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神秘現象不神秘: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謎(簡體書)
滿額折

神秘現象不神秘: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謎(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神秘現象不神秘: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謎》內容簡介:世界末日真的要來了嗎?美國軍方到底有沒有抓住過外星人?中小學教科書中存在哪些彌天大謊?食物真的會相克嗎?世上真的有“點穴”功夫嗎?你的血型決定了你的性格?美國“阿波羅登月”是不是騙局?……當心!謠言、偽科學、假新聞、假學說就在我們身邊!不懂科學你會吃大虧!提高科學素養,多掌握一些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就不容易被“神秘現象”迷惑。科普作家方舟子為你破解“世界之謎”,剖析各種“神秘現象”的來龍去脈,減少你上當受騙的機會。書中對一些神秘現象進行了有理有據的批駁,一層一層撥開神秘的外紗,露出事情本來面目,還原事實真相。每篇文章讀起來有如看福爾摩斯探案,引人入勝。本書的出版將對提高公眾的科學素質和科學素養有著重大的積極意義。

作者簡介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我國著名科普作家。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縣。1985年畢業于云霄一中,考入中國科技大學生物系。1990年本科畢業後赴美留學。1995年獲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先後在美國羅切斯特(Rochester)大學生物系、索爾克(Salk)生物研究院做分子遺傳學博士後研究。
☆ 中文互聯網的先驅者之一。1994年創辦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網絡文學刊物《新語絲》。
☆ 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等媒體曝光率最高的科學人物之一。
☆ 著作等身,著有《愛因斯坦信上帝嗎?》、《神秘現象不神秘》、《我們為什么不長尾巴?》等21部著作。
☆ 主持翻譯了《HOW&WHY》美國經典少兒百科知識全書,并親自翻譯其中的《神奇的動物世界》等四本。
方舟子揭露了多起科學界、教育界、新聞界等領域的腐敗現象,被媒體稱為“中國學術打假第一人”。 方舟子曾說:“學術必須誠實,新聞必須真實,網絡必須踏實。它們都應該與虛假無緣。如果有人不遵守游戲規則,不管地位多高,名氣多大,我們都要揭露他。”為了讓中國社會更好的發展,方舟子孜孜不倦地進行學術打假和為人們普及科學知識,他的行為贏得了社會輿論廣泛贊同,他在新浪網的博客點擊量高達6000萬。

名人/編輯推薦

《神秘現象不神秘: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謎》編輯推薦:當心!謠言、偽科學、假新聞、假學說就在我們身邊!不懂科學你會吃大虧!科普作家方舟子再次以科學為投槍和匕首,刺向一張張“畫皮”,揭開各種“神秘現象”的幕後真相。
思想的毒害比假冒偽劣產品的毒害後果更嚴重,在缺乏常識的今天,本書的積極作用更加突顯。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榮譽理事長張景中、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中國科普研究所研究員郭正誼、著名民間反偽斗士司馬南、清華大學教授趙南元聯袂推薦!

目次

迷信與誤區
食物會相克嗎?
別人的食物是你的毒藥
人能夠長時間“辟谷”嗎?
世上有沒有“胎息”?
真的會有蠱毒嗎?
世上真的有“點穴”功夫嗎?
“智商”的誤區
血型能影響人的性格嗎?
為什么說星相是迷信?
風水是科學還是迷信?
預測假象和騙局

破解世界之謎
金字塔的神話和鬼話
“百慕大魔鬼三角”揭秘
水晶頭骨能揭示人類的秘密嗎?
誰制作了麥田怪圈?
“飛碟”事件追蹤
美軍有沒有捉住過外星人?
迷霧籠罩的51號地區
消失不了的“費城實驗”
都靈裹尸布疑案
真的有“湖怪”嗎?
神農架有“野人”嗎?
“人體自燃”是真是假?
植物真的有感情嗎?
破解“驚世大預言”
世界末日就要到了嗎?
“神秘現象”有多神秘?

進化與神創
謠言與鬧劇
總 論

書摘/試閱

食物會相克嗎?
近日網上流傳著張貼在一所大學食堂的“食物相克”告示牌。告示稱以下食物在兩個小時內不能同時食用,否則會發生中毒乃至有生命危險:螃蟹與柿子、泥鰍、茄子、香瓜或生花生。并提供吃黃泥水、藕節或柑橘皮等解毒秘方。不知為何只列出螃蟹與其他食物的“相克”,讓人懷疑這個食堂是不是對螃蟹有特殊感情,怕大家多吃螃蟹。
這只是廣為流傳的“食物相克”名單中的一小部分。雖然現在有中醫否認“食物相克”與中醫有關,但在中醫典籍中有很多這方面的記載。例如《本草綱目》有一節《飲食禁忌》,列舉了180對不能同時食用的食物,其中有些一見可知過于荒謬,已無人相信,例如“豬肉忌牛肉”。但有的至今廣為流傳,例如“螃蟹忌柿子”、“生蔥忌蜜”。在我指出“食物相克”沒有科學依據,只是一種迷信後,就有人聲稱聽說有人吃了螃蟹和柿子、蔥和蜂蜜後中毒甚至死亡的,并挑戰我說敢試一試嗎。
我當然敢試。事實上早就有人試過。1935年,南京民間傳說香蕉和芋艿混吃導致食物相克而中毒。這引起了生物化學家鄭集的興趣,他搜集了184對“相克”的食物,從中選出14對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遇到的組合,用老鼠、狗和猴子做實驗。他本人和一名同事也試驗了其中的7種組合。在食用24小時內觀察實驗動物和人的表情、行為、體溫及糞便顏色與次數等,都很正常,沒有中毒的跡象。在鄭集試驗的“相克”食物中,就包括螃蟹與柿子、大蔥與蜂蜜。鄭集碰巧是我國最長壽的科學家之一,活了110歲。
近來中國營養學會分別與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哈爾濱醫科大學合作,做了更嚴格一些的“食物相克”實驗。蘭州大學的實驗選了5組傳說會相克的食物組合,由100名健康志愿者食用,連續吃了一周,沒有發現哪一組食物會引起異常。哈爾濱醫科大學的實驗則另外選了12組食物組合,有30名志愿者連續吃3天,也未發現異常,只是有志愿者認為個別組合食物搭配不合理,導致口味不適合。
雖然沒有對所有傳說中的“食物相克”全都實驗一遍,但是既然挑選出來的31組常見組合無一組存在相克現象,那么就沒有理由相信剩下的不常見組合反而會相克。有人說,雖然當時吃了沒事,會不會對身體造成慢性的中毒?中醫典籍和民間傳說的“食物相克”向來指的是吃了以後馬上會出現的急性中毒甚至死人,而不是指慢性中毒。古人通過經驗可以發現急性中毒,不可能發現慢性中毒。食物對身體造成的慢性損害要靠動物實驗、臨床試驗或流行病學調查才能發現,古人沒有這種能力。因此沒有理由相信“食物相克”會導致慢性中毒。也有人說,“食物相克”是指不同食物混在一起吃有可能破壞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這種可能性當然存在,但與傳統說的“食物相克”不是一回事,古人也不可能有這方面的認識,吃某種食物導致營養不良是不可能通過經驗發現的。
但是有人仍然對“食物相克”深信不疑,認為不同的食物中的成分是可能起化學反應的。食物成分是否能起化學反應,是必須具體指出并有實驗支撐的,不能想當然地泛泛而談。有人認為“螃蟹與柿子相克”的原因是“螃蟹體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柿子的鞣酸相結合容易沉淀,凝固成不易消化的物質,因鞣酸具有收斂作用,所以,還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致使凝固物質滯留在腸道內發酵,使食者出現嘔吐、腹脹、腹瀉等食物中毒現象”(一家報紙的介紹)。如果這個理由能成立的話,那么柿子不僅與螃蟹相克,還與其他高蛋白食品(例如肉、蛋、牛奶)相克,甚至任何含蛋白的食品都可能與之相克,那樣的話,柿子就幾乎與所有食品都可能相克了,吃柿子時不能再吃別的東西了。更何況,“螃蟹與柿子相克”的說法已被實驗否定,沒有必要為其找借口了。
有的“食物相克”說法是近年來才出現的,例如“蝦不能與維生素C(或富含維生素C的果汁)同吃”,理由是蝦含有一種濃度很高的“五價砷化合物”,它本身對人體無毒害,但是維生素C會把它轉化成劇毒的“三價砷”,也就是砒霜,可引起急性中毒,乃至死人。不久前有一個學生在比薩店就餐時因突發心肌炎身亡,其家屬就聲稱是因為店家提供了蝦和檸檬水導致中毒引起的。事實上蝦所含的砷絕大部分是穩定的有機砷,無機砷的含量很低(不到4%)。按國家標準,每千克鮮蝦中無機砷含量不能超過0.5毫克。即使這些無機砷能被維生素C全部還原成砒霜(不太可能),那么也要吃上106千克的蝦才能達到口服砒霜致死量的下限(70毫克,含砷53毫克),還沒被毒死就已經撐死了。
“食物相克”是只有在中國才有的說法,外國人從來沒有這方面的觀念,隨便亂吃(包括流行往海鮮上澆檸檬汁),豈不早該死絕了?莫非中國人有特殊的身體,食物只克中國人?有的食物本來就有一定的毒性(例如有毒的花釀造的蜂蜜),有的食物多吃會引起消化疾病(例如柿子),食物受某些細菌污染後會引起食物中毒,古人對這些都一無所知,一旦吃了某種食物後上吐下瀉、病重身亡,就會胡亂聯想到是不是因為食物相克,以訛傳訛。“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理讓人們不敢掉以輕心,即使有了較充分的反面證據後,仍然會找出各種借口繼續迷信下去,那塊“食物相克”告示牌是沒有那么容易摘下來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