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你最需要的心靈自我修復書
滿額折

你最需要的心靈自我修復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60 元
優惠價
90234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6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以文字的力量,修復心靈之傷。
用最溫馨的療愈枕邊書,助你回歸生命的自在之境。

這是一本獻給都市人的心靈「低碳」手冊,
無論你遭遇阻礙,還是傷痛來襲,都無須迷茫恐懼。

停下來,
我們一起,
把愛傳遞。

當愛情遭遇了背叛,當荷包遭遇了通膨,
當出行遭遇了堵塞,當事業遭遇了瓶頸,
我們的心態該調到什麼模式?
在這裡,你能找到正確答案。

作者簡介

安顏

心理學專家。曾擔任各大企業團體的心理諮商老師,目前專事兩性成長的心理學創作。

著有《那些25歲該做的事——女人與靈魂暢談幸福的10種可能》一書。

名人/編輯推薦

如果心累了,請翻開這本書

一日,我和本書的作者安顏聊天,她談到一個話題讓我深有感悟,是關於心靈自我修復能力的探討。

她說:「很多時候,我們在面對困難、挫折、失望、打擊時,就會顯得渺小而孤獨無助,很想求助於別人。可是事實證明,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得上你,所有的選擇、所有的改變必須是自己。」

我很認同這一觀點。

其實,在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在尋找和儲備某種生命能量,為的就是完成心靈的自我修復。

人的心靈能量是很強大的,有人將這種能量稱之為「氣場」。什麼是「氣場」呢?就是指一個人有底氣或有氣質。舉個例子,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觸,身邊的某個人好像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魔力,讓人不自覺地加以崇拜。這種「魔力」就是 「氣場」。如果將這種崇拜轉化為思考:「為什麼他能做到,而我不能?」答案是,因為你沒有足夠的心靈自我修復能力。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在強大的外力衝擊下,我們的心靈也有可能發生基因突變般的變化。這外力可能是工作壓力,可能是疾病纏身,也可能是情感波折。為了遠離這些心靈黑洞,我們必須有一套心靈的自我修復系統才行。換句話說,心靈的自我修復過程很重要。誰擁有了這個本領,誰就不會被挫折打倒。

安顏曾經是一個幸福得一塌糊塗的女人,可是在步入結婚殿堂的前幾天,卻發現了青梅竹馬的男友有了新歡。當時,沒有什麼言語可撫慰一個準新娘失去愛情的痛苦,她心靈的傷口也一直都沒有癒合。過後,朋友們勸安顏重新開始一段新的愛情,可她總是搖頭拒絕,她說自己已經傷不起了。

一晃三年過去了,幾天前我送孩子去上幼稚園,看到一個準媽媽幸福地從我身邊走過,我一下子怔住了——那是一張我最為熟悉的臉,我三年未見的朋友安顏!原來,在經歷了失去愛情的痛苦後,安顏發現,其實所有的心靈修復都需要一個動力,那就是快樂至上。如果你忘掉了曾經的傷痛,就會非常崇尚生活的感受和品質,也會追求生命的釋放,於是,快樂便轉化為一種永恆的動力。當她用快樂的力量把受傷的心靈修復,愛情再次降臨。

經歷了失戀的打擊,讓身為心理學專家的安顏更加懂得如何指導自己和別人進行心靈的自我修復。目前,她專事兩性成長的心理學創作。……

在這本書中,安顏圍繞著「身心的喜樂與平衡」、「關係的和諧與豐沛」、「自我實現的完滿」、「心理困擾的解決」、「生命真諦的解讀」等命題,和讀者進行了一場亦師亦友的對話。

如果你覺得迷茫,如果你心生妄念,如果你感覺恐懼,如果你萬般糾結,如果你無所事事,如果你沉浸於挫敗感、疲憊感、麻木感或者你總是在沒完沒了地抱怨……那麼就是你該翻開這本書的時候了。

我相信,讀者朋友都會在墨香和文字中得到某種心靈的啟示。

想要更好的生活,就需要有更好的心靈控制力

有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生活得幸福快樂,而幸福生活究竟與什麼關係最為密切呢?是金錢?地位?事業?還是自己的內心?美國心理學家賽利格曼給出了答案。他提出了一個幸福公式:「總幸福指數=先天的遺傳素質+後天的環境+能主動控制的心理力量。」其中,「控制自己的心理力量」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一個部分。人的心理因素對於自己的命運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我們一切的悲傷和幸福都來自於內心。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不斷增加,各種心理疾病也日益成為困擾我們學習、生活的重要問題,因此,心理健康也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將決定著人們是否能夠充分發展自己的聰明才智、是否可以更好的立足於社會、是否能夠生活得幸福美滿。一個心理素質不好或心理有障礙的人,即使知識再豐富,頭腦再聰明,也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他們常常覺得很壓抑,內心充滿痛苦、挫折和失敗感,甚至心理扭曲、自閉,不能與人實現正常的社會交往,嚴重者甚至有生命的危險。

當一個人覺得生活充滿苦悶的時候;當一個人覺得快樂離自己遠去的時候;當一個人覺得快被無形的壓力壓垮的時候;當一個人陷入物欲無法自拔的時候,任何的鬱悶和哀歎都於事無補,所需要做的是要儘快瞭解自己的癥結所在,並努力去解決它。來自心理學家的統計,約有70%的心理疾病患者是因為忽視自己的心理狀態而加劇了病情的發展。因此,我們需要及時瞭解自己的心理狀態,積極地進行自我調整和修復。

世上沒有一種絕對完美的生活,我們不可能一勞永逸地停留在開心、健康、沒有煩惱、高品質的身心享樂境地。事實正如宗薩仁波切所說,「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也就是說,任何兩個相遇事物的變化都會帶來改變。我們想要更好的生活,就需要有更好的心靈控制力,這樣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快樂和幸福。

本書分析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諸多心理現象,結合簡單易懂的事例,深入闡述和剖析了各種心理疾病、心理暗示、心理現象、心理定律以及心理美容等,讓讀者透過一個個經典的故事、案例以及心理學家做的試驗,認識自身的心理問題所在,進而尋求一種簡單有效的心理指導和自我調節方式。

人的生活首先也主要是由人的心理與行為支撐的。相信讀者朋友透過閱讀本書,從每一堂心理課中可以學到各種各樣有用的針對性比較強的心理疏導和心理調節指導方案,用以指導和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剔除心理毒瘤,克服心理障礙,擁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心理。從而用平和寬容之心對待生活、工作以及人際交往,進而擁有更加幸福的生活。

目次

原書名:別讓心靈佈滿皺紋
推薦序
前言

Chapter 1 誰軟禁了我們的快樂?──限制來自內心
Chapter 2 人生是漫長的旅途──如何才能抵達幸福
Chapter 3 有目標的快樂才飽滿──心路同樣需要規劃
Chapter 4 幸福是心靈的平衡點──別讓壓力擠走快樂
Chapter 5 身心合一──喚醒幸福基因
Chapter 6 惜福納福──感恩才會快樂
Chapter 7 別讓心太吵──踏上寧靜的心靈之路

書摘/試閱

Chapter4 幸福是心靈的平衡點——別讓壓力擠走快樂
放下VS.放棄——行為相若,心態迥異

我們常常在猶豫與憧憬之間消耗著心力,不知所措,甚至做出錯誤的決定。

其實,放棄與放下同樣可貴,重要的是我們明白什麼才是該放棄的,什麼才是該放下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用泰然自若的良好心態面對生活,在逆境中發現幸福快樂。

放下與放棄同樣可貴

一個焦慮窘迫的公司職員來到寺廟請求方丈開示。他說:「師父,我感覺我快要崩潰了。

前段時間,公司『空降』了一位主管,他把我調到別的團隊進行工作,這個團隊和我曾經的團隊是競爭對手,我被調到這裡以後經常受到同事的排擠。儘管我自掏腰包請他們吃飯,主動示好獻殷勤,他們還是與我保持距離,常常在我背後交頭接耳地議論。有的同事還到上司那裡給我挑撥,說我與公司某個女職員曖昧,說我工作時間常偷懶,竟然還說我偷拿公司的東西。

新來的上司完全不聽我解釋,不分青紅皂白對我進行了指責和懲罰。在我工作遭遇低谷的時候,我的女朋友也聽信了這樣的誹謗,居然向我提出分手。我們相處了五年,感情一直很好,我真不想因為無端的流言蜚語跟她分開。我現在真的快要撐不住了,請您告訴我,我該怎麼做!」方丈為他沏了一杯清茶,然後意味深長地說:「年輕人,學會適時放棄,並能隨時放下一切。」

我們生活在充滿壓力和挑戰的社會中,每個人的肩上都背負著許多的責任、義務、理想和原則。當一個人肩上的擔子過重,承受的東西過多時,他的心中就會堆積起許多的不良情緒,也因此變得憂鬱起來。直到有一天自己不堪重負,達到了崩潰邊緣,就會將自己的壓力和理想通通徹底顛覆。這時,如果我們能像方丈說的那樣,做一個懂得取捨、分清放棄與放下的人,那麼我們眼前的世界就會大不一樣。

放棄與放下雖然是同義詞,但在本質上有著巨大的區別。放棄來自於我們的身心,讓我們對原本執著、渴望或厭惡的人和事做出斷絕、離棄的行動。很多時候,放棄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縱然心中有諸多不捨,但仍然要強制自己去斷離這一切。當我們被貪婪和慾望這兩隻魔鬼團團圍住後,一定要清醒地意識到:是該放棄的時候了。比如,在風雲莫測的股市中,很多人就不懂得放棄。為了彌補損失,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他們不知疲倦地向貪婪魔鬼的口中撒錢,最終一敗塗地葬身股海。如果能夠即時選擇放棄,結局恐怕不會如此悲慘。即使放棄的

過程令人感到痛苦和無奈,但我們能夠有效地控制局面,化險為夷,還是值得的。

放下來自我們的內心世界,是徹底的醒悟,是心靈的鬆綁。它讓我們掃除責備與怨恨,用一顆包容寬厚的心去面對世間的人和事。懂得隨時放下的人會把一切看得淡然,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他都能不為所動,用隨緣的態度去面對。這種心境能夠化嗔恨為慈悲,化敵對為友善,遠離一切煩惱憂愁,輕鬆釋然地生活。當我們面對外界的流言蜚語、惡意傷害、甚至是意外變故時,如果能夠真正放下,不抱怨,不記恨,那麼我們就能突破一切外界阻礙,獲得內心世界的安寧。

放棄與放下同樣可貴,我們應該懂得取捨,在適當的時候選擇放棄,同時做到隨時放下一切,才能活出人生的大智慧。

放棄該放棄的,堅持該堅持的

時代發展的步伐從不等人,它飛快地向前進行著,我們迎著競爭的風,冒著壓力的雨,努力追逐著時代的腳步,生怕自己落後。漸漸地,我們的眼神變得落寞,笑容變得牽強,身心備感疲憊。我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們不懂得取捨,不知道自己該堅持些什麼,又該放棄什麼,總是在一道道選擇題面前徘徊猶豫,舉棋不定。

安文剛剛被男友宣告分手,她為這段維持了兩年的感情悲痛不已。雖然男友已經坦白地告訴她自己有了新的追求,但是安文仍然不願放棄。她每天都給前男友發送上百條簡訊,還經常到前男友公司找他,甚至當眾跪地哭著請求和好。前男友被她糾纏得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最終一氣之下,與新女友結了婚,用結婚證書警告安文,請她放棄這段感情,別再干擾他人夫妻生活。安文的精神在瞬間崩潰,久久無法從感情陰影中走出來,精神渙散地度過每一天。

阿J的女友在某天傍晚對他說:「我們分手吧!雖然我們在一起四年了,感情也一直很好,但是你沒有房子,我實在無法說服父母同意我們結婚。所以我不想再耽誤你了……」這些話像刀子一樣割著阿J的心,他根本無法接受這個突如其來的事實。於是,他辭去了工作,夜夜到酒吧買醉,在菸酒和眼淚的陪伴下度日,整個人忽然頹廢了下去。其實,阿J的工作非常穩定,每月都有固定的收入,年底還有可觀的分紅。如果對自己的收入進行合理的規劃,再過幾年就能夠買到滿意的房子了,他完全沒必要盲目地沉浸在痛苦中。最好的辦法是,阿J制訂一份理財計畫,並堅持牽住女友的手,用自己的實力和擔當證明給她的父母看。

很多時候,人不是擁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花花世界中有太多太多的誘惑,我們很難不動心、不奢望、不幻想。當我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時,有多少人能夠把握好自己,根據道德標準和個人能力做出合理的取捨與選擇,又有多少人能夠控制慾望,避免迷失呢?上述案例中的兩個年輕人,正是錯誤地堅持了自己不該堅持的,放棄了自己不該放棄的,才會偏離了充滿幸福和希望的道路。

放下心靈的垃圾,樂活於當下

倩宜是一個個性外向,陽光活潑的女孩,職業是一名廣告企劃員。她所在的公司中80%都是年輕人,工作氣氛非常輕鬆,同事之間的關係也十分親密友好。一年前,公司中新入職了一位帥哥,他口才頗佳,而且很會打扮,一時間吸引了很多女同事,並紛紛向他示好。但是沒過多久,大家就開始討厭他。因為這位帥哥非常花心,總是到處招蜂引蝶,而且手腳不太規矩,經常藉機騷擾女同事。

他也曾經向倩宜下過手,雖然沒有成功,卻惹惱了倩宜,一直對他耿耿於懷。一次午餐會上,倩宜和女同事談起了這件事,她氣憤地說:「我打算好好報復他一下。」女同事聽了倩宜的話,說道:「妳這是在報復他嗎?分明是在和自己過不去嘛!他都辭職一年了,妳還在這樣一個男人身上花掉那麼多心思,簡直就是在懲罰妳自己!」

幾乎每個人都像倩宜一樣,心中裝著一些讓自己耿耿於懷的人,或者讓自己難以釋懷的事情。比如,上司為了逃避責任,把失敗的原因全都推到你身上,讓你來當代罪羔羊;丈夫在外面有了情人,而妳還不知疲倦、不辭辛苦地料理家務,照顧孩子;你把藏在心中許久的秘密告訴了死黨,他發誓為你保密,可是沒過幾天,你卻發現身邊的人都知道了這個秘密……這些讓我們產生怨恨的人和事就像垃圾一樣,堆在我們的心靈口袋中。我們盲目地背著這些垃圾,反覆咀嚼著曾經的傷與痛,卻忘了問問自己:「這麼做是否有意義?它能改變什麼?」

實際上,這些背了N年的垃圾什麼作用也沒有,唯一的作用就是把我們從一個輕鬆愉悅的人轉變成一個滿腹牢騷、斤斤計較的人。我們心甘情願地讓那些滿是傷痛的垃圾折磨自己,懲罰自己,佔據大腦的記憶體,浪費心靈的力量,消耗寶貴的人生。如果能夠卸下心中那些毫無意義的垃圾,你就會發現,除了自己,並沒有誰跟你過不去。

就像兒時的玩伴,因為一次激烈爭吵而大打出手,最後分道揚鑣,老死不相往來。若干年後,我們長大成人,在麻木殘酷的職場中偶遇到了曾經的他,兩個人激動相擁,純真質樸的溫暖感覺由然而生,誰還會為兒時的爭吵,或是誰說了什麼絕情的話而斤斤計較呢?

我們應該定期為自己的心靈做掃除,將那些沒有意義、不值得紀念的事情打包扔出去,避免它們消耗我們的能量,在我們的心中發霉變質。不妨多收集一些快樂溫暖的畫面,讓幸福的因子充斥心靈的房間,輕鬆愉悅地享受生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3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