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湯姆.索耶歷險記(簡體書)
滿額折

湯姆.索耶歷險記(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6.8 元
定價
:NT$ 161 元
優惠價
8714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發表于1876年的《湯姆.索耶歷險記》是馬克.吐溫的代表作,此書與其姊妹篇《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皆取材于作者本人的童年經歷,並位居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兒童歷險小說之首。小說以飽蘸深情的筆觸刻畫了主人公湯姆.索耶天真爛漫的探險世界。他厭惡刻板的戒律和規矩,一心幻想自由而又充滿挑戰的冒險生活。他離家探險、扮演海盜、追隨兇犯……驚險重重,卻又妙趣橫生,讀來引人遐想無限。
本書也是馬克.吐溫現實主義創作的代表。他一貫的幽默和諷刺風格,在對當時庸俗的社會習俗、偽善的宗教儀式的批判中淋漓盡現。

作者簡介

莫雅平,湖南綏寧人。三歲時曾隨母下放,故謔稱“下放無知兒童”。1987年自北京大學英語系畢業,到桂林之漓汀出版社任外國文學編輯。現居灕江之畔,樂山樂水,怡然自得,故又謔稱“河邊草民”。業餘從事翻譯、寫作和攝影,有譯作《魔鬼辭典》、《匹克威克外傳》、《李柯克幽默作品選》、《湯姆·索耶歷險記》、《笑忘錄》和《我兒子的故事》等出版,另有一些詩歌、隨筆、評論和攝影作品發表於多種圖書和刊物。·

名人/編輯推薦

這本《湯姆·索耶歷險記》由莫雅平譯,是美國近代大作家馬克·吐溫(1835—1910)的名作。一百多年以來,這部以兒童為主角的歷險小說一直令世界各地的無數小朋友著迷,長大以后仍對它津津樂道或是回過頭去重新讀它的大朋友也數不勝數。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它不僅僅是一部兒童小說,也不僅僅是一部純粹的歷險小說,確切地說,它是一部既為孩子也為大人寫的生動有趣、寓意深刻的社會小說。

目次

第一章 湯姆貪玩好鬥,還東躲西藏第二章 光榮的刷牆手第三章 忙於打仗和戀愛第四章 在主日學校大出風頭第五章 老虎鉗甲蟲和它戲弄的對象第六章 湯姆和貝姬相識第七章 跑扁虱和傷心事第八章 當個大膽的海盜第九章 墳地上的慘劇第十章 狗號的不祥之兆第十一章 良心折磨著湯姆第十二章 貓和解憂消痛藥第十三章 海盜幫乘船出發第十四章 海盜們的快樂營地第十五章 湯姆偷偷地回家探望第十六章 初學抽煙——“我的小刀丟了”第十七章 海盜們參加自己的葬禮第十八章 湯姆透露他做夢的秘密第十九章 “我沒有想一想”說得真叫人傷心第二十章 湯姆替貝姬挨了懲罰第二十一章 口才表演和校長的金漆腦袋第二十二章 哈克·費恩引用《聖經》第二十三章 穆夫·波特得救第二十四章 白天風頭十足,晚上提心吊膽第二十五章 尋找寶藏第二十六章 真正的強盜找到一箱黃金第二十七章 戰戰兢兢的追蹤第二十八章 印江·喬的老巢第二十九章 哈克救了寡婦第三十章 湯姆和貝姬在洞中第三十一章 找著後又失蹤了第三十二章 “快出來!找到他們了!”第三十三章 印江·喬的下場第三十四章 成堆的黃金第三十五章 體面的哈克加入強盜幫尾聲·

書摘/試閱

一部老少共賞的兒童小說
莫雅平
《湯姆·索耶歷險記》是美國近代大作家馬克·吐溫(1835—1910)的名作。一百多年以來,這部以兒童為主角的歷險小說一直令世界各地的無數小朋友著迷,長大以后仍對它津津樂道或是回過頭去重新讀它的大朋友也數不勝數。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它不僅僅是一部兒童小說,也不僅僅是一部純粹的歷險小說,確切地說,它是一部既為孩子也為大人寫的生動有趣、寓意深刻的社會小說。
每一個讀過這本書的孩子都能從本書主角湯姆·索耶身上或多或少地找到與自己的相似之處。
湯姆是一個十來歲的淘氣鬼,他貪玩好斗,不愛學習,整天打打鬧鬧,不是和同伴們捉迷藏,就是和他們玩打仗。每一個孩子和曾經是孩子的人都有過類似的愛好和經歷,不貪玩的孩子世界上恐怕找不出幾個。讓孩子去干活,那還要大人干嗎(很多孩子都是這么想的)?
湯姆還不時偷家里的東西吃,為了免打,有時免不了說說謊。不好吃的孩子少見,從沒說過一次謊的孩子壓根兒就沒有,因為就連大人都經常有說謊的時候。
湯姆還愛出風頭,他經常用一些稀奇古怪的把戲博得伙伴們的羨慕。當他喜歡上小女孩貝姬的時候,他用翻跟斗、豎蜻蜓或作弄同學之類花招來逞英雄,以便引起她的注意,他甚至還代替她接受懲罰。這種既可笑又可愛的英雄主義,在多數孩子的生活中都曾經不同程度地有過。
湯姆還非常迷信,他相信深夜狗叫說明有人要死了,相信用死貓在墳墓邊作法可以去掉手上的瘊子。他很怕鬼,可是為了去掉瘊子,也為了見識見識鬼魂的模樣,他和伙伴哈克貝利·費恩深更半夜拿著一只死貓,提心吊膽去了墳場……很多孩子都和湯姆相似,他們相信烏鴉叫不吉利,相信人死后還有陰魂,等等。他們怕鬼,卻偏愛聽鬼的故事,不嚇得渾身起雞皮疙瘩便不覺得痛快,和湯姆多么相似。
湯姆受不了主日學校和教堂的沉悶,叫他大段大段背記《圣經》和禱詞簡直就是要他的命,因此他在學校和教堂經常開小差,惡作劇,有時他甚至干脆逃學。時至今日,很多小朋友仍有類似的苦惱。父母或老師經常強迫他們背很多他們毫無興趣或根本不懂的東西,他們不知道這些東西除了用來應付考試,或是在客人來訪時為父母增光以外,還有什么用處。
湯姆受不了約束,他平時不愿穿鞋子,不愿系領帶,不愿穿整齊的衣服。他最羨慕流浪兒哈克,因為他是春天最先打赤腳的人,也是秋后最后一個穿鞋的人。類似的約束也同樣使現實生活中的孩子們感到苦惱,比如說,很多父母要求孩子吃飯時要坐端正,在飯桌邊不許說話,不許亂笑(說弄不好會噎著),甚至不許在吃飯時喝茶(說這樣會沖淡胃液,不利于消化),于是連吃飯都變成了人生一大苦差事。
湯姆還特別崇尚冒險生活。他曾和哈克等三人偷偷離家出走,在密西西比河河心一個荒島上當了三天“海盜”,全村人都以為他們被淹死了,可他們卻奇跡般地出現在為他們舉行的葬禮上。此外,他還和哈克去深山和鬼屋探過寶,還跟蹤過殺人兇手,還找到了歹徒拿走的一箱金幣。和湯姆一樣,幾乎每一個孩子都萌生過去遠方歷險的念頭,他們夢想過自己某一天一鋤頭挖下去,便挖到一窖金銀財寶;也和湯姆、哈克一樣,他們也不知道該怎樣花那一大堆錢,只想到至少該每天吃一個餡餅,喝一瓶汽水什么的。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這部小說講的都是孩子們或多或少親自做過或正在做的趣事和荒唐事,它們當然比家長或老師強迫背記的課文有趣得多,可親得多,因此,孩子們為它們著迷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那么,為什么大人們也對它那么喜歡呢?這是因為大人們從湯姆等人身上也能看見自己的影子——好容易能輕松愉快地重溫一下兒時舊夢,這種機會當然不能錯過。不僅如此,在重溫舊夢的同時,有頭腦的成年人還能從湯姆等人身上感悟到很多令人羨慕和發人深省的東西。不是嗎?
湯姆不愿去上學,于是決定裝病逃學。他躺在床上想象自己身上這里癢那里痛,想著想著好像真的有了痛癢的感覺。這種做法在成年人眼里當然是可笑的,可是他們很多人當年也這么干過。湯姆裝病逃學不成,反而被他姨媽硬拔掉了他喊痛的那顆牙齒。他一時很難受,可是轉眼之問他又為他那牙齒間的缺口得意起來了——因為他能用別人誰都做不到的方式從那個缺口里吐口水。孩子的煩惱簡單,孩子的快樂也簡單,這怎能不叫為功名利祿的如麻密網所束縛的成年人向往呢?
為了獲得貝姬的好感,湯姆不怕摔斷脖子和手腳,使出豎蜻蜓、翻跟斗、跳墻之類花招逞英雄。這在成年人眼里的確幼稚可笑。成年人慣用的手段是用各種贊美之辭夸所追的女子漂亮,違心地對她唯命是從,用小恩小惠博取她的歡心,或者干脆就做金錢交易。這些做法比湯姆的高深得多,復雜得多,但是其中不含任何對自身生命安全的威脅,湯姆的“戀愛”方式比成年人的多一份犧牲精神。
由于學習不用功,湯姆不像那些聽話的好孩子或“模范兒童”那樣能背很多詩文(背了也未必懂,更不用說派上用場了),可是他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學會了很多東西,比如說他體會出了人類行為的一條重要法則——那就是,為了使一個大人或小孩極想做某件事情,只需把那件事情弄得像難以做成的樣子就夠了。運用這一法則,他把他本來討厭干的刷墻的工作弄得像是藝術創作和享受似的,假裝很情愿干,不讓其他孩子插手,結果村里的孩子一個接一個地拿自己的玩具來向他購買刷墻的權利和享受,就這樣他輕而易舉地完成了刷墻任務。別說是小孩子,即使是大人,要是沒有足夠的生活閱歷和體會,是不會發現這一法則的奧秘的,更不用說靈活運用它了。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書,知識不一定來自學校的課本,有小湯姆的故事為證。
家長和老師總是愛向孩子灌輸很多做人的道理,諸如要聽話啦,要誠實啦,要勇敢啦,等等。湯姆這個調皮鬼與那些道理好像格格不入。可是他所做的很多事情,偏偏又是很多聽話的好孩子沒法做到的。比如說,為了使貝姬免遭鞭打,他撒謊說是他撕爛了老師的書,然后又毫不畏懼地替貝姬挨老師的皮鞭——這種不誠實多么感人,足以和華盛頓幼年時勇敢地承認自己砍倒了櫻桃樹的誠實媲美。另外,湯姆在墳場目睹了一場謀殺,雖然他怕說出真相會招致報復,但是他不忍看著無辜的波特老頭冤死,幾經良心的折磨之后,他終于勇敢地在法庭作證,說出了兇手是誰。后來他還和哈克一起去跟蹤兇手,這種勇敢也是那些能背很多經文的好孩子所沒有的。勇敢不是用書本或說教教得出來的。還有,湯姆和貝姬在石窟迷宮中迷路三天,柔順的貝姬很快就累垮了,絕望了,陷入了半昏迷狀態,而湯姆憑著他的毅力、勇敢和機智找到了新的出口,帶領貝姬脫離了險境——而這時候在洞里洞外尋找他們的大人差不多都已經完全絕望。換了其他的孩子,如那個一口氣能背出兩千首圣詩的好學生,一定會死在洞中。學校能給孩子們灌輸很多知識,但是生存的能力必須在生活的磨練中逐步培養,這也是湯姆的故事給大人們的啟示。
從湯姆的故事中,我們除了能看到死板的傳統教育的弊病之外,還可以看到虛妄騙人的宗教說教對孩子的不良影響。當時的大人們生怕自己無力管教好自己的孩子,于是借助上帝或魔鬼的力量,威嚇孩子說,要是他們行為不檢,真正地觸怒了造物主,上天就會降下巨雷把他們劈死(現代的父母有時用警察或妖精來嚇不聽話的孩子,恰好和這相似)。湯姆也時常受到這種恐嚇。令他大惑不解的是,在參加禮拜的時候,他常常開小差,干一些褻瀆神靈的勾當,他老是擔心巨雷隨時會從天而降,可是不知怎么巨雷總是不降下來。這樣的情況一多,他也就對上天的懲罰發生了懷疑,當然也對大人們的話多了一分不信任。
湯姆的故事還能引發我們對文明的思考。當我們讀到湯姆和哈帕玩綠林好漢決斗的游戲時,我們也許會為人類文明遺憾。古代的強盜用劍殺人,每一次只能一個人對一個人,而且由于離敵手很近,自己也常常面臨危險。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發明了槍、炮、飛機、坦克、導彈、原子彈等等,于是情況就大不一樣了,現在的士兵遠遠地就可以同時殺死不計其數的人。殺人的技術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而進步了,這種進步是多么殘酷,難道它不是文明的一種缺憾嗎?要是人類的戰爭像湯姆和哈帕的打仗游戲,只用棍子代替刀劍槍炮點幾下,假想敵就被全部消滅了,那該有多好啊!在玩完綠林好漢的打仗游戲之后,湯姆和哈帕“很惋惜現在已經沒有綠林好漢了,心里有些納悶,不知近代文明究竟有什么好處,足以彌補這一缺陷。他們說寧愿在舍伍德森林當一輩子綠林好漢,也不愿一輩子當美國總統”。文明的缺陷實在是令人感傷。再拿領帶來說吧,原本是一塊搭在胸前用來擦臉的布,后來它進化成了一條飾帶,把人的脖子勒得緊緊的,戴著它真有點像上吊。湯姆不愿系領帶,不愿穿整整齊齊的衣服,是意味深長的。
由于這部小說不僅能讓大人們在似曾相識的愉娛之中重溫兒時舊事,而且還能引起他們思考人類生活的眾多方面并獲得種種啟示,因此它深受大人們喜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當然,這部書深受老少讀者喜愛還有其他原因。必須提一提的是馬克·吐溫的幽默與諷刺藝術。他的小說中有很多話貌似平淡,一琢磨便會發現其潛臺詞意味無窮。例如,在淘氣鬼湯姆勇敢地說出謀殺真相從而救了波特老頭一命之后,馬克·吐溫寫道:“湯姆又一次成了一位金光閃閃的英雄——為老年人寵愛,被年輕人羨慕。他的名字甚至有可能流芳百世,因為鎮里的報紙把他大大地宣揚了一番。有人相信,他要是能免于上絞架,將來總有一天會當總統。”把“上絞架”和“當總統”相提并論,實在是意味深長。限于篇幅,關于馬克·吐溫的幽默與諷刺的語言藝術不再多說。總之,在他的眾多作品里,熔幽默與諷刺于一爐的妙語隨處可見,讓人讀來感到妙趣橫生,入木三分。
最后,關于馬克·吐溫其人再噦唆幾句。他生于1835年,死于1910年,原名塞繆爾·朗霍恩·克萊門斯,是美國19世紀的大作家,以幽默和諷刺聞名世界。他還著有《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王子與貧兒》等眾多作品。他在作品中幽默、詼諧,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一次別人和他談戒煙,他說:“戒煙太容易了——我已戒過好幾十次了。”戒了幾十次還沒有戒掉,居然還說容易,實在荒唐而有趣。另外,國外很多材料都說他是一個有超常功能的人。據說他曾事先夢見過他哥哥的死,結果跟他所夢見的完全一樣。他出生的那一年(1835)剛好是哈雷彗星光臨地球,據說有一次馬克·吐溫曾對友人說:哈雷彗星再次光f臨的時候,我也將隨它而去。結果也應驗了。他去世的1910年,恰好哈雷彗星再次光臨地球。馬克·吐溫給后人留下了很多杰作,也留下了一個個不解之謎。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