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英美文學研究論叢.第十六輯(2012年春)(簡體書)
滿額折

英美文學研究論叢.第十六輯(2012年春)(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英美文學研究論叢(第16輯2012年春)》主要發表與英美文學、文學批評理論、英美文學翻譯研究、英美文學教學研究相關的論文,收錄了多篇優秀的外國文學研究論文,也設有刊登優秀博士論文內容精要的“博士論壇”欄目,近期增加學者訪談和學者筆談兩個欄目,為專家和讀者之間的交流搭建了一個平臺。

名人/編輯推薦

《英美文學研究論叢(第16輯2012年春)》是上海外國語大學(隸屬文學研究院)的刊物,創刊于2000年。作為國內第一部專門刊載英美文學研究論文的集刊,2008年,《英美文學研究論叢》入選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集刊,成為全國范圍內入選的3種“外國文學”類集刊之一。

目次

學者訪談
西方文學理論的中國旅行——王逢振教授七十華誕訪談錄
英國文學
從女性主義到后女性主義:伍爾夫、德雷布和卡特
約翰?米爾頓《失樂園》與拉岡式閱讀
奧登詩歌中現代城市的建構與解構
“英國中產階級的道德觀察者”——論《島國的法利賽人》中的物化主題
康拉德《歸來》:從背叛而來的自我沖突
從華茲華斯詩歌的生態學研究看生態批評的深層與淺層問題
小丑與間離效果——解讀《馬戲團之夜》中隱含的女性主義策略
一個費邊主義者的中國之旅——蕭伯納在1956年的中國
科技論與生態論:《弗蘭肯斯坦》主題解讀
離而不棄的“癱瘓”
從《BJ單身日記》談后女性主義語境中女性主體的重構
美國文學
論海明威30年代的政治轉向——紀念小說家海明威逝世50周年
華萊士?斯蒂文斯的理想心境與中國古典畫
20世紀末期以來的美國戲劇
穿越族裔的美國文學論戰——從華裔美國文學界的趙一湯之爭談起
論約翰?巴思《退養新區》中的都市現實
泰戈爾與狄金森——道家生命智慧的詩性追求
發光細節:龐德詩歌和中國古詩翻譯的聯系
韋爾齊的新部落主義思想——以《血中寒冬》為例
《糾正》中的秩序觀
城市知識分子的二重世界——以索爾?貝婁的《赫索格》為例
關于尤金?奧尼爾《送冰的人來了》的存在主義倫理解讀
文學理論
從現代主義到后現代主義:關于形式與指涉之間關系的思考
博士論壇
論品特作品中的靜默與戲劇性
種族、性別與自然:艾麗斯?沃克小說中的生態女人主義
美國哥特小說對民族身份的想象:1776—1861
論麥克尤恩小說中的倫理困境
書訊
征稿啟事

書摘/試閱



二、小丑的表演:凝視與“間離效果”
對于小說中所隱含的女性主義策略而言,華爾斯加入馬戲團后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討論這一點,便不能不提及女性主義思潮在20世紀70年代的發展,特別是勞拉?穆爾維(Laura Mulvey)曾重點討論的“凝視”概念。(Mulvey 6—18)對這個概念的思考和運用幾乎反映在卡特的全部創作中,不論是早期和中期的《魔幻玩具鋪》(The Magic Toyshop,1967)、《新夏娃受難記》(The Passion of New Eve,1977),還是后期的《明智的孩子》(Wise Children,1991)都在這方面做出了深入的探索。讀者可以發現,卡特對女性在舞臺和電影屏幕上的表演以及她們所受到的男性“凝視”(特別是窺淫癖男性的凝視),都做出過生動的描寫和諷刺。(Peach 144)《馬戲團之夜》也充分地展現了“女性的表演”和“男性的凝視”。小說中的女性角色均被置于妓院、女怪物博物館和馬戲團中,她們從事的工作都與展示、表演相關。如果從寓言的角度來解讀這種安排,就不難了解卡特對女性生存現狀的抽象概括和具象表現:女性幾乎每時每刻都被當做“凝視”的對象,被當做商品面對各種形式的消費者。因此,當華爾斯加人馬戲團成為小丑時,就意味著他不再是局外人,而是作為一個參與者切身體會“凝視”,從主觀上感受被物化的過程。
除了小說情節發展方面的意義之外,“華爾斯擔任小丑”所包含的女性主義策略還需要從小丑藝術的特點談起。這與后文將說到的“間離效果”和“批評距離”都具有緊密的聯系。小丑藝術在西方的表演傳統中是十分特殊的一類。主流的西方舞臺表演尊崇現實主義傳統,以“模仿論”為前提。其主要規約是演員和觀眾都相信有“第四堵墻”(the fourth wall)的存在,演員置身于觀眾之外,觀眾處于窺探的視角上,“暫時終止懷疑”(the willing suspension of disbelief),以順利地產生“移情”( empathy)。這樣的表演固然容易打動觀眾,但演員往往會像柏拉圖所描寫的神明附體的詩人,沉浸于狂熱之中,既不覺察觀眾對自己的凝視,也缺少主動思考的動力。華爾斯在小說中并沒有進入劇院等表演場所,而是選擇了小丑這項極為特殊的行當。艾利?西蒙(Eli Simon)在《小丑的藝術》(The Art of Clowning)—書中開宗明義地寫道,小丑藝術與傳統表演的最大不同在于“觀眾的意識”(audience awareness),“小丑必須時刻意識到有人在看”,他們沒有“第四堵墻”把觀眾隔離在封閉的表演世界之外。(2009:3)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華爾斯變身為小丑,不僅意味著他將親身感受“被物化”的過程,而且是以清醒的意識“觀看自己被看”(looking at being—looked—at—ness)。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