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名人遺產,其實多的是八卦
滿額折

名人遺產,其實多的是八卦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特價
NT$ 199
優惠價
75149
促銷優惠
暑期閱讀書展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16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八卦因名人而開始,名人因八卦而結束?
名人在哪裡,八卦就在哪裡!謀殺、情殺、財殺……到底哪個才是他們真正的死因?
※放眼中外歷史,名人的死因千奇百種,有的甚至至今仍為懸案,本書將一一告訴你!
※中外歷史未解懸案全搜索!

八卦因名人而開始,名人因八卦而結束?
名人在哪裡,八卦就在哪裡!
謀殺、情殺、財殺……到底哪個才是他們真正的死因?

名人之死,留下的不只是令人眼紅的龐大遺產,
更多是不可言說的小道消息和八卦內幕。
翻開名人的死亡記事簿,
雖然他們死亡的原因各有不同,
卻留給後人無限的想像空間,
更充斥著各種懸疑未解的答案。
也許,真相永遠無法大白……

一代性感女星瑪麗蓮‧夢露真的是自殺而亡?
甘迺迪究竟是得罪了誰,為什麼會遭人暗殺?
世紀文豪海明威為何要選擇輕生?
解放黑奴的美國總統林肯是被自己人所害?
是誰殺了搖滾天團「披頭四」主唱約翰藍儂?

□巨星的隕落 披頭四創始人藍儂被殺之謎
□在死亡中思考 海明威輕生之謎
□錯位的愛情 夢露死因之謎
□不死的精神 林肯遇刺之謎
□解不開的「密碼」 甘迺迪謀殺案之謎
□真假難辨的葬禮 亞歷山大一世的死亡之謎

作者簡介

劉樂土Paradise Liu

知名歷史小說作家,著有多部歷史相關書籍,包括《別鬧了,皇帝先生》、《皇位換人坐坐看》、《李自成大傳》上中下(風雲時代出版)、《李淵大帝》、《劉秀大帝》、《秦皇島》、《拿破崙》、《朱元璋大帝》等多部膾炙人口的小說。

書摘/試閱

□瘋狂與殘暴 岡比西斯死亡之謎

岡比西斯(?~前五二二),古波斯帝國國王,居魯士之子,西元前五二五年,滅亡埃及。後征努比亞,未遂。其性情驕橫暴戾。西元前五二二年波斯本土爆發高墨達政變,其在回國途中暴卒,關於其死因,有多種傳說:病死、被毒殺等。西元前五二九年,波斯王居魯士在與馬薩革泰人作戰時陣亡,他兒子岡比西斯即位,成了波斯皇帝。岡比西斯是一個暴君。因患有癲癇病,就更顯得瘋狂。

西元前五二五年,岡比西斯率領大軍佔領了埃及首都孟菲斯,生擒活捉了埃及法老。他為了顯示戰勝者的威風,佔領孟菲斯之後,專門舉行了一個慶祝勝利的儀式。他把埃及的法老和大臣們集中在城外的一塊空地上,迫使法老和大臣們的女兒們統統穿上奴隸的衣服,拿著水筒去打水。這些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公主、小姐們不堪忍受羞辱,哭喊著從她們的父親面前走過。埃及法老和大臣們,看到女兒們受到這樣的折磨,心如刀絞,但又敢怒不敢言,忍不住也大哭起來。一時間,撕心裂肺的哀號連成一片,使人慘不忍睹,連一些波斯士兵也不忍聽下去。而岡比西斯卻在一旁看得手舞足蹈,哈哈大笑。

在埃及期間,岡比西斯又率大軍向埃塞俄比亞發動了進攻,但損兵折將,鎩羽而歸。回到埃及後,岡比西斯的癲癇病更加嚴重,整天情緒暴躁,喜怒無常。
西元前五二二年,岡比西斯從埃及返回波斯,在歸途中突然「自死」身亡。岡比西斯是否「自死?」「自死」原因是什麼?在何處死亡?至今仍是一團迷霧。
古埃及人認為,岡比西斯是遭到神的「報復」死去的。因為他刺死了埃及的神牛「阿庇斯」。

古代埃及人實行多神崇拜,認為牡牛都是屬於阿庇斯神的。在以農業為主的古埃及人心目中,阿庇斯是一位最偉大的女神,他們在舉行最隆重的節慶時,總要用潔淨的牡牛和牡牛犢做犧牲來奉祀這位女神。

有一天,正好埃及人在舉行這種盛大的祝祭。據說,阿庇斯神要很久才會出現一次,而現在正向他們「顯現」。岡比西斯看見埃及人歡天喜地的慶祝自己的節日,便認為他們是在嘲笑他征服埃塞俄比亞的失敗,不禁大發雷霆,不但把報告這一消息的幾個埃及貴族殺死,並命令埃及祭司將「阿庇斯」帶來。原來「阿庇斯」僅是一隻牛犢,由一隻永遠不會再懷孕的母牛所生。

根據埃及人的傳說,這隻母牛受太陽照耀後懷孕,生出「阿庇斯」,其標誌是:全身黑色,前額上有一白色的三角形,背上有一隻展翅的禿鷲,右腹有一彎新月,舌頭上有聖甲蟲的圖像,尾巴上的毛是雙層的。祭司剛把「阿庇斯」領進來時,岡比西斯立即拔出他的短刀,戳向牛犢的腹部,但有失準頭,戳中的是牠的腿部。接著,岡比西斯下令痛笞祭司,親自率人將正在慶祝的埃及人趕走。後來「阿庇斯」臥在神殿裏,因腿被戳傷而死去。

古埃及人說,岡比西斯做了這樣一件錯事後,變得更加瘋狂起來,犯下了一件件令人髮指的罪行。
不久,為防止自己的親兄弟巴爾迪亞爭奪王位,岡比西斯派人返回波斯將他謀殺。他的皇后只規勸了他幾句,他便暴跳如雷,拔刀殺死皇后。

他的神經總是十分地敏感,特別忌諱別人說他有病,害怕手下人說他施政無方。
有一天,他問大臣普列克撒斯佩斯:「你說波斯人認為我是怎樣一個人,都在談論我什麼?」普列克撒斯佩斯小心翼翼地說:「他們都在稱頌陛下,但是……他們也說您喝酒有點太多了。」岡比西斯臉色立刻沉下來:「上次我問了幾個人,他們都說我很出色,甚至超過了我的父親,怎麼他們現在又說我有缺陷呢?

我要判定一下,是波斯人講了真話,還是你在說謊。」說完,便派人把普列克撒斯佩斯的兒子帶入宮中,並對普列克撒斯佩斯說:
「你的兒子就在門外,如果我一箭射中他的心臟,那就說明說我不好的波斯人錯了。如果我射偏了,那他們就說對了,是我失去了理智。」
他讓士兵揪住那個孩子,拿起弓箭,一箭射去,正中孩子的胸膛,把孩子射死了。岡比西斯狂笑道:「我清醒得很,是波斯人瘋了。」

在埃及的三年期間,岡比西斯的癲癇病越來越厲害,發狂的次數越來越多。他還製造了殘害親姐妹、活埋波斯知名貴族等罪行。大臣們每天都膽戰心驚,生怕他哪一天發起瘋來,殺掉他們其中的哪一個。
岡比西斯在埃及胡作非為的時候,波斯國內大亂。有一個名叫高墨達的拜火教僧侶,利用波斯人對岡比西斯殘暴無道的不滿情緒,假冒王子巴爾迪亞的名義(被岡比西斯殺死的),在西元前五二二年三月,發動了政變,宣布廢黜岡比西斯,並自立為波斯皇帝。

政變之後,高墨達宣布了一項措施,免去波斯境內所有人民三年的捐稅和兵役。這一舉措大得民心,人們紛紛起來擁護冒名巴爾迪亞的高墨達。一些當地的老百姓也趁機揭竿而起,殺死或趕走那些經常作惡多端的富豪,分光他們的家財。
得知國內大亂的消息後,岡比西斯急忙率領部隊回國,準備奪回王位。但在途中上馬時,他的佩刀刀鞘的扣子鬆掉了,刀從鞘中滑了出來,鋒利的刀刃正好刺傷了他過去刺傷埃及神牛「阿庇斯」的同一部位,岡比西斯痛得從馬上跌了下來。

這樣,岡比西斯只好暫時放棄了親自殺回波斯的計畫,派了一員親信大將,帶領一支部隊先趕回波斯。但這支部隊在埃及的大沙漠中遇到了沙暴,以致全軍覆沒,長眠在沙漠中。後來,他們的屍骨被現代考古學家們發現。
岡比西斯回到宮中後,由於天氣炎熱,加上裹傷的麻布沒有消毒,細菌感染了他的傷口,天天都要流出大量膿血,不到一個月便一命嗚呼了。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歷史》一書中記載了上述說法,其他的古典作家大多沿用此說。近代許多歷史學家在敘述岡比西斯之死時,也多採用希羅多德記述的說法,但一般都將其中的有關因果報應這一明顯不符合科學的成分剔除了。
在古代,除了埃及人的這種說法外,波斯國王大流士刻在貝希斯敦岩壁上的著名楔形銘文也談到岡比西斯之死,但寫得很簡略,對這一銘文,學術界有三種不同解釋。

一種解釋是「自殺」。這種說法在上世紀的末葉出現,已經被多數貝希斯敦銘文研究者採納。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岡比西斯得知高墨達發動政變之後,在絕望中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另一種解釋是「自然死亡」。一九一二年,德國學者蘇爾茲首次提出這種說法。他在一篇專門探討這個問題的文章《論岡比西斯之死》中,利用了二十種印歐語的成語資料,得出了岡比西斯是「自然死亡」的結論。一九一九年,雷曼——豪普特發表了他的著作《瑣羅亞斯特生存年代考》,也提出了同樣的觀點。

第三種解釋是「自死」。持這種說法的人把貝希斯敦銘文的波斯文原文同阿卡德、埃蘭異文進行了比較,並參考了其他的波斯銘文,提出:貝希斯敦銘文波斯原文記述岡比西斯是「自死而死」,而不是「自殺」,更不是「自然死亡」。他們認為,「自死」的說法和希羅多德的記述相吻合,反映了古代波斯的一種傳統觀念——推崇居魯士,貶低岡比西斯,這種說法「隱隱約約地暗示了大流士的觀點:岡比西斯之死未能逃脫因其所犯罪行而遭受的懲罰」。

另外,還有一些學者認為岡比西斯是死於「他殺」。有人說,岡比西斯「是被瑪高斯僧人所殺」。也有人說,岡比西斯「是軍人中的陰謀的犧牲品」。

同岡比西斯的死因一樣,關於他死亡的地點,也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在古代作家的記述中有這樣一些說法:克捷西認為,岡比西斯在胯股遭受偶然的刀傷後,在巴比倫死去;按普林尼的著作《自然史》記載,米底的阿格巴坦那城應是岡比西斯的死亡地點;約塞夫‧弗拉維則說,岡比西斯是死在大馬士革。

但按照希羅多德的記載,在臨死之前,岡比西斯曾問過手下他所在的那個城市的名字,手下告訴他是阿格巴坦那,岡比西斯聽後長嘆一聲道:「居魯士的兒子岡比西斯註定是要死在這裏的了!」希羅多德還強調:「這個事實證明,神托所預言的乃是他要死在敘利亞的阿格巴坦那。」但近代有人考證,敘利亞古時並無此城名,據此推測,岡比西斯可能是死於敘利亞希羅多德不知其名的某個鄉村。

□偉大的獻身 蘇格拉底死亡之謎

蘇格拉底(前四六九~前三九九),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傳說其父為石匠,母為產婆。他認為哲學的目的不在於「認識自然」,而在於「認識自己」;他主張有知識的人才具有美德,有美德的人才能治理國家。後被貴族民主派控以傳播異說、毒害青年、反對民主之罪,由法庭判處死刑。

西元前三九九年,最有影響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被雅典城邦的一個民眾法庭判處死刑,罪行是毒害青年、不敬神靈。蘇格拉底死得非常從容,事先他送走了妻子和兒女。在獄中,與他的弟子克里托等人侃侃而談,談了一番關於靈魂不死的問題,最後一句話是對克里托說的:「我還欠阿斯克裏皮烏斯一隻雞,不要忘了還他。」然後從獄卒手中接過毒藥,面色從容地一飲而盡,結束了他光輝的一生,享年七十一歲。

蘇格拉底出生在希臘雅典城邦,父親是一個石匠,母親是一個接生婆。與其他的哲學家不同,蘇格拉底願意經常接觸平民,他喜歡赤著腳,在雅典的大街小巷穿行,與各種行業的人探討各種各樣的問題。

蘇格拉底最先提出了神秘的目的論,即世界是由神靈創造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神靈為了一定的目的而製造的。例如,為了讓人聽,神給了人耳朵;為了讓人看,神給了人眼睛;為了讓人能說話和吃飯,神給了人嘴巴。他認為哲學的目的是認識自己,而不是認識自然。他稱自己不是智者而是「愛智者」,並標榜自己「自知其無知」。他貶低自然科學存在的價值,認為研究自然是褻瀆神靈的行為。

蘇格拉底主張「真知必行,知行合一」,提出「知識即美德,無知即罪惡」。他強調知識的對象是「善」,認為有知識的人才有美德,因此只有他們才能治理國家。但他有時又認為快樂即善或禁欲克己的生活即善。

和同時代中國的孔子一樣,蘇格拉底用言傳身教的方式,積極傳播他的學說,而且影響深遠。他的弟子眾多,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柏拉圖了。
蘇格拉底是個個性十分鮮明的人,使他既擁有大批狂熱的崇敬者,也有大批激烈的反對者。他宣稱為了讓雅典始終能夠精神煥發,神靈賜予雅典一隻「牛虻」,這隻「牛虻」即是他本人,為的是時時叮咬雅典這匹碩大的駿馬。可是反對者認為,蘇格拉底不像他自己所說的只是一隻「牛虻」,其實是一個危險分子。西元前四二三年,阿里斯托芬的喜劇《雲》在雅典上演,劇中蘇格拉底被描繪成一個傷風敗俗、不敬宙斯、專門唆使別人幹壞事的無賴。

西元前三九九年,根據雅典的法律(每個雅典公民都有權對危害雅典城邦的行為或個人提出公訴),三個雅典公民美利圖斯、阿尼圖斯和萊孔對蘇格拉底提出公訴,控告他毒害青年和不敬神靈。隨後五百零一名雅典公民組成了陪審團,他們聽取了雙方的辯護和證詞後,投票裁決,結果是兩百二十票反對,兩百八十一票贊成,最終蘇格拉底被判有罪,處以死刑。阿里斯托芬的《雲》成為蘇格拉底犯有瀆神罪的證據,因此,有人認為蘇格拉底被處死是罪有應得。

在得知將被判決之前,蘇格拉底還理直氣壯地堅持自己無罪。他認為自己的言行不但無罪,反而有利於社會;他覺得自己應該終生享有在雅典王城的圓頂廳提供的國家免費餐的待遇。對法庭判處他死刑,蘇格拉底毫無怨言,表示自己服從國家的法律和法庭的判決。

蘇格拉底死了,但作為歷史上第一位被判處死刑的大哲學家,他的死,震動了當時的希臘,也以它的悲劇色彩而強烈地震撼著後人的心靈。蘇格拉底在後人眼裏是如此偉大的哲學家,討論哲學問題是他生活的唯一樂趣,至多也不過是同他的同伴們閒談形而上學,到底是觸犯了哪條法律而被判死刑的呢?在雅典這樣一個標榜自由和民主的城邦裏,又怎麼會發生這樣的慘劇呢?兩千多年來,人們對他的死仍爭論不休。

法庭判決蘇格拉底毒害青年,看來很值得懷疑。在其一生非常注重美德的培養,他強調人們注重自身的素質和德行的完善,反對人們追求社會地位和物質享受,應該過一種儉樸而文明的生活,曾多次規勸人們潛心向善,「敗壞社會公德」又從何談起呢?說蘇格拉底褻瀆神靈更是無稽之談,他自己就相信「世界是由神靈創造的」,又怎會不敬神靈?因此,學者們難以相信,僅憑這兩條並沒有多少確鑿證據的罪狀便足以判處蘇格拉底死刑,他們斷定在其背後一定還隱藏著更深刻的原因。

有的人認為,蘇格拉底的死,根本原因是他曾組織過一個貴族小集團,利用這個集團進行仇視平民的活動。但讓我們來看一下他的出身,他生長在一個普通的小手工業者家庭,年輕時還做過石匠,而且他反對追求物質享樂,崇尚儉樸,與貴族始終保持著距離。儘管他的學生中有不少出身貴族的人,但這並不能說明蘇格拉底傾向於貴族。他喜歡赤腳和平民百姓探討人生哲理,這怎能說他仇視平民呢?顯然這種認識是站不住腳的。

有的人認為,因為蘇格拉底和同伴們討論時,毫不留情地揭雅典社會名流們的短,而得罪了許多社會名流,引起他們的忌恨並最終招致殺身之禍。這種說法的根據是柏拉圖的《申辯篇》,在此書中,柏拉圖詳細描述了蘇格拉底為了證實德爾斐的阿波羅神諭「蘇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而四處抨擊各界雅典名流,讓他們丟盡顏面而遭到忌恨。

有人的認為是出於政治報復,蘇格拉底的死同雅典當時的政治局勢有密切的聯繫。到西元前五世紀末,在雅典民主政治已經推行了一個世紀,而且深入人心。但在當時,卻屢屢遭受挫折。西元前四一一年,因為西西里遠征的失敗,雅典民主政治第一次被推翻,被一個四百人會議組成的寡頭政府取而代之。不久後,四百人會議垮臺,民主政治重新恢復。西元前四○四年,雅典在伯羅奔尼薩斯戰爭被斯巴達打敗,在斯巴達的支持下,「三十僭主」取代了雅典民主政治。

兩次民主政治的失敗,使雅典公民被深深地刺傷了。而在這兩次活動中,急先鋒都是反對民主政治的雅典貴族們。有些蘇格拉底的學生就在其中。蘇格拉底最親密的學生,雅典將軍阿爾西比阿底斯直接導致了西西里遠征的失敗,從而間接造成第一次民主政治的失敗,在伯羅奔尼薩斯戰爭中,他又背叛了雅典而投靠了斯巴達人。西元前四○四年,「三十僭主」的頭目克里提阿斯也是蘇格拉底的學生。

事實上,在蘇格拉底周圍,也確實聚集了一些反對雅典民主政治的貴族弟子。因此在西元前四○一年,雅典民主政治再度完全恢復以後,蘇格拉底就成了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但同時,在「三十僭主」當政時期,蘇格拉底卻敢於反抗克里提阿斯的非法命令。

有一次,克利提阿斯派蘇格拉底帶四個人去逮捕一個叫列昂的富人,蘇格拉底公然違命,並憤然離去。所以克利提阿斯對蘇格拉底也相當反感,他不准蘇格拉底再接觸青年,但蘇格拉底仍然置之不理。看來對蘇格拉底反對民主政體的說法也有失偏頗,因為「三十僭主」的統治他同樣反對。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嫉惡如仇的品質,使無論民主派還是「三十僭主」都不喜歡他。所以有的人認為,蘇格拉底的死是一個歷史性的悲劇。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5 14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