(悲劇),我的桌子上除了洗具,什么都有。”
2話說那天我剛跨進教室,還沒有來得及緊急剎車,一大群人就把目光轉過來。那目光分明就是標準的鎂光燈,?嚓嚓,?嚓嚓,照得我好一陣眩暈。我只好嘿嘿笑著,臉都快要羞成一朵大花。
我趕緊彎下身子說:“對不起,走路上遇到了一個牛人。那牛人說,我未必有好成績,未必有好相貌,未必有好脾氣,未必有好機會。非常高興認識大家。謝謝。你們說這個人牛不牛?”話剛說完,教室里傳來一陣唏噓聲。我知道,大家都在為我的貧嘴而捏一把汗呢。
果然,我剛說完這些陳詞濫調,緊接著就是一陣怒吼聲:“潘未必,逃學,遲到,你這個人除了耍貧嘴,說廢話,你到學校里到底是要做什么?給我滾!”那聲音簡直振聾發聵,讓我頭皮發麻,我只好乖乖地又滾回到教室外邊。
我這個人不是吹的,除了耍貧嘴,說廢話,我最大的特長和愛好就是喜歡讀書。當然這話,最好還是我們自己人說說算了,要是被班主任聽到,不知道又會怎樣冷嘲熱諷我。
我讀的書比較雜,比較廣,幾乎天天就泡在老媽的圖書室里,小學時候讀漫畫,高年級讀軍事啊,歷史故事什么的,到再大點就讀科幻,有段時間還讀了狄更斯——那個寫字跟說話都能叫人噴飯的老頭作家,于是自己的身體細胞,還有大腦細胞也被感染了,不知不覺就變得充滿了幽默的力量。再再後來,就是現在,我開始讀塞林格,卡夫卡,這些看起來特別憂郁孤單的人,似乎特別喜歡跟自己較勁,喜歡琢磨人心里頭的秘密,喜歡把心里的話都說出來,我在讀他們的時候,會有一種很奇特的感覺,把心里話都說出來的感覺真好,就跟洗了一個澡一樣的。
可惜我讀的這些書,把我的眼界拓展得不管有多寬廣,終究都不是考試的書,拿老媽的話說,就是一點兒也不靠譜,為此她常常憤憤不平,幾乎天天都在跟這些大師級別的作家們計較,恨不得跟這些作家們大吵一頓,好把他們吵醒起來跟她開座談會:“你說你們都這么大的名氣,怎么也不幫幫未必,難道都想眼睜睜地看著他墮落還是怎么的啊?我拜托你們行不行?”
我老媽偌大的圖書室里安靜極了,四面的墻上都掛著“書是滋養精神的食糧,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之類的宣傳標語,可惜我天天都在吃這些食糧,天天都在走這些進步的階梯,成績也幾乎沒有什么長進,照樣還是營養不良。除了會耍個貧嘴,跟大人?嘴,跟小孩斗嘴,照樣一副沒有出息的樣子。
我老媽差點也和羅小毛的老媽一樣,把腸子悔青了。不過她倒不是後悔自己沒有考上大學,她後悔的是,在還沒有確定我要不要讀這些不靠譜的書之前,就把我帶進了這個圖書館里。那就是說,我潘未必一開始就沒有選擇權,完全是上了賊船之後,耳濡目染,慢慢開始有“賊癮”的。
我老媽整日長吁短嘆,只要一看到我,就會想起不可知的未來,漫漫無期的前途,她的話就變得有些?嗦,似乎有一種看不見的什么元素,在一瞬間使得老媽發生了化學反應。
其實我老媽也知道,我這個人比較大度,脾氣也很溫和,一般不發生什么山洪暴發啊,山體滑坡之類的自然災害,因為我深知其中的厲害,那樣傷人也傷己。所以很多人見到我都會說:“潘未必,你真是毫無煩惱啊。”說這些話的人,都是教過我的老師們。他們好像總希望我有煩惱似的,那樣就代表我長大了。
可是我從來不覺得長大就一定得有煩惱,像羅小毛那樣,少年老成,沉默寡言,說話經常長吁短嘆的,也沒什么意思。和我這樣的樂天派比起來,他的生命基因實在差到了極點。
我這個人雖然沒有什么大的有點,但最起碼的忍讓和對他人的恭敬還是有的。
要是誰說我考不了好成績,我都不想跟他一般見識。說實話,每次被老師罰站,我都站得沒有一點脾氣,比較耐站了。要是有個什么罰站大賽,估計閉著眼睛都能得著冠軍。像什么扎馬步啊,倒剪雙手蹲馬步啊,蹲下起來開飛機啊,這些比較復雜的高難動作,我也是駕輕就熟,應付自如。
那次我其實很後悔來著。雖然逃課不是一次兩次,可是不知道為什么,那天我特別想要回到教室里,安安靜靜坐下來,像每一個天天不遲到的好孩子那樣,愛學習,愛勞動, “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來著。
可惜剛跑到教室里,還是被班主任劈頭蓋臉地痛罵一頓,并且一如既往地被攔截在走廊上。我心里突然覺得特別悲催,眼淚就跟在一個洞穴里憋久了,九曲十八彎,最終還是彎到眼眶這里,我一張嘴,那淚水就呼啦一下子彌漫過來,擋都擋不住。
我真是悲傷。說真的,我從來就沒有那么悲傷過。可惜,誰也沒有看出來我的悲傷,他們以為我只是挨打了,所以才哭的那么厲害。我只不過是一個沒心沒肺的家伙,挨打之後除了無恥地張嘴大哭之外,再想不出別的損招兒來。
我真想對那些看著我哭,卻幸災樂禍偷笑的人大聲罵一句:去你媽的。你沒資格在這兒看我的笑話。我潘未必思考的問題,你未必想過呢?
3我的名字有點怪,叫未必。乍一聽就知道是在跟人較勁,一副總是要一輪高下的死磕樣子。有次看到一本書叫《跟文化死磕》,我覺得這個說法真帶勁,那簡直有意思極了,和我的名字有一種異曲同工的樂趣。
我問過我老媽,怎么會起這樣一個無恥的名字。我老媽把眼睛一瞪說:“什么無恥?你知道老媽我為了這個名字,差點和你老爸鬧翻了嗎?”我真不知道我這名字居然還有這么一段特殊的歷史公案,于是就積極求證,不惜花費很多諂媚的口舌來搜集資料。結果證實,我出生的時候,老媽以為是男孩,老爸偏要說是女孩,為了打擊老爸的囂張氣焰,老媽在我還沒有勇敢面世之前,就一言九鼎,一錘定音:未必。果然還是圖書館里的營養成分高,居然讓老媽給猜中了。
我對這樁公案很不以為然。我曾經十分質疑它的真實性。因為當時做個什么超聲波不就完事了嗎?科學那么發達,又不是石頭剪子布撞大運的時代。可是老媽是個堅決要石頭剪子布的人,她不想搞什么超聲波,她要一切隨緣,一切自然,這樣對我的成長有利,也有助于我的智力發育。孩子的性別非此即彼,于是大家就把我的性別當作小時候玩的游戲——捉迷藏一樣,瞎蒙胡猜兩通,而且老媽還沒有勝出,就儼然已經勝利在望,徹底將老爸的尊嚴和企圖扼殺在萌芽中,槍斃了他不切實際的幻想。
就這樣,我積極配合老媽的游戲精神,剛生下來就跟老爸的預測來了一次死磕,有了這個響當當的名字。每次有人問老爸:“老潘,這孩子的名字可得有講究,你家孩子是不是也進行過特別精心的挑選啊?叫什么來著?”
老爸就一臉嚴肅地說:“未必。”
對方就會面有慍色,但還是保持著風度問:“那就是你偶然的一次靈感閃現,自然天成咯?趕緊說說,叫什么啊?”
老爸還是那一副死磕的樣子:“未必。”
對方就很受打擊的樣子,比較實誠的人就會對老爸說:“老潘,我發現你這個人比較清高。當心曲高和寡哦。”遇到那些世故圓滑的人,就會對老爸說:“老潘,咱們這么多年,我第一次發現你還是蠻有個性的。”為此我老爸真是哭笑不得。
關于我的名字,老爸還真是受盡了折磨。這都怪他,不知道大力宣傳做好我的名字推廣工作,虧他還是一家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沒有一點自我宣傳意識。他要是直接告訴人家說:“我的小孩叫潘未必,請不要誤會。”不就結了,多簡單的事兒。
在我的名字這個問題上,我還是有很多創意的。可惜英雄沒有用武之地,單是成績這一項,就把我的名字給打入了貧下中農的成分。七年級歷史里邊講那個什么封建社會里的三教九流,我的名字直接就屬于下九流。每次班主任要是點到我的名字,就會如臨大敵,連聲音都是從牙縫里擠出來的:“潘未必,你咋不叫潘一定呢?一定要給我們班丟臉嗎?”
我就無話可說。真的搞不懂,名字有什么錯,也要分個高低輸贏,貧富差距。我老媽經常說,這個時代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要是讀書這一關都沒指望,那咱們老潘家可就沒指望了。她不知道,我從名字這一項上就已經跟人家富裕家庭拉開了距離。
真沒勁。在學校里真沒勁透了。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討厭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學校的櫥窗里。雖然一年級那會兒,我的名字是在櫥窗里的前十名小紅花榜單中出現的。那時候我特別喜歡上學。課本花花綠綠的,就像一只只蝴蝶,可以帶著我飛,我隨便動動筆,就可以變成人人都懂得的漢字。
不謙虛地說,我潘未必從來不跟別人較勁,但我真的一直在跟自己較勁。也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很大方地說,我腦子里一直都在思考一個問題。這對我來說,已經有一段歷史了,大概從我六歲開始吧,我一直都想要尋找到真正的答案來著。如果說從小到現在,我有什么理想的話,除了想要一個圖書館之外,剩下的就是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了,那幾乎占據我很大的心思。
這個問題也不是沒有人回答過我,很多人都在講,都在大言不慚地告訴我答案,可是從我小學三年級開始,得到的答案常常很無聊,完全不靠譜,為此我差點失去了積極探索這個問題的熱情。
小學第一次考試,我沒有羅小毛那樣率性,居然可以在試卷上風花雪月地龍飛鳳舞,筆走龍蛇。我只是在試卷上象征性地做了下題目,結果就輕輕松松地考了一百分。那時候我比羅小毛只大半歲。
我看著卷子上鮮艷的一百分,內心里卻空洞無知得可以。我問老媽:“這一百分是什么?能買到巧克力糖嗎?”老媽在我頭上敲了一個栗子,不過一點兒也不疼,她說了一句話,不知道是在夸我呢,還是在罵我:“考了一百分,你怎么還是只知道吃啊?潘未必,你以後千萬可別-要吃不要臉啊!”
我老媽說話真是精辟。要臉還是要吃的,這的確是作為一年級的我,一個兩難的選擇。不過問題最終有了最折中的辦法,那就是臉和吃的,可以兼有。只要有一百分,就可以有臉也有吃的。真不知道這是哪個日本鬼子想出來的這個狗屁辦法,居然讓我老媽屢試不爽。于是,我就像一只拴在磨盤上的驢子,只要肚子一餓,就要趕緊起來拉磨,做各種各樣的試卷,從什么考王,做到什么狗屁考神,從一日三練做到什么一周四練,沒完沒了,暗無天日。
我這個人其實還是比較有耐心的。雖然我老媽說我沒長性,但是我還是要強烈抗議她對我的這個狗屁評價。這是對我的惡意誹謗,完全有失公允。我不把她推到被告席上就算對得起她了。想當年一年級那會兒,每天只有兩個小時的看動畫片時間,我老老實實,不敢說一個“不”字,剩下的童真全都交給那些叫什么狗屁奪冠王的資料了。
拉磨拉到最後,再傻的驢子也有偷懶的時候;吃再多的巧克力,也有叫我反胃的時候。做資料就跟吃補品是一樣的,吃一點那是補充營養,我老媽經常說先天不足後天補,其實就是這個道理,可是結果我吃補品吃得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如此及時,如此流行,那就不單單是營養過剩——這個簡單的術語就可以概括得了的。
我對這種扼殺天性的行為深惡痛絕。有次我問老媽:“我不要一百分行不行?就算不要巧克力糖我也愿意。”老媽斬釘截鐵地回答:“不行!就是不要糖,也不能做個不要臉的人。”這下我算是明白了,我要的糖,遠沒有大人們要的臉重要。學習的重要性,大概就相當于往臉上貼金子吧,不然的話,怎么那么多的大人都要孩子拼命去拿一百分呢?
4對于一百分的困惑,是我在一年級下學期時候的事兒。
那時我老媽還很以我為榮。每次到教室里去開家長會,老師就會笑瞇瞇地對老媽說:“你們家這個潘未必,簡直就是個天才啊。上課的時候,就沒怎么見他聽過講,居然還會考這么好的成績!”老媽越聽這話,越覺得味道不對。不過她看到我的卷子上,總是那種大紅的一百分,也就懶得細究了。
我也不是吹牛,其實一年級的知識,我就是用屁股隨便想想,就能搞定。可惜老媽總是不放心,不但給我搞題海戰術,企圖斬斷我的玩心,而且還要玩迂回包抄的戰略游戲,連課外時間也給我直接強制占領,讓我像羅小毛一樣,到處趕場子。老媽的這點苦心,換來的不是決心,而是我的死心。我死了要上紅花榜單的心。
我好歹也是上過紅花榜單的人,少上一次,多上一次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我那時候就是這樣想的。可惜老媽不這樣認為。
我上了四次紅花榜單,擺著一張幼稚園里小傻們的臉,手捧一朵紅花,愣愣地盯著前方,這個樣子大概已經深入人心的時候,我毅然決然地下了榜單,成績居然考了不到九十分。老媽為此簡直是百思不得其解。
她一句話也不說,一句話也不問,直接就讓我跪到了地上,然後手指著我的臉說:“潘未必,你到底要不要臉啊?你每次考試都是前五名,這次居然,居然弄到倒數前二十名。你是想要巧克力還是要變形金剛?我告訴你,你想要什么都沒門!”
老媽說到做到。我的玩具真的被全部沒收了。最慘的是,我除了趕場子,而且還增加了輔導時間,要跑去上那個什么狗屁的哈佛小天才特殊培訓。不知道老媽從哪個鬼子那里聽說,對我這類聰明的孩子,就是要多增加一些任務,讓孩子沒時間閑下來,沒工夫瞎想,瞎玩。這都什么狗屁邏輯。真不敢恭維。
事實上,我的確是參加了老媽硬給我報的各種培訓班,但我身在曹營心在漢,每次去了也就是找一些玩伴,上課下課都可以隨心所欲地玩,聊天。我上課說話的毛病,也就在那時候落下病根了。不說話的嘴巴叫什么嘴巴啊。我就是不想讓自己無聊,其實也就這么回事。
每次我老媽跟我哭訴自己省吃儉用,供我上這么多的特長班,我就特別沒心沒肺,特別無恥地偷笑。我心里在一百個不樂意,心里在N次方地咬牙反抗:“我也不想啊。我也想給家里節省啊。”
我的反抗都是無聲的。因為我沒有傻到那種地方,要是擺明了把這話說出來,不知道會遭遇什么不測。那種不測,幾乎我的哥們都經歷過。
一年級下學期的最後兩次考試,我從紅花榜單上退下來,老師把我從前兩排挪到了後兩排,我老媽也把我的零花錢從大于五的一位數降低為小于四的一位數。這種呈幾何數遞減的待遇,叫我不由得心生疑惑。
成績,名次,榮譽,懲罰,這些似乎和分數都有著直接的關聯。細想想,這很像是一個結實的大網,一下子就將孱弱的我網羅其中。如果夢中醒來,會想起那張網更像是一個怪獸,忽大忽小,若即若離,張開血盆大口就可以將我一口吞下,可怕至極。
我曾經問過高年級的杜一兵幾個問題,他是個比我大好幾歲的男生,總是背著一個大書包,拿著英語課本在我們小區的林蔭道上背單詞,嘰里咕嚕地,跟神經質一樣。老媽在我小的時候就指著他說:“你看,這個哥哥多用功。你以後可得學著點。”
我問杜一兵:“你說,考到一百分,上了紅花榜單,能證明什么呢?”
“證明那個人聰明啊,證明考試的人是個人才啊。”杜一兵說話總是老氣橫秋的,跟我老媽的語氣沒什么分別。這一點,我自從第一次聽他說話,就感覺到了。
“那考不到一百分,上不了紅花榜單,就不聰明了嗎?”
“是啊。不聰明啊。真聰明就不會考不到一百分,也不會上不了紅花榜單。”杜一兵的回答很無聊。說來說去,又繞回去了。就跟沒說一樣的。這等于是在說廢話。
我很沮喪地看著杜一兵,他拿著課本從我面前走過,嘴里還在嘰里咕嚕地背著單詞。我真為他感到難為情。我以為他上那么高,應該能夠解答這個問題了。可是上了那么多年的學,居然還是沒有說出一句深刻的話來。真叫我失望。
那時,我突然發現我老媽把杜一兵夸得有點玄乎。不靠譜。相當不靠譜。他的所謂努力,只是為了說一些連自己都搞不懂的答案,有點糊弄人的意思。我瞧不起他。
後來我對我老媽說:“杜一兵什么都不懂。他說上不了紅花榜單就不是聰明人。這話我不信。”
老媽為我的自欺欺人感到好笑。她指著我的腦袋說:“潘未必,你不要給自己理由,讓自己心里好受。你從紅花榜單上退下來,這本身就證明你在變得越來越蠢。”
老媽說了蠢這個字眼,叫我嚇了一跳。
蠢這個字眼,是劉小葵他老媽給他的評價,也是我們小區里所有人都會使用的一個字眼,要是不喜歡誰,討厭誰,想要痛罵誰,隨口就是這個有力的武器:“你真蠢。”
我從四歲時就聽出來這個字眼里包含的那種侮辱性的意味了。
可是老媽居然對我說了這個字眼。我有一種深深的悲哀。凄涼的感覺籠罩了我。我很難過,但卻說不出來為什么。
5後來的學習一下子變得慘淡無趣。這就好比一場游戲,一開始就知道了結果,那么過程就變得毫無意義。我是個對愚蠢極度敏感的孩子。實際上。
但是似乎沒有人肯花費時間體諒一下我的這份敏感。尤其是我的老媽,她沒有功夫跟我捉迷藏。只要沒有好的成績,她就永遠都沒有好脾氣,更沒有時間觀察我的表現。
老媽給我下通牒:“潘未必,你的成績要是再考不好,我就動粗了。”
在成績和愚蠢掛上鉤之前,我并沒有預想到成績還會和自己的皮肉有著某種關聯。這樣的想象力,我估計沒有幾個孩子會有。如果不是親身體驗,應該都不會有這種聯想。
但事實上一切都發生了。我越是害怕事情的發生,卻越是要促成那件事情的發生。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么奇怪。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