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圖解呻吟語(簡體書)
滿額折

圖解呻吟語(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3.8 元
定價
:NT$ 323 元
優惠價
87281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 《呻吟語》是呂坤歷經三十年完成的思想著述,多于病中記錄而成, 是其嘔心瀝血之作。全書共六卷,前三卷為內篇,後三卷為外篇,分為性 命、存心、倫理、談道、修身、問學、應務、養生、天地、世運、聖賢、 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廣喻、詞章等十七篇。其內容涉獵廣泛,具有 很強的體悟性。 編者這部《圖解呻吟語(探討人生處世智慧的小品文集全方位圖解白話 版)》根據現在人們心理上的需要,有選擇性地摘取了原著中的內容,并加 入歷史故事和詳細的圖片解讀來詮釋每一條呻吟語的內在真理,使讀者輕 松愉快地漫步其中,在無病呻吟中領略其真知灼見,啟迪靈感,調整心態 ,邀游智慧的海洋。 《圖解呻吟語(探討人生處世智慧的小品文集全方位圖解白話版)》的 編者是楊凡。

; 呻吟,病聲也。呻吟語,病時疾痛語也。病中疾痛,惟病者知,難與 他人道;亦惟病時覺,既愈,旋復忘也。就是說在生病的時候疼痛難忍叫 出聲來,但如何痛苦只有生病的人自己知道,而且只有在生病的時候,才 會感覺痛苦,病好了,就忘了那時的疼痛。就像人們在生活中,平時沒有 意識去提出弊病,只有在弊病出現的時候,才感覺不好,但為時晚矣。而 《呻吟語》即是提醒人們及時改正自己的語錄。 《呻吟語》是明代晚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呂坤所著的探討人生哲理 的一部著作。作者針對明朝後期由盛轉衰出現的各種社會弊病,提出了興 利除弊、‘勵精圖治的種種主張,并闡述了自己對修身養性、人情世故等 方面的心得體會和見解,對當今世人頗有借鑒意義。 該書是呂坤積三十年心血寫成的著述,他在原序中稱:“呻吟,病聲 也,呻吟語,病時疾痛語也。”“三十年來,所志《呻吟語》凡若干卷, 攜以自藥。”“擇其狂而未甚者存之。”全書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才 完成。 無病呻吟,自然讓人厭倦,而病中的呻吟,則必然是痛苦心聲的流露 ,會引起人們的同情與關注。《呻吟語》創作的社會環境揭示了當時世道 及人心正患著沉重的疾病,而負有救世責任的人卻犯有偽、腐的毛病。偽 者,言行不一也;腐者,無實用也。《呻吟語》以求真實用為基點,既有 對傳統文化中儒釋道法思想的吸收和選擇,又有作者個人人生經驗的總結 ;既要匡正時弊,又要救治人心。“不儒不道不禪,亦儒亦道亦禪”,是 一個獨立的融匯百家的思想體系。這其中許多思想,今天仍有其借鑒意義 。 可見《呻吟語》是一部針對社會出現的弊端和人們心理上出現的疾病 所著的一部語錄體書籍,是一部能治療社會、人心疾痛的著作,其中還含 有許多人生智慧和經驗,有許多修身、待人處事的原則和方法。如果能站 在現代的角度加以總結,定會給我們啟發和幫助。 《呻吟語》全書共六卷,前三卷為內篇,後三卷為外篇,分為性命、 存心、倫理、談道、修身、問學、應務、養生、天地、世運、聖賢、品藻 、治道、人情、物理、廣喻、詞章等十七篇。涉獵廣泛,體悟性強。 作品體現了作者對社會、政治、世情的體驗,對真理的不懈求索。其 中閃爍著哲理的火花和對當時衰落的政治、社會風氣的痛惡。表現出其權 變、實用、融通諸家的思想。 《呻吟語》內容行文靈活,文之長短,形隨意移:儒為根底,兼采眾 慧,亦莊亦諧。寓言性、文學性、趣味性、哲理性強,極具有可讀性。 我們這部圖解《呻吟語》根據現在人們心理上的需要,有選擇性地摘 取了原著中的內容,并加入歷史故事和詳細的圖片解讀來詮釋每一條呻吟 語的內在真理,使讀者輕松愉快地漫步其中,在無病呻吟中領略其真知灼 見,啟迪靈感,調整心態,邀游智慧的海洋。 本書最大的亮點就是在于故事和圖解,每一個故事都對相對應的語錄 有著不一樣的解讀,加之以圖片知識的貫穿,可以使不同層次的讀者一目 了然,能夠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內容和真理,并能夠使這些真理為自 己服務。 雖然現今社會發展速度很快,與幾百年前已經有很大的區別。但是,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承受著更多的壓力,很多人在現實面前已經開始迷 失方向,心靈承受著疾痛。《呻吟語》中的內容還是能夠讓我們在處世中 得到警示和啟迪的。譬如“自家好處掩藏幾分,這是涵蓄以養深;別人不 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大”,這句話就告訴我們,做人要有涵養 ,也是對那些驕傲自大之人的警示。

目次

卷一 內篇·禮集 1.正命正理保持元氣 2.氣無盡時形無不毀 3.真機真味妙不可言 4.性分不可少情欲不可多 5.六合有情聖人不與 6.生死自然死得其所 7.五行生萬物萬物歸五行 8.一則見性兩則生情 9.火無實體其用無窮 10.氣血思想同為消長 存心 1.心如天平何等自在 2.心放不放正邪論之 3.君子之心時時敬畏 4.修屋漏工夫做宇宙事業 5.邪念收斂萬善來同 6.若心無物心貴清虛 7.心要從容自在活潑有無之間 8.意念沉潛志氣奮發 9.涵蓄以養深渾厚以養大 10.置之度外養心第一 11.要實要虛要小要大 12.奉公克己吳越一家 13.說話做事三思而行 倫理 1.陽奉陰違友道大戮 2.人子事親事心為上 3.侍疾憂而不食不如努力加餐 4.父兄之孽莫過豢養 5.君子攻人不盡其過 談道 1.舉世塵俗識得真趣 2.手舞足蹈大叫垂泣 3.斷則心無累謀行後當斷 4.安而後慮止水能照 5.待人處事知彼知我 6.君子為善性中如此 7.天欲不可無人欲不可有 卷二 內篇·樂集 修身 1.擔當襟度涵養識見 2.人生有余氣便有受用處 3.容天下之物受天下之善 4.不難于違眾而難于違己 5.一個俗念錯做一生 6.福禍無他在善與不善 7.一生罪過自私自利 8.貧不足羞死不足悲 9.天下國家君子則治 10.毀我之言可聞毀我之人不問 11.只一個貪愛心第一可賤可恥 12.做本色人說根心話 13.有過不辭謗無過不反謗 14.人不自亡誰能亡之 15.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16.愛自身者不貴聲名 17.富以能施為德貧以無求為德 問學 1.誦的上古人語做的是自家人 2.噴葉學問洗面工夫 3.扶持資質全在學問 4.人耳出口無益身心 5.能見吾心便是真悟 6.勸學不以名利勸善不以祥福 7.君子知其可知不知其不可知 8.以利害生悔心見道不明甚矣 9.德性堅定可生可死 10.心與道俱邪念不乘 11.為學之要心平氣和 12.古之君子病其無能 13.役一己之聰明雖聖人不能智 14.學問之道培養好處 15.中字道理敬字學問 16.學者萬病靜字治得 17.學者病痛氣度之小 18.休躡人家腳跟此是自得學問 卷三 應務篇·射集 應務 1.斬釘截鐵脫然爽潔 2.理直婉出善言善道 3.撼大摧堅久久見功 4.得人自然之情則何所而不得 5.察言觀色度德量力 6.觸人悔悟之機養人體面之? 7.只救枝葉成得甚事 8.與小人處放寬一步 9.應事接物從容閑暇 10.使氣害事使心害理 11.文章天成妙手偶得 12.讓名遠害歸咎養德 13.骨肉亦要果斷細微亦要檢點 14.處處留余此里難言 15.悔前莫如慎始悔後莫如改圖 16.在意外做工夫萬全而無後憂 17.無偏識人難與說話 18.一介有必吝千金有可輕 19.君子無爭相讓故也 20.話休不想就說事休不思就做 27.鼓舞不見罷勞衰歇便難振舉 22.遲一步做則免于禍 23.用人之道量才度能 養生 7.惟仁者能泄惟智者知泄 2.非不愛美懼禍之及 3.仁者生理完默者元氣定 4.自愛自全自己留心 卷四 天地篇·御集 天地 0.星常在天日入乃顯 2.氣化不停不進則退 3.漸則能成成不能頓 4.天禍小人使其得志 5.欺心便是欺天事心便是事天 世運 1.聖人每與事忤不肯甘心從之一 2.世人賤老聖王尊之 3.終與始接困與亨接 4.人人知足天下有余 5.頓可為也漸不可為 聖賢 1.窮居不害為人為人之具在我 2.休做另一種人聖人與人一般 3.聖賢之私書可與天下見 4.積愛所移至惡不怒 5.盡人事也不言天命 6.眾人不同聖人 自異于聖人也 7.不強人以太難一只是撥轉肯心 8.不是夷山填海而是高低合宜 9.自古聖人無一偏倚 品藻 1.人孰能無過不害為君子 2.下愚之極者見道如嚼蠟 3.好須知其惡惡須知其美 4.名無兩成相形後顯 5.士有三不顧高下各不同 6.忠臣孝子之心知不可圖猶圖之 7.聖如孔子者未盡可人意 8.無心者公無我者明 卷五 外篇·書集 治道 1.天下之患茍可以也 2.虐民自虐愛民自愛 3.公私兩字人鬼之關 4.三軍要他輕生萬姓要他重生 5.刻薄之見君子不為 6.任是最愚拙人必有一般可用 7.事有大者為而不顧 8.聖人之殺所以止殺 9.寬人之惡者化人之惡也 10.五刑不如一恥百戰不如一禮 11.禮行則刑措刑行則禮衰 1Z.貪生者死忘死者生 卷六 外篇·數集 人情 1.世人喜談人過惡人規己之過 2.人心自炎涼非世態之過 3.溫語稱一句好便是無限歡欣 4.竊人之美吾黨戒之 5.古之君子病人不以其所能者 6.人有三妒人之大戮 7.以患難時心居安樂 8.人皆憂少智者憂多 9.凡事貴真真不容掩 10.聖人緣情制禮眾人以禮視禮 11.好善惡惡人皆同然 12.攻人勿過貴者大戒 物理 1.入釘唯恐不堅拔釘唯恐不出 2.火不自知其熱水不自知其寒 3.雀鼠無功而食虎狼肆害而食 4.物者天能聖人人能 廣喻 1.坐井不可言天博聞方能通達 2.天下之勢積漸成之 3.一勞而永逸可道有識者 4.用小者無取大用大者無取小 5.無所不容五所不與 6.損于平日貧于一旦 7.無涵養之功開口露本相 8.丑好在我愛憎在人 詞章 1.據傳莫如據經據經莫如據理 2.寫自得之趣說見在之景 3.聖人開口近道賢者深沉免過 4.疏狂人多豪興沖淡人多雅興

書摘/試閱

; 【原文】正命者,完卻正理,全卻初氣,未嘗以我害之,雖桎梏而死 ,不害其為正命。若初氣鑿喪,正理不完,即正寢告終,恐非正命也。 【譯文】 完成人生使命而死的人,完滿地保持了正理,保持了人生 之初的元氣。正理和元氣沒有因我而受到損害,這樣雖然被囚禁而死,也 可以稱做正命。如果最初稟受的元氣流失了,正理不完備,即使能壽終正 寢,恐怕也不能稱做正命。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明代名臣,民族英雄。 于謙一生清廉,60歲壽辰那天,于謙叮屬管家,一概不收壽禮。 皇上因為于謙忠心報國,戰功卓著,派人送了一只玉貓金座鐘。誰知 管家根據于謙的叮囑把送禮的太監拒之門外。太監質問于謙不通情理,于 謙便說:“為國辦事心應忠,做官最怕常貪功。辛勞本是分內事,拒禮為 開廉潔風。”太監見于謙這樣堅決,無話可說,回去向皇上復命去了。 這個時候,管家進來通報,有一個叫“黎民”的送來了一盆萬年青, 還讓管家帶來一首詩:“萬年青草情義深,長駐山澗心相關。百姓常盼草 常青,永為黎民除貪官。”于謙見後,親自出門迎接,鄭重地接過那盆萬 年青,并寫了一首詩日:“一盆晚年情義深,肝膽相照萬民情。于某留作 萬年鏡,為官當學萬年青。” 但是,後來由于于謙辦事鐵面無私,清廉不賂,得罪了朝廷中的一些 貪官。後在貪官的誣陷下被冤殺,但是至死,于謙都一直堅持著自己為國 家盡忠的正理。 【原文】 氣無終盡之時,形無不毀之理。 【譯文】氣是沒有終止和完結的時候,形體也沒有永遠不毀滅的道理 。 岳飛(1103一1142),字鵬舉,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民族 英雄、抗金名將,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杰出的軍事統帥,南 宋中興四將之一。 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滅北宋,擄徽宗趙佶、欽宗趙桓及皇家宗室 北歸。五月,康王趙構(即宋高宗)于南京繼位,史稱南宋。初期,宋高宗 主張收復失地,啟用了大批主戰將領,其中就有岳飛。岳飛堅決反對議和 ,主張抗戰到底。其後,岳飛率領岳家軍為收復失地作出了很大貢獻,是 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報國的精神深受中國各族人民的敬佩。其 在出師北伐、壯志未酬的悲憤心情下寫的千古絕唱《滿江紅》,至今仍是 令士氣振奮的佳作。其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人們流傳著“撼山 易,撼岳家軍難”的名句,表示對“岳家軍”的最高贊譽。 紹興十一年(1142)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 毒死于臨安大理寺獄中。1162年,宋孝宗時詔復官,謚武穆,寧宗時追封 為鄂王,改謚忠武,有《岳武穆集》傳世。 岳飛雖然被殺害了,但他的精忠報國的業績是不可磨滅的。正是他, 表達了被壓迫民族的要求,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在處境危難的條件下, 堅持了抗金的正義斗爭,聯合抗金軍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 宋人民免遭金統治者的蹂躪,岳飛不愧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 【原文】真機、真味要涵蓄,休點破。其妙無窮,不可言喻,所以聖 人無言。一犯口頰,窮年說不盡,又離披澆漓,無一些咀嚼處矣。 【譯文】真正的玄機妙處,需要含蓄體會才可以,不要點破它。其中 無窮的奧妙,是不可以用語言文字來表現的。所以,聖人常保持沉默。如 果一定要說出的話,那便是一年也說不盡、道不完的。而且說出來之後, 更是支離破碎,索然無味,失去了任人揣摩、解悟的妙處了。 一天,在靈山會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蘿花獻佛,并請佛說法。可是 ,釋迦牟尼如來佛祖一言不發,只是指拈菠蘿花遍示大眾,從容不迫,意 態安詳。當時,會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領會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 子——摩訶迦葉尊者妙悟其意,破言為笑。于是,釋迦牟尼將花交給迦葉 ,囑告他說:吾有正法眼藏,涅粲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 ,教外別轉之旨,以心印心之法傳給你。 釋迦牟尼佛祖在大庭廣眾之下,像這樣一言不發,只是帶著他那不動 生色的微笑,從容不迫,寧靜安詳,其中微妙究竟何在? 其實,釋迦牟尼這里所傳示的,正是一種無言的心態——一種至為安 詳、靜謐、調和、美好的心態,這是不能用任何語言和行為來打破的。這 種心態純凈無染,無欲無貪,坦然自得,樂觀自信,無拘無束,不著形跡 ,不可動搖,與世長存——即所謂“真如妙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 萬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所以迦葉與佛祖在靈山會上心心 相印,僅只拈花微笑而已,沒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盡在不言中,此 時無聲勝有聲。而釋迦牟尼最後對迦葉所囑咐的話,也正好是對這種心態 的最好證明。 【原文】性分不可使虧欠,故其取數也常多,日窮理,日盡性,日達 天,日入神,日致廣大、極高明。情欲不可使贏余,故其取數也常少,日 謹言,日慎行,日約己,日清心,日節飲食、寡嗜欲。 【譯文】人的天性本分,是不可以有虧損欠缺的,所以說到它的時候 ,總是要加上一個多字。比如說,要窮究真理,要盡知本性,要通達天道 。要出神入化,要做到廣大圓滿,要能夠極其高明。說道人的情緒欲望, 是不可以讓它過剩的,所以它必須要加上一個少字。比如說,要謹防言語 ,要慎重行為,要約束自己,要清凈心地,要節制飲食,要減少嗜好和欲 望。 柳下惠,姓展,名獲,字子禽,曾官拜魯國土師,相當于現在的監獄 長。據說,他居官清正,執法嚴謹,不合時宜,遂棄官歸隱,居于柳下(今 濮陽縣柳屯)。死後被謚為“惠”,故稱柳下惠。 相傳在一個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門,有一個沒有住處的婦女來 投宿,柳下惠恐她凍死,叫她坐在懷里,解開外衣把她裹緊,同坐了一夜 ,并沒發生非禮行為。于是柳下惠就被譽為“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 也有傳說是:某年夏天,展獲外出訪友,途遇大雨,直奔郊外古廟暫避, 但一踏進門檻,見一裸體女子正在里面擰衣,展獲急忙退出,立于古槐之 下,任其暴雨澆注。廟內婦女發覺,躲在門後,忙著濕衣。此事傳為佳話 ,故有“柳下惠坐懷(槐)不亂”之美名。 但不管事情是什么樣的,都體現了柳下惠是一個道德高尚的君子,不 管在什么時候,都沒有放棄對自己的約束。P4-10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81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