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簡體書)
滿額折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從新聞寫作的主題提煉、角度選擇、結構布局、標題制作、行文節奏、語言風格等角度,論述了新聞寫作中二十個既矛盾對立又相互聯系的要素,例如綱與目、題與文、小與大等。通過對這些要素的分析,探尋其有機結合的“度”,使其從矛盾對立走向和諧統一,從而更有效地發掘新聞的價值,展示新聞之美。

作者簡介

孫元濤,山東省龍口市人。1972年入伍,1982年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今中國傳媒大學),後任記者、記者站站長,現任《中國勞動保障報》副總編輯,高級記者。新聞作品多次獲得“中國新聞獎”等獎項,著有《勞動新聞概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新聞獲獎作品賞析》。

名人/編輯推薦

·新聞,算不算一門學問?新聞,是不是一門藝術?新聞,含不合哲思?翻閱這本書,會讓你找到答案。

·作者從一個戰士報道員進入新聞領域,後入大學深造,長期從事新聞實踐,在新聞戰線工作了近四十年。作者以對新聞的敬畏之心,在采寫實踐中悟“道”,在潛心研究中求“藝”,從條分縷析中進行哲理的思考,探索新聞寫作的規律。

·哲學的思辨、古今的鉤沉、中外的視野、藝術的互通,使本書論述獨到、例證豐富、深入淺出。

目次

序言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一 綱與目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二 題與文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三 小與大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四 長與短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五 張與弛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六 橫與側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七 骨與肉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八 人與事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九 理與情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十 事與理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十一 正與反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十二 虛與實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十三 低與高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十四 淡與濃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十五 俗與雅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十六 曲與直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十七 莊與諧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十八 質與文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十九 首與尾
新聞寫作藝術辯證之二十 作與改

書摘/試閱

二、抑揚相間法
新聞寫作經常會采用此種筆法。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在讀者有了一定心理預期後,突起波瀾,收到了比直說更為強烈的效果。
清代唐彪在《讀書作文譜》中說:“凡文欲發揚,先以數語束抑,令其氣收斂,筆情屈曲,故謂之抑。抑後隨以數語振發,乃謂之揚。使文章有氣有勢,光焰逼人。此法文中用之極多,最為緊要。”
著名文學大家紀曉嵐深得抑揚之法,其在《閱微草堂筆記》里的“新聞通訊”體《唐打獵》最能體現抑揚相間的妙處。
文章先寫紀曉嵐族哥當縣令的安徽旌德縣鬧虎患,此虎兇猛,吃掉許多人,當地的幾個獵人也進了虎口。這時有人獻策,除了徽州的唐打獵,無人能除此患。這一“揚”,將唐打獵的獵虎絕技突出了出來。可用禮金請來的獵虎高手,竟是一老一少,老的頭發花白,還不時咳嗽,少的只是一個孩子。這一“抑”,讓人大失所望,此老少豈是虎的對手。當官府要為遠道而來的獵人安排食宿時,唐氏老者卻說,不用急,等將虎抓回來再吃飯不遲。寫至入山後差役不敢前行,唐氏老者說,有我在,你們怕什么!又從“抑”變為“揚”。當老虎出來後,唐氏男孩見狀後退了十幾步時,人們又對唐氏獵虎的本領心存疑慮。此時,由“揚”變成了“抑”。接下來,唐氏老者泰然鎮定,舉臂擎斧施展絕技,打死老虎,又有十多壯漢搬不下老者一右臂。此時“揚”到了極致,人們對唐氏絕技無不叫絕。
三、襯托比對法
有比較才有鑒別,事物往往在比對中,產生不同。新聞寫作亦然,事物的比對與互襯,也易制造出曲折與波瀾,意態不平,讀來興味盎然。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