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華民族全書:中國哈尼族(簡體書)
滿額折

中華民族全書:中國哈尼族(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0 元
定價
:NT$ 240 元
優惠價
8720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中華民族全書:中國哈尼族》介紹的是少數民族哈尼族,書中主題鮮明,圖文並茂,創意新穎。如有關家庭禮儀、取名習俗、婚姻習俗、節慶習俗等社會文化的介紹,讓讀者在趣讀中增長知識,引發想像。.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哈尼族》充分展示哈尼族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全面探尋哈尼族波瀾起伏的歷史軌跡,深刻解讀哈尼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氣質,真切反映哈尼族生機勃勃的發展前景,積極推動哈尼族走向未來的團結進步,著力加強哈尼族面向世界的交流溝通。記述準確,筆墨生動,圖文并茂,創意新穎。是一本反映哈尼族歷史文化知識的普及性讀物。

哈尼族是個跨境民族,分布于中國和東南亞地區的越南、緬甸、老撾、泰國諸國。國外的哈尼族又稱阿卡(Akha)。中國的哈尼族有163萬人(2010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玉溪地區(現為玉溪市)、思茅地區(現為普洱市)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等地。
哈尼族有哈尼、豪尼、和尼、雅尼、碧約、卡多、哦怒等多種自稱,其中以自稱哈尼的人數最多。見于漢文史籍中的歷史名稱有和夷、和蠻、和泥、窩泥、阿泥、哈泥等。新中國成立后,根據本民族的意愿,統一稱為哈尼族。
哈尼先民與古氐羌的某些支系存在淵源關系,與彝、納西、傈僳、拉祜等民族同源于古代的氐羌族群。據漢文史籍記載,氐羌族群愿游牧于青、甘、藏高原。公元前3世紀,秦國進行大規模征服鄰近部落的戰爭。于是,氐羌部落群的一部分逐漸往南遷徙,散布在川西南、滇東北、滇西北廣大地區。這部分氐羌族群,就是近代彝、哈尼、納西、傈僳、拉祜等各民族的共同祖先。此時,史籍中出現了“和夷”的名稱,這可能是哈尼族最早見于記載的先民。在公元前3世紀時,“和夷”居住在今大渡河以南、雅礱江所源出的連三海周圍,或大渡河與金沙江相交匯的地區。后來“和夷”分兩路往南遷徙:一條自川西南遷經昆明滇池一帶,再往南遷至滇東南的六詔山地區;一條自滇西北遷經大理洱海一帶,然后又分別南下到今哀牢山、無量山區的景東、景谷、鎮沅、新平至石屏、建水、蒙自、開遠,,繼而至元江、墨江、紅河、元陽、綠春、江城及西雙版納等地。從民間傳說來看,哈尼族人普遍傳說其祖先是從遙遠的北方一個名叫“努瑪阿美”的地方來的,后逐漸向南遷徙時,曾一度居住在“谷哈”和“轟阿”(指滇池和洱海湖濱平原)的廣大地區,然后才到今天所居住生活的地方。遷徙的年代,最晚為唐朝時期即南詔大力擴張勢力時期。由于哈尼族與彝語支諸民族同源于古氐羌人,相互問關系密切,所以,哈尼語屬于彝語支,與彝、傈僳、拉祜、納西等民族語言很接近。
新中國成立前,哈尼族社會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分布在新平、鎮沅、元江、墨江等靠近內地的哈尼族,由于受漢族經濟文化的影響比較大,自明清以來已陸續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階段。分布在西雙版納、瀾滄一帶的哈尼族,在傣族封建領主的統治下,有些地方還殘存著原始農村公社土地所有制的一些特點。紅河南岸的元陽、紅河、綠春、金平和江城等縣的哈尼族,則處于封建領主經濟向地主經濟過渡階段。
哈尼族是山地民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畜牧業是主要副業。哈尼族善種梯田,在紅河南岸,利用當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條件,把一座座大山,開辟成層層疊疊的梯田,有不少高達數百級的水田,從河谷一直延伸到山頂,像一架連接天與地的天梯,直人云霄,形成了哀牢山區的一大奇景,蔚為壯觀。“紅河哈尼梯田”以其分布之廣,數量之多,規模之大而享譽國內外,為世界罕見,已經越來越引起世人的關注。
在哀牢山地區,哈尼族大多居住在海拔1000~2000米的半山腰上,較少生活在河谷壩區或海拔高的山頂上。他們認為河壩海拔低,容易得瘴氣病,加上舊時醫療條件差,人不宜居住在壩區;而山頂上海拔高,天氣冷,耕作也不便;在半山腰上建立村寨較好。哈尼族村寨背后是郁郁蔥蔥的古樹叢林,村頭有寨神林,村邊有專門的秋千場和磨秋房,寨腳有寨門,離村寨不遠處都有清澈甘冽的泉水井。村寨四周喜歡種植棕櫚、竹子、芭蕉和梨、李、桃、柿等果樹以及花椒、靛青等。村前的層層梯田延伸到河谷箐底。森林、村寨、水井和梯田既是哈尼人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又構成了哈尼族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圖景。哈尼族的住房形式,一般是土木結構的兩層樓房,以石塊墊基,用方木(或圓木)為支柱,土坯砌墻;房屋的外形為長方形,屋頂多為雙斜面。完整的住房應包括大房、小房、耳房和牲畜廄、肥塘及“同勾”(屋前小平臺,納涼及祭祀之用)等。大房和耳房頂上蓋茅草,有的地方屋頂的茅草蓋成圓形,遠看像一個一個蘑菇,被稱為“蘑菇房”。
組成哈尼族社會的基本單位為父權制的個體家庭。在每個個體家庭之上組成家族,按父系血統若干小家庭組成一個家族,家族有自己的姓氏和族長。父母無勞動能力由長子或幼子奉養。財產由男人繼承。哈尼族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男女青年在婚前都享有充分的社交自由,俗稱“串姑娘”,婚姻較自主。嚴禁同一姓氏之間或姨表之間通婚。哈尼族喪葬曾有過火葬,后來受漢族影響改為木棺土葬。
哈尼族普遍實行父子連名制,經世代口耳相傳,成為哈尼族社會文化的一個特征。父子連名制的形式是把父親名字后面一個字或兩個字作為兒子名字的起頭,世世代代延續下來。如紅河縣思陀土司李呈祥的譜系:木實孔——孔欠莫——莫十書——書卜孩——孩木仰——仰資——資威……克舉——舉者(李呈祥)。但在各地哈尼族的父子連名系譜中,其世系數量不完全相等,一般在40—50代。父子連名制的存在,表明哈尼族經歷了漫長的父權制階段,這對研究哈尼族的社會歷史、婚姻家庭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哈尼族大多信仰萬物有靈的多神和祖先崇拜。“莫咪”是最大的天神。每個村寨的頭上或邊上都有“昂瑪昂叢”(寨神林)。每年都要以全寨的形式進行祭祀天神、地神和寨神等。其中,祭寨神由“咪谷”(頭人)主持,其他的祭祀活動均由“摩批”(貝瑪)主持。在綠春縣大興區一帶,每寨都有一位“咪谷”,一般是從本寨最早的老戶中產生,父子相傳,在群眾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摩批”是哈尼族的知識分子,由于哈尼族歷史上沒有自己的文字,其民族的發展歷史、社會生活、傳統文化以及豐富的民間文學,都是靠“摩批”一代一代口耳相傳才得以流傳下來,所以,“摩批”既是哈尼族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保存者,又是本民族傳統文化的發揚者和傳播者,深受哈尼族群眾的信任和尊敬。哈尼語詞匯中有大量反映宗教活動的詞語,從這些詞語中能了解到哈尼族宗教生活的特點。
哈尼族服飾雖各地不同,但都喜用自己染織的藏青色土布制作衣服。男子上穿有領對襟短衣或無領左大襟短衣,下穿掃褶寬口長褲。成年男人習慣包黑布包頭巾。女子服飾豐富多彩,款式有幾十甚至上百種,但各地差別較大。多數地區穿右襟圓領上衣,以銀飾做紐扣,下穿長褲,系繡花圍腰(蓋住臀部),打綁腿,戴頭巾。
哈尼族主食以大米為主,包谷和養子等為輔,逢年過節吃糯米粑粑。喜歡吃酸、冷、辣等,善腌酸菜,注意調味。過年過節時,白旺、肉松是上等佳肴。哈尼族還善于用黃豆制作具有獨特風味的豆豉,用作佐食和調料,被稱為“哈尼豆豉”。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哈尼先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其中,文學主要是口頭文學,有神話、傳說、詩歌、故事、諺語和遷徙史詩等。這些文學形式從各個側面反映了哈尼族的社會面貌、歷史變遷和哈尼族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及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哈尼族民歌種類主要有歌或歌調如“哈巴”,山歌或情歌如“阿茨”,還有“哭嫁歌”“搖籃曲”等。其中,“哈巴”取材廣泛,演唱內容極其豐富,從人類起源到族群歷史,從生產知識到處世哲理,從習俗禮儀到宗教信仰,涉及到社會禮制、民俗生活、文化傳統的方方面面,因而被認為是哈尼人的“百科全書”,多在節日、婚喪、祭祀及其他莊重的場合吟唱。“阿茨”即山歌或情歌,只能在山間田野或男女青年聚會的場合唱,歌唱愛情、歌唱幸福生活。哈尼族的故事,從內容上分,有人物故事、動物故事、植物故事、自然界故事、神話和鬼怪故事等。哈尼人能歌善舞。樂器有三弦、四弦、巴烏、笛子、牛角號、響蔑、木葉以及葫蘆笙、鏈、鑼、牛皮鼓等。舞蹈有樂作舞、棕扇舞和鏈鼓舞等,具有獨特的哈尼族音樂舞蹈特色。
本書全面介紹了哈尼族的政治歷史、經濟法律、宗教哲學、文學藝術、語言文字、天文歷法、風俗習慣、民族文化傳承等。

目次

導論第一章 哈尼族概況第一節 族稱族源第二節 人口狀況第三節 歷史沿革第四節 生態資源第五節 語言文字第六節 民族區域自治第二章 哈尼族的物質文化第一節 生產習俗第二節 飲食習俗第三節 服飾習俗第四節 居住習俗第五節 交通習俗第六節 風物特產第七節 歷史遺跡第三章 哈尼族的民間文化第一節 民間教育第二節 民間科技第三節 民間醫藥第四節 民間文學第五節 民間工藝第六節 民間體育第七節 民間遊戲第八節 民間歌舞第九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第十節 申遺項目第四章 哈尼族的社會文化第一節 傳統社會組織第二節 家庭禮儀第三節 交往禮儀第四節 親屬稱謂第五節 誕生習俗第六節 取名習俗第七節 婚姻習俗第八節 喪葬習俗第九節 節慶習俗第十節 禁忌習俗第五章 哈尼族的信仰文化第一節 宗教信仰第二節 宗教活動第三節 哲學思想第四節 預測與占卜第五節 族徽與標誌第六章 哈尼族對偉大祖國的貢獻第一節 積極促進民族團結第二節 堅定維護祖國統一第三節 英勇保衛祖國邊疆第四節 努力創造梯田和茶文明第七章 哈尼族的精神氣質第一節 追求和諧的發展理念第二節 堅忍不拔的創造精神第三節 生死達觀的人生態度第四節 注重教育的堅定信念第八章 哈尼族的文化傳承第一節 民族教育發展第二節 民族文學創作第三節 民族藝術創新第四節 民族社團活動第九章 哈尼族的族際交往第十章 哈尼族的文化發展願景第一節 旅遊文化產業第二節 哈尼學學科建設與哈尼族整體發展研究第十一章 哈尼族當代有影響的文化人物第十二章 哈尼族的重要文獻第一節 史志第二節 古籍第三節 論著附錄一 哈尼族歷史大事記二 參考文獻後記編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