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癌症奇案(簡體書)
滿額折

癌症奇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2 元
定價
:NT$ 72 元
優惠價
8763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癌癥奇案》主要內容: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人們對癌癥的認識不足,警惕性不高,更談不上如何預防癌癥的發生,因此,大多數癌癥患者未能.又時就醫,可以說有一半以上的癌癥病人當病情發展到了中、晚期才來就診。這時,由于臨床治療上確實存在著許多困難,患者的生命常常受到嚴重威脅。不少人(包括一些醫生)都認為癌癥是“不治之癥”,甚至有人還這樣說:“一旦患了癌癥,就等于宣判了死刑”,因此,在廣大人群中“談癌色變”,病人、家屬和單位都十分緊張。其實,事情也不一定完全是這樣。筆者在近50年的癌癥診治工作中,遇到的中、晚期癌癥病人也有治愈的。記得在1991年10月,華西醫大(現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科召開了一次腫瘤患者康復會,當時登記到會的病人,存活5年以上就有300余人,其中有的病人已存活30年以上。經筆者診治的癌癥病人已存活30年以上的就有4例,存活20年以上的就更多了。如果要論最難治愈的癌癥,可能要數肝癌、胰腺癌和膽管癌了。

作者簡介

譚厚生,1926年出生于四川開縣,1950年考入國立重慶大學醫學院本科,1952年10月院系調整來成都華西大學。1953年學校更名為“四川醫學院”,後又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現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1955年大學畢業後留校,分配到學院附一院放射學教研組。1959年醫院成立獨立的腫瘤科,後一直在腫瘤科工作。1989年10月退休,返聘1年後離開華西醫科大學附一院,以後依次在華西醫大退休教授門診部、成都科技大學校醫院、四川省教師醫院、成都友誼醫院繼續從事腫瘤診治工作。
1965年開始探索腫瘤斷血治療餓死癌細胞的方法。
1974開始研究抗癌中藥,并在治療工作中取得優異效果。
1980年發現氦一氖激光能治愈放射性皮膚損傷,有關論文曾獲成都市科協優秀論文獎。
1981年研究利用太陽能治療皮膚癌取得重大突破。1986年在第八屆歐洲腫瘤熱療學術會上論文以第一組第一名的次序交流。1987年4月21日中國科學院《科學報》報首表揚。
1985年研究放療合并磁療治療腫瘤,領先國內外。研究論文人選四川人民出版社《中華優秀科學論文選》。
1986年研究放療增敏中藥,經中國癌癥研究基金會實驗證實該中藥有中等放療增敏作用。
1989年與成都科技大學合作研究“人體胸腺注射液”,在國內首先通過鑒定。
1993年著有《患了癌癥怎么辦》一書。

名人/編輯推薦

《癌癥奇案》由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全球每年有1 000萬例新的癌癥病人,半數以上的病例是在發展中國家。全球每年有600多萬人死于癌癥,占世界所有死亡人數的12%。癌癥在工業化國家的最常見死亡原因中居第2位,僅次于心血管疾病。報告強調,若能及早發現癌癥并治療癌癥,那么,在全球每年確診的l 000萬例新患癌癥病人中,約l/3的病例是能夠治愈的,l/3的病例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報告中還闡明了如何通過有效的姑息治療,大幅度地減輕余下的1/3病人的病痛,延長他們的生命。
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人們對癌癥的認識不足,警惕性不高,更談不上如何預防癌癥的發生,因此,大多數癌癥患者未能.又時就醫,可以說有一半以上的癌癥病人當病情發展到了中、晚期才來就診。這時,由于臨床治療上確實存在著許多困難,患者的生命常常受到嚴重威脅。不少人(包括一些醫生)都認為癌癥是“不治之癥”,甚至有人還這樣說:“一旦患了癌癥,就等于宣判了死刑”,因此,在廣大人群中“談癌色變”,病人、家屬和單位都十分緊張。其實,事情也不一定完全是這樣。筆者在近50年的癌癥診治工作中,遇到的中、晚期癌癥病人也有治愈的。記得在1991年10月,華西醫大(現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科召開了一次腫瘤患者康復會,當時登記到會的病人,存活5年以上就有300余人,其中有的病人已存活30年以上。經筆者診治的癌癥病人已存活30年以上的就有4例,存活20年以上的就更多了。如果要論最難治愈的癌癥,可能要數肝癌、胰腺癌和膽管癌了。

目次

第一節 利用太陽能治療皮膚癌34例報告
第二節 微波熱療合并放療治療32例惡性腫瘤中的奇案
第三節 放療合并磁療治愈1例晚期滑膜肉瘤奇案
第四節 口服胃蛋白?治療肢端肥大癥
第五節 胃癌治療奇案
第六節 中西醫結合治愈平滑肌肉瘤和乏特壺腹周圍癌
第七節 中西醫結合治愈原發性肝癌
第八節 中西醫結合治療胰腺癌2例報告
第九節 中西醫結合治療胰腺癌探討(附12例報告)
第十節 中西醫結合治療膽道癌3例
第十節 大腸癌、結腸癌、直腸癌奇案
第十二節 多學科綜合治療食管癌
第十三節 鼻咽癌奇案
第十四節 鼻咽癌的誤診問題
第十五節 用中藥做增敏劑進行放療合并化療治愈中晚期喉癌1例
第十六節 1例舌癌奇案
第十七節 中西醫結合治療1例口底癌
第十八節 甲狀腺癌治療奇案
第十九節 乳腺癌奇案
第二十節 中西醫結合非手術治愈乳腺癌l例報告
第二十節 肺癌治療奇案
第二十二節 胃蛋白?治療庫欣綜合征(附l例近期療效報告)
第二十三節 晚期卵巢癌術後復發治愈1例
第二十四節 骨與軟組織腫瘤治療奇案
第二十五節 原發灶不明的晚期轉移癌治療2例
第二十六節 人體胸腺制劑在惡性腫瘤治療中的影響
第二十七節 抗癌中藥研究
第二十八節 放療增敏中藥研究
第二十九節 食物營養與防癌
編後記

書摘/試閱

人的生長激素是由191個氨基酸組成的單鏈多?,相對分子質量約為21700,其中第53與165,182與189位上半胱氨酸之間,構成兩個二硫鍵。從分子的結構上來看,似乎可以被胃、胰蛋白?或糜蛋白?所分解。但有人認為,被分解之後生長激素的活性并未消失。最近,Fryklund和Trygstad等用牛胰蛋白?來分解牛的生長激素,而激素的作用仍然存在。由此看來,胃蛋白?治療肢端肥大癥的機制,不能用?直接破壞生長激素來解釋。但據其臨床癥狀迅速緩解或消失現象來看,似乎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1.胃蛋白?可能促使D細胞分泌生長抑素近十多年來,蛋白質化學的進展、超微結構的研究以及免疫組織化學的興起,促進了胃腸激素研究的發展。目前至少已有15種分泌胃腸激素的細胞類型被發現,并已知其大部分胃腸激素的氨基酸結構,但對它們在消化道的釋放機制和生理功能還未完全清楚。胃腸道的內分泌細胞,有的位于黏膜表層,并有微絨毛從頂端介入胃腸腔中。當接觸到消化管腔中的食物或食糜的某些成分時,則可引起細胞向基底部血液中釋放出激素。有的內分泌細胞無微絨毛,與胃腸腔無直接聯系,可能是受內環境的變化及消化道內容物的壓力而分泌激素。不同類型的細胞,分泌不同的激素,D細胞分泌生長抑素。D細胞在消化道的分布較廣,尤以胃體部、幽門部、胰島及十二指腸等為多。整個消化道生長抑素的含量,遠比下丘腦為多。當胃蛋白?進入消化道後,可能會引起某些胃腸激素的釋放,其中促使D細胞分泌生長抑素的可能性很大。
2.胃蛋白?可能干擾破壞蛋白質的合成在生長激素的作用下,氨基酸進入細胞的量增多,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核糖核蛋白體核糖核酸(rRNA)的合成增加,這樣就為蛋白質的合成提供了條件。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