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黑白袁世凱(簡體書)
滿額折

黑白袁世凱(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袁世凱其人,恰與三國時的曹操類似,遇治世則為能臣,遇亂世則為奸雄。生逢中國正值風口浪尖時期,他極有可能成為撥亂反正、一統中華,穩居一朝太祖的人物。對于衰弱已極的中國,他看到了重建權威的必然,卻沒有“訓政”、“專政”的覺悟,把自己的路走絕了。他當了四十三年的英雄,八十三天的竊國大盜,最後被淹沒在歷史的謾罵聲中。
然而,客觀地評價袁世凱,他并非十惡不赦,相反,他也做了許多益事,甚至在清末的歷史舞臺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歷史總在那一剎那間轉向,袁世凱究竟是黑是白?是對是錯?只能由歷史本身去言說……
《黑白袁世凱》以“調侃”的文字語言將袁世凱官宦歷程詼諧記述,并對袁世凱的行為以及心理活動生動刻畫,對袁世凱竊國稱帝給予犀利的譏諷,飛越了袁騰飛講述歷史的手法,跨過了易中天講史的犀利,有較為顯著的閱讀情趣,同時將史學新研究、新認識巧妙融合,堪稱一本曼妙的史學文化休閑讀物。
《黑白袁世凱》由劉杰編著。

名人/編輯推薦

他年輕有為,在朝鮮的壬午兵變中大顯身手,平定叛亂;
他鋒芒初露,從一個小站平步青云,開始了官宦生涯;
他結朋交友,織羅了一個極為龐大的利益集團網;
他手握重兵,成為朝中權極一時的顯赫人物,連太後與皇帝都爭先恐後地拉攏;
他游刃有余,在殘酷的宮廷政變中巧妙地保存了自己的實力……
然而,與名垂青史、千古人物僅一步之遙,他卻登基稱帝;
前半生,極力扮演著英雄,贏得歷史喝彩;
後半生,無情扮演著小丑,招致後人謾罵;
——他,就是袁世凱,世人眼中一朝惡而善全無的竊國大盜;
然而,在劉杰筆下,《黑白袁世凱》徹底顛覆了袁世凱與教科書上的忠奸兩列,乃至公眾記憶里古板黑白的印象,使得中國近代名人史變得如此復雜、精彩、犀利、好看;
亦黑亦白,亦正亦邪,歷史真實在矛盾與悖論中浮沉……

認識劉杰的時候,他還是個商人,一天到晚像只沒頭蒼蠅一樣,風風火火地四處亂竄,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忽然有一天他宣布要離開商圈,我們以為他也就是說說而已,誰知道竟然真的閉門謝客成了名副其實的“坐家”了,跑回去把自己關進小樓,有板有眼地寫起了小說,于是我把他劃在我朋友當中的文化圈子里。這些年劉杰連續出版多部小說,從《男人四十》、《籃彩描金》,到《今天你過得好嗎》和《混子》,一本比一本精彩,而且身後都隨附著一批擁躉,尤其是兩本小說被導演們慧眼識珠,竟然要翻拍成真人秀,放到大眾傳播媒體上去,由此可見他的文字功力。
劉杰這個人很俗。上世紀80年代經商,他俗不可耐地跟著大家一起下海撈金;時下興拍電視劇,劉杰的小說又被搬上熒屏,而且聽說最近又和著名制片人鄧燁女士一起在搗鼓電影。如果從傳統角度來看,你能說他不俗?
劉杰又很雅。近百平米的書房里擺著兩千年前的古董;條案上的墨汁旁邊總有那么幾幅精美的行楷,還有一把據說是乾隆年間的古箏;和商人雅聚,劉杰口里從沒有錢字——盡管擺在面前的這壺金駿眉價格不菲。
個把月前,劉杰突然將一部書稿擺在我面前:“寫北洋時期的,算是通俗演義吧。你不是對清末民初的歷史感興趣嗎?給提提意見,順便幫我寫個序。”
噢?這小子竟然還在研讀歷史!這讓我再一次認識了多面的劉杰。
二十多年前,我還在武漢讀研究生的時候,我們學校就是研究民國史的大本營,武昌首義就在武漢,學校的山坡上就坐落著黎元洪的墓。上個世紀90年代初,窮學生時代的我不知去過多少次首義路,爬過多少次黎元洪墓,盡管研讀的內容與民國史無干,但也多多少少知道點民國的事兒。
但是令我沒想到的是,交往多年的劉杰竟然對民國史有研究,而且閑聊時他竟然只字未提。看民國的書就得說民國的事兒,好在這些年工作之余我還愿意讀點近現代史,盡管沒有成果,但卻也有些心得。
北洋這段歷史近幾年里真的很熱,看看時下琳瑯滿目的新作就可想而知。民國(北洋)史熱的原因想起來不外乎兩種,一是我們對這段歷史的了解太少太貧,教科書上的自不必說,就是大部分的近現代史也基本把民國一段輕輕帶過;另一個原因大家可能更明白,盡管這段歷史離我們并不遙遠,但是真正能夠弄清真相的,僅是極少數這方面的專家學者,艱澀的文字流傳不廣,自然少有人知。
劉杰這部書把紛紜復雜而且頭緒繁亂的北洋史,用通俗的語言敘述,并結合了他劉氏幽默的語言特點,以及綜合了時下的一些流行用語貫穿于書中,令人忍俊不禁,讓讀者輕松獲得閱讀快感。尤其重要的是,在這本書中,劉杰巧妙地融入自己獨到的見解,且點到即止,在這個時代顯得更有意義。盡管有些不與人同的觀點值得再研討,敘述框架需要繼續考究,但這些就像蔡東藩寫的通俗歷史讀物一樣,過于苛求顯然有失公允。
對民國人物及事件的是非公斷一直存在很大爭論,但這些爭論并不影響後人對史實的敘述。如果我們僅僅局限在某人某事的爭論上,我們何時才能看到這類讀物?因此我要鄭重地告訴讀者,劉杰這本書僅是一本民國通俗演義,不要把它當成學術研究著作來看,只有這樣,你才能進入閱讀狀態,享受歷史和文字帶給我們的愉悅。
不過我更看重這本書的文字和由此傳達給我們的情趣。閱讀本來是件快樂的事情,從閱讀中獲取知識僅是其一,獲取情趣才是更多讀者的需求,而這本書除了普及民國歷史知識外,恰恰能滿足普通人士所追求的閱讀情趣。
書中精彩的語言比比皆是。在歷史敘述中夾雜著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理解,對歷史和現實的認知。這些語言本身就是雋語,恰當地用在史實的敘述之後,讓人解頤,更發人深思。僅憑這一點,這就是一本有趣的書。這本書寫得也很有趣。
作者還是小說家,在敘述史實時充分展現了作者的文筆功力,因此這還是一本耐讀的書。且看作者是如何運用自己看家本領的:
——腦袋已經被打爆了,像個散了黃的雞蛋一樣來回地搖晃著。
——袁世凱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徹底崩潰,他的心就像被一把尖刀胡亂地捅扎一樣,連同他的靈魂一道都給一點一點地捅成了碎片,在漆黑的漫空中飄灑。
此類描寫用詞準確,比喻生動,文字功夫當然是普通歷史讀物所望塵莫及的。中國史學家從司馬遷開始就講究文采和細節描寫,這樣的歷史書才耐讀。
研讀歷史從來離不開現代視角,說歷史是純潔的女孩子也罷,說讀史可以明智也罷,離開作者當今所處的時代空說歷史從來都不現實。這本書的另一個長處就是作者處處用現代視角審視歷史,從民國那些有趣的人物和事件中,引發當代人的思考。
——歷史不過是數學概念中的一條平行直線,而歷史事件才是構成這條直線的點,由這個點兒再帶起一個面,從而構成了歷史。
——如果真想整某個人的話,無論如何都能從其人身上找出各種毛病來,或者說,在官場混了這么多年,無論如何辯解自己有多么廉潔多么奉公,無疑是在拿大奶子糊弄小孩,只是要看是否真的去查,如果真的要去查的話,任何一樁不起眼的小破事,都有可能成為置人于死地的起源。
作者這些話語都是在敘述那段有趣的歷史中娓娓道來,讀起來不覺得突兀,而又啟發人們思考,或發出會心一笑,這樣的文字才值得當今的讀者閱讀。
此書的可讀、耐讀、值得讀還不僅僅如此,如果說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精神秘史,歷史同樣也是如此。在敘述清末官場時,作者一句“要么忍,要么殘忍”,真是道出了整個民族的特性。近期正翻閱梁漱溟的《中國文化要義》,其總結中國人的特點是,堅忍和殘忍從來二合一,作者從歷史中得出的結論,與此正相吻合。
此外,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對歷史事件的披露,作者都汲取了好多現代研究成果,好多與我們以往的理解大相徑庭,這些也是值得一讀的理由。
作者讓我給這本書作序,本已誠惶誠恐,拉拉雜雜寫下自己的讀後感。相信劉杰的北洋史還要繼續熱下去,他的這個系列也要繼續陪伴大家。從書中我們認識了民國,同時也認識了另一個劉杰。

目次

代 序 劉杰和他筆下的北洋時代
第一章 初露鋒芒
 誰都不知道袁世凱究竟在李鴻章跟前說了什么,包括他的師傅張謇,當年頗費心思地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以至後來的史學家唐德剛、陶菊隱等也都在猜測,袁保齡、袁世凱還有一個絕世聰明的徐菊人,到底都在李鴻章面前說了什么,居然讓李大人對這個年輕人如此刮目?就像袁世凱在臨終前所說的那句“他害了我”一樣,始終是個謎。不管怎么說,總而言之一句話,李鴻章李大人從這時起,對袁世凱確實另眼看待了。
 袁世凱是怎么死的?
 袁家祖墳上的那一縷青煙
 投奔吳長慶
 壬午兵變
 老袁在朝鮮搗鼓的那點事
 乳臭未干的少年
 著名的甲申政變
 風光的“袁副官”
 刺客洪鐘宇
第二章 平步青云
 然而,袁世凱所不知的是,他主動拜訪張謇的結果就是,又給他人生帶來了一個超值的機會。因為有了張謇這一層關系的介紹,袁世凱 通過翁同龢認識了榮祿,走上了另一條路,這是他日後走向總統乃至臭名昭著的“洪憲”皇帝所邁出的至關重要的一步!
 升職通商大臣
 從朝鮮練兵開始
 得罪了不少人
 東學黨之亂與甲午戰爭
 上任小站
 嘹亮的軍歌
 公車上書與“名譽皇帝”
 康有為的強學會
 譚嗣同敲錯了門
 “戊戌政變”後一片肅殺
 擋不住的運氣
第三章 亂世梟雄
 在老袁正式上任山東巡撫還不到一個月,就果斷地和德國鐵路公司總辦海德里希南?馮?希勒巴簽訂了膠濟鐵路的修建章程。這個貌似簡單的合約,實際已經透露出袁世凱已經動了殺機的強烈信號,因為在此之前,由于義和團的仇視洋人行為,使這條鐵路在勘驗修建過程中,曾經多次發生了流血沖突。既然已經發出了信號,接下來老袁就該大開殺戒了。
 義和團之變
 做了三天皇帝夢
 要么忍,要么殘忍
 聶士成之死
 《辛丑條約》庚子賠款
 八國聯軍進北京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做官的技巧
 2B 不僅僅是鉛筆
第四章 權傾朝野
 這一練兵,徹底暴露出了袁世凱的家底子。雖然朝廷在此前也知道袁世凱有多少人馬,可那都是紙面上的數字,和直觀還是有很大的距離,而如今這一露臉,好家伙,烏壓壓一片的全是兵,說好聽的,那叫氣勢,說不好聽的,就叫做震懾——誰看了不害怕?
 袁世凱的親信們
 日俄戰爭
 慈禧的心病
 革命黨人的爆炸案
第五章 危機四伏
 這步棋走得再明白不過了,她要“以王制王”,以醇親王來牽制慶親王。這叫做“平衡”!只是啟用了醇親王就達到“平衡”的效果了嗎?別急!如果事情真的這么簡單,還真就小看了慈禧的政治手段,接下來她要使出的是政壇上的殺手?,以達到她希望能得到的真正“平衡”!
 五大臣的謊言
 立憲風波
 動蕩的年份
 徐錫麟刺殺恩銘
 都是好色惹的禍
 瞿鴻禨與岑春?聯了手
 丁未大參案
 從女人的嘴里倒下去
 再參岑春?
第六章 隱居生活
 老袁是否真的已經看破世事,決定退隱林下了呢?這一切看上去都像是如此啊!你看他別墅里的那些門廊上的楹聯,哪一字那一句,不 都透露出一種超脫感?老袁有張照片很名,就是在這個時候照的,照片中的他頭戴斗笠,身披蓑衣,坐在小船上垂釣,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哪還有一點叱?風云的政界巨人的影子呢?
 一山不能容二虎
 慈禧、光緒都死了
 秋後算賬
 段祺瑞顯露猙獰
 許瞎子的預言
 老袁和他的妻妾們
第七章 內憂外患
 這個時候的大清王朝,像一艘千瘡百孔的破船,正開足了馬力,搖搖晃晃地加快速度向萬劫不復的冰川駛去,大有抱著地球去跳海的大無畏架勢。如果說,在慈禧時代這艘船內部朽爛,只是徒留一個華麗外表的話,那么進入到了宣統時代,連表面都變得破爛不堪了。
 搖搖欲墜的清廷
 汪兆銘刺殺攝政王
 腦殘的載灃與保路運動
 傻子趙爾豐
 前來送死的端方
 超級猛男溫生才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彭劉楊三烈士
 武昌起義第一槍
 黎元洪其人
第八章 再度出山
 老袁一看張老師態度真誠,所以也就不藏著掖著了,一副恭順的學生模樣,這讓張謇心里很是受用。袁世凱對張老師說:“有朝一日,若蒙皇上天恩,讓世凱再度出山,學生必定一切遵從民意而行,也就是遵從老師您的意旨行事。世凱在此請求您,能夠將學生的誠意傳達給銳意憲政的人士,讓他們知道世凱對憲政的真誠擁護。”
 再請袁世凱
 “兵諫”與吳祿貞之死
 胡蘿卜加大棒的談判方式
 青幫老大陳其美
 南北議和
 美女殺手再次現身
 北洋之虎的咆哮
第九章 出任總統
 滿清王朝退出了歷史舞臺,孫中山也向袁世凱兌現了承諾,即日向國會提出了辭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之職。但是,另外附加了三個條件:臨時政府駐地設于南京,不得更改;新總統親到南京受任之日,本總統及國務員始行解職;臨時參議院所制定之臨時約法,新總統必須遵守。
 蹊蹺的北京兵變
 疑竇叢生的謀殺案
 究竟是誰殺了宋教仁?
第十章 洪憲皇帝
 十二日一早,袁世凱謙讓一番後,只得“笑納”了皇位,并說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予之愛國,詎在人後?但億兆推戴,責任重大,應如何厚利民生,應如何振興國勢,應如何刷新政治,躋進文明,種種措置,豈于薄德鮮能所克負荷!前次掬誠陳述,本非故為謙讓,實因惴惕文縈,有不能自己者也。乃國民責備愈嚴,期望愈切,竟使子無以自解,并無可諉避。”于是,為了“救國救民”,袁世凱只好“委屈”自己當上了“中華帝國”皇帝,發布詔令自一九一六年元旦起,改用“洪憲”年號。
 黎元洪入甕
 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
 荒唐登基
 蔡鍔護國與二陳湯
尾 聲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初露鋒芒
誰都不知道袁世凱究竟在李鴻章跟前說了什么,包括他的師傅張謇,當年頗費心思地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以至後來的史學家唐德剛、陶菊隱等也都在猜測,袁保齡、袁世凱還有一個絕世聰明的徐菊人,到底都在李鴻章面前說了什么,居然讓李大人對這個年輕人如此刮目?就像袁世凱在臨終前所說的那句“他害了我”一樣,始終是個謎。不管怎么說,總而言之一句話,李鴻章李大人從這時起,對袁世凱確實另眼看待了。
袁世凱是怎么死的?
一九一六年六月六日。上午十點三十分。
已經奄奄一息的袁世凱在法國醫生特拉克?布希爾注射的強心針下,最後一次睜開了眼,泛白無神地看著站在周圍的徐世昌、王士珍、段祺瑞、張鎮芳以及他兒子袁克定,喃喃地說出了留在人世的最後一句話:“他害了我!”十分鐘後,整個人就如同切斷了電源的電燈,瞬間便墜入了一個漆黑的深淵。
袁世凱就這樣離開了人世。與袁家的列祖列宗們一樣,生命之門像一道魔咒,跨不過六十這個關口。這位北洋軍閥的領導者,自辛亥革命後登臺,成為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在位期間致力發展實業,統一幣制,并且創立近代司法和教育制度,大膽廢除了在中國歷史上擁有很深根基的科舉制,然而最終卻架不住楊度等人的忽悠,不知道是不是哪天早晨不留神頭被門給擠著了,腦子竟然發熱地登上了讓他背負一生罵名的皇位——洪憲皇帝!
大概到這個時候他才明白,即使他袁世凱真把內褲穿到外面,也肯定做不了超人了!可是已經到了這個時候了,人都忽忽悠悠地飄在了陰陽兩界的邊緣,明白了這個道理又有什么意義呢?
“他害了我!”這句話耐人尋味。
到底是誰要了袁世凱的命?是忽悠他走上皇位的楊度?還是袁家大公子袁克定?抑或是背叛了他的鐵桿粉絲陳宦、湯薌銘?沒有人知道這個答案。在時光過去了將近一個世紀後的今天,很多學者仍然解釋不了這句話的含義。不過,倒是有人在袁世凱死後曾寫下一 幅對聯,也許對他的死是一個比較直觀的解釋:
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陳湯!
說起來,北洋軍閥時期有些類似于古代的南北朝,都是一個挺能折騰的時代。按老百姓的土語說,仨貓憋了六個心眼,各打各的小算盤。從袁世凱開始,北洋時代總共產生了十三位總統分攤十七年的統治,并且出現過四十六屆內閣的“熱鬧”場面,像一臺丑角云集的大戲,群魔亂舞,鬧劇連臺,在所占據了長達十七年的歷史舞臺中,制造了一出接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在中華浩瀚歷史中走過了一段不怎么光彩的歷程,亂亂哄哄地開始又亂亂哄哄地收場,呈現出一批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京劇臉譜式人物,一個比一個滑稽地粉墨登場,在無人喝彩的臺上表演著沒什么真才實學的花拳繡腿。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錕、段祺瑞、張勛、張作霖,還有鮮為人知的高凌霨、黃郛、顏惠慶、杜錫珪等等,都手持過最高權杖,就像傍晚時分云集于北京某條胡同里的過客,只晃了晃身影便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中,而且無影無蹤。
不過,這也是個英雄云集的時代,出現了孫中山、黃興、蔡鍔、宋教仁等豪杰猛士,還有一幫子知識分子,如梁啟超、楊度、嚴復、劉師培、孫毓筠等。有竭力鼓吹共和的,也有四處游說帝制的,搞得云山霧罩,連老百姓聽著都暈菜。辛亥革命一炮轟趴下了滿清王朝,總算讓封建帝制在中國壽終正寢,可沒想到袁世凱又搗鼓出“洪憲”這么個私生子。那么,北洋時代的中國到底都弄出了些什么景?
那就從袁世凱開始說起吧。
袁家祖墳上的那一縷青煙 袁世凱,字慰亭。千萬別聽信楊度一伙給他排列出怎樣的至豪家史,這幫文人搜腸刮肚、絞盡腦汁地把所有姓袁的都給找出來,只要歷史上姓袁的,或者與姓袁沾邊兒的,都成了袁世凱家的備用祖先,從三國時代的袁術到明末名將袁崇煥。如果不算猿人的話,歷史上好像姓袁的名人不怎么多,所以,無論袁術還是袁崇煥,這幾個歷史人物聽上去好像都不怎么靠譜兒,最終這事也就給擱置到這里了。事實上這伙計1859年出生于河南省項城王明口鎮袁寨的一個世代官僚大戶家庭,有史能查到的袁家祖先不過是他的曾祖父袁耀東,如果再往上的話,就純屬“胡咧咧”了。袁耀東時代的袁家還是家境貧落的小戶人家,沒什么值得炫耀的光環,而袁耀東本人也不過只是嘉慶年間一個可有可無、無關緊要的庠生。庠生只是科舉制度下府、州、縣學的生員的別稱,也就是個秀才,實在沒什么帝豪之氣,更沒有那幫吹鼓手們所說的袁家祖墳上的“裊裊紫氣”。
不過袁耀東命短,不到四十歲就駕鶴西去云游天際。按說正是年富力強的年齡,過世得確實有些早。據袁家後人說袁耀東是讀書累死的,這不過是個說辭罷了,按照後來人們對袁家人的壽命分析,發現這個家族的人普遍短命,壽命比較長的,還要算袁世凱的大公子袁克定,和袁世凱的孫子、袁克文之子、著名華裔科學家袁家騮,前者過了八十,後者更是以九十一歲高齡而善終。所以袁耀東的後人所說的“讀書累死”并不怎么靠譜兒。而相比之下,袁耀東妻子郭氏卻活到了九十多歲。這位出生于大戶人家的女人,在丈夫死後堅強地承擔起了家庭的全部,體現了中華婦女的傳統美德。在她的教育下,四個兒子都比較有出息,其長子袁樹三也就是袁世凱的祖父,廩貢生,曾經署理陳留縣訓導兼教諭;次子袁甲三系進士出身,因有功于朝廷,先後被升為欽差大臣、漕運總督,一度督辦河南、安徽、江蘇三省的軍務,皇帝多次頒發“嘉獎”,賞戴花翎,穿黃馬褂;三子袁鳳三為禹州訓導;只有四子袁重三沒有入仕為官。P1-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