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悠悠浯江水(POD)
滿額折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悠悠浯江水(POD)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031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5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書名取自金門最有名的一條溪流「浯江溪」,代表金門自有浯江溪歷史以來,和金門人的臍帶牽扯聯繫,悠悠浯江之情,亙古而無疆。

第一卷為散文,蒐集作者部份已在金門日報刊載過,描寫與金門有關之地理、人文、社會、生態暨歷史與空間和人之和諧為主,表達了作者對鄉土的情懷與眷戀;第二卷為現代詩,蒐集作者在青年日報暨金門日報刊載過有關對鄉土一花一草,一瓦一石的內容詩篇,用另一種角度,呈現作者另一種對鄉土的詮釋與用心。

書中將鄉民的生活做某方面顯現出來,是一本知性兼具感性的書籍:一方面可供居民平日欣賞閱讀,了解鄉人真實生活的一面,進而愛護鄉土,珍惜資產;二方面部分也可供文史資料的參考依據,具地方文獻的價值。

作者簡介

王振漢

筆名震撼,福建金門人
福州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生
現任國中教師
金門縣教師工會常務監事
金門大佛園區開發基金會董事
中華民國觀光導遊協會講師
曾榮獲第二屆金門文藝金像獎散文類銀像獎(金像獎從缺)

浯江水長又長/陳慶元

金門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意思是說,金門雖然在海濱,但是它文化昌盛的程度,幾乎和孔子的故鄉(魯)、孟子的故鄉(鄒)沒有太大的差別。不過,細細想來,這「海濱鄒魯」名號的由來,卻不始於金門,而是起於廣東的潮州。當然,金門借用一下也無不可,何況金門人文之盛,的確足以當之。

不過,近年來福建沿海各市縣幾乎都說他們也是「海濱鄒魯」,進而整個福建也都可以稱為「海濱鄒魯」,這是福建人的自信,作為金門人,我也為此感到髙興。但是這樣一來,如果我在文章中再大講我們金門「海濱鄒魯」,恐怕容易讓他人產生誤解:「你們是『鄒魯』,難道我們就不是『鄒魯』嗎?」

因此,我在作這篇〈序〉時,還是不直接用「海濱鄒魯」一語為好。

我想說的是近十幾年來金門人的寫作。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葉宗禮從金門給我捎來他的老師洪春柳女士的一本《浯江詩話》。宗禮說,洪老師是金門髙中的老師。髙中老師出書,難能可貴。這是我的第一反映。後來,「兩門」開始對開,廈門、金門不過一個小時的水路,我去金門的次數多了,認識的鄉親也多了。除了洪春柳老師繼續贈書之外,中學老師送給我書的還有楊清國(校長)、吳鼎仁、王先進、洪明燦、葉鈞培、陳炳容等等。

至於黃奕展,則是小學校長;黃振良,是不折不扣的小學老師。那麼,陳長慶是誰?陳長慶是長春書店的店主;陳延宗又是誰?陳延宗是退伍中校;陳秀竹又是誰?陳秀竹在學校當過教官,退役之後服務於金門國家公園;董群廉又是誰?董群廉是縣政府的公務員;蕭永奇又是誰?蕭永奇是電腦工程師;郭哲銘又是誰?郭哲銘是文化局的課長(課長在大陸的職級就是科員)……這一長串的名單,自然不包括在金門大學任教的江柏偉、唐惠韻、楊天厚博士,因為他們是大學老師,寫書出書理所當然;這個名單也不包括戶籍仍然在金門,而在台灣發展的一批文化人或准文化人,因為他們現在畢竟生活在「大地方」。

據金門縣文化局局長李錫隆介紹,十來年間,金門文化局已經出版了近四百種的書。如果加上不是經由文化局出版的書,加起來不知有多少種?還有一件事情使我感動。去年十一月,我回鄉參加世界金門日,適逢舉辦「三個寫詩的人」新作發表會,一個自然村,同一時期出現三位詩人,每位詩人都出版過不止一部的詩集,真是匪夷所思!

金門戶籍人口數,這兩年剛剛突破十萬。太遙遠的不說,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戶籍人口一直只有數萬人,最少時還不足五萬!如果以戶籍人口數比作家數,以戶籍人口數比出版的書籍數,作一個統計,按我的觀察,福建沿海諸市縣似乎難以與金門抗衡。如果就作者的身份職業作一個分析,金門作者身份的多樣,民眾參與的廣泛與熱情,恐怕也是獨一無二。

我不知道振漢此前是不是出版過書,如果沒有,隨著這本《悠悠浯江水》的出版,金門的作者又將增加一位。振漢是國中的老師,也是屬於我上文說的、並非身居大學或者學院的作者那一類。

《悠悠浯江水》是作者的一部詩文集。金門本島只有一百三十多平方公里,這樣一個蕞爾小島,自然容納不了大江大河,就是勉強稱為「江」的浯江,其實也就是一條小小的溪流。但是就在這條小小的溪流兩岸周邊,孕育了金門的林木花草生物,孕育了世世代代的金門子子孫孫。浯江水,長又長,從史前文化,到西晉士人南渡流播來到這個小島,到唐代牧馬侯陳淵率眾來此牧馬,到南明東南洲島軍民髙舉義旗擁戴魯王朱以海在太武山下抗清……每一個金門人都愛浯江,每一個金門人都熱愛金門這片土地,振漢也不例外。

振漢用他的觀察,用他的筆,帶著深切的情感去回顧金門的歷史,去找尋金門早年的記憶,去書寫他所知道的金門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去抒發他對金門一點一滴的真愛。浯江水,長悠悠,每一篇詩文都充滿了作者對故鄉的愛。他寫故鄉的花,從一月、二月,寫到十一月、十二月;從蝴蝶蘭、杏花,寫到水仙花。他喜歡磊磊砢砢的花岡岩,喜歡成片的紅樹林,喜歡成雙成對的珍希的古生物鱟,他也喜歡故鄉的番薯。「好吃糖」的描繪,喚起每一個金門人兒時的記憶,讓你頰齒生香;「鹹粿炸」,俗雅共賞,或是充饑,或是品嚐,經振漢這一提醒, 滿口「鹹香鹹香」, 頓然口舌生津。

我在台北華納威秀看了一場《星月無盡》的電影,這是一部描寫金門的影片,電影主人公之一是「文史工作者」,不知情者一定覺得很奇怪。我在金門和友人交換名片,常常會看到「文史工作者」或「文史工作室」這樣的字眼。毫不誇張地說,當你走在金門大街小巷,或者在餐廳用餐,一不小心你會碰上一位或者兩三位文史工作者、或者擁有自己文史工作室的鄉親。

他們並非什麼大學者,但是他們肯定是金門某一文史問題的專家。一塊碑碣,他會為你詳細地細說它的由來;一種民間信仰,他會給你介紹它的背景和歷史;一把農具,一件戲服,一座古厝,一幢洋房,一座橋樑,他都可以給你講述其年代、質材,以及相關的故事;如果你有興趣,他還可以為你挑出一部族譜,為你解說一姓一族在金門的繁衍生息、變遷、聚散,甚至這一族一姓中名人的逸聞逸事。振漢對金門的文史,也相當的關注,如風獅爺、王爺信仰、東門代天府牌樓、後浦四月十二迓城隍等,都在他的寫作範圍之內。詩文集涉獵的廣泛,可以讓讀者增長不少見識。

集中有一篇是記述2011年第五屆兩岸金門籍青少年夏令營活動的文章,這次夏令營由我所在的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主辦,漳州市金門同胞聯誼會協辦。省金聯和漳州市金聯都有相關的報導,但是都沒有振漢寫得這麼詳細。振漢可謂是有心人。看來,振漢不僅關心「文史」,對當前兩岸的往來也很關心。民國四年(1915)金門建縣之前,金門是同安的一個行政區;建縣之後,金門與廈門、同安仍然難分彼此,和閩南各地也難分彼此。

陣陣槍炮聲滾過,瞬息間,金門便與廈門、同安及內陸隔絕,超過五十年的時間,多少人把眼望穿!所幸我們能生活在21世紀,廈門與金門的船隻又可以每天往來,兩岸金門籍青少年夏令營可以在內地和金門輪番舉辦,振漢也有了機會帶領學生來內地參加活動,也有了機會到大陸讀博士學位。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讀博士期間,振漢往來「兩門」比較頻繁,將來一定會有更多記敘或描述這方面的佳作問世。

振漢還找了部分自拍的照片作為插圖,我看是很有必要的。有些民俗的活動,即便作者筆底可以生花,仍然不能免於抽象。有些民間食品,僅僅靠文字的描述,恐怕也難有令讀者垂涎欲滴的效果。振漢給我影印件文稿的照片是黑白的,正式出版,如果是彩照或部分是彩照,或許更能收到圖文並茂的効果。

這部詩文集共收錄振漢的詩文三十來篇,這些詩文絕大多數都寫得相當不錯,不過,不必諱言,個別文章還需要作點潤飾,稍嫌冗長者,簡約之;過於簡略者,豐滿之。再者,兩岸往來已經非常頻繁,但是數十年的阻隔,遣詞用語、書寫行文的習慣仍然存在差異,在所難免,不必苛求。如果此書要讓內地的多數讀者也能接受,似乎個別篇目還需要略作調整;如果有些篇目僅僅是為了記錄歷史文獻,將來可以另編一部文獻性質的書,畢竟創作和文獻的保存是兩回事。

來中央大學已經四個月,半個月前,水彰說振漢有一部書讓我作序,前陣子的確太忙,有時南下台南或髙雄,當夜還得趕回中壢,因此拖了些時間。期末將至,校內外的事慢慢少了,今天是中大校慶(在台復辦)五十周年紀念日,除了中午到大講堂前去感受一下氣氛,還是趕緊回到研究室來完成這篇小序。
期待《悠悠浯江水》早日出版!(本文為《松風書閣手記》之一篇)

2012-06-02於中央大學
中文系A2-406

目次

序 浯江水長又長――王振漢《悠悠浯江水》

第壹卷 散文
悠悠浯江水
故鄉的愛戀
屬於那個年代的歌詞
「好吃糖」的滋味
口齒留香「鹹粿炸」
護蔣神兵、官邸歲月
嘿嘿TAXI,你開往何處
徜徉書鄉天地,擁抱書香氣息
青春
金門的王爺文化――由「沙美萬安堂己丑年彩乩乩示文輯錄」談起
「化陰為陽,道光重現」――從東門代天府的牌樓談起
東門境代天府簡介
金門後浦「四月十二迓城隍」
後浦市集寫真
民俗文化、民間信仰及主要節慶活動
2011年「守望海濱鄒魯」第五屆海峽兩岸金門籍青少年國學夏令營活動紀實
大選區乎?小選區乎?一場無謂的糾葛
「三合一」激情後的金門縣選舉觀察
擁抱飛地,飛出安全
水陸蓮花海.浯島菩提心
試由「與宋元思書」蠡測吳均在儷體文的成就
「三王」治理下的閩國文學發展初窺

第貳卷 現代詩
花崗岩島
風獅爺
酉堂
把番薯情別在襟上
在風中晾乾靈魂
星月醉在杯裡
花的故事
一顆流浪的心
溪水khe-tsuí的ê故事kòo-sū

書摘/試閱

悠悠浯江水

從傳統樂府練習場邁出,向左走就是浯江溪寬闊的出海口,還來不及抖落一身深邃悠揚的南管迷人魔力的樂音,就被一件件盎然刺眼的綠毯所棒醒,很難不正眼瞧一瞧,潮起潮來,日昇月落,悠悠的浯江水。

俯看眼前的江水,早已是看盡歷史興衰、歷盡人事滄桑、洗滌萬古千朝英雄與豪傑的身世,而一首來自江心的潺潺樂音,如琵琶點、挑絲弦時的飄落、如泣如啜、如歌行板……

只是悠悠江水撫觸了胸膛四肢,浸濕了腦丘帶暈開了塵封的記憶,吟唱起「春江花月夜」的宮調依然激昂不休,面前這一大片無數人曾經走過的溪口海域與泥灘地,用它與天地歷史同壽的樂音,叫喚我輕挪的腳步、攻擊我不設防的耳朵。這裡有一片青蔥翠綠的植物:紅樹林,和從二億年前就演化成,生物學界視稱牠為活化石的:鱟,以及潮間帶的生物族群。

早年,溯江而上舟楫可達后垵、東洲一帶,溪水汩汩,細石游魚、青蛙水蛇,直視無礙,夾岸倒影垂竹,荇菜參差,上空稀疏枝條交相掩映,偶然可以看到碎花金黃的陽光在水面跳躍追逐,「大橋頭」岸埠,婦人敲捶洗衣,絮語喧鬧話家常,小孩撥水捉蝦嬉戲玩耍,撈到中斑魚,也捉到了童年,一曲流水平沙人家溫馨的「漁家樂」音符盪漾在歡樂的空氣中。

來到出海口則是片沙灘地,退潮後潔淨的石英沙灘帶鑽出如米篩的小洞,只見成群的招潮蟹高舉大螫腳,正如拉小提琴般,向你耀武揚威,而你腳步掠過,牠們就像頑皮的鄰家小孩趕忙收起琴來,頃刻又一隻一隻跳出來,向你示威著,讓你不得不投降,就像琵琶曲中「十面埋伏」裡複沓錯綜的旋律。還有在泥灘地悠游的「花跳」,動作敏捷連你都來不及反應,牠們都已消失得無影無蹤,然後你凝定神後,牠們卻在泥灘上,用那精明的眼睛對你傻笑,儼然就是「霸王卸甲」五六乂空管的翻版。

這些出海口的天籟樂音亙古以來一再彈奏,和天、和地、和江海、和此處的族類和諧歡唱,就像用鏗鏘悠揚,婉轉清雅、含蓄婉約的南管,充滿了古樂之風的吟唱,震撼了世人的心弦。這裡可以說是整座城中最值得留連徘徊之地了。
沒有污染,純粹自然,人與地、魚與林,水與沙灘各有歸屬的音階,偶然間撥弄不對的音位,也未能改變原本和諧的曲調,大自然豈不就是原原本本的按絲弦點挑出它的生命面目。

即使人們走進去,在泥灘地捉花跳、在紅樹林間覓尋魚蟹、向大海收割糧食,本就大地藏無盡,取之自然、用之自然、回歸自然。因此,當溪水沒有動植物來維持它的形貌,這座溪等於死亡;當一座城鎮沒有一條溪水來滋養它的心靈,這座城鎮已失去了靈性,簡直就像琵琶斷了弦,缺了相。
尤其近年來浯江溪口紅樹林群居簇擁,刺眼的綠意排沓前來,可是非常的熱鬧又有生氣。

「紅樹林」一個飽滿又富含情感的詞兒,是以紅樹科植物為主組成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因樹幹呈淡紅色而得名。素來被人們譽為忠實「海上衛士」的紅樹林,全身上下都是紅色的,就是花朵也是都是紅色的,它的血液在空氣中氧化也惦記著要化為紅色的魂,好美麗的「紅樹林」!

這一大片紅樹林至少有四十年以上的歲月,鬱鬱蔥蔥的綠意好不客氣,肆虐向四方伸展開來,依水而動,随風而舞,如繁弦急管,如綠色的地毯,舖在浯江溪的胸前,守護庇佑著這片大自然的天籟地音。

有一年,海濱公園施工的時候,一隻白鷺鷥慌忙舞動拍擊著憤怒的翅膀,發出戛!戛!的淒厲聲,像似在喊醒紅樹林趕快逃命,遠方人類的怪手正如火如荼開挖,綠色的地毯被無情的翻捲起來,紅樹林的族類正一寸一寸走向滅亡,即使他們相擁在一起,抱得更緊,誓死守護這一方家園……

此時,天空中的白鷺鷥早已急倏飛向綠色地毯的那一端,用那潔白的雙翅來回舞動,裂開尖尖的長喙正式向人類宣戰:凡草木有情,凡物皆有血淚,「上天有好生之德」,高尚偉大的人類!請接受我們卑微的請求,就讓我們有一塊賴以維生的家園,以孳養子孫與許一個希望的未來?

只因為紅樹林是個美麗的大花園,請聽!早潮時,海風吹來陣陣的鳴聲與潮音,我們獨特的舞姿,配上玉頸鴉的琴音,就是一幅清新怡人的早晨;晚潮時,浪聲濤裡夾雜著紅樹林的漫步舞姿,鷺鷥的啁啾,魚蝦跳躍和彈塗魚大腳蟹忙著交際應酬,充滿了一派生機;每當秋冬時,候鳥南遷,這兒便成了鳥類的天堂。

無情的怪手,聽到白鷺鷥嚥下最後的一口氣前的嘶喊:不要傷害大自然,要保護自然界這片珍貴的紅樹林,要為我們子孫後代留下一塊乾淨土,要為我們的……白鷺鷥的翅膀僵直了,嘴巴流血了,人類終於被白鷺鷥無畏與不屈服的精神所感動,紅樹林終於被留下了!

原來紅樹林由於特殊的生長形態,可以攔截泥沙擴大灘地,也可以保護海灣不受大浪的直接襲擊,具有守護海岸的功能。同時紅樹林提供許多的生物庇護的場所,可以過濾有毒物質及營養貯存,如果紅樹林缺席了,將使得污染物直接排入海中,生存在溪口的生物必遭受波及,影響溪口及潮間帶的生態體系至鉅且深。直如浯江溪的優雅弦音在嗚咽、在殘喘、在淌血,這首曲調彈來已是跌跌撞撞了。

但,浯江溪的威脅依然還在,2008年來自大陸外來種植物「互花米草」入侵溪口,不僅改變地形地貌,連帶也影響生物的生存環境。嚴重破壞潮間帶生態樣貌,甚至危及國寶紅樹林的生存,致使魚、蟹、貝、藻等大量生物喪失生長及繁殖的場所,直接衝擊海產資源銳減、航道堵塞,大片紅樹林消失,海水惡濁變劣。受到驚擾的彈塗魚、招潮蟹,在回家途中,卻碰上「互花米草」根部阻擋的窘境,原本沙灘應該毫無障礙,可以豪放瀟灑入洞,現在卻卡到地下莖,動彈不得。自此,在浯江溪口灘地的許多珍貴的紅樹林,現在也因為互花米草侵略,受到驚慌與壓迫。

為了保全潮間帶紅樹林的棲地,政府及荒野協會的環保人士不得不以人工方式挖根拔除,再以挖土機挖起深埋,使用抬高水位與割除合併的方法,綜合物理控制的技術,使「互花米草」的母體光合作用無法順利進行,進而抑制其生長和過度擴散,最終還給浯江溪一個原原本本的面目。

向來被視為潮間帶健全,以及環境生態指標的鱟,也難逃脫生命中大運流年的生態劫難。驚惶不安的浯江溪水日夜悲吟,再也傳唱不出悅人的清音,一場生死保衛戰,正如黑雲暴雨襲捲而來。

鱟,比侏儸紀恐龍更早的古生物,其祖先早在四億年前古生代泥盆紀就誕生了,是海底棲性無脊椎動物,當恐龍化石被掃描在考古學家的論文時,鱟卻還能在浯江溪泥灘地悠遊,且被動物學界稱為「灘地上活化石」,又稱做「馬蹄蟹」,承繼其始祖純正的藍色血統,二億年來歷經山崩地裂,滄海桑田,以及改朝易代的興替,卻始終如一,不改初衷。難怪藍色血液提煉出的檢驗試劑是醫界的新寵,美國太空總署也用來檢測火星是否有生物,而有「藍金」的美名。

一則動人的不死傳奇:鱟魚長相奇特,頂盔帶甲,尾巴持著一把皇室騎士的利劍,似軍人的堅貞,卻有著溫馴的心,一生一世出雙入對,愛比石堅,情如鴛鴦。經過十四年的愛情長跑,才具有繁衍後代的能力,鱟妻經常背負著鱟夫,從深海底相互扶持,優游在大海中,最後來到潮間帶,進入高潮線沙地區產下愛情的結晶,完成生命重要的任務。即使遭遇大風駭浪,生活貧賤坎坷,始終不離不棄,潮起潮落,鶼鰈情深,直到海枯石爛,證明了鱟魚生活的水域,是經得起大自然的驗證,也是地球的香格里拉。

就是不小心被抓到,漁夫也知道用紅色的同心繩將我倆緊緊繫在一起,誓言永不分離。因為只要失去一方,誰也就沒有再活下去的理由與勇氣。所以,當無知的人類拆散了我們,將遭受「抓鱟公,衰三冬;捉鱟母,敗最久。」愛情之神的懲罰。
多陽光的「鋼盔魚」!多浪漫的「夫妻魚」!

2001年,為了力拚小三通,增建水頭碼頭為商港,築起長長的北堤,而產生凸堤效應,讓海水的空間變小,倒致海水走向偏北,濕地的委縮,沙灘逐漸擴大,灘地遭到掩埋,嚴重破壞整個海域,從此在銀色月光下幽會的戀愛故事,將宣告終結,鱟的家,就這麼給毀了。

在民間流傳的俗諺:「好好鱟,殺到屎阿流」這代表還有更多的生態文化價值包含在其中。如果人類不再驚醒生態無價,糟蹋環境與資源,終將自食惡果。
或許你很難想像,但,其實任何動植物都懂得音樂,都會歌唱,只要願意融入牠們的心扉,傾聽牠們的音符,即可以感染到牠們跟人類一樣有著豐富的情感,動人的傳奇!

悠悠浯江水,這條千年古老的樂音,她柔軟於每一個朝代,她走過了千年,見證著一切。只是溪口愈來愈狹小,就如食道被電灼後,痛苦的吞咽,與顫抖的軀殼,心再也撩拍不了一首完整的曲調。

想起加拿大生態音樂家馬修.連恩創作「狼」音樂的動機,讓人深刻地啟發對「自然」、「生命」的保育和關懷,也包含了對起因於人類卻怪罪到狼的思考邏輯行為的質問,藉音樂與人性記錄了在原野上被人類大量屠殺的狼群的故事,聆聽之餘,也許不必有這麼多的感慨。

然而,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塊值得書寫紀錄與保育的土地:似一句句、一聲聲霹靂而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