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圖解脊柱整治三聯手法(簡體書)
滿額折

圖解脊柱整治三聯手法(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3 元
定價
:NT$ 198 元
優惠價
87172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世界手法醫學與傳統療法系列叢書:圖解脊柱整治三聯手法》作者是骨傷科知名專家,對脊柱損傷性疾病的手法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並結合多年的臨床實踐和基礎研究,總結出理筋、調骨、對症三聯手法。 《世界手法醫學與傳統療法系列叢書:圖解脊柱整治三聯手法》介紹了脊柱整治三聯手法源流、理論基礎及臨床應用,用文字與圖解結合的形式加以闡述。全書共八章,前四章主要介紹三聯手法的概念、源流、理論基礎、特點、作用機制、適應證與禁忌證、臨床應用與操作要點等。後四章則主要介紹了脊柱整治三聯手法適用範圍內各種疾病的病因、病理與診治,重點圖解三聯手法的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 《世界手法醫學與傳統療法系列叢書:圖解脊柱整治三聯手法》理論聯繫實際,實用性強,文圖對照,直觀易學,適合骨傷科專業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韋貴康,男,1938年生,1964年畢業于河南平樂正骨學院。現為廣西中醫學院終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工作后到天津、北京、上海等地進修骨科兩年。從事骨傷科醫療、教學與科研工作46年,曾先后擔任廣西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院長、廣西中醫學院院長、廣西中醫學院骨傷科研究所所長、廣西科協副主席、中國中醫骨傷科學會副會長、廣西國際手法醫學協會理事長、世界手法醫學聯合會主席、世界中醫骨傷科聯合會資深主席、全國高等中醫院校骨傷科研究會資深會長、香港中醫骨傷學院院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技進步獎終評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研項目評審專家等社會職務。長期從事脊柱損傷性疾病與相關疾病的研究,以手法治療見長。發表醫學論文90多篇,獲國家專利3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5項,主編學術著作14部,作為副主編參與編著學術著作12部,是“旋轉復位法治療頸椎性血壓異常”、“脊柱損傷性疾病與骨傷手法治療”、“脊柱四個生理曲度內在聯系及其變化對頸肩腰背痛的影響”、“移動式均衡牽引架的研制與臨床應用”、“中藥痛安湯臨床應用”、“脊柱科研成果的應用推廣及意義”等科研項目的負責人。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03人,博士研究生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評為八桂名師、全國骨傷名師、全國名老中醫,成立了全國先進名醫工作站韋貴康名醫工作室。由他發起并注冊成立的廣西國際手法醫學協會與世界手法醫學聯合會聯手,分別在南寧、上海、臺北、河內、迪拜及新加坡舉行過多次國際學術會議。他多次應邀到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德國、奧地利、瑞典、日本、俄羅斯、馬來西亞、泰國、越南、阿聯酋等國家與中國港、澳、臺地區講學并進行學術交流,在國內外有一定的學術影響。
安連生,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廣西中醫學院研究生學歷,現任廣西中醫學院附屬瑞康醫院骨傷科副主任兼正骨推拿理療科主任,擔任世界手法醫學聯合會常務副主席;世界手法醫學聯合會國際中醫藥學院教授;美國國際中醫研究院特聘教授兼研究員;廣西國際手法醫學協會常務副主席;中華中醫藥學會推拿專業委員會委員、廣西中醫藥學會推拿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西康復醫學會中醫、中西醫結合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西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常務委員;廣西醫學會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分會委員;廣西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西按摩推拿保健行業協會常務理事。1978—1981年跟隨廣西著名老中醫黃賢忠醫師學習中醫,1981年起在原廣西中醫學院院長、我國著名骨傷科專家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韋貴康教授和廣西中醫學院骨傷科研究員陳忠和教授親自傳授下學習中醫正骨手法,在廣西手法界及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骨傷科疾病方面享有一定的聲譽;多次赴新加坡、美國、越南、德國等國家和中國臺灣地區講學訪問。曾先后發表醫學論文近20篇。主持與參加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省廳級科研課題6項。2009年3月及2010年6、7月中國中央電視臺四頻道《中華醫藥》專欄專門作了安連生教授治療經驗宣傳報道。現主要從事骨傷科疾病及與脊柱相關疾病的臨床治療、研究、教學工作。擅長應用手法和中西醫結合治療脊柱相關疾病、頸腰綜合征、脊柱骨盆綜合征、退行性膝關節炎、各種骨折創傷及多種骨傷科疑難雜癥。對亞健康的防治有一定的研究。

名人/編輯推薦

《圖解脊柱整治三聯手法》理論聯系實際,實用性強,文圖對照,直觀易學,適合骨傷科專業人員參考。

目次

第一章概述
第一節脊柱整治三聯手法概念
第二節脊柱整治三聯手法源流
第三節脊柱整治三聯手法的理論基礎
第四節脊柱整治三聯手法特點
第二章脊柱整治三聯手法的作用機制
第一節解剖移位、肌痙攣、炎變病理的對應作用
第二節“六不通”病理的對應作用
第三章脊柱整治三聯手法的適應證、禁忌證和注意事項
第一節適應證
第二節禁忌證
第三節注意事項
第四章脊柱整治三聯手法臨床應用與操作要點
第一節理筋手法
第二節調骨手法
第三節對癥手法
第四節手法后的功能鍛煉
第五章頸椎病損與相關疾病
第一節落枕
第二節寰樞關節半脫位
第三節頸椎病
第四節頸椎間盤突出癥
第五節頸椎管狹窄癥
第六節頸椎相關病癥
第六章胸椎病損與相關疾病
第一節胸椎小關節紊亂癥
第二節胸椎側彎
第三節胸悶
第四節胸背痛
第五節胸椎性心律失常
第六節胸椎性糖尿病
第七節胸椎性慢性膽囊炎
第八節胸椎性胃脘痛
第七章腰椎病損與相關疾病
第一節腰椎問盤突出癥
第二節腰椎管狹窄癥
第三節退行性腰椎炎
第四節腰椎性腹痛
第五節腰椎性排便異常
第六節腰椎性排尿異常
第七節腰椎性性功能障礙
第八節腰椎性月經不調
第八章骶髂關節與骨盆病損及相關疾病
第一節骶髂關節錯位
第二節恥骨聯合分離
第三節梨狀肌損傷綜合征

書摘/試閱



【臨床表現】
本病好發于40歲以上的中年男性,起病緩慢。主要臨床表現為腰腿痛及間歇性跛行,可在外傷后出現癥狀或加重癥狀。
1.腰腿痛發育性腰椎管狹窄患者多數有腰痛及腹股溝和股部的疼痛,而繼發性腰椎管狹窄者幾乎皆有反復發作的下腰疼痛,并且往往伴有單側或雙側的大腿外側、后側臀部的放射性疼痛、感覺異常。常在行走或站立時癥狀加重,下蹲或平臥時癥狀減輕或消失。
2.下腰痛本病的特點是腰部前屈時不受任何影響,而后伸時疼痛加重,這是因為腰椎過伸時椎間隙前部增寬,后部變窄,使椎間盤及纖維環向椎管腔內突出,同時黃韌帶也隨之松弛增厚,形成褶皺,使椎問孔變窄小,導致椎管容積進一步減小變窄,壓迫或刺激神經根與馬尾神經而出現疼痛。
3.間歇性跛行間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狹窄癥的另一主要癥狀,多見于中央型椎管狹窄或重癥患者。具體表現為患者步行一二百米后,或站立數分鐘或十多分鐘即感到一側或兩側小腿和足部出現疼痛、麻木、酸脹和無力,以致不能繼續行走,必須蹲下或彎腰休息片刻后方可再行走,但行走不久又出現疼痛。這種走走停停的現象即間歇性跛行,對本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4.位置性跛行占多數。步行或較久站立后出現位置性跛行,蹲下或彎腰后癥狀緩解,所以這類患者常彎腰行走。另外,伸腰、仰臥、俯臥均可加重疼痛,側臥屈膝可緩解疼痛。此類位置性跛行主要是由黃韌帶向椎管腔內隆突壓迫馬尾神經所致。
5.缺血性跛行占少數。行走或活動下肢后出現肌肉痙攣性疼痛,停止活動后疼痛即可消失。這種痙攣性疼痛多發生于小腿外側肌群。
6.大小便障礙少數病例可伴有大小便障礙。
7.神經體征腰椎管狹窄癥因椎管腔的減小而緩慢發生的,神經組織可逐漸適應其狹窄的改變,所以多數患者僅有輕微的體征。如令患者疾步快走后可見趾屈肌無力,踝反射減弱或消失,下肢小腿外側和足部的神經分布區域痛覺減退,直腿抬高試驗少數為陽性。發育性腰椎管狹窄者多數腰椎前凸消失,少數有側彎,脊柱活動除后伸受限外多無其他異常。
8.神經根管狹窄癥多見于第5腰椎與第l骶椎之間,偶爾發生于第4、5腰椎和第3、4腰椎之間。凡是組成神經根管的每一結構發生異常改變,如椎間隙的狹窄、關節突關節先天性肥大、黃韌帶增厚等,均可引起神經根管狹窄癥。其臨床表現主要為下腰痛,約半數患者伴有一側或兩側的臀部放射痛或感覺異常;少數患者行走后小腿疼痛加重,腰部壓痛明顯,直腿抬高試驗陽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72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