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風中撿拾的草葉與月光(簡體書)
滿額折

風中撿拾的草葉與月光(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詩人妥清德是裕固族較有成就的一位。他不僅是一位執著的文學愛好者,更是一位“高產作家”。這本《風中撿拾的草葉與月光》彙集了他的諸多代表詩作。高處星群安靜地亮流動的牧帳,青煙的柏枝臥在斜陽的坡上幾顆濕牛糞蒸騰著青草氣息意識到冬天的水源在馬燈深處淨化……這是詩人妥清德在《風中撿拾的草葉與月光》中所寫的其中一首詩《白雪》。·

名人/編輯推薦

裕固族書面文學過去對人們來說是一個陌生概念,時至今日,書面文學已經成為裕固族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甘肅文壇乃至全國少數民族文學界引起廣泛關注。詩人妥清德是其中較有成就的一位。他不僅是一位執著的文學愛好者,更是一位“高產作家”。這本《風中撿拾的草葉與月光》匯集了他的諸多代表詩作。

代序:尋根的人
鐘進文
裕固族書面文學,過去對人們來說是一個陌生概念.時至今日,書面文學已經成為裕固族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甘肅文壇乃至全國少數民族文學界引起廣泛關注。從創作的作品種類而言,有小說、散文、詩歌、電視劇等;從作品數量而言,已有多人出版小說集、散文集、詩歌集等;從作品質量而言,有不少作品獲全國或省級文學獎,已有4人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詩人妥清德是其中較有成就的一位。他不僅是一位執著的文學愛好者,更是一位“高產作家”。據筆者了解,20世紀80年代末期的七八年時間內,他先後在《中國作家》、《詩刊》、《民族文學》、《中國文學》(英、法文版)、《星星詩刊》、《飛天》、《青年文學》、《萌芽》、《草原》、《中國校園文學》、《綠風詩刊》、《詩林》、《青春詩歌》、《詩神》、《詩歌報月刊》、《延安文學》、《駝鈴》、《羊城晚報》等報刊雜志上發表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500多篇(首)。詩作入選《綠風詩刊100期集萃》、《2000中國詩歌精選》、《1949—1999甘肅文學作品選粹》、《中國(星星)四十年詩選》、《中國<星星)五十年詩選》、《飛天精華本·散文詩歌卷》、《裕固族文藝作品選》、《<飛天)60年典藏》、《新時期甘肅文學作品選》、《甘肅的詩》等選本。他的詩語言質樸、意境優美,處處流露出一種扯不斷抹不去的濃濃情思。這種情意仿佛在告訴人們,作者正在尋覓一種失去的東西。
妥清德雖然是裕固族,但是他不生活在裕固族聚居區,而生活在黃泥堡草原,這里幾百年前也許就是裕固族民歌中反復吟唱的“去吧!去吧!到生長兔兒條的地方去吧!走吧!走吧!朝生長紅柳條的地方走吧!”?的那種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這里是裕固人人關後最早落腳的地方,但是,歷經滄桑,這里的一切都發生了變化。昔日的黃泥堡草原今天已成為典型的漢區農莊,這里的裕固族不知何時放棄羊鞭,拿起了犁耙,也不知道他們何時忘記了自己的語言。總之,這里的裕固人的生活越來越像漢族,以至于生活在聚居區的裕固人也都有點忘記他們了。生產方式的改變悄悄地割斷了民族的傳統和歷史,當數代人走過後.驀然回首,發現自己在先輩的傳說和歌謠面前已經變得非常陌生。馬背上的故事,草原上的歌聲離他們越來越遠,甚至連他們自己都懷疑還是不是牧人的後代。面對現實,妥清德駕馭想像的翅膀,用詩的語言描寫這心靈的嬗變。用高遠的意境勾勒裕固人生活的脈搏。可以說,妥清德的詩是銜接裕固人傳統和現實的一座橋梁,走過這座橋便能感悟到詩人的心境和夢想。
“黃泥堡草原”,這是詩人妥清德筆下反復出現的一個命題.這片被農莊淹沒的草原不僅在詩人妥清德心里永遠存在,而且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和優美的意境。
在石頭上煮飯的下午
有人彈起冰涼的樂器
遙遠的往事被騎驢的少婦
牽過剛剛泛綠的黃土
最後一次張望童年
我的眼睛已在高原
在遍地的石頭和風中
我粗糙的靈魂開始奔跑
——《黃泥堡草原二篇》
這是作者對遙遠往事的一種奇妙構想,平平讀來,似乎是當代人的野炊或郊游,但它深層地敘說了一個民族的一段歷史,一段難以忘懷的經歷。
雪域里行走的山羊 是牧歌與河的植物
主觀的鷹
在湛藍的天空底下
靜靜地滑翔,如一個時代
腹部隆起
故鄉的暖巢
像掛在高處低處的燈籠
使任一一朵小花
都自信的沒有邊緣
植物在愛
我們無法遜色
在所有的波動注目中
植物還沒有學會掩飾
完全把自己交給風和露水
——《黃泥堡草原》(組詩之一)
詩人心中的草原是一片一塵不染的凈土,生命在這里不分貴賤,沒有強弱,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造化,由此塑造出了一個充滿祥和、美麗、純真的生活意境。
黃泥堡草原不僅是詩人回首往事的港灣和心中的一方凈土.更是他觀察生活、把握未來的一盞明燈。他在這里深切地感受著裕固人的昨天和今天。
牧人衣雪,黃泥堡
濕熱的內心長出嫩草
菜籃子高懸
風在打巢,感性的燈
發出裕固歌謠的聲音
放逐的大群牛羊
常常漫在深沉的陽光里
瞇起眼睛回憶
去年的青草與流水,牧歌
在它們廣闊的背上飄動
——《黃泥堡的冬天》
詩人的想像充滿激情,絲毫不見矯揉造作,他把赤誠的愛用詩的語言淋漓盡致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感受到的是一顆熾熱的心和一幅幅觸手可及的生活畫面。
如果說黃泥堡草原是詩人誕生的河床,那么這里的一草一木則是詩人靈感的源泉。在詩人眼里這里的風是民族的歌謠。這里的雪是牧人的衣被,這里的云則是從故鄉飄來的……
盆地的青草和高原的大風中
有多少馳騁的遺骨
遷徙的白馬跑進故鄉的月亮
鑲滿風雪和牧歌的金鞍
臨水的草地
雨水不斷穿過心臟
潮濕衣服上盛開的哈日嘎娜花
在白云下面歌唱
更大吹拂來自心底
暮色像一張巨大的獸皮
在神秘草原無聲地展開
——《牧歌升起)
詩人每一次靈感的觸動都來自這真實可信的生活,但塑造的每一個詩歌意境都充滿豐富的幻想。“迎著風走,更能適應孤獨與夜深.相信騎馬走遠的人,都懷抱草原,他們用牧歌,呼喚天上的白云。’’這就是詩人對草原上的風的感受,對風的理解,繼而對風的贊譽。
蹄狀的雪從鞭花扯開的地方
輕盈地飄落
潔白的影子籠罩著祖先的眼睛
生命中承受的草原
根迅速撤回雪里
像皮帽中牧人的耳朵
期待著第一綹春風刮起的確切時間
雪落在黃泥堡草原
故鄉又厚一層土
清風里橫躍的樹枝
與牧人唇息邊的銀笛
一聲一聲和諧
——《雪落在黃泥堡草原》
把詩歌的取比對象緊緊圍繞牧人的生活展開,這充分體現了詩人對祖先經歷過的游牧生活的向往。貼切的比喻、巧妙的聯想又充分證實了作者的確把握住了這種生活的脈搏。同時,這種把握不是簡單的理解和認同,而是一種對精髓的升華。詩人是這樣描述白雪的:“高處星群安靜地亮/流動的牧帳/青煙的柏枝/臥在斜陽的坡上/幾顆濕牛糞/蒸騰著青草氣息/意識到冬天的水源/在馬燈深處凈化。”
同樣,《大風吹著故鄉》、《云是沒有故鄉的》、《裕固民族:藍天上白云》、《雪落在故鄉原野上》等自始至終體現著詩人心向草原的濃濃民族情。
黃泥堡草原是詩人心中的草原,而肅南草原則是裕固人現實中的草原,理想與現實、傳統與現代經常交織出現在詩人的作品中。當描繪心中的草原時,虛無中感受到的是一種真切;當置身現實時,從中又能體會到一種浪漫和幻想。讓我們領略一下詩人離開“黃泥堡草原”,走進肅南草原後的感受。
追隨八月雨的腳步
野花開遍草坡與遼遠的牧場
馬鞍上的少女
一次又一次落馬
與花交換禮物
從大河到紅灣寺
我一直保持沉默的品格
給我的心配音的
還是烏鴉與清風
當詩人走入真實的草原時,反而一改過去的激情與浪漫,以沉默為品格,用睿智的目光仔細審視這里的一切。正如他在散文詩《紅灣寺》中所寫:
我仍然要停留下來,用心靈在靠近它們。這兒的語言和服
飾,它們的底蘊和素質,它們的凝煉和深厚,無不透露出這個
地區、這個民族的精神和性格:粗獷、冷靜、熱情、睿智。時
時有大氣撲來,一種質樸的文明和原態的真實,烘托出一片極
致而鮮明的生命場景。我從那一只只褐色的大手中接過瓷碗和
精致的銅盞,大口大口地喝下他們舉過頭頂的青稞酒,我在他
們的民俗與禮儀中醉過去又醒過來。他們用歌唱的喉嚨和舞蹈
的身子,伴我度過7這個夏天。
詩人的感受是真實的,詩人的沉默也是發自內心的。他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讀懂這片草原,用自己的思想去把握這里的生活。“我獨自踱到無人的河谷與小草崗上去。我穿過巖石和源頭遺留下來的柏枝的灰燼。像山中的一種回音,我的聯想迎風展開,彌漫著紅灣寺的天空。我也想把自己遺留下來,和這源頭,和這禪坐的群山同在。”這就是詩人深沉的民族情結,愿這份真情把根留住。
20世紀末作者離開了黃泥堡後,感覺到他的寫作開始凋零。但是,在密集的10余年間創作的作品在人們的心中筑起了一座不朽的“黃泥堡草原”。今天,黃泥堡草原的人們在“風中撿拾的草葉與月光”感召下,回望傳統,重塑歷史,努力補救,漸漸在草場簇擁著的黃泥堡農莊里彌散著濃濃的草原情懷和民族文化符號。我想這就是結集出版這本詩集的意義所在。

目次

代序:尋根的人

第一輯 黃泥堡草原
夏天,鳥群飛得很低
雨後
哈日嘎娜花開滿山坡
裕固民歌:藍天上白雲
草原的風
聽到一種明亮的聲音
暮色咀嚼青草的聲音
去年,或者更遠
故鄉的太陽
回望三月
在黎明的風中拍打含香的翅膀
春光
一朵花
雲是沒有故鄉的
高山
在露水中
黃泥堡的冬天
我家的羊群在風中吃草
向 遠
故鄉
白雪
走進夏天的群山
牧野
白雲吹散寒冷
風從山坡上吹過
清晨
在一場風與另一場風之間
河水從鳥鳴中流來
大野的煙
走在草原上
搖晃的草垛
背後的風與羊群
吹著牧笛回家
夏天的帳篷
草原

第二輯 歲月的馬鞍
春天,雪花和雨水同在
藍天上白雲
槐花如雪
高高的牧場
靜坐的風
植物的旅行
山坡下的草原
在這個冬日
天黑了
凝望河西
祁連山下
牧歌升起
騎馬重返夜間
馭風而行
在楊哥飲酒的黃昏
西夏
夏天深處的草原“
雲裡的然烏鎮
山南的桃花
鑲滿歌謠的馬鞍
走進高原
高原的城
安西綠洲
在路上
白雲
大岔牧場一
風吹拂著雨點一
坐在紅灣寺的山頂上

第三輯 在故鄉的雪與鵲巢邊
懷抱白雪深眠
遙遠的雪,在我的眼睛裡禪坐
蒞臨”
在長滿青草和鮮花的背景裡
雪落在黃泥堡草原“
面對北方的草場
黑河,許多野雉隱藏在密林裡
明亮的田野
黃昏小品
永久的鵲巢
祁連山下

西域
在故鄉原野上
夏天的影子
春天的一次降溫
風吹過對面的田野
陽光馱著往事走來
農曆
早春的太陽從頭上經過
在黎明中
堆滿鳥語的天空
月亮在鐮刀上笑
野花與青草氣息的黑河
山坡上傾斜的城
永恆的故鄉
菊花,愉快地開著
讓我們面對昨天的鐮刀
選擇
鄉關
五月中旬
築路者
搖動的樹枝
梨花白了一
邊走邊亮的燈籠
農曆中的炊煙
時令
對峙
在村莊
遷徙的鳥群

第四輯 靜靜地走過相思
高原,一座槐花的城
夕陽坐在小橋上
春天
日月
打開翅膀的紅嘴鴉
靜靜地走過相思
五月的槐樹
繁殖寒星的雪峰
往事
十月
永遠的情人
楊樹下的情人
愛情
把情歌唱亮
披著陽光的槐樹
坐在昨天的草地上
綠洲上的愛情
一年中的最後一天
五月,遠遠地經過九南
新婚的梅
迎著風走
重新想起我們坐過的山坡
此時此刻
在一片草葉上舞蹈
杏花開了
昨天在路邊坐
在滿含深意的夏天
疏勒河波濤上的黎明
我在西風裡
坐在青青的草地上
寂寞中又聽到那一聲長笛
有多少事情需要回憶
吹笛子的裕固族姑娘
徒步行走
我不敢碰落一片槐花
帶有愛情意味的花束
我們去的地方青草最綠
把酒臨風
美麗的湖灘為我梳妝
三月黃昏
月光打濕樹枝
你那裡下雪了嗎
三月
越來越深的春天

第五輯 青青的歌謠
歌謠
去年秋天在肅南牧場
風吹醒了村莊
清風
春天,春天
黃昏
青青的牧歌
端午來臨
擬婚謠
仍然在樹下生活
家鄉的楊樹會說話
青青的喜鵲曲子
家在黃泥堡
綠色的故鄉

第六輯 大風吹拂
向花朵詢問的路
風中飄著奶香
大風吹著草原
騎在馬背上
不易覺察的風吹涼我們
傾聽遙遠
遠和空曠的草地
祁連山腹地
飛翔
白雲
溫暖的春天
夕陽漸漸遠去”
搖動的花枝
被吹拂的寒星“
這是冬天”
高原的石頭
在那遙遠的地方
路過建築工地
羊井子灣
後記·

書摘/試閱

白 雪
高處星群安靜地亮
流動的牧帳,青煙的柏枝
臥在斜陽的坡上
幾顆濕牛糞
蒸騰著青草氣息
意識到冬天的水源
在馬燈深處凈化
脫下葉片
合掌朝聖的人群
一步一步向春天的寺院靠近
鳥一樣歡叫著來臨的雪
隆起我的肩膀
村莊穿上干凈的白襯衣
最能說明內在的語言
是屋檐下念珠般發燙的紅辣椒
真正沉默的心在靜走
發出劇烈的風聲
許多次張望的花
來不及背過身去
就被大雪掩埋了
我在蒼茫的時刻
拿掉蒙在聽覺上的帽子
走進夏天的群山
雪在我們頭上避暑
所有植物自身為傘
打開枝葉與溫度更低的花朵
我們望著遠方的云
用出汗來乘涼
雨降向田野,大片的荒漠
只有野鼠身上的毛色
擦亮我們的眼睛
月光里長出皮膚
發燙的骨頭重新冷下來
夏天的舌頭舔紅藍天
星坐落在山坡上
青草里溢出的湖水
流人牛羊的眼睛
鷹沒有固定的巢
在滑翔里居住一生
群山醒著
不去干涉山下的事物
在巖石里深思
自己感動自己的靈魂
牧野
黃泥堡在大雨中洗澡
雞鳴與犬吠,這兩種樂器
讓我想起一種持久的感情
草地上升起的虹
想起遙遠的馬鞍 載走楊樹後打草的少女
從春天到夏天
我經歷了多少月光
草葉自由地綠
我卻不能離開相思
更多的羊群
從清晨走向黃昏
我迎著風
讓故鄉更猛烈地吹拂
我只是草原上
眾多歌唱者中的一個
滿含淚水和深情
白云吹散寒冷
漸漸地,白云吹散我額頭的寒冷
在清晨
無論是旋轉還是靜止的輪子
都牯滿草原的風雪
木桶里盛著故鄉的月色
常常是饑餓從背後奪去我們的韁繩
使我們的馬頭不知去向
我們扔下火堆
還要扔下別的東西
我們像走在巖石的肺腑中
深諳山的時序和事物
深諳巖石上的花朵
在春天
我們仍然請求白雪留下
坐視黎明的鄉村
穿上抗旱的內衣P24-2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