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孩子,你不是一個人面對:給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17個教養提醒
滿額折

孩子,你不是一個人面對:給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17個教養提醒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50 元
優惠價
90225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日本.台灣雙地教養書暢銷作家明橋大二新書 告訴我,你心裡在想什麼?你知道,我站在你這邊!

無論如何,都要跟孩子站在一起,

在成長的路上,讓孩子不會一個人孤單面對!

爸媽總是不肯聽我說話,

每次說到什麼事情或要零用錢參加活動,

就說叫我專心讀書不要做些有的沒的!

反正什麼事情跟他們說,都沒有用!

只會一直說我很懶、我很不用功、我很沒出息。

明橋大二醫師最主要的工作是青少年心理輔導,

他累積無數個案,幫助家長不至於錯過孩子的求救訊號──

難以計數的孩子不知道如何表達內心想法與心情,

有時他們「暴躁」,是因為他們一直在壓抑內心的鬱悶;

有時他們「不肯上學」,只是單純不願意再繼續受到傷害;

有時他們「說謊」,可能是擔心「說了真話,爸媽也不關心」。

青春期的孩子正擺盪於依賴與反抗間,

並且可能正面對著外在的種種艱困環境

爸爸媽媽們,請鈴聽孩子微弱的聲音,

請站在孩子的身邊,默默守護孩子吧!

倘若爸媽無法理解孩子,或許孩子會像斷了線的風箏,

從此離開自己的身邊。 得獎紀錄

★日本最長銷育兒書系列作者新作,總銷售突破400萬冊。 本書特色

1.日本有史以來最暢銷的育兒作家之力作。

2.主題針對青春期孩子成長時所面對的困境,確實幫助爸媽面對可能的挑戰。

3.彩色漫畫與插圖,簡單易懂又實用,爸媽們能快速抓到應對孩子、解決狀況的重點!

作者簡介

明橋大二

昭和34年(西元1959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府,精神科醫生,畢業於京都大學醫學院。
曾任職國立京都醫院內科、名古屋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科、愛知縣立城山醫院,後擔任真生會富山醫院心療內科部長。目前是兒童輔導所特約醫師、校園輔導顧問、NPO法人—兒童權利支援中心Palette理事長。

著有《人,為何而生,為何而活》(共著)、《教出耀眼的孩子》、《這樣說,教出令人稱羨的孩子》、《養出有抵抗力的孩子》(共著)、《努力的思春期孩子》、《展翼之子》、《孩子和我,都做自己就好》、《育兒快樂建言》系列、《育兒快樂講座(附演講DVD)》等。

譯者簡介:
李伊芳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曾任雜誌資深編輯,廣泛涉獵日本文化,擅長家庭類、生活類、健康美容類與大眾文學、人文心理類之翻譯。

繪者簡介:
太田 知子

昭和50年(1975年),出生於日本東京都。插畫家、漫畫家。

目次

1.與青春期孩子相處的十大守則
2.千萬別對孩子發出的SOS視而不見
3.孩子令人擔心的行為來自於「對自我評價低」
♥育兒最重要的就是「自我評價」
4.不是不撒嬌的孩子才能自立,而是受到疼愛的孩子才懂得獨立
♥為了培養孩子的自我評價,大人需多加留心這些關鍵之處
5.青春期孩子在依賴與反抗間徘徊不定且變化激烈
♥比起爸媽,孩子在此時期更依賴朋友
6.青春期孩子的反抗是身心健全的證據
♥為什麼「有反抗行為就可以安心」呢?
7.「放輕鬆、別緊張」與「適度放棄」也很重要
♥接受孩子的現況,反而能發掘孩子的優點
8.為什麼孩子總是說「反正跟爸媽講也沒用」?
9.針對校園霸凌的加害者給予嚴厲懲罰,往往於事無補
10.校園霸凌不僅傷害了孩子,也剝奪了孩子尋求他人幫助的勇氣
11.被欺負的孩子絕不是弱者
♥為什麼無法向老師或父母說出口呢?
12.「我被同學欺負了」、「我想自殺」……及早發現孩子心中無法向父母說出口的求救訊號
♥這些變化其實就是孩子被欺負時的求救訊號
(1)身體、服裝的改變
(2)孩子的所有物品出狀況
(3)言行舉止的改變
(4)情緒的變化
(5)抱怨、不滿
(6)其他
(7)需特別注意之處:有自殺的可能性時
13.知道孩子遭受霸凌時,絕對不可這樣說
♥「怎麼可以輸」
「你要變強一點」
「打回去」
「罵回去」
「你會被欺負,代表你一定也有不對的地方」
「怎麼能為了這點小事不去學校」
♥父母應確實告訴孩子,在必要時可以視情況向學校請假
14.防止年輕的生命因此犧牲
盡力預防與避免,雖然無法全面防止校園霸凌,但至少可大幅減少發生的機率
15.校園霸凌是學校應謹慎處理的重要問題之一
♥校園霸凌的對策
(1)詢問被害者詳細的事情經過
(2)聽取被害者以外的第三者描述實際狀況
(3)向加害者確認事實
(4)不做沒有證據的搜查
(5)加害者承認後,要求他以被害者的角度思考反省
(6)依加害者無意或有意的動機做不同的處置
1出自於有趣好玩、惡作劇的心態
 2蓄意的惡劣動機
(7)通知加害者的父母
(8)向被害者道歉
16.同儕間的問題,有時候與孩子的家庭狀況脫不了關係
17.不上學並非懶惰或任性,而是身心的正常反應

♥孩子不願去上學,是種「心理的疲憊已超過承受限度」的表現,代表孩子心中的「恆溫器」開始自動運作,以不去上學這種方式來保護自己、避免內心繼續受到更嚴重的傷害。

常見的讀者問題
Q1.雖然都知道「要相信孩子」,但面對孩子許多令人無法理解的言語行動該如何是好?
♥請相信「孩子若沒有任何理由,不會這麼做」。
Q2.為什麼一定要活著呢?
♥若是死了,最難過的不是欺負自己的人,而是爸媽,一定有死以外的解決辦法。
Q3.「死了就不用這麼痛苦了」,這種想法不對嗎?
♥雖然有不少人抱持著這樣的想法,但若真是如此,世上的自殺者不就都是聰明人了嗎?絕對不可能是這樣。
Q4.死了就可以一切重來,重新開始嗎?
Q5.為了不讓孩子遭遇校園霸凌,父母需要特別注意哪些地方呢?
 (1)平日就設法讓孩子提高對自我的評價
 (2)培養與孩子無話不談的親密關係
 (3)聆聽孩子的每一句話、肯定孩子的努力,建立良好的互信關係
 (4)反覆的提醒與斥責不僅效益不大、無法建立信賴關係,反而還有造成溝通斷絕的危險
 (5)孩子不願與父母溝通時,該怎麼辦
 (6)孩子主動與你商量事情,或是看似有話想對你說時,不論任何時候,都要認真聆聽,且不要打斷孩子的話。
Q6.孩子不聽父母的話,還若無其事的要零用錢,該怎麼辦?
Q7.孩子不願上學,父母及家人該怎麼辦?
♥不讓身心俱疲的孩子持續疲勞不堪;不讓受傷的孩子再度受到二次傷害。
♥不上學並非不去學校,而是不能去學校。
Q8.該如何幫助遭受虐待的孩子治療心中的傷口?
Q9.高中生的女兒與不良少年交往、外宿不歸,也不願聽父母的勸告,該怎麼辦?
Q10.擔心孩子是不是又會離家出走
♥讓孩子走上正途、遠離犯罪的方法並非法律或道德規範,而是孩子由父母身上感受到的「重要性」,讓孩子自然產生「我不能背叛父母」的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25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