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大故宮(2)(簡體書)
滿額折

大故宮(2)(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8 元
定價
:NT$ 197 元
優惠價
87171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閻崇年在《大故宮2》裏,展現了他數十年研究後宮歷史的成果,他認為:“從後宮的級別可以看出,後妃各個級別之間待遇差別巨大,例如皇后的待遇中,每年有銀l000兩,每日可用豬肉166斤…….而排在妃嬪後位的常在每年只有區區50兩銀子,每日豬肉僅有5斤,而各種用度在《大故宮2》中一一列出,懸殊差距歷歷在目。這就促使後妃們拼命爭寵,因為只有皇帝才可以提拔自己,才可以讓自己懷孕、生龍育鳳。”
而居住著大量妃嬪的偌大後宮,是如何進行管理的,閻崇年講到:中國歷代帝王,規定後妃管理制度,雖大體相同,卻各有差異。總綱是制定宮規,嚴格管理,如清朝制定《欽定宮中現行則例》,長達828頁。後妃管理基本上是“四定”:這就是定編制、定級別、定待遇、定規矩。就這四個“定”字,閻崇年列舉了大量實例,使得神秘的後宮管理一目了然。
《大故宮2》中還詳細介紹了皇帝結婚的全過程,展現了明清帝王嚴密苛刻的選秀制度,如何從全國範圍內海選五千佳麗,並最終層層篩選,找出一位身高、體重、相貌、聲音、談吐、人品、性情、興趣、特長都符合皇家標準的“心動女生”。

作者簡介

閻崇年,著名清史專家,紫禁城學會副會長,百家講壇2012年年度主講人。閻崇年曾在百家講壇主講《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興六十年》《康熙大帝》。
易中天評價道——閻崇年是“百家講壇”推出的“當頭炮”,劉心武是“拐腿馬”,我是“過河卒”。
閻崇年的作品《正說清朝十二帝》、《明亡清興六十年》等均為超級暢銷書、常銷書,受到廣大讀者喜愛。

名人/編輯推薦

《大故宮2》延續第1冊內容,首次深入內廷禁地,真實再現后宮風云,透徹解析皇室君臣之政治博弈,生動講述三千佳麗之興衰寵辱。半壁江山系于后宮,天下興亡古今相通。以人為鑒,以史為鏡,可以防微杜漸,探知齊家治國奧秘。

目次

第21講 正大光明
一、匾的來歷 003
二、匾后故事 005
三、匾外思考 007
第22講 交泰乾坤
一、交泰特色 015
二、交泰報時 017
三、交泰寶璽 020
第23講 坤寧大婚
一、大婚皇帝 027
二、大婚準備 030
三、大婚典禮 032
第24講 坤寧不安
一、正統皇后 039
二、嘉靖皇后 042
三、同治皇后 044
第25講 坤寧不寧
一、明宮皇后 049
二、清宮皇后 054
三、坤寧之鏡 056
第26講 坤寧張后
一、皇后挑選 059
二、皇后命運 063
三、皇后悲局 066
第27講 坤寧薩滿
一、坤寧改建 071
二、坤寧神桿 072
三、坤寧祭祀 075
第28講 養心帝居
一、雍正搬家 081
二、殿區格局 083
三、帝后寢宮 086
第29講 養心新政
一、雍正風暴 093
二、設軍機處 097
三、解放賤民 100
第30講 養心懲貪
一、高恒之案 105
二、王亶望案 107
三、國泰之案 110
第31講 養心三希
一、堂名三希 117
二、書壇三杰 119
三、法書三絕 122
第32講 養心挽歌
一、四位幼帝 130
二、三位太后 133
三、兩位親王 136
第33講 東西六宮
一、六宮布局 141
二、選妃選秀 144
三、后妃管理 146
第34講 景仁禍福
一、燕姞夢蘭 155
二、不幸后妃 158
三、順治佟妃 162
第35講 承乾寵妃
一、崇禎寵妃 167
二、順治寵妃 171
三、道光寵妃 173
第36講 鐘粹懸案
一、崇禎太子 179
二、道光貶妃 182
三、慈安之死 186
第37講 延禧永和
一、延禧水宮 191
二、雍正生母 193
三、翠玉白菜 197
第38講 景陽咸福
一、馬后練衣 203
二、王妃冷宮 206
三、宮廷藏寶 207
第39講 永壽之奇
一、萬妃奇緣 215
二、紀妃奇遇 219
三、靜妃奇冤 221
第40講 啟祥長春
一、啟祥故事 227
二、咸豐改建 230
三、長春慈禧 233
第41講 翊坤儲秀
一、翊坤鄭妃 239
二、兩宮一體 242
三、儲秀慈禧 245
第42講 慈禧西逃
一、倉惶出逃 253
二、廢大阿哥 258
三、圖新憾晚 260

書摘/試閱

第三十三講 東西六宮
明清皇宮的后宮,最尊貴的部分是位于中軸線上的后三宮,即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明朝皇帝住乾清宮,皇后住坤寧宮,但清朝從雍正帝開始住養心殿,而皇后只在大婚時住坤寧宮三天,其余時間也不住坤寧宮。清朝皇后住在哪里?明清皇帝眾多妃嬪住在哪里?主要是住在東西六宮。《清宮詞》說:“長街深邃列西東,綺館椒庭署后宮。答應更兼常在號,漢家增級位須同。”本講從東西六宮布局開始介紹。
一六 宮 布 局
東二長街是后三宮東側一條南北走向的長街,光緒帝幼時曾在此學騎馬
打開故宮平面圖,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后三宮的東西兩側,各有六組宮院,像棋盤格一樣,左右對稱,整齊排列,彼此封閉,自成院落。這十二組宮院,沒建在高臺上,所以比后三宮低矮,各宮院建筑體量,也明顯小于后三宮。這十二組宮院就是東六宮和西六宮。
東六宮的格局:在后三宮的東側,有一條南北走向的長街,因在東面第一街,故稱為東一長街,長街東側,由南而北,布列著三組院落,即景仁宮、承乾宮、鐘粹宮。再往東,又有一條南北走向的長街,稱東二長街(光緒帝少時曾在長街學騎馬),長街東側,由南而北,也布列著三組院落,即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合起來東邊共有六座宮院,就是東六宮。
西六宮的格局:在后三宮的西側,同樣有一條南北走向的長街,因在西面第一街,故稱為西一長街,長街西側,由南而北,布列著三組院落,即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再往西,又有一條南北走向的長街,稱西二長街,長街西側,由南而北,也布列著三組院落,即太極殿(啟祥宮)、長春宮、咸福宮。合起來西邊共有六座宮院,就是西六宮。西六宮院,清既承明制,又有所改動。如儲秀宮和翊坤宮,前后院開通,拆除儲秀門,改建體和殿。又如啟祥宮改為太極殿,長春宮和太極殿,也前后開通,拆除長春門,改建體元殿。
東西六宮的名稱,自明永樂年間確定后,在嘉靖朝做過改變,后來鮮有改變,清朝沿襲了明朝后期的宮名。
東西六宮,建筑格局,占地面積,大體相同。每座宮院,占地深廣各50米,面積約2500平方米,四圍院墻,形成四合院落。院內格局,宮門居中,分前后兩進院——前院,正殿面闊五間(景陽宮和咸福宮各減為三間),黃琉璃瓦歇山式頂,東西各有配殿,均為三間。兩山設卡墻便門通往后院。后院,后殿面闊五間,兩側有耳房,東西配殿,也各三間,均為黃琉璃瓦硬山式頂。院里有井一眼、井亭一座。
東西六宮有兩個特點:一是向心性強。東西六宮十二座宮院重心都朝著一個方向,就是后三宮。二是宮禁森嚴。墻院高深,各自獨立,庭院深深,門戶重重,彼此隔離,私密性強。我數了一下:東西六宮主要的門現有41座,夜間每座宮門、每道長街門是關閉的。門的名稱,寄托著皇家的期待:有祈子的,如百子門、千嬰門、螽(zhōnɡ)斯門;有祈福的,如長康門、迎祥門、增瑞門等。
東西六宮除建筑布局之外,還有四個“統一”。
其一,統一匾額。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帝為這十二座宮院題寫匾額,并頒諭旨:“御筆匾十一面,著掛于十二宮。其永壽宮現在有匾。此十一面匾,俱照永壽宮式樣制造。自掛之后,千萬年不可擅動,即或嬪妃移住別宮,亦不可帶往更換。”
其二,統一家具。十二座宮院,各設三屏峰照壁一座(紫檀木邊座漆心染牙竹林飛鳥五屏風),地平一分,隨氈寶座一分(紫檀雕花寶座),隨褥銅爐瓶一分,隨香幾一對(紫檀),銅甪端爐一對,隨香幾一對,銅垂恩香筒一對(琺瑯亭式香筒),銅火盆一對,大柜一對,大案一對,隨陳設六件。(《欽定宮中現行則例》)又諭旨:十二宮陳設器皿等件,布置停妥,永遠不許移動,亦不許收貯。
其三,統配門神。塑造將軍或福判、仙童、鐘馗各成對偶,高二尺許,用金彩裝畫如門神,黑面黑手,名曰“彩妝”。每年于十二月二十四日,安于宮殿各門兩旁,至次年二月初二日抬回本廠,修補裝新,明年再用。魏忠賢擅政時,各增大到八九尺或丈余,穿上真正綾羅綢絹,佩帶真正弓矢,須眉直豎,猛惡如生,所費昂貴。
其四,統發《宮訓圖》。乾隆間,以古代著名后妃美德為范本,繪《宮訓圖》十二幅,遇年節張掛,事畢收藏于景陽宮的學詩堂。(《養吉齋叢錄》)。配贊四言十二句,贊揚榜樣,告誡后妃永遠效法。《清宮詞》云:“瑤星坤極靄祥光,宮訓圖成十二章。歲歲春朝重展現,云縑深護學詩堂。”《十二宮訓圖》及其宣揚的女性美德是:(1)景仁宮《燕姞夢蘭圖》(愿景),(2)承乾宮《徐妃直諫圖》(忠直),(3)鐘粹宮《許后奉案圖》(尊老),(4)延禧宮《曹后重農圖》(勤勞),(5)永和宮《樊姬諫獵圖》(勸諫),(6)景陽宮《馬后練衣圖》(節儉),(7)永壽宮《班姬辭輦圖》(知禮),(8)翊坤宮《昭容評詩圖》(讀書),(9)儲秀宮《西陵教蠶圖》(創新),(10)啟祥宮《姜后脫簪圖》(相夫),(11)長春宮《太姒誨子圖》(教子),(12)咸福宮《婕妤當熊圖》(勇敢)。
明清500年間,在進入東西六宮之前,后妃們是怎樣被選進宮里的呢?
二 選 妃 選 秀
明代后妃的挑選分兩種情況。其一,太子或皇子選妃,由皇后或太后在官員或其他殷實家庭中選擇,為嫡妃或側妃,太子或皇子繼承皇位后即冊封為皇后或貴妃或妃嬪。其二,皇帝后妃的選擇,在貴族或官員或殷實家庭中選擇,冊立為皇后、妃、嬪等。而后,妃嬪的選擇,不定期地由貴族、官員、殷實人家的淑女中挑選,也在宮女中挑選。如嘉靖帝的“九嬪”就是從各地淑女海選中,層層挑選,最后由皇太后和皇帝確定的。(《明世宗實錄》卷一百二十二)
明朝皇帝為“慎選淑女,以求廣嗣”,在全國廣泛選擇淑女,以備充實后宮。如明嘉靖朝,在九年(1530年)十一月,奉旨“采選淑女于京城內外,得一千二百五十八人”(《明世宗實錄》卷一百十九);十五年(1536年)五月,戶部主事賈士允等奉命“還取山東、河南、北直隸(今河北一帶)等地方淑女劉氏等八十八人到京,詔由東華門引入大內”(《明世宗實錄》卷一百八十七);十九年(1540年)五月,“詔選京城內外淑女一百名”(《明世宗實錄》卷二百三十七)。僅以上三次,共選取淑女1446人。這些人進入皇宮再經過嚴格挑選后,有的明確記載成為嬪,其余是留在宮里做宮女,還是發送回家,史料記載不詳。又據載: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冬,命京師內外選女八歲至十四歲者三百人入宮。(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做什么呢?嘉靖帝信方術,為采經血,煉丹藥,求長生而用。
再舉天啟帝選淑女的事例。據史書記載:天啟元年,天啟帝將舉行大婚,先期選天下淑女十三歲至十六歲者,集京師者五千人。他們經過嚴格篩選:先是,分遣太監初選,每百人一組,內監觀察其高、矮、胖、瘦,遣歸者千人;繼是,太監察視淑女的耳、目、口、鼻、發、膚、腰、領、肩、背等,有一項不合法相者去之,去者復二千人;又是,由太監拿量器,測量女子的手足,量畢復使周行數十步,以觀其豐度等,淘汰者復千人。再是,遣老宮娥引淑女到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入選者得三百人。后是,在宮中考察其性情、詩書、修養等,入選者僅五十人。(紀昀《明懿安皇后外傳》)從海選得到的五千人,再經過多次篩選,最后選中五十人,真可謂百里挑一。
清朝后妃的選擇,也是有兩種情形。其一,皇子的嫡福晉和側福晉,由皇帝和皇后、皇太后指定,皇子繼承皇位后,嫡福晉冊為皇后,側福晉冊為妃。其二,原是幼帝的如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宣統,其大婚的后妃是由皇太后或太皇太后在貴族和官員女兒中挑選的。而后,妃嬪的主要來源是秀女。皇帝選看秀女的規定,分為兩類:
一類是,每三年一次,按例引看八旗秀女,經奏準欽定選看秀女的時間和地點。屆時,由宮殿大太監率領各處太監,引領秀女,進行選看,然后引出,分別賞給飯食和車馬銀。所選取的八旗秀女,分別作為妃、嬪、貴人等的候選人,或者給近支宗室子弟指婚。
二類是,每年一次,按例引看內務府所屬內佐領下的秀女,經奏準欽定選看秀女的時間和地點。屆時,由宮殿大太監率領各處太監,引領秀女,進行選看,然后引出,分別賞給飯食和車馬銀。每年一次所選內務府所屬的秀女,則補充為內廷各主位下隨侍的宮女。宮女到25歲遣還本家,任憑婚嫁。以上兩方面13歲以上秀女,經選驗未中者可聘嫁,未經選閱者一律不準私自婚聘,違者嚴加議處。
后妃選入宮中,入住東西六宮。龐大復雜的后宮,是怎樣管理的呢?
三 后 妃 管 理
中國歷代帝王,規定后妃管理制度,大體相同,各有差異。自秦到清,歷代君王,通過迎娶人數眾多的嬪妃,既為了滿足皇帝淫欲,也為了繁盛子孫,于是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說法,并有后宮佳麗三千的傳說。皇帝后妃到底有多少人?是怎樣管理的?
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后,要大臣研究歷代后宮制度。大臣奏報說:“周制,后宮設內官以贊內治。漢設內官一十四等,凡數百人。唐設六局二十四司,官凡一百九十人,女史五十余人,皆選良家女充之。”(《明史?后妃傳》卷一百一十三)朱元璋認為上述人數太多,當朝應比唐朝減少一百四十余人。實際上后宮妃嬪有多少,誰也說不清,許多皇帝也說不清楚。
開國立規,非常重要。朱元璋鑒于前代女禍,他采納翰林學士朱升的奏議,說:“治天下者,正家為先。正家之道,始于謹夫婦。”怎樣做呢?立綱紀,嚴內教:第一,后妃母儀天下,不可干預政事。明朝沒有出現太后垂簾聽政的事。第二,規定后妃職責,服侍皇帝宮寢。第三,制定鐵質飾金紅牌,鐫刻戒諭后妃紀律,懸于各宮。第四,自后妃以下至嬪御等,衣食、器用、金銀等供應,都按級別施行供給制。第五,禁止內外書信交往,有則論死。所以,“終明之代,宮壸肅清,論者謂其家法之善,超軼漢、唐。”(《明史?后妃傳》卷一百一十三)明朝的后宮,有兩個特點:沒有出現母后專權和外戚專權的亂象。
后妃史料,少之又少。譬如孝莊太皇太后,身歷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享年75歲,兩輔幼主順治帝和康熙帝,《清史稿?孝莊文皇后傳》才只有941個字。又如康熙帝的妃子,有的只有六個字記載:“陳氏,子一,常寧。”還有四個半字的記載:“張氏,女一。”那“半”個字是怎么回事呢?因為連著記載四個沒有名號的生女兒的,這些女兒“皆殤”,都早死,四個人僅用兩個字,平均每人半個字,所以每人“四個半字”。妃嬪如果沒有生育子女,又沒有特殊事跡的,則一字不記。《明史?后妃傳》說:只記載位居正號的后妃,或有特殊事情發生過的妃嬪,否則不記。
制定宮規,嚴格管理。清朝制定《欽定宮中現行則例》,長達828頁。后妃管理基本上是“四定”:這就是定編制、定級別、定待遇、定規矩。
其一,定編制。明朝后妃不定編,但清朝定編。清朝康熙以后,后宮典制大備。規定皇后一人,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貴人、常在、答應、學生無定數,分居東西六宮。(《清史稿?后妃傳》卷二百十四)。當時叫做名分,其實嬪以下的等級名分,并不嚴格,也有變化。清朝后妃最多的是康熙帝和乾隆帝。康熙帝有記載的41人,乾隆帝有記載的29人。最少的是光緒帝,只有一后(葉赫那拉氏)、二妃(瑾妃和珍妃)。東西六宮中每一座宮院,有一個正位,或皇后,或皇貴妃,或貴妃等。其他妃、嬪、貴人、常在等按照等級,分住東西配殿等房間。皇帝一般是不到六宮就寢的。被侍寢的妃嬪,要到皇帝的寢宮,如乾清宮東暖閣、養心殿后寢殿等,侍寢后回到自己原住的宮院。
其二,定級別。明朝的后妃,分十四等級:皇后、皇貴妃、貴妃、嬪、才人、婕妤、昭儀、美人、昭容、選侍、淑女等名分或等級,但各朝有變化,不是一成不變。
六宮配置,主要一是人,二是物。先說人,后說物。
妃嬪的服侍人員,主要是太監和宮女。太監,每宮配置首領太監二名(八品侍監),每月銀四兩,米四斛,公費銀七錢三分三厘;太監十二名,每月銀二兩,米一斛半,公費銀六錢六分六厘。他們的職責是“本宮陳設、灑掃、承應傳取、坐更等事”。(《國朝宮史》卷二十一)其太監和宮女的配置,參見下表:
級別設太監設宮女
皇后12人10人
皇貴妃12人8人
貴妃12人8人
妃10人6人
嬪8人6人
貴人4人4人
常在3人3人
答應1人2人
其三,定待遇。后妃待遇,有嚴格的等級。她們吃飯、穿衣、喝茶、零用等開銷,都是按級別實行供給制。自皇后至答應,她們的工資稱為“宮分”,級別差異,非常之大。我以皇后和常在為例做個介紹。
皇后宮分:
每年:銀l000兩,大卷江綢2匹,妝緞4匹,倭緞4匹,閃緞3匹,金字緞2匹,云緞7匹,衣素緞4匹,藍素緞2匹,帽緞2匹,楊緞6匹,宮綢2匹,紗8匹,里紗8匹,綾8匹,紡絲12匹,杭細8匹,綿綢8匹,高麗布10匹,三線布5匹,毛青布40匹,粗布5匹,金線20綹,絨10斤,棉花線6斤,棉花40斤,里貂皮40張,烏拉貂皮50張。
每日:盤肉用豬肉166斤,羊肉1盤,小牲口2只,新粳米1升8合,黃老米1升3合5勺,高麗江米1升5合,粳米面1斤8兩,白面7斤8兩。麥子粉8兩,豌豆菜3合,白糖1斤,盆糖4兩,蜂蜜4兩,核桃仁2兩,松仁1錢,枸杞2兩,曬干棗5兩,豬肉9斤,豬油1斤,香油1斤6兩,雞蛋10個,面筋12兩,豆腐1斤8兩,粉鍋渣1斤,甜醬1斤6兩5錢,青醬1兩,醋2兩5錢,鮮菜15斤,茄子20個,王瓜20條,三兩重白蠟1支,一兩五錢重白蠟4支,一兩五錢重黃蠟4支,一兩五錢重羊油蠟10支,羊油更蠟1支(夏例5兩,冬例10兩),紅籮炭夏例10斤、冬例20斤,黑炭夏例50斤、冬例60斤。明代宮中有管理用柴炭的機構,地址在皇城西安門外迤北的紅籮廠。宮中所用的紅籮炭,由易州(今河北易縣)一帶山中砍伐硬木燒成,先運到紅籮廠,按尺寸鋸截,每根長約一尺,圓徑二三寸不等,編小圓紅荊條筐盛之,故名“紅籮炭”。按規定數發到宮中各處。紅籮炭如經伏雨淋濕,著火氣太熾,多能使人眩暈、昏迷發嘔,嬰幼皇子皇女或中此毒而夭折。這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古人不明其中道理。
常在宮分:
每年:銀50兩,大卷八絲緞l匹,大卷五絲緞l匹,云緞l匹,衣素緞l匹,藍素緞1匹,春綢l匹,宮綢1匹,紗1匹,綾1匹,紡絲2匹,棉花3斤。
每月:小牲口5只,羊肉15盤。
每日:豬肉5斤,陳粳米1升2合,白面2斤,白糖2兩,香油3兩5錢,豆腐1斤8兩,粉鍋渣8兩,甜醬6兩,醋2兩,鮮菜6斤,茄子6個,王瓜5條,一兩五錢重黃蠟2支,一兩五錢重羊油蠟1支,黑炭夏例10斤、冬例20斤。
可以看出,后妃各個級別之間待遇差別很大,這就促使后妃們拼命爭寵,因為只有皇帝才可以提拔自己,才可以讓自己懷孕、生龍育鳳。
待遇的差別不僅是宮分上的差距,而且配給各級別的生活用品(稱為鋪宮)、車輿、服飾等也都有很大差別。以皇后和常在的鋪宮為例:
皇后鋪宮:
玉杯金臺盤1份,金執壺2把,金方1件,金盤I5件,金碟6件,金碗5件,金茶盅蓋1個,嵌松石金匙1件,金匙2件,金三鑲牙箸1雙,金云包角桌2張,銀方1件,銀折盂l件,銀盤30件,銀碟10件,銀碗10件,銀茶盅蓋8個,銀匙10件,銀三鑲牙箸8雙,銀茶壺3把,銀背壺13把,銀銚2個,銀火壺3把,銀鍋2口,銀罐2個,銀杓3把,銅象鼻提爐1對,銅八卦爐2個,銅手爐2個,銅瓦高燈4個,銅遮燈l對,銅蠟簽14個,銅剪炷罐6份,銅簽盤5個,銅舀2把,銅簸箕1個,錫盆10個,錫奠池2個,錫茶碗蓋5個,錫茶壺30把,錫背壺4把,錫火壺2把,錫坐壺8把,錫里冰箱2個,錫屜鈷2個,鐵八卦爐1個,鐵火爐5個,鐵火罩4個,鐵坐更燈4個,鐵火鑷2把,黃瓷盤220件,各色瓷盤80件,黃瓷碟40件,各色瓷碟50件,黃瓷碗100件,各色瓷碗50件,黃瓷盅300件,各色瓷盅70件,各色瓷杯100件,各色瓷渣斗4件,洋漆矮桌2張,各色漆盒26副,各色漆茶盤I5件,各色漆皮盤25個,戳燈20個,香幾燈10個,羊角手把燈4把。
常在鋪宮:
銅蠟簽1個,銅剪炷罐1份,銅簽盤1件,銅舀1把,錫茶碗蓋1個,錫茶壺2把,錫銚1個,錫痰罐1個,鍍銀鐵云包角桌1張,亮鐵鑷1把,五彩紅龍瓷盤2件,各色瓷盤8件,五彩紅龍瓷碟2件,各色瓷碟4件,五彩紅龍瓷碗4件,各色瓷碗10件,五彩紅龍瓷盅2件,各色瓷盅6件,漆茶盤1件,羊角手把燈1把。
即使是待遇最低的答應,也是衣食無憂。但是,她們的錢是不夠用的。比如,過年節、過生日等要給太后、皇后送禮,要給太監、宮女賞錢,這些錢從哪里來?一是依靠平日積攢的私房錢(小金庫);二是靠皇帝按例恩賞;三是靠家里的接濟;四是靠自己女紅創收(通過太監賣出去);五是皇帝賞錢,如侍寢時皇帝高興給賞銀(小費)等。
其四,定規矩。內廷位次,明確有序。言行舉止,遵守本分。謙恭和順,接上以敬,待下以禮,非本宮的太監、宮女,不可擅自使令。
《欽定宮中現行則例》規定:內廷等位有父母年老者,或一年或數月,奉特旨許令會親者,只許本生父母入宮。其慰問外家,年節許由各宮首領太監奉本主命前往,但不許宣傳內外一切事情。各宮小太監,許于本宮掖門出入。首領太監,無事不許到本主屋內久立閑談。
以上四條對于后妃而言,最重要的是名分、級別。妃嬪的晉級,并不論資排輩,是靠什么呢?一靠生育兒子,二靠皇帝喜歡,所以妃嬪就費盡心機,施展才華,討得皇帝的寵愛和喜愛。妃嬪的最大利益來源,是皇帝的寵愛,因為只有皇帝寵愛才有可能多生育兒子,也只有皇帝寵愛才有可能多受封賜——晉升級別,多得賞賜。在一夫多妻制度下,受到皇帝的寵愛更加來之不易。為此,歷代后宮,都演繹出不少驚心動魄的故事。
以后三宮為主體、東六宮和西六宮為兩翼的帝后生活區,眾多后妃、太監、宮女,她(他)們生命的圭臬是:惟以一人治六宮,皆以六宮奉一人。嘉靖帝祖母興獻后說:“女子入宮,無生人樂。”在這里上演了一幕幕后宮的悲喜劇——雖有后妃的豐衣足食,更有她們的孤燈長夜;雖有妃嬪短暫的青春歡笑,更有她們無盡的悲苦淚水。東西六宮既是帝制時代君主的天堂,更是高墻之內妃嬪的煉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7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