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詩苑擷英(簡體書)
滿額折

詩苑擷英(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詩苑擷英》收錄了《紮根於生活沃土的花和刺——評公劉詩集》、《激情·構思·格律——三題》、《老而更成——讀》、《五弦琴——讀》、《新的歌聲——讀 詩集》、《為生活中的真善美歌唱歌——劉祖慈詩作漫評 》、《小詩不小——讀謝采筏的兒童詩》、《“醒著的囈語和夢中的獨白 ”——讀》、《唱給土地的歌——讀遊竟飛詩之一》、《比 喻意象的魅力——讀遊竟飛詩之二》等文章。 《詩苑擷英》的作者是治芳。

名人/編輯推薦

治芳編寫的《詩苑擷英》收錄了《新的歌聲——讀詩集<鴿子與鬱金香>》、《為生活中的真善美歌唱歌——劉祖慈詩作漫評》、《小詩不小——讀謝采筏的兒童詩》、《“醒著的囈語和夢中的獨白”——讀<本年度潮濕>》、《唱給土地的歌——讀遊竟飛詩之一》、《寫普通工人的生存狀態——在馬鋼工業題材作品討論會上的發言》等文章。

目次

江淮的繆斯 大詩人公劉 紮根於生活沃土的花和刺 ——評公劉詩集《仙人掌》 激情·構思·格律 ——《瑪金詩存》三題 老而更成 ——讀《關於自己的廣告》 五弦琴 ——讀《雲水軒吟稿》 《山盟》與詩體小說 新的歌聲 ——讀詩集《鴿子與鬱金香》 為生活中的真善美歌唱歌 ——劉祖慈詩作漫評 張萬舒的詩 小詩不小 ——讀謝采筏的兒童詩 “醒著的囈語和夢中的獨白” ——讀《本年度潮濕》 唱給土地的歌 ——讀遊竟飛詩之一 比喻意象的魅力 ——讀遊竟飛詩之二 獨出心裁別具機杼 ——讀《伊甸園漫行記》 在探索中前進 ——讀孫中明的詩 以虛寫實以實寫虛 ——讀《孫中明抒情詩精選》 景·情·理 ——讀詩集《秋韻》 提煉並謳歌“精神的稀有元素” ——漫評安徽詩人近年來所出詩集 散文就是散文 ——談《鄉村落日》 壯觀的新詩大幹世界 ——讀陶保璽著《新詩大千》 “是幸福的雲遊,還是永恆的苦役”? ——讀《戴望舒穆麗娟》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的安徽文學創作 ——在2000年省文藝理論座談會上的發言 寫普通工人的生存狀態 ——在馬鋼工業題材作品討論會上的發言 往事與回憶 ——關于陳登科的一點史料 序《新時期小說論》 序《文學的風箏》 序《缺憾與充盈》 詩論文評 李白的《日出入行》 李賀詩歌的結構藝術 《李義山戀愛事跡考》 ——蘇雪林的“第一本書” 關於《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兩個問題 詩體小說的文體特徵 抒情詩的主體化與客體化 散文詩片談 現代文學史上的散文及其經驗與教訓 ——在“大時代呼喚大散文”學術討論會上的發言 《孔乙己》主題新解 平心靜氣說郭老 略談《女神》中的“自我”形象 給小讀者以“大詩歌” ——淺談李季為少年兒童寫作的幾首長詩 略談《白鹿原》的魔幻色彩 又豈在朝朝暮暮 ——試論《廊橋遺夢》在愛情描寫上給我們的審美滿足 臺港作品賞析 癡情人的癡情話 ——讀《你的名字》 看月亮思故鄉 ——讀《月之故鄉》 童話世界 ——讀《月色散步》 返樸歸真 ——讀《愛戀》 人生之歌 ——讀《長跑者之歌》 萊根與鄉情 ——讀《故鄉菜根談》 “龍卷風”從這裏刮起 ——讀《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 附錄 《詩人與詩》序 多公 治芳先生 從兩首小詩讀治芳老師 

書摘/試閱

大詩人公劉走了。 在20世紀50年代前半期,詩壇上曾閃現出一大批新星,他是其中最為 燦爛的一顆。一向不輕易許人的老詩人艾青,也在1955年為他寫出了褒場 有加的評論。從1954年第一部詩集《邊地短歌》問世,短短三年間,池為 讀者獻出了《神聖的崗位》、《黎明的城》、《在北方》等詩集。這些詩 集題材廣闊,從西南邊陲到西北沙漠,從黃河到長江,從北京到上海,奇 景美事均被詩人以細膩的感受、詭異的想像、質樸而又飽蘊詩味的語言攝 入筆端。包括我在內的廣大青年讀者,總是期期以盼公劉的每一首新作, 或奔相走告,或輾轉抄示,或競相背誦。我至今仍背得出“這座山是邊防 陣地的制高點,而我的刺刀是真正的山尖”、“風在荒原上游蕩,像一個 醉酒的流浪漢”、“縱橫的街道是詩行,燈是標點”這些膾炙人口的名句 。 他是大詩人。在他經受了二十餘年的苦難而復出之後,已達天命之年 的他,不僅爆發出了新的創作激情,而且於早期的詩風有更大的轉變和新 的突破。如果說他上世紀50年代的詩是輕柔的、明亮的、抒情的,感性多 於理性的,那麼,寫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詩作則是凝重的、沉鬱的、政 論的,理性勝於感性的。“反思”,成了他復出後創作的一個總主題,也 是其抒情結構的一條主脈:“既然歷史在這裏沉思,我怎能不沉思這段歷 史?”“沉思這段歷史”——以十年浩劫為頂峰的極“左”統治的歷史, 反復地出現在《白花·紅花》、《仙人掌》、《母親——長江》、《駱駝 》、《大上海》、《南船北馬》等詩集之中。沉思,就是反思,就是追索 ,就是批判,就是對歷史、對現實、對大眾甚至是對詩人自己靈魂的拷問 。我舉一首為例:《哎,大森林!》 哎,大森林!我愛你,綠色的海! 為何你喧囂的波浪總是將沉默的止水覆蓋? 分明是富有彈性的枝條呀, 分明是飽含養分的葉脈! 一旦竟也會竟也會枯朽? 一旦竟也會竟也會腐敗? 我痛苦,因為我渴望瞭解, 我痛苦,因為我終於明白—— 海底有聲音說:這兒明天肯定要化作塵埃, 假如今天啄木鳥還拒絕飛來。 我不能肯定公劉是第一個寫張志新的詩人,但我敢肯定他寫張志新的 詩是最深刻的,最震撼人心的——大森林是象徵性寓言性的意象,這是不 言而喻的;它深切的歷史感,它強烈的憂患精神,它向我們發出的啟示、 警戒和預言,使這首詩成為名副其實的“史詩”。我在評論公劉的得獎詩 集《仙人掌》時,曾針對當時流行的論點說過“讓詩離政治遠一點”的說 法並不總是正確的。公劉後期的詩歌正是由於他對政治的反思,對現實的 關懷,對歷史的追尋,而成為“歸來者”中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也正是由 於這些詩篇,公劉當之無愧地獲得了“思想者”的稱譽。 說公劉是大詩人,還因為公劉不是只憑經驗和熱情寫作的人,他有自 己的詩歌美學,他是一位具有深厚學養和真知灼見的詩歌理論家。這,就 決定了他在他的同輩詩人中具有獨特的身份和位置。新時期中他寫的《新 的課題》、《詩與誠實》等一系列詩論,既富有學理性,又具針對性,在 當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公劉反復強調的是“詩必須對人民誠實”,“詩 的虛偽反映了社會生活的某些虛偽”,“詩人可以不寫詩,但不可以背叛 詩”。正是詩人的這種真誠、率直、執著,成就了的詩,也決定了他的“ 做人”。在寫於1978年的一首詩中,他曾為上世紀50年代“幼稚的狂想” 感到可笑、臉紅。可是,公劉至死何曾改變過他的“幼稚”?所以他常遭 誤解、曲解以致不公正的對待,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與當前的某些詩人、某種詩風有所不同,公劉並不回避寫頌歌,例如 詩集中的第一輯,幾乎全是對自衛戰爭中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的歌頌。不 過,同詩人在50年代所寫的關於邊防戰士和產業工人的頌歌相比較,正如 那時的現實生活充滿著天真的嚮往和單純的熱情一樣,詩人也把自己的激 情僅僅停留在歌頌上,顯得富有朝氣而略欠醇厚,熱情有餘而深度不足。 而他的近作,卻是以歌頌為起點,為基調,致力於向生活的橫面展開,向 歷史的縱深面突破,把歌頌對象的微觀世界同現實生活的宏觀世界結合起 來加以抒寫,使詩篇具有一種強烈而深沉的“歷史感”。 作為一個共產黨員詩人,公劉也並不回避存在於我們生活、也存在於 我們心靈之中的種種矛盾,甚至汙點。他敢於接觸那些棘手的、有爭議的 而又實實在在矗立於現實中、為人注目和關切的題材。我指的是這樣一些 詩篇:《上訪者及其家屬》、《從前我們是誠實的》、《繩子》、《骨灰 盒上的陰風》、《憲兵進行曲》、《討論會》、《關於摩西十戒》、《十 二月二十六日》等等。三中全會的思想光芒照亮了詩人的眼睛,拂去了長 期籠罩在詩人心上的陰雲,給了他強大的信念、勇氣和力量,這些作品因 而才得以寫出,也因而得以發表。以《上訪者及其家屬》來說,它的價值 和意義,不僅在於第一次用詩的形式,反映了在十年動亂中遺留下來的一 個帶有普遍性的社會現象,更重要的是把詩的觸角伸向了產生這種現象的 體制上的缺陷,具有批判的鋒芒。詩的力量也不止是引起我們感情上的震 驚,更喚起了我們思想上的警覺。《十二月二十六日》所涉及的又是一個 敏感主題,它通過獨特的構思和意象,正確地評價了毛澤東同志,揭示了 領袖和人民的關系:“旗(按指領袖)應該永遠是風的戰友,風,就是人民 的呼吸”。“請後來的領袖們記住這一點吧!您將和全體人民的生日結成 一個親密的結!”……敢於把詩的觸角伸進當前的重大的政治主題之中, 迅速而敏銳地用詩的形象去表現三中全會所取得的思想成果,這就是詩集 《仙人掌》的思想特色和美學價值之所在,這就是詩人公劉創作個性和抒 情風格中最重要的因素。“詩人比任何人都應該是自己時代的產兒”,“ 越是優秀的詩人,越是屬於他所生長於其中的社會”。別林斯基的論斷在 公劉的創作實踐中得到了有力的佐證。 從公劉的近作中,我們可能還會認識到,“詩,最好同政治遠一點” 的說法,並不總是準確的。因為問題不是在於政治題材的本身——題材畢 竟不是決定一首詩價值的唯一因素。問題在於,有沒有一個無產階級詩人 所應有的膽識,有沒有作為一個真正詩人所必須具有的才能,最後,這是 更為重要的,是有沒有來自生活、發自肺腑的激情。《仙人掌》中有一首 詩就叫《寄語政治》,而且是腹稿在第四次文代會上,大概能代表詩人對 於詩與政治關系的看法: 我宣佈只服從血管中奔流的元素, 只有他們能決定我的命運和前途; 但願你也來回頭看看這茅屋窩鋪, 我相信我們將同聲一呼:為母親服務! “母親”,這就是祖國和人民,詩和政治都應該一樣地服從母親的需 求,為祖國和人民服務。正是本著這樣的信念,公劉才不僅僅不規避政治 ,而且將政治熱情化成詩的激情,賦予詩的形象,使讀者在進行審美活動 的同時獲得思想情感上的啟發和教益。 公劉在他50年代中期出版的《黎明的城》、《在北方》等詩集中,就 顯示了能從平凡的生活中提煉不平凡的詩意的本領,這種詩意又通過新穎 而奇巧的構思和流利而精粹的語言被傳達了出來,初步形成了他個人的風 格。隨著現實生活和個人經歷的變化,詩人的詩風也在變化著、發展著。 獲獎詩集《仙人掌》表明,公劉正在尋找新的語言和新的表現手法,以取 得思想和藝術的新的平衡。他過去的作品主要是以生動的描寫和委婉的抒 情見長,而其近作則充滿著睿智、機鋒,政論性的抒懷和哲理性的思辨, 以及足以啟迪人心、催人警醒的幽默和諧趣。 公劉在走向深沉,走向新的高峰。P3-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