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侗族蘆笙傳承人:張海(簡體書)
滿額折

侗族蘆笙傳承人:張海(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男不吹笙丟了祖宗的習俗,女不坐夜空留那箱漂亮的侗服,不是我們定下吹蘆笙游訪的習欲,已有前人先隨我們隨後。·

名人/編輯推薦

在寫這本《侗族蘆笙傳承人--張海》的時候,作者潘瓊閣希望著力呈現一個生動的傳承人,他的喜怒哀樂,他的優點和缺點。張海的口述部分,以及在采訪期間的見聞,近乎瑣碎。作者卻覺得,這樣能夠走近傳承人,獲得更鮮活的信息,收獲侗族蘆笙和蘆笙傳承人所帶來的感動。

目次

第一章 傳承寶地育傳人第一節 三江:侗族文化源遠多元文化交匯第二節 獨峒:親歷桃源之峒第三節 張海的藝術人生第二章 傳統難忘精髓難舍第一節 三江侗族蘆笙大觀一、蘆笙形制二、三江傳統侗族蘆笙三、侗族蘆笙的風格四、蘆笙的製作過程五、吹起蘆笙跳起舞六,生活在鮮活的土壤裡七、蘆笙禁忌第二節 侗族蘆笙的精髓:喜樂、和諧、群聚力一、吹喜不吹喪二、追求和諧完滿三、群聚性文化心理第三章 創新不止傳承不息第一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蘆笙的發展二、張海的蘆笙製作和吹舞技巧第二節 傳承現狀困境與希望並存一、形式與內容的變遷二、三江侗族蘆笙現狀第三節 傳承用情授徒用心傳藝一、口耳相傳的樂曲——張海的蘆笙譜二、播撒希望的種子三、具有侗族特色的作品第四章 與蘆笙相伴的人生第一節 艱苦的童年,有蘆笙為友一 、“從小就喜歡文藝”二、他把蘆笙當做朋友第二節 禁吹的日子,君子當自強不息一、“人家孩子能,我為什麼不能!”二、他不僅懂得蘆笙第三節 讓蘆笙重回民間的土壤一、“我下定決心要把蘆笙弄出來”二、他在繼承中創新第四節 做出與時俱進的好蘆笙一、“我開始做蘆笙的時候就開始改良”二、學生喜歡他做的蘆笙第五節 從民間來、回到民間去一、“我來自民間、又回到民間去”二、學生們喜歡這個性情中人第六節 嚴格教授侗族藝術一、“對曲子的理解很重要”二、他是有魅力的老師第七節 相互扶持的侗族藝術之家一、孝老愛親模範家庭二、多元的經濟來源第八節 多元的經濟來源第五章 訪談一、採訪楊順豐二、採訪吳世華三、採訪蘇甲宗四、採訪唐力五、採訪陸瓔第六章 有關蘆笙的民歌、傳說、故事附錄 張海及其家庭獲得的主要獎勵參考文獻後記·

書摘/試閱

老百姓的生活里。張海至今仍是自豪的:“可以說,由我引起,獨峒的蘆笙踩堂又火起來了。”
1978年,張海進入獨峒公社文化站工作,有了更多展示和發展自己文藝才能的機會。不僅是蘆笙,還有侗歌、笛子、琵琶、牛腿琴、侗戲等等,張海都如饑似渴地吮吸著。
在搜集民間音樂的過程中,張海不滿意簡譜了,嫌它記錄蘆笙曲太慢。1979年,他自創制了一套記錄蘆笙譜的方法,并用這種方法記錄下了幾十首侗族蘆笙曲。他說:“我用符號把各個音分開來記,方便得很,在民間推行也被大家接受了。”
接下來,他對傳統蘆笙也不“滿意”了。在接觸了越來越多的現代音樂後,他逐漸感到傳統蘆笙的表現力不夠豐富,于是開始改制蘆笙。以後,他一有機會就去蘆笙師傅家學習傳統蘆笙制作,常常和會做蘆笙的人討論制作的技藝。制作蘆笙的關鍵是將發音管、共鳴筒及簧片三者完美地結合,其中簧片的制作最為復雜,每個音所用的簧片長短、厚薄都不一樣,要精心切割、打磨,反復在蘆笙管上調試。銅片薄而鋒利,常常把他的手劃破。1987年,張海終于做出第一把改良的8管蘆笙,之後他陸續加管,一直加到24管。他還根據不同的調式(如C調、降E調、F調、G調、A調)來制作蘆笙,每把蘆笙都可在三個調之間轉換。
1985年,張海因為全面的侗族藝術才能、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待人處事,被招進三江縣侗族藝術團,成為藝術團里的蘆笙演奏師。由于他制作的蘆笙工藝精湛,很多地方的藝術團體都來訂貨,到現在,張海已經制作了3000多把多管蘆笙。團里的蘆笙制作、修理也都是他在負責。
張海還常常被派去各村寨輔導村民演奏蘆笙。在實踐中,他摸索出自己的教學方法,那就是“從民間來,到民間去”,簡單易學,便于推廣。他還把自創的記譜法教給村民,方便他們記憶和練習,加上待人誠懇,他深受村民們歡迎。1991年,他被聘為全國第四屆民族運動會開幕式大型歌舞《民族之光》第三場《蘆笙踩堂》段舞的編導,并被評為柳州地區優秀編導。
同時,張海開始和藝術團到全國各地演出,和各地各民族的民間藝人交流。他對侗族藝術的認識,從無意識的愛好上升到有意識的推廣。1992年,張海和藝術團被邀請到深圳中國民俗文化村表演。演出結束後,楊尚昆主席慰問演員,對他說了一句“你們少數民族有這樣的樂器(蘆笙),是值得驕傲的,你們一定好好發展它,不要失傳”,這在張海的心里烙下了強烈的使命感。
這種使命感讓他意識到了傳承的責任。2000年以後,張海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傳承人。他知道,侗族藝術要一代一代繼續下去,必須從孩子抓起。
他培養了很多徒弟和學生,女兒張吳巧覓是張海最大的驕傲。巧覓生活在侗族藝術氛圍濃厚的家庭,從7歲開始,在爸爸的指導下。學吹侗笛和蘆笙。幾年來,乖巧的她進步神速,屢屢在三江、柳州等地的大型活動中露面并脫穎而出,到過國內外不少地方表演。2010年,張吳巧覓成為廣西民族大學的學生。
跟張海學習專業演奏的學生前後已有50多人了,而村寨里學習簡單吹奏的已有幾百人。張海和他的家人、他的學生們積極參加各種表演和比賽,利用這些機會宣傳并推廣侗族蘆笙,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侗族的蘆笙。這是張海迫切想要做的。
在比賽和表演的曲子里,好幾首都是他改編和創作的。張海在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開始創作侗族蘆笙曲。他改編和創作的曲子用他改良的蘆笙演奏,不僅豐富了指法和技巧,而且突出了侗族音樂的特點;既能表現侗家人的生活和情感,舞臺欣賞性又強,且不失侗族蘆笙的特色。
因為出色的侗族蘆笙吹奏和制作技藝,因為積極地推廣侗族蘆笙藝術和培養侗族藝術傳人,2007年,張海被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評為“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
P12-1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