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老子新學大全集(簡體書)
滿額折

老子新學大全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作者簡介

楊郁,貴州金沙人,1977年考入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歷,現任中國城市出版社編輯。歷任中學、中專、大學教師,教研室主任,出版社編輯、編輯部主任等職。在口才學、管理學、心理學、教育學、文化學、歷史學等方面有專著多部,對《易經》、《老予》、《鬼穀子》、《戰國策》、《論語》等研究比較深入,各有專著。
黎荔,廣西梧州人,北京大學博士,現任西安交通大學教授、人文學院剮院長、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員,陜西省經濟文化合作促進會副主席,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陜西產學研基地辦公室副主任,陜西省改革發展研究會理事,陜西省企業文化研究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出版專著十多種,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參與省級重大文化產業項目。

名人/編輯推薦

《老子新學大全集》編輯推薦:《老子新學》第一次用宇宙生成論(無中生有而有無相生)、哲學本體論(以無為本而“無”體“有”用)、科學和諧論(“道”體“德”用而無為無不為)、技術實用論(正言若反、反正相成)、生活智慧論(“利而不害”而“為而不爭”)對《老子》進行了全方位的闡述。

目次

導讀 《老子字經》
《老子字經》說明
《老子三字經》
《老子四字經》
上篇 有關《老子》的文本闡述(上)
道經
第一講 體道論:玄同無有,眾妙之門
01.無名與有名
04.有無而玄同

第二講 無為論: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01.善惡同體,有無相生
02.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03.虛心實腹,弱志強骨

第三講 無中論: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01.沖用不盈,和光同塵
02.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第四講 無私論:無身而身存,無私而大私
01.以其不自生,故能成其私

第五講 無取論:上善若水,功遂身退
01.上善若水,利而不爭
02.功遂身退,天之道哉

第六講 無我論:身心合一,超越自我
專氣致柔,明白四達

第七講 無用論:有無相生,有利無用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八講 無身論:寵辱不驚,大成無身
01.淡定無欲,無境不樂
02.寵辱不驚,抱樸無身

第九講 無定論:無中窺有,玄中取實
其上不嗷,其下不昧

第十講 歸根論:不盈不滿,歸根復命
01.微妙玄通,深不可測
02.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第十一講 誠信論: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01.無為無事,不知而治
02.絕聖棄智,見素抱樸
03.善惡微殊,察察悶悶

第十二講 虛謙論:飄風不終朝,誠全而歸之
01.孑L德之容,其名不去
02.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03.希言自然,安靜如道
04.立者不企,行者不跨

第十三講 人本論:尊天地而和鬼神,守卑弱而反本根
01.有物混成,道法自然
02.重為輕根,輕則失根
03.無棄人,無棄物
04.知其雄,守其雌

第十四講 善悲論:不為不執,大悲大善
01.不妄為,不亂執
02.不以兵,不恃強
03.有道者不處,以哀悲蒞之

書摘/試閱



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不斷發生,老子主張走出“自我”的局限,超越“二元對立”的紛爭,最簡便而高明的方法就是進入“萬物一體”的境界。對萬事萬物一視同仁,忽視這種人為的界限。所以,老子認為,在“常道”的範圍之內,沒有長短、大小、好壞等區別,萬事萬物都是平等的。即使是一個普通的人,只要能夠超越“二元對立”、“三足鼎立”等人為的比較,別自己給自己貼上各種標簽,把本來不存在的東西去掉,尊重自己的存在,尊重別人的存在,尊重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存在,一個人的心態就會陽光,心情就會舒暢,一切就會順其自然,一切都會無往不勝。凡事都不是絕對的,任何事情都會有其解決辦法,任何事物都有相對的一面,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就能夠得出不同的答案,換一種方法去做,就會得出不同的結果。老子在這裏只是舉例性質地列舉了一些特殊的案例,實際上,每個人都可以不斷增加同類的例子,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02.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誰能深刻地理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等道“理”呢?老子的答案是“聖人”,於是老子接著這樣說:“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一、聖人無為,天人合一——“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科學的管理方法,可一言難盡,因此老子花了五千言來加以闡述,認為聖人能夠做到!
什麼是聖人?
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才是聖人,“德才全盡”的人謂之聖人。在有限的世界中,這種人存在的可能性是無限,所以孟子曾經說“人人皆可為堯舜”。可能正因為如此,儒家的經典著作《大學》的開篇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志善。”“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志善”被稱為《大學》“三綱領”。“止於至善”是一種人格的追求,能夠“止於至善”的人就是聖人!
對聖人的論述,三教九流都有,比比皆是,具體的聖人,在中國古典中記載著名的、被認可的主要有:伏羲、黃帝、炎帝、顓頊、帝嚳、堯、皋陶、舜、禹、伊尹、傅說、商湯、伯夷、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柳下惠、孔子等。
孔子之後,中國歷史上公認的聖人就不多了,但在有些領域被尊稱為“聖人”的也有,與現在的“股神”之類差不多。這些世俗之聖與公認的“聖人”關系不大,比如酒聖杜康、詩聖杜甫、醫聖張仲景、書聖王羲之、畫聖吳道子、茶聖陸羽、武聖關羽、草聖張旭、亞聖孟子、科聖張衡、商聖範蠡、謀聖薑子牙、張良、宗聖曾子、復聖顏回、算聖劉洪、史聖司馬遷、樂聖李龜年、文聖歐陽修、棋聖黃龍士、詞聖蘇軾、曲聖關漢卿、藥聖孫思邈、兵聖孫武、吳起、木聖魯班、智聖東方朔、字聖許慎、情聖徐志摩、鬼聖蒲松齡等!
推崇聖人,是《老子》價值觀的體現,是《老子》對價值觀的判斷,老子不反對知識,也不否定聖人。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團隊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或世界,價值觀是支撐點,是原動力,是凝聚力!真善美與假醜惡,文明與野蠻,成功與失敗,進步與倒退等,都是價值觀在發揮作用。有了聖人的價值觀,就可能成為聖人;沾染小人的價值觀,只能成為小人。
老子的大智慧在於,不僅看到了聖人的價值觀,也看到了小人的價值觀,並且兩者能夠相互轉換,這個轉換的關鍵就是“有”和“無”——眾妙之門。
在和諧的時代,就出現“天人合一”、“科學發展”的局面;在動亂的年代,就出現“橫掃一切”、“人的因素第一”等現象!這就是“正道”完美的價值觀與“邪門”醜惡的價值觀的較量。中國歷史上出現的“貞節牌坊”、“文死諫”、“武死戰”等就是價值觀的偏執典型例子。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