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跨海橋梁和濱海公路水文與防腐(簡體書)
滿額折

跨海橋梁和濱海公路水文與防腐(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跨海橋梁和濱海公路水文與防腐》共十章,首先說明海洋環境及各種海洋環境因素的性質、特點,進而在總結國內外跨海橋梁、濱海公路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從分析各種海洋環境因素對橋梁及濱海公路的作用出發,闡述對我國跨海橋梁及濱海公路有關設計標準的建議和計算方法、我國通航海輪橋梁的設計標準、海洋環境因素對橋梁及公路等建筑物動力作用的計算方法,并對潮汐水流橋梁墩臺沖刷研究和計算進行深入分析,提出計算方法和建議;同時,從適應海洋環境出發,闡明濱海公路及其防護工程的設計要求、計算方法及實例;最後,對海洋環境中橋梁及公路的腐蝕和防護技術進行討論,給出橋梁防腐設計實例,以供參考。
《跨海橋梁和濱海公路水文與防腐》可供從事跨海橋梁、濱海公路、海港工程、沿海城市建設、鐵路工程等專業人員參考,也可供上述專業高校師生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高冬光,教授,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1961年畢業于同濟大學橋梁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1979年于華東水利學院(現河海大學)研究生班進修;1992年以國家公派高級訪問學者身份,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完成聯邦公路總署橋墩沖刷研究課題,發表聯邦公路總署科研公報論文(FHWA-SA-93-076)。
多年來,在西安公路學院(現長安大學)從事橋梁水力、水文、公路和橋梁洪水災害防治教學和科研工作;參與《公路橋位勘測設計規范》(JTJ062-91)和《公路工程水文勘測設計規范》(JTGC30-2002年)編寫,多項科研成果寫入有關規范條文。多次獲交通部(交通運輸部)和省級科技進步獎。
主持開發橋梁設計軟件《橋位設計計算系統(QWSJ)》(公路)、《橋渡設計計算系統(QDSJ)》(鐵路)。
2001年後,作為全國多項公路及橋梁洪水防災減災課題的顧問,受聘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西部地區干部培訓項目”赴海南、湖北及西北、西南多省講學;2007年後曾任中交集團公路規劃設計院橋梁技術中心顧問,參與橋梁全壽命設計、跨海橋梁深水基礎沖刷、風、浪、潮對橋梁的作用等部和國家課題研究。
著作有《橋涵水文》(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橋梁水力學》、《公路橋涵設計手冊橋位設計》(“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公路與橋梁水毀防治》等。

名人/編輯推薦

《跨海橋梁和濱海公路水文與防腐》是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

目次

第一章 海洋環境中的公路和橋梁
第一節 沿海發展、海洋開發與跨海橋梁及濱海公路
第二節 跨海橋梁、濱海公路是復雜的海洋工程系統
第三節 海岸帶和跨海橋梁、濱海公路
第四節 海岸帶中不同位置的跨海橋梁及濱海公路
第五節 國內外已建、在建的長大型跨海橋梁

第二章 海洋環境因素
第一節 海水的化學性質
第二節 海水的物理性質
第三節 海冰
第四節 海水運動
第五節 我國高程基準面和特征潮位
第六節 風
第七節 波浪
第八節 思考和建議

第三章 海洋環境因素設計值
第一節 設計頻率標準
第二節 設計潮(水)位
第三節 設計波浪
第四節 思考和建議

第四章 通航海輪橋梁通航標準
第一節 通航海輪的橋位選擇和通航孔設置
第二節 海輪最高通航水位和通航凈高
第三節 海輪代表船型
第四節 通航海輪橋梁凈空寬度
第五節 內河通航橋下凈空
第六節 通航安全保障

第五章 波浪對橋梁結構的動力作用
第一節 橋面最低高程
第二節 波浪對橋梁上部結構的作用
第三節 波浪對橋墩墩柱和樁基的動力作用

第六章 海洋環境對橋臺、濱海路基及護岸的動力作用
第一節 波浪對橋臺和濱海路堤等直墻式結構的作用
第二節 波浪對斜坡式建筑物的作用
第三節 海流和海冰對建筑物的作用

第七章 潮汐水流對橋梁墩臺的沖刷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潮汐水流和泥沙對沖刷的影響
第三節 泥沙運動基本原理
第四節 感潮河口及海峽橋墩沖刷的試驗研究
第五節 橋梁一般沖刷深度
第六節 橋墩局部沖刷
第七節 橋臺沖刷

第八章 濱海公路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濱海路堤設計高程
第三節 斜坡式濱海路堤設計
第四節 直墻式濱海路堤設計

第九章 防護工程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邊坡防護
第三節 海岸侵蝕及濱海公路防護

第十章 海洋環境對橋梁的腐蝕和防護
第一節 海洋環境對橋梁的腐蝕
第二節 鋼筋混凝土橋梁的腐蝕防護
第三節 鋼橋的腐蝕防護
第四節 橋梁防腐設計實例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跨海橋梁和濱海公路的設計,必須力求做到橋梁和公路工程與海洋環境和諧共處,才能實現長期發展。
海洋環境因素對橋梁和公路等建筑物的作用,可分為兩類。
1.海洋環境介質對建筑物的腐蝕作用
飽含氯離子的空氣和海水,作為海洋環境因素的介質,在全壽命期內,對橋梁和公路的材料及結構的腐蝕和耐久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由飽含氯離子的海洋空氣、海水引起對海洋、濱海建筑物的腐蝕,是十分普遍、必須解決的課題。
2.海洋環境介質的運動,引起海洋環境因素對建筑物的動力作用
海洋大氣運動和海水運動包括風、波浪、潮汐、風暴潮、海流、地震、海嘯、海冰等自然現象,在全壽命期內作用于橋梁和公路等建筑物,這些作用成為橋梁和公路承受的主要動力荷載。
上述兩類海洋環境因素,是決定橋梁和公路設計、施工、運營和使用壽命的基本環境條件,都是跨海橋梁和濱海公路設計的重要依據。
海水是海洋工程最基本的海洋環境介質,還有我國北部海域(渤海及黃海北部)存在的海冰現象,都是需要我們認識海水的基本性質。海水的歷史可追溯到地球形成的初期,在漫長的歲月中,由于地殼的變動和廣泛的生物活動,改變著海水的某些化學成分。
海水在月球、太陽的引力作用下,引起潮汐(天文潮);日光輻射與海水進行能量交換,海面不同地區形成氣壓梯度,空氣從高壓區向低壓區流動,形成海風;同時,地球自轉力、海面摩阻力對海風也有影響。反之,海風作用于水面,將動能輸入海水,引起海浪;臺風(我國及太平洋西岸稱臺風;美國及大西洋沿岸稱颶風)引起風暴潮巨大增水,激起巨浪。海底地震或火山爆發,震源在海水中以長波形式向遠處傳遞,到達海岸時以巨大的增水和巨浪形式登陸,稱為海嘯,造成災害。強風直接作用于橋梁結構,還會引起橋梁結構的振動,甚至造成橋梁整體的毀壞。
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是波浪、潮汐、潮流和海流(洋流)。跨海橋梁和濱海公路的海洋動力因素來自海風、海水運動、地震及海嘯。它們是工程承受的主要環境動力荷載,而且,往往以極端災害性荷載的形式出現,如風暴潮和海嘯等。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大地震及海嘯造成的巨大災害及慘痛後果,就是一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