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京華感舊錄(簡體書)
滿額折

京華感舊錄(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00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京華感舊錄》內容簡介:分藝文、風土、掌故、人情、名勝五種分類,精選周簡段原出版過的內容和散軼文章,全面反映周簡段先生心目中老北京時期的戲曲、詩文、楹聯、民俗、書畫、人物、飲食和社會秘聞等。是一本介紹舊京文化的大眾讀物。

作者簡介

周簡段,著名文史作家、專欄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數十年,交游廣闊,熟讀前賢文章,博物強記,廣泛涉獵北京的文史掌故、藝苑趣聞、名人軼事和文物珍寶,對風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後,來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間。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以周續端、周彬、司馬庵等筆名,在香港《華僑日報》《大公報》、臺灣《世界論壇報》等多家報紙開設“京華感舊錄”“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專欄,瑣談社會軼聞和文史掌故,深受讀者歡迎;之後談及內容遍及全國各地,影響深遠。

名人/編輯推薦

《京華感舊錄》編輯推薦:愛新覺羅?溥杰題寫書名,梁漱溟、冰心作序。季羨林、啟功、錢世明、胡絜青、侯仁之聯合推薦!八十年代末香港的十大暢銷書之一!北京民俗文化的經典代表作!

我生長北京,說一口北京話,而今九十多歲了,算得上一個老北京。
然而北京城區之擴展,市面之繁榮,交通之便利,卻今昔大大不可同語,
其變化皆在我眼中,說之不盡。姑舉今天的動物園為例,舊名農事試驗場
,建于清光緒年間,規模宏大;嗣因東面一部分被劃出去成立蘇聯展覽館(
現名北京展覽館)而縮小了。園的西北隅的暢觀樓,曾是西太後游園歇息所
在。今天的熊貓館原非昔年所有,而館前曾有彭家珍等五烈士墓卻不見了
。茲以友人近將刊布于《華僑日報·京華感舊錄》專欄文章,集冊成書,
其意旨甚盛,承囑為序言,衰老頹唐,聊以此塞責,愧甚,歉甚!
梁漱溟
1985年5月于北京

目次

序一
序二
風土篇
北京人吃餃子
北京“雜拌兒”
元宵佳節話“元宵”
京華火樹銀花夜
昔日“燕九節”
高粱橋踏青
隆福寺的小攤
投親訪友的蒲包
藥王聖誕與藥王廟
伏天生活安排
夏蟲也系京華夢
銅碗聲聲喚賣冰
什剎海茶棚的野趣
“兔兒爺”記趣
京華金秋賣蟹聲
秋風吹來烤肉香
穆斯林的爆烤
真叫美啊一凍柿子
冬至吃餛飩
難忘燕都臘八粥
冬天話“火鍋”
冬晨喝面茶的藝術
北京的糖葫蘆
便宜坊和全聚德
譽滿京華“爆肚王”
“驢打滾”與北京小吃
《豆汁記》和豆汁
炸醬面之戀
茶湯
憶北京的八大樓和八大居
北京的廟會
西四和東單
魅力引人的東安市場
北京人養金魚
北京人玩鴿子
名勝篇
回眸北望天安門
北京的牌樓
九龍壁
北京的水系和橋名
“薊門煙樹”與陳子昂
中南海畔的名勝
瀛臺景物
北海的荷花
龍潭湖畔袁督師廟
京郊的明清御園
登臨佛香閣之樂
西人筆下的圓明園
霜秋葉紅游香山
玉泉山“玉峰塔影”
七月話“盧溝”
漫話戒壇寺
居庸關抒情
古老的北京南堂
“荷花市場”說相思
香山閱武樓
釣魚臺風物之美
天壇古樹
陶然亭登高懷舊
北京最早的公園一萬牲園
人情篇
“水利專家”林則徐
張自忠與張自忠路
章士釗胡適之唱和
章太炎與湯國梨的婚姻
白石老人衰年變法
章回小說家張恨水
鄭振鐸藏書獻國家
吳稚暉言語詼諧
王襄研究甲骨文
鄭天挺巧解東陵謎
林徽因多才多藝
郭嶙閣翻譯《紅樓夢》
清華園名師漫憶
錢賓四寫《國史大綱》
石評梅長眠陶然亭
林海音與《城南舊事》
新聞界名人王蕓生
畫像大家蔣兆和
圖書館專家袁同禮
陸小曼畫山水長卷
張伯駒毀家救國寶
“泥人張”泥塑神技
齊如山談賽金花舊事
嚴復和辜鴻銘的沉浮
“二太子”袁寒云
藝文篇
五十年前北京五大學
北師大八十壽慶
老北大校舍述略
水木清華七十年
三十年代的教授生活
《四庫全書》與天一閣
北京最早的私人圖書館
影印《三希堂法帖》
琉璃廠雜憶
清明節說《上河圖》
故宮中的兩組珍寶
法海寺的壁畫
《舊都文物略》書後
紫禁城工程師樣子雷
北京的戲園
中華戲校“四塊玉”
難以忘懷的“北京劇社”
林琴南詞贈梅蘭芳
譚鑫培首演豬八戒
四小名旦
京劇的臉譜
難忘的書館
“票友”與“票房”
宮廷冰嬉和音樂冰場
清朝的北京善撲營
靈魂按摩術一揉核桃
掌故篇
古老的前門大街
大柵欄滄桑
三十年代的西單商場
文津街的來歷
鼓樓西大街的歷史背景
北京的五大“鎮物”
西城五塔、東城無塔
北京的石獅子
都城九門史話
雍和宮之榮枯
明清科舉試場一貢院
紅衣大炮的封號
什剎海邊會賢堂
滄桑話協和
商務北京分館創業史
北京鏢局史話
金魚胡同的“那家花園”
民初北京的“新世界”
柳蔭蟬鳴話胡同
北京人與“八”字

書摘/試閱

名勝篇
九龍壁
九龍壁在北京有兩處,一在北海公園五龍亭以北,一在故宮皇極門前,若就造作精工而論,則推北海公園之壁為最。
北海的九龍壁,高一丈五尺,厚三尺六寸,長八丈一尺有余,金碧輝煌,建造極為壯觀。壁上九龍,輾轉騰挪,各盡其妙。據記載,此壁始建于遼,清乾隆二十一年重建。重建後的九龍壁,較前壁更加雄渾壯觀,雖歷二百年風雨剝蝕,顏色不變,誠為最有價值的古文物之一。
九龍壁用色分黃、紫、白、藍、紅、綠、青。南北兩壁,每壁用長方琉璃磚二百塊拼組而成,二層四十塊,計五層。若就龍的姿態而書,可以把它們分為兩類,躍身上騰者為升龍,俯身探海者為降龍。朝南向陽的一壁,綠海晴空,波涌浪卷。中央一條升龍,昂首沖霄,勢崩雷電。此龍兩側,各有降龍一條,色藍,屈身蜿蜒,鱗光耀日。降龍之外復有升龍,色紫,最外面為兩條升龍,色黃。天海之間,懸有巨珠六枚,光芒四射,?龍戲珠,搖首擺尾,活靈活現。
北壁略相彷彿,但背景不同,下有驚濤澎湃,上呈祥云漫卷。龍身顏色,除居中一條升龍仍為黃色外,兩側之龍,背依藍、白、紫、黃排列。絕妙的是,此壁之龍竟與南壁無一雷同者。
九龍壁下有座,上有檐,皆系琉璃制成。檐頂獸頭亦為九龍,盤龍一條居中,沖鬣怒睛。每側四龍,
皆依次曲伏成朝拱之狀,映日生輝,燦然奪目。檐下托以琉璃平拱四十只,莊重、厚樸、大力,充分顯示出中國古建筑的傳統特色。
九龍壁是清弘歷時著名工匠“樣子雷”構思設計的。據說,當雷氏把燙樣呈給乾隆審閱時,這位老師傅會巧妙地解釋九龍壁的意義道:“數至明九,壁長為暗九,乃應中華國祚萬年。”乾隆大喜,厚賞“樣子雷”,即降旨命工部依樣建造。
故宮的九龍壁全長十丈五尺,圖式與在北海有略同,獨缺紅、紫二色。
西人筆下的圓明園
李翰祥導演的煌煌巨著《火燒圓明園》, 《垂簾聽政》兩部影片,是名聞海內外了。觀眾特別以在影片中能重睹“圓明”景色而贊嘆不已。
關于此園之描違國內甚多,而一些西人筆下,亦咸認為是肚界園林之奇觀,可見該園確美。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使馬戛爾尼來中國覲見乾隆帚,參觀圓明園後說:“只有理想中的仙境可以比擬圓明園的幽美!”
以後,圓明園通過法、意等國傳教士王致誠、鄙世寧、蔣友仁等人的信函往來被介紹到歐洲而蜚聲世界,被譽為“萬園之園”、 “東方的凡爾賽宮”。 王
致誠贊譽為“人間天堂”、 “造園藝術的模范”。他在信中說:“無論在設計和施工方面,都渾偉和真正美麗。因為我的眼睛從來不會看到過任何與它相類的東西。……我們和他們比較起來,我們是又貧乏,又缺乏生氣。”
一個參加劫掠圓明園的法國人夏爾?德米特勒西,在其《中國戰役日志》中寫道:“圓明園是一座美妙的宮殿,員正的一千零一夜神話中的宮殿。當我們走進這座宮殿、寶塔、湖泊比比皆是的大花園時,我們都驚呆了,員不知把兩只眼睛往哪里看才好。”另一個英國隨軍牧師在一書中寫道:“假如你能幻想,神仙和常人一般大小,此處就可算做仙宮樂園了。……你必須想象一所廣大的迷宮,充滿著崢嶸參差的山石,景色可以入畫,房子俱用上等香楠制成。……”
他不無感嘆又說:“必須有一位身兼詩人、畫家、歷史家、美術品鑒定家、中國學者和其他天才的人物,才能描繪圖景,形容盡致,給你些微的概念,所恨這種才具我卻一點也沒有。”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偉大作家雨果對圓明園所作的熱情歌頌;他在《致巴特力爾上尉》的信中說:“在人類藝術發展里有兩個典型:一是產生歐洲藝術的思想,一是產生東方藝術的幻想。夏宮(圓明園)是基于幻想基礎上的藝術,雅典女神廟是基于思想基礎上的藝術,均有異曲同工之巧。”
側聞中共當局會有百名學者文人簽名建議重修圓明園,近年且有籌劃之?,能否實現,這當然是中外人們所關心矚目的事情了。
八廟之一——柏林寺
舊時北京人愛逛八廟,柏林寺甘l其中之一。
柏林寺位于安定門內,西面臨近雍和宮,建于元代至元七年,明清兩朝會先後三次重修,其中尤以康熙五十一年修建規模最大,因此寺位于雍正帝潛邸(雍和宮)之旁,雍正為祝其父玄烽六十壽辰,特修此嘲為父祝壽。
柏林寺的建筑共有五進:山門、天王殿、圓俱行覺殿、大雄寶殿、及維摩殿。游此寺者皆有一種感覺:即御筆題字特多,幾使人目不暇給。如大雄寶殿橫匾“萬古柏林”,即康熙御筆。中院立有兩塊滿、漢文的石碑,則為乾隆十三年重修柏林寺時,乾隆親書柏林寺歷史沿革,至于禪堂,藏經閎之匾額,對聯,亦多為雍正,乾隆親題,大雄寶殿內有明代塑造的三比L 佛,維摩閣上亦有七尊木制漆金佛像,雖是稀吐珍品,然觀其儀態豐滿,法儀莊嚴,仍不失一代杰作。東配殿南有康熙四十六年所鑄交龍絕大銅鐘一座,高近三米,銅鍾周身刻有“往生凈土神咒”鑄工細致。
寺內最名貴之文物,為十八世紀初葉所刻的全部龍藏經版。 《龍藏》即清代朝廷所刻《大藏》( “大藏”即佛學大叢書之意)。 《龍藏》亦稱《清藏》,以別于北宋所刻造之開城藏、南宋跡砂藏、遼代契丹藏、金代趙城藏及元代南藏、北藏。 “龍藏”自宋以下元、明、清三朝高儈大師及對佛學有研究之士的重要著作盡在其中。不少史書所不載之史料,從此亦可探源溯流。如玄奘《大唐西域記》,圓照《游方記抄》及禪宗各家語錄,皆為研究印度與中亞各國古代歷史遁要史料,亦是研究宋、元以來與日本文化交流史之參考資料。這部大藏,不僅是研究佛學寶藏,亦是研究文、史、哲、藝、譯等重要資料。而且大藏的雕版本身也有極高藝術價值,不僅字體工整秀勁,而且龍碑、佛像、韋馱等亦雕刻得極為生動美觀,全部經版皆選用上好梨木雕造,三百年來竟無裂紋。 《龍藏》版刻成後,印數極少,三百年來流行印本不過二百郡,因此經版字口鋒稜猶在,完整如新。版原存故宮武英殿,乾隆年間因印刷不便,故而移到柏林寺設長庫保藏。
居庸關抒情
生平數登長城。四十年代之末,古都春曉,筆者與三五友好,興致勃勃地僱了老鄉的毛驢,登上八達嶺,眺望長城內外。只見居庸疊翠,駝鈴清脆,萬里長城如天外游龍,翻山越嶺蜿蜒而來,我是心隨景動,分外精神。江山如此多嬌,印象歷久而彌新。毛驢不?,會識得路,人剛下鞍,牠引頸長嗚一陣, 自己急急忙忙跑回家去了。
五十年代之末,我在南口居住兩月,訪詹天佑銅像,登桂英點將臺,撈澗中銀魚,望關上明月,樂也融融;同時還飽餐了長在河邊的“西洋棻”,據說是當年詹天佑筑南口鐵路時從廣東移植的(無考)。我們在這山溝種樹建房、養豬、放鴨,很快使荒關變了樣。生活富于戰斗氣息,人也豪情滿懷,別前,我有“十六字命”曰:“干,萬馬戰猶酣。鐵居庸,輪與英雄漢!”
一晃過了二十載光陰,七十年代之末,我偕小孩子策杖三游長城。當年工舍仍存,種的樹木都成林了,“十年樹木”,感到高興。途以董稚好奇之心,在古烽火臺上拍了一張“戰袍騎馬,收費五元”的即景照片。看哪,戰袍耀日,白馬嘶風,雖然年過花甲,如蘇東坡所謂“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了,但滿有神氣,還像個“將軍”……在這個能容“五馬并馳”的長城上,我真要放開胸懷,好好的再看周圍幾眼。“何日君再來”?年老性懶,很難說定。我非常、非常之想念印上我的壯年足跡的長城的每寸土地。居庸關的雄壯,古老和美麗,重溫在我的心頭。說他雄壯,正是“懸崖夾峙,一澗中流,奇險天開,古稱要隘”,歷史上為兵家必爭之地,一身系燕京的安危,所以又稱為“北斗鎖鑰”。這里是古戰場、五邱像、六郎像、點將臺,都點綴著歌頌民族英雄“楊家將”, “穆桂英掛帥”的民間傳說,鼓舞後人。說他古老,居庸關門券周圍的浮雕圖文,如四大天王、大小佛像、梵、藏、西夏、蒙、漢文字的陀羅尼經咒頌文,在國內已罕見,對佛典和古代文字的研究,很有價值。說他美麗,“居庸疊翠”乃燕京八景之一,山花爛漫,山?如碧濤翠浪,泛天卷地而來, 目不暇給。筆力是笨拙的,只有一游其地,才能領略大自然的奇趣。古來詩人吟詠居庸之詩極多,今錄半首作結:“……山盤盤,石圉圉。山如龍,石如虎。尤怒欲騰虎欲舞。太行劍勢猶如許。昔不容單車,今馬列十五。賢人有道關門開,關門開,千萬古。”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