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語言學史概要(簡體書)
滿額折

語言學史概要(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 元
定價
:NT$ 174 元
優惠價
87151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文庫·哲學社會科學類:語言學史概要》是作者最重要、影響最大的著作,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語言學史著作。它首次嘗試把中國語言學史納入普通語言學史框架中去論述,貫通古今中外,是語言學及語言學史研究者的必讀書。書中將語言學史分為古代語言學史、歷史比較語言學史和普通語言學史三個部分。在古代語言學史部分,介紹了世界語言學四大源頭的語言研究成果;在歷史比較語言學史部分,介紹了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產生、發展和意義;在普通語言學史部分,介紹了從普通語言學的奠基人洪堡特到20世紀50年代結構主義各個流派的觀點,并著重勾勒了各個流派之間的歷史聯系。

作者簡介

岑麒祥(1903~1989),廣西合浦人。著名語言學家。曾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語言學系主任等。主要著作有《語音學概論》《方言調查方法》《漢語外來語詞典》《普通語言學人物志》等。

目次

第三版前言
引言
一、語言學史的對象和任務
二、語言學史的順序問題
三、語言學史的分期問題
古代語言學史
第一章 上古時期
一、初民神話和宗教故事中關于語言的問題
1.1 概說
1.2 基督教聖經中關于人類語言的傳說
1.3 古埃及關于語言起源的故事
二、古印度人對于語言的看法和語法分析
1.4 古印度人對于語言文字的研究
1.5 波尼尼和其他古印、度語.法學家
1.6 古印度語文學的特點及其影響
三、古代中國人對于語言文字的看法和解釋
1.7 古代中國人關于倉頡造字的傳說
1.8 我國古代哲學家關于“名”“實”問題的討論
1.9 我國古代字書的編纂和對于古書的訓釋
四、我國秦漢時代對于語言文字的研究
1.10 我國古代的字書和《說文解字》語言學史概要
1.11 《爾雅》及其體例
1.12 揚雄的《方言》
1.13 劉熙的《釋名》
1.14 古書的注釋
五、古希臘、羅馬哲學家、語文學家對于語言的看法和語法分析
1.15 希臘古代哲學家關于“詞”與“物”關系的討論和語法分析
1.16 希臘古代語文學家亞里士塔爾庫斯和盛諾多圖斯
1.17 希臘古代語法學家特拉克斯和他的《希臘語語法》
1.18 古羅馬的希臘語文教師克拉特斯
1.19 古羅馬語法學家瓦羅和多納圖斯
1.20 古希臘、羅馬語文研究中的缺點
第二章 中古時期
一、我國魏晉時代音韻學的興起及其以後的發展
2.1 我國反切法的興起
2.2 我國最早的韻書
2.3 《切韻》、《刊謬補缺切韻》和《唐韻》
2.4 《廣韻》和《集韻》
2.5 《五音集韻》、《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和《詩韻》
2.6 等韻學和韻攝圖
二、阿拉伯和阿拉伯語文學研究
2.7 阿拉伯語的一般情況
2.8 古阿拉伯語文學學派及其貢獻
2.9 阿拉伯語文研究的特點及其所發生的影響
三、歐洲中世紀關于語言的研究
2.10 歐洲中世紀語言研究的一般特點
2.11 耶穌會士關于語言翻譯和文獻搜集的工作
2.12 關于原始世界和天堂語言的擬測
……
歷史比較語言學史
普通語言學史
參考文先生
把握語言學發展的總脈絡——試論“五段兩線三解放”

書摘/試閱

2.歷史比較語言學歷史比較語言學的誕生有著各種背景:(1)社會背景。同長期封建閉關自守的語文學的社會背景不同,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社會背景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并努力向外擴張。語言的橫向交流也愈加擴大、頻繁。(2)科學背景。唯理主義轉向歷史主義(社會科學);達爾文的進化論標志著科學的新時代(自然科學)。(3)語言背景。其一,對古印度梵語的深入研究創造了印歐語對比研究的條件;其二,世界語言標本的收集為不同語言的歷史比較奠定了基礎。19世紀初,在尋求“物種起源”熱潮中,西方學者開始運用歷史比較法研究語言本身的起源及其親屬關系。英國人威廉·瓊斯以他的“印歐語假設”,一舉成為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先驅(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假設比達爾文的進化論早近50年)。(p.4)德國學者施列格爾也看到梵語和歐洲許多語言的共同點,第一個提出“比較語法”,應該被追認為歷史比較語言學的草創者。這以後,被公認為奠基人的拉斯克、葆樸、格里木、沃斯托克夫以及他們之後的施萊赫爾、維爾納以及所謂的“青年語法學派”把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研究推向高潮,建立了一整套較為科學的方法,努力找出不同語言的親屬關系并企圖把一些古老的原始母語重建出來。他們的研究使語言學擺脫了過去的附庸地位,標志著語言學已成為真正獨立的學科。相對來說,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特點是(1)獨立性。其目的不是為了研究、整理、注釋古書(如古印度的《吠陀》、古西方的《荷馬史詩》、《聖經》、古中國的四書五經、古阿拉伯的《古蘭經》等)而是在于探討語言本身來源及發展規律。(2)歷史性。主要研究語言發展歷時的對應規律,擬測原始的母語。(3)對比性。重在多種語言的歷史比較。(4)研究的對象(尤其是早期的歷史比較語言學)主要是“死”的語言并限于文獻記錄,對“活的”口語當代語重視不夠。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