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活出真正的價值12堂必修課(簡體書)
滿額折

活出真正的價值12堂必修課(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00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活出真正的價值12堂必修課》會讓我們學會如何去教育孩子,會讓我們學會如何反省自己,還會讓我們學會如何糾正性格中的缺陷……此外,本書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它“好讀”。書中沒有晦澀的術語,也沒有長篇累牘的論述,有的只是通俗易懂的案例和深入淺出的分析,所以,即便是非專業人士,您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所收獲。

作者簡介

阿德勒(1870-1937):奧地利精神病學家,維也納醫學博士。生于維也納近郊的一個米商家庭,早年曾在維也納大學學醫,獲博士學位。一生從事心理學研究。開始追隨弗洛伊德,後分道揚鑣,創立一個新的心理分析學派,即以“自卑情結”為中心的個體心理學派。其主要著作有:《自卑與超越》、《人性的研究》、《個人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自卑與生活》等。

名人/編輯推薦

作者被譽為個體心理學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次

第一課 生命的意義
一、人生的三項任務
二、社會感
三、幼年時期的經歷
1.身體缺陷
2.嬌生慣養
3.被忽視
四、早期記憶與夢
五、學習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課 心靈與肉體
一、心靈與肉體的相互作用
二、情感的作用
三、心理特征和身體類型

第三課 自卑感與優越感
一、自卑情結
二、優越感目標

第四課 早期記憶
一、人格核心
二、早期記憶與生活方式
三、分析早期記憶

第五課 夢
一、以往對夢的解析
二、弗洛伊德的觀點
三、個體心理學的觀點
1.強化生活方式
2.象征和隱喻
四、常見的夢
五、個案研究

第六課 家庭的影響
一、母親的職責
二、父親的職責
三、關注與忽視
四、兄弟姐妹間的平等
五、家庭格局
1.老大
2.老二
3.老小
4.獨生子女

第七課 學校的影響
一、教育的變革
二、教師的作用
1.性格教育的重要性
2.師生關系
3.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三、班級里的合作與競爭
四、評估孩子的發展
五、先天與後天
六、認識人格類型
七、對學校教育的一些觀察
八、顧問委員會

第八課 青春期
一、青春期是什么
1.心理特征
2.生理特征
二、成年的挑戰
三、青春期的一些問題
1.被慣壞的孩子
2.留戀童年
3.犯罪
4.神經癥行為
5.逆轉
6.尋求表揚和贊賞
四、青春期的性問題
1.男性抗議
2.形成期
五、對青春期的預見

第九課 犯罪及其預防
一、理解犯罪心理
1.追求優越感
2.環境、遺傳和改變
3.幼年時期的影響和罪犯的生活方式
4.罪犯的人格結構
5.犯罪、精神失常和怯懦
二、罪犯類型
一些案例
三、合作的重要性
人格、生活方式和三項人生任務
四、影響合作的早期因素
1.家庭環境
2.貧窮一
3.身體缺陷
4.社會缺陷
五、如何解決犯罪問題
1.體罰無效
2.學習合作
3.一些可行的辦法
4.一項預防措施

第十課 工作問題
一、平衡人生三項任務
二、早期培養
1.家庭影響和學校影響
2.糾正潛在的錯誤
3.天才與早期努力
4.培養才能
三、發現孩子的興趣
1.兒時的興趣
2.早期記憶
3.游戲
四、影響職業選擇的因素
五、解決辦法

第十一課 個人與社會
一、為團結而奮斗
1.宗教的作用
2.政治運動和社會運動
二、缺乏社會興趣以及無法與人相處
1.個人利益
2.精神障礙
3.過失犯罪
三、社會興趣和社會平等

第十二課 愛情與婚姻
一、愛情、合作與社會興趣的重要性
平等的伴侶關系
二、為婚姻做準備
1.生活方式、父母影響與婚姻態度
2.友誼與工作的重要性
3.性教育
4.對選擇伴侶的影響
三、婚姻的承諾與責任
常見的問題
四、求愛
五、經營婚姻
1.婚姻中的生理問題
2.一夫一妻制、努力付出與現實態度
3.解決婚姻中的問題
六、婚姻與男女平等

書摘/試閱

人類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意義”的世界。在人類思想和話語體系的影響下,我們每個人所經歷的、所感受到的一切事物都已經失去了它們的本來面目,變成了我們心目中的那個樣子。即便是人類最早接觸到的東西,也無一例外地帶上了人的思想印記,具有了某種“意義”。比如,“木材”指的是“與人類有關聯的木頭”,而“石頭”則指的是“作為人類生活要素之一的石頭”。倘若有人想要掙脫這種“意義”,想要過一種純粹客觀的原生態生活,那么他的人生狀況肯定會變得非常糟糕——他會疏遠周圍的人,而且,他的所作所為不會給任何人(包括他本人)帶來好處,甚至可以說,他的存在將毫無價值可言。因此,沒有人能夠脫離意義而活著,只有給現實世界賦予了特定的意義之後,我們才能夠在其中展開自己的人生畫卷。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身處的世界并非客觀世界本身,而是我們所理解的某種東西。既然如此,我們便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意義是一個主觀性的東西,因此它多多少少都帶有片面性,它不是無懈可擊的,甚至可以說它從來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正確的。一言以蔽之,意義的世界就是一個充滿錯誤的世界。
假如我們問一個人:“生命的意義是什么?”他很可能不知道怎樣來回答這個問題。通常情況下,大多數人都不愿費心去探尋這個問題的答案,認為這樣做是自尋煩惱。然而事實是,自從有了人類以來,這個問題就一直存在著,一直如影隨形地糾纏著我們人類。甚至到了今天,人們有時也會發出這樣的疑問:“我活著是為了什么?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么?”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通常只有在遭遇挫折的時候,人們才會生出這樣的疑問來;而只要一切事情都順順當當,前進的道路上沒有什么艱難險阻,那么,對于這樣的問題,人們絕對是拋之腦後,只字不提。當然,即便如此,這些問題及其答案依然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存在于我們每一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不管一個人說的是什么,我們只要觀察他的行為舉止便會發現,任何一個人對“生命的意義”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而這種獨特的理解隱含在他的一舉一動中,會從他的觀念、姿態、舉動、表情、嗜好、志向、習慣以及人格特征中流露出來。因此,從一個人的處世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如何理解生命的;從一個人的行為舉止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如何看待自身的。他的一舉一動仿佛都在說:“我就是這樣,而世界就是那樣。”這便是他給自己和生命所賦予的意義。
每個人對生命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因此,生命的意義可謂是形形色色、數不勝數。而正如我們前面所講過的那樣,沒有哪一種意義是十全十美的,所有的意義多多少少都會帶有瑕疵。沒有絕對正確的生命意義,這句話反過來也可以理解為:任何一種生命的意義,只要是人所擁有的,都不可能是絕對錯誤的。也就是說,任何一種生命的意義都處于正確與錯誤之間,既含有對的成分,也含有錯的成分。當然,即便分不出絕對的錯與對,我們仍然能夠在眾多的意義中分辨出它們的高下優劣來——有的美好,有的糟糕;有的錯得少,有的錯得多;我們還能夠看出,比較好的意義都含有哪些共同特征,而比較差的又缺少哪些東西。這樣的話,我們便可以總結出一個公共標準,即一種適用于所有人的、具有普遍性的意義,一種能夠讓我們正確看待現實世界的意義。在這里,需要重申的一點是,大家必須牢牢記住,這個“現實”指的是與人類社會相關的“現實”,是與人的意志和目標密不可分的“現實”。除此之外,再無其他“現實”可言。即便有,也與我們此處所講的話題無關,對我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們沒必要去了解它。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