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中央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經典講座3(簡體書)
滿額折

中央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經典講座3(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央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經典講座3》內容簡介:為響應黨中央號召、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服務并引導中央國家機關黨員干部認真讀書學習、開闊文化視野、全面增強素質、進而有效服務科學發展、增強改革創新能力,并大力促進全民閱讀活動的持續、深入開展,由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和新聞出版總署聯合舉辦,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承辦,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社、新聞出版報社等單位協辦的中央國家機關“強素質,做表率”讀書活動于2009年4月21日正式啟動。活動的核心內容是每月一次的主題講壇,在前兩年工作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不斷完善、不斷成熟,從形式到內容都有了明顯的創新。講壇至今已舉辦講壇近40場次,參加聽講的中央國家機關干部達15000余人次。
主題講壇的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等不同側面,主講嘉賓來自國內各個領域的頂級專家學者、作家、藝術家,如溫鐵軍、林毅夫、郝時遠、金沖及、張啟華、葛兆光、卞祖善、張亞勤、田青等,他們講述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紹重要的學術理論,傳達真切的心靈感悟,既有對歷史長河中精彩片段的回顧,也有對現實社會問題的切實關注;既包括深沉渾厚、充滿思辨的哲學、宗教沉思,也涉獵靈動而飄逸的藝術欣賞,帶給現場聽眾超值的精神享受,喚起廣大愛書人熱切的期盼。對黨員干部“強素質做表率”有重大的幫助作用,對地方各級各類培訓具有示范作用,同時也是廣大讀者豐富自身內涵、堅守精神家園的精神食糧。

名人/編輯推薦

《中央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經典講座3》編輯推薦:權威舉辦機構——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新聞出版總署聯合舉辦。權威演講嘉賓——如溫鐵軍、林毅夫、郝時遠、金沖及、張啟華、葛兆光、卞祖善、張亞勤、田青等名家導讀、名著欣賞、交流心得。內容嚴謹縝密——涉及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等不同側面,既有對歷史長河中精彩片段的回顧,也有對現實社會問題的切實關注;既包括深沉渾厚、充滿思辨的哲學、宗教沉思,也涉獵靈動而飄逸的藝術欣賞。

這是一個閱讀的時代。因為在一切都變化得太快的時候,唯有閱讀,才是我們得以自立、自新、自強的源頭活水。“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是我們修身養性的重要途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是我們事業發展的堅實基礎。而在這個創新引領潮流的時代,讀書更是關系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歷史記憶、文化傳承和發展創新。“一個不讀書的人是沒有前途的,一個不讀書的民族也是沒有前途的”。
冬去春來,在這春意盎然、充滿生機的時節,中央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迎來了她的三周年紀念。該項活動由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和新聞出版總署聯合舉辦,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承辦,中央電視臺“子午書簡”欄目組、人民出版社、新聞出版報社等單位協辦,旨在通過定期推薦書目、舉辦讀書講壇、邀請名家導讀、開展讀書交流等形式,服務并引導中央國家機關廣大黨員干部認真讀書學習、開闊文化視野、全面增強素質,進而有效服務科學發展、增強改革創新能力,并大力促進全民閱讀活動的持續深入開展,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大繁榮。
事物總是在創新中不斷成長。在過去的一年里,“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在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之下,在廣大聽眾和各界朋友的熱情鼓勵之中,不斷創新、不斷完善、不斷成熟。特別是讀書活動的核心內容,即每月一次的主題講壇活動,在前兩年工作的基礎上,從形式到內容都有了明顯的創新。
在形式上,我們加強了與主講嘉賓在講前的有效溝通,以使講壇現場取得良好效果,同時更加重視嘉賓與聽眾的現場互動,從而激發和調動聽眾的問題意識和思考積極性;我們不僅重視嘉賓現場演講的生動性和引人入勝的效果,而且注重使用多媒體等手段進行視頻播放和內容展示,使聽眾產生一種心靈上的震撼。
在講壇內容的選取上,一方面,我們保持一貫的風格,廣泛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科技、藝術諸領域。我們邀請溫鐵軍教授講解中國的三農問題和三治問題,使我們對關系著國家長治久安的三農問題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我們邀請郝時遠研究員講解民族問題,使我們對于當前世界上存在的各種民族矛盾和糾紛的原因與走向,有了更加完整的了解,對我們國家民族事務中存在的問題有了更清醒的思考;葛兆光教授講解禪宗與中國文化,讓聽眾沉浸在源遠流長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油然而生一種民族的自豪感;張亞勤博士講解信息科技,則讓聽眾徜徉在信息科技的海洋里,憧憬著美妙的現代化的未來;卞祖善先生講解貝多芬交響樂,使聽眾陶醉在古典音樂的涓涓細流中,享受著精神的愉悅和心靈的美感。
另一方面,我們在選擇講壇主題的時候,特別注重與當前形勢和熱點問題相結合。為紀念建黨九十周年,我們專門邀請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張啟華研究員為我們做了《在探索中前進的中國共產黨》的精彩演講;為了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我們特別邀請了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常務副主任、研究員金沖及先生演講《從辛亥革命到中國共產黨的建立》;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以后,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我們連續安排了四場關于文化的主題講座,包括丁偉志先生的《中國文化近代轉型的啟思》,楊義先生的《先秦諸子研究與現代文化建設》,林毅夫教授的《中國經濟發展與文化復興》,田青教授的《守望精神家園》。這一系列演講,帶給我們的更多的是深深的思考:在探索中前進,在前進中探索,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九十年風雨歷程的真實寫照;辛亥百年,百年辛亥,值此時刻,我們才能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那場革命影響的深度和廣度;先秦和近代是中國文化發展的兩個高峰時期,也是對中國文化發展影響最為深遠的兩個時期,研究這兩個時期的文化,對于當代文化的建設意義之大不言而喻;而經濟發展和文化復興的關系一直就是我們不斷思考、不斷爭論的一個重要命題;守望精神家園,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就是保護我們的文化基因,延續我們的文化血脈。
將這些精彩的演講內容精心整理,以圖書的形式結集出版,是我們整個讀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通過圖書的流傳,使更多的人分享到這些名家烹制的文化大餐,進而帶動更多的人讀書學習,推動文化的繁榮發展。

中央國家機關讀書活動辦公室

目次

金沖及(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
從辛亥革命到中國共產黨的建立 1

張啟華(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員)
在探索中前進的中國共產黨 27

郝時遠(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秘書長、研究員)
民族問題:世界與中國 51

溫鐵軍(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中國的三農問題與三治問題 77

張亞勤(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亞太研發集團主席)
21世紀的信息科技 99

林毅夫(世行高級副行長,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
中國經濟發展與文化復興 123
葛兆光(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歷史系教授、博導)
禪宗與中國文化 149

楊義(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魯迅研究會會長)
先秦諸子研究與現代文化建設 177

丁偉志(中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中國文化近代轉型的啟思 205

卞祖善(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務委員、青島大學音樂學院院長)
貝多芬交響樂綜述與賞析 233

田青(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博導)
守望精神家園 253

書摘/試閱

從辛亥革命到中國共產黨的建立
各位同志,我今天講的題目是《從辛亥革命到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它提醒我們注意到一個事實,就是從辛亥革命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間只有十年時間,其間還發生了五四運動。這十年事實上是一個前后相續、一環緊扣一環的發展過程。
毛澤東在1942年《如何研究中共黨史》的講話里有這樣幾句話,他說:“研究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還應該把黨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歷史的發展。”
所以我今天想講三個問題:一個是辛亥革命;一個是五四運動;一個是中國共產黨的建立。這三個問題里一些具體事實和經過不詳細講了,主要是講這十年中間,歷史是怎么一步一步發展過來的。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就是要講一下中國共產黨為什么會在這個時候在中國出現?其中,對辛亥革命大家可能相對生疏一點,而且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再有一個多月就到了,所以對辛亥革命我稍微多講幾句。
一、辛亥革命
大家知道,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有一個重要的論斷,就是說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紀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大變化。這個報告把辛亥革命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改革開放擺在一起,這是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每一次變化都使中國向前跨上一個新的大臺階。這對辛亥革命是一個非常高的評價,事實上,也解決了辛亥革命的歷史定位問題。但在此之前很長時間里,我們對辛亥革命的了解是很不夠的,特別是對它的歷史意義的認識很不夠。我想這既有認識上的原因,也有時代的原因。
1941年辛亥革命三十周年的時候,革命前輩林伯渠同志在《解放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講到這樣兩句話,他說:“對于許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過低估計的,這并不足怪,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推翻幾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他這話是七十年前講的,他講的“青年人”,現在在的話也都90來歲了,他們尚且認識不足,今天的青年人就更不用說了。
前輩學者任繼愈先生去世前一兩年在《人民日報》上發表過一篇文章。他講:只有歷盡災難、飽受列強欺凌的中國人,才有刻骨銘心的“翻身感”。經歷百年的奮斗,幾代人的努力,中國人終于站起來了。這種感受是后來在新中國成長起來的青年們無法體會到的,他們認為中國本來就是這樣的。從任老的話中,我們也能感受到沒有經歷過幾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的人,要真切地了解辛亥革命的意義確實很不容易。
這講的是認識上的原因。
另外還有時代的原因。那就是說,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清朝政府,而且結束了已經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它的歷史意義是非常重大的,但辛亥革命仍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也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境遇。在那個時候,不光是共產黨,孫中山也是一再地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共產黨著重要講,辛亥革命畢竟還沒有解決中國社會的根本問題,以此來鼓勵大家繼續努力,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推倒,建設一個新中國。以前把側重點放在這方面,是當時時代的需要。
現在,辛亥革命已經過去一百年了,今天來談辛亥革命,應該也可能更全面地、客觀地論述它在歷史上起過什么作用?它的不足又在哪里?它對中國歷史以后一步一步向前發展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處于什么地位?這是我主要想講的問題。
生活在今天的年輕同志,恐怕已經很難想象和體會到一百年前的中國處在怎樣的狀況下。那時候,中國人的苦難實在太深重了。辛亥革命前,1894到1895年發生了中日甲午戰爭,中國在這次戰爭中遭到很大的失敗,簽訂了《馬關條約》,把臺灣割讓給日本,日本本來還要把遼東半島割走。結果,賠款是兩萬萬三千萬兩白銀。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那時清朝政府的全年財政收入基本上穩定在八千萬兩銀子左右,兩萬萬三千萬兩白銀就等于國家三年的全部財政收入。日本在甲午戰爭以后迅速發展起來,從財力來說,很大程度上就因為得到了那么大一筆賠款。
另一位革命前輩吳玉章同志在回憶錄里面曾經這樣講過,“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國條約!它使全中國都為之震動。從前我國還只是被一些西方大國打敗過,現在竟被東方的小國打敗了,而且敗得那么慘,條約訂得那么苛。這是多么大的恥辱啊!”當消息傳到他的家鄉,那是四川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榮縣,他和他的二哥都痛哭不止。他說:“我們當時悲痛之深,實非言語所能表達。”
但是,事情并沒有完,隔了兩年多,從1897年年底開始,西方列強在中國紛紛劃出勢力范圍,以租借地的名義,強占了中國很多重要口岸,這里包括香港的新界,包括香港土地的90%,說租期是九十九年。那時候在西方列強眼里面九十九年以后,還不就是它的了嗎!到1997年期限到了,我們就收回了香港。
到了1900年,也就是進入二十世紀的時候,八國聯軍進攻中國,世界上所有強國聯合起來向一個國家發動進攻,在以往世界歷史上還沒有過。那時候,八國聯軍兩萬人占領了中國的首都北京,并且在北京進行分區統治。在內城,就是最近北京行政區調整前的東城區和西城區,以故宮為中心,東邊是沙俄的占領區,西邊是英美的占領區,北邊是日本的占領區。家家戶戶門口都要掛那些國家的國旗,它們的士兵可以隨便闖進任何人家為所欲為。侵略的時間整整持續了一年。今天我們幾乎很難想象那時的悲慘狀況。
八國聯軍侵華后,簽訂了《辛丑條約》,賠款四萬萬五千萬兩銀子。就是說為什么你們中國要反抗外國的侵略,你們中國不是四萬萬五千萬人嗎?讓你們每人賠償一兩銀子。《辛丑條約》簽訂以后也不是事情就完了,沙俄當時出兵占領了中國的整個東北,而且一直到1903年還不撤退,還在報紙上揚言說,要把中國的東北變成“黃俄羅斯”。那時,它跟日本發生矛盾,因為日本也要占領東北,所以,1904年到1905年發生了日俄戰爭,這場戰爭在中國的東北進行,但清政府竟宣布兩國都是友邦,所以保持“局外中立”。也在那時,英國軍隊進入西藏,一度占領拉薩。到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鮮,這對中國也是一個很大的刺激。中國和朝鮮是唇齒相依的鄰邦,看到朝鮮人成了亡國奴,立刻就想到下一步等待著中國的是什么?所以那時候,擺在中國人面前最大的問題,就是說中國會不會亡?這是壓在當時中國人心頭最沉重的問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