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兩個人的人生論語:鄭與點戴海書信集(簡體書)
滿額折

兩個人的人生論語:鄭與點戴海書信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5 元
定價
:NT$ 213 元
優惠價
8718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兩代知識分子思想的碰撞交流,讓我們見到,在浮躁間可以這樣安頓心靈……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科學家間忠范與國家級媒體記者共同為你推薦——《兩個人的人生論語(鄭與點戴海書信集)》。其選題與行文,有文化底蘊,有哲理情趣,有生活氣息,卻又和而不同,保持各自的語言風格。在物欲橫流的當下,閱讀此書,可以讓浮躁的心靈,得到一絲安頓。

作者簡介

鄭與點,本名鄭艷,生于1974年。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1996年至1999年長沙電視臺《百姓》《女性完全關注》欄目制片人。1999年至2002年湖南衛視《新青年》欄目記者、導演。2002年至2006年《大學時代》雜志社采編中心主任。現供職于某大型文化企業。 戴海:生于1937年,湖南湘潭人,曾就讀于湖南師范學院中文系,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班。1964年至1981年,在新疆任兵團政干校、自治區黨校教員;1983年至1996年,在湖南師范大學任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教授;曾任中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理事、中華教育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南省演講口才學會名譽會長等。著有《人生箴言錄》(中國青年出版社)《秋林拾葉》(中國青年出版社)《壇邊話語——教育隨筆演講錄》(國際文化出版公司)《逝者如斯——五十年日記選編》(海南出版社)等,并在《教育藝術》《三湘都市報》《湖南教育報》等多家報刊寫過專欄。

名人/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兩個人的書信集,也是兩代知識分子思想的碰撞浪花。著者戴海是年屆七旬的退休教授,鄭與點則是個年方“而立”的傳媒人。雖然他們人生閱歷不同,但他們在注重內涵和底蘊這個契合點上構建起對話的平臺,在一封封書信中,談生命與死亡,談自然與社會,談孤獨與寧靜,談讀書與旅游,談戲劇與音樂……選題與行文,有文化底蘊,有哲理情趣,有生活氣息,卻又和而不同,保持各自的語言風格。前者恬淡而古樸,後者清純而時尚。在物欲橫流的當下,閱讀此書,可以讓浮躁的心靈,得到一絲安頓。

目次

1
D 書信是一雙布鞋、一身休閑服
Z 關于孤獨,關于伙伴
D 孤獨,倒也寧靜、清爽

2
Z 死亡教育
D 正視死亡,堅強地活著

3
D 文化徽州
Z 而立之前,曾經“浪游”

4
Z 舞臺藝術點亮心靈
D 舞臺小天地

5
D 浪漫,為人生添異彩
Z寧可浪漫地失去

6
D 思索與感悟
Z 話劇青春
Z 我們都是時代的人質

7
D “徽”,是美神愛神
Z 永恒的女性美

8
D 不為“關系”所累
Z 人生態度與選擇
Z 神仙眷屬
D 通信,精神上的親近

9
Z 音樂、文化底蘊與美
Z 臺灣女人
D 文化底蘊與人的氣質美

10
D 想做“讀書種子”
Z 年年歲歲一床書

11
Z 南方之行
Z 今冬第一場雪
Z 站在這一天,回望這一年
D 年關像一道門檻

12
Z 沒有季節的女人
Z 全世界最便宜的東西
D 從尺牘尋覓古時信息

13
D 欣賞子煦,兼說母愛
Z 孩子誕生那刻,母親也隨之誕生了

14
Z 偶像汪潮涌
D “偶像”,還是榜樣

15
Z 紀念魯迅的活動
Z 又見濮存昕
D 青春的滋養

16
Z 愛上博物館
D 是“龍種”,就莫變“跳蚤”
Z 大學畢業十周年聚會

17
D 尋根問祖
Z 思接千載“尋根問祖”之後

18
D 切磋琢磨 其樂無窮
Z 另一個精彩的世界

19
Z 古琴的魅力
D 在長輩和後人之間說話

書摘/試閱

戴海老師: 進入2005年,我接到你的信。
書信,對我這個已經日漸習慣電子辦公的人來說,是久違的鄭重。
接到第一封信,那白紙黑字幾頁紙有著奇特的重量。我想過回信,但給你回信心里有障礙。其一:經過10多年的了解,我認定你是人格高尚的人,在你這種人格力量籠罩下,我很可能努力“向你看齊”,在文字表達中也盡量把自己塑造得高尚些。也就是說,給你回信我可能會包裝自己的思想,粉飾自己。其二:你是一部內涵太豐富的書,而我的儲備太單薄,與你書信交流,我有些膽怯。
當然,這些障礙從另一個方面也反映出我的性格特點:我實在是個“ 知難而退”的人。你太熟悉我的性格特點,教育經驗的積累也使“因類施教”成為你自然的行為方式。這樣,我還在猶豫不決中,你的第二封信又到了。
我終于被激發。俗話說,“響鼓不用重錘”。你已經重重地敲了兩錘子,我要是還沒反應,也太不像話了。寫到這兒,居然覺得自己還是頗有些豪俠之氣的。
我們是兩輩人,成長在不同的時代里。你對我而言,亦父亦師亦友。
你道德高尚但并不古板,有些方面你好像倒著長,這些年心態曰益活潑了。你的心態成為我回信的基礎:知道你什么都能包容,我也就放肆而真誠。
我想每封信著重談一個主題。這第一封,我想談談關于孤獨,關于伙伴。
孤獨,是個永恒的話題。就像生與死,愛與美一樣。但孤獨感與不同的個體捆綁在一起,也成就了多元而多彩的內心世界。
周六晚上,我和喻意志通了個電話。她是我生命中重要的朋友,在電話里,她用很低沉的語氣告訴我,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音樂研究所想把她調過去,那是做音樂研究最單純的地方,她愿意過去。
和她在電話中交談時我把難過的情緒壓抑著,理性地幫她分析具體情況同時表達祝福。放下電話後再也控制不住,倒到床上哭。
又一個好朋友準備去北京。這幾年,我的幾個好朋友陸續北上,雖然 “京城居,大不易”,他們還是憑著能力比較好地安頓下來。如果意志也離開長沙,我更孤單了。
泰戈爾曾說:“人獨自在自己的奧秘中流連,沒有旅伴。”紀伯倫也寫道:“你的生命是遠離一切家宅和社區的一所孤零零的房屋。”既然孤獨是種宿命,每個人都有自己排解孤獨的方式。
一直以來,親情和友情在我的生命中占據了很重的分量。每個人都是世界上旋生旋滅的偶然存在,既然人生最終是場悲劇,和相親相愛相知的人相濡以沫,是減輕悲劇痛楚的有效方式。
相親相知的人給我的生活染上一些色彩,給我的心靈造成一種氛圍。
對待空間距離的分離,我總是很難過。這些年,我寫了幾篇關于好朋友的文章,《黃金搭檔》《純凈的張三豐》《稻草娃娃在哭泣》《青春祭》等,這些文章都產生于分離之後的惦記與懷念。現在我已“而立”,回望過去的30年,一直比較快樂地活著,很大程度上因為身邊這些朋友,實在地豐富了我的人生。
很有意思,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有好朋友沉淀下來。小學、中學、大學,長沙電視臺、湖南衛視、《大學時代》,總能遇到陽光般的伙伴,相契相攜。有時候,因為我這個紐帶好朋友們聚在一起,那種歡樂的場景,我現在回想還有傻呵呵的幸福感。
現在,我們都成熟了,工作、家庭,負載著種種責任,每個人都被羈絆著,各自忙碌。這段時間,我因公務兩次去北京,和朋友們相聚甚歡,看到他們紛紛取得不俗的成績,我由衷高興同時也受到激勵。具體情況我在電話里和你說了,還有更深層的東西沒和你說,就在這里寫給你吧。
我更深層的感覺是清醒。在北京,我受到善待和禮遇,這些際遇都是真實的,也是非常態的。朋友們覺得我難得來,刻意安排和我相聚,努力呈現給我的,也是好的一面。而在常態中,他們非常忙碌,在奔向各自目標的過程中各有各的煩心事。即便在同一座城市,大家都是朋友,聯系也不多。
清醒地認識到,我的根在蘿卜白菜的地里,我應該更沉潛一些。這些年,數十次去北京,感謝朋友們,給我那么多難忘的記憶。這次在回來的列車上,越接近長沙,我越心安。
曾向你抱怨,在長沙我所處的大環境缺乏學習氛圍,你對我說:“事實上,真正影響人的是小環境,你的朋友圈子,你的工作單位,你的家庭。小環境是可以努力營造的。”這些話讓我豁然開朗。
我現在開始著重于小環境的營造。同時注重自我修煉,在孤獨中學習好好自處。
人注定是被束縛的,被一己的肉體、環境,被一些看似小小的力量束縛著,不得掙脫。但是我想要更大的世界,想要飛出去。
靠什么力量飛出去?文學、音樂、繪畫、影像,傾訴、傾聽,包括想像,都是飛翔出去的方式和力量。我會愈發看重這種心靈的取暖和精神的飛翔。
當然,我也更珍視和伙伴們的相處。現在我把可親可愛的人統統當作伙伴,老老幼幼,伙伴們還真不少。這兩周外婆、媽媽都在妹妹家,我幾乎每天中午都過去陪她們吃飯,聊聊天。我珍視這些溫暖的情誼。
其實,寫下這么多,主要觸發點還是得知意志準備離開的傷感。今天下午,她坐火車回浙江大學,準備博士後論文。約好共賞桃花杜鵑花的,終究沒有成行。
有句古詞寫得好,“浮生長恨歡娛少”,我越來越覺得,無論得意失意,須盡歡、須盡歡。
問候劉阿姨! 鄭與點 2005年4月6日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