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回收物流系統分析(簡體書)
滿額折

回收物流系統分析(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回收物流是社會化大生產和循環經濟發展的產物,是在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具有無限潛力和發展空間的新型服務產業,作為一種先進的組織方式和服務理念,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回收物流不僅能夠創造時間和空間價值,而且能夠創造信息價值,使社會價值增值,其發展水平已經被視為衡量一個企業乃至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回收物流系統既是一個複雜大系統,同時它是一個動態的網絡系統,它包含了收集、運輸、倉儲、包裝、再處理加工、再分銷等多個子系統,如何對回收物流系統進行科學分析、優化設計,使回收物流系統整體成本降低、提高效率、提高質量是回收物流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回收物流系統分析》從實際回收物流系統出發,結合現代回收物流管理理念、運用運籌學、優化進化相關技術與系統工程理論和方法,對回收物流系統運作、管理及決策中的問題進行了較深入的分析,《回收物流系統分析》從不同層面對回收物流系統的概念、作用以及對回收物流系統的影響進行了討論,描述了進行回收物流系統分析的過程、方法及其新思想、新技術,是一門綜合多學科理論與思想的新興學科。本書是物流管理與工程領域一本重要的教材和參考書,適合企業物流管理人員、物流管理諮詢與培訓人員,可作為高等院校高年級本科或者研究生相關專業的教材,對於各類物流技術與管理人士也是一本很有價值的參考書。.

名人/編輯推薦

《回收物流系統分析》可作為物流管理與工程領域的教材或參考書使用,適用于企業物流管理人員、物流管理咨詢與培訓人員,也可作為高等院校高年級本科或者研究生相關專業的教材。對于各類物流技術與管理人士也是一本很有價值的參考書。

隨著循環經濟的不斷加快,回收物流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回收物流已經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越來越顯示出其在循環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戰略地位。
我國回收物流從起步階段開始進入發展階段,為了能夠有組織、有目標、有計劃地實現回收物流的發展,進行回收物流系統分析成為一種必然,回收物流系統分析也經歷了一種從無到有,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發展變化的過程。
關于回收物流系統分析,研究的范圍不同,涉及的分析方法也就不同。
現代回收物流系統的分析涉及小到一個企業回收物流系統大到一個區域甚至國家回收物流系統的長遠發展規劃。根據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本書盡量結合現代新的物流管理理念、回收物流信息技術和其他相關的先進理論和方法,闡述了現代回收物流系統分析提出的必要性、戰略作用和對企業的影響。
“回收物流”是一門既傳統又新型的學科。“傳統”是指它一直存在于我國社會生產發展過程中,如傳統組織中的收集、運輸、倉儲等功能是社會生產過程的一部分,也是現代回收物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現代回收物流系統的內涵遠遠不限于傳統的回收物流概念,目前國內回收物流分析教材,大多主要是從回收物流的概念出發,講述回收物流系統的基本理論和新的思想,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而我們認為現代回收物流系統分析應該是下一步回收物流領域關注的主要方向。從管理角度出發,重點闡述現代回收物流系統的整體作用及其對組織、決策的影響是回收物流學科更高一層次的視角,同時也是回收物流組織和相關企業管理者實際運作時必須考慮的問題。因為國內外組織管理模式上的差異,國外的很多新技術和新思想我們可以借鑒,但不能照搬。需要我們根據中國的實際需要,把國外的先進理論思想和經驗同中國目前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本書的編寫就是想立足于這一出發點,希望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從一個全新的視角,通過理論的分析、案例的討論,使讀者能夠站在管理的高度來認識現代回收物流分析的作用和對組織的影響作用。
本書面向本科生的以回收物流系統為研究對象,系統研究回收物流運作與管理中的分析理論技術與方法。全書分為十章:包括回收物流系統概述、回收物流需求預測;回收物流運作管理模式、回收物流服務提供商選擇、回收物流網絡節點的選址、回收物流運輸系統分析與設計、回收處理中心規劃、回收物流信息系統、回收物流成本與收益分析、回收物流系統仿真。
本書的特點是,強調了系統理論技術方法在回收物流系統分析的作用。強調指出進行物流系統分析,要考慮組織與社會的大環境,要把考慮的重點從科學理論轉向循環經濟社會實踐,從技術方法轉向實施這些技術的組織與人,從系統本身轉向系統與環境、組織、人的交互協調作用。特別強調了不僅需要從技術的角度研究了回收物流系統的建設問題,而且還要從組織和管理的角度分析現代回收物流系統分析中的各種問題。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或者自然科學的定性、定量分析技術僅僅是對回收物流系統的分析、規劃與設計起到輔助作用,而關于其中組織的作用、環境的作用、人的作用、法律法規的作用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本書的各章的具體分工是:第1章、第3章和第9章由周三元編寫;第6章、第8章由孫大尉編寫;第2章由靳龍嬌編寫;第4章由李美嬌編寫;第5章由赫利彥編寫;第7章由周揚編寫;第10章由秦沖編寫;最后全文由周三元、孫大尉進行統稿和修改。
本書內容上參考了大量國內外的教材和文獻,并結合了我國回收物流發展的狀況,在理論闡述中盡量多結合案例分析,希望能從實例中領會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理論和方法,或者能夠掌握回收物流發展的前沿。但是,因為知識面和水平不夠,在編寫過程中,還是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而錯誤和不足也在所難免。我們真摯地希望對此問題感興趣的各位同行、管理者和正在學習的學生們能夠進行批評指正。

目次

1 回收物流系統概述1.1 回收物流內涵1.1.1 回收物流概念1.1.2 回收物流產生原因1.1.3 回收物流分類和特點1.1.4 回收物流體系1.1.5 回收物流渠道1.1.6 回收物流的作用1.2 回收物流系統1.2.1 回收物流系統結構1.2.2 回收物流系統功能1.2.3 回收物流系統特徵1.3 回收物流合理化1.3.1 回收物流合理化遵循的原則:1.3.2 回收物流合理化建議1.3.3 促使回收物流合理化應採取的措施1.4 企業如何實施回收物流1.4.1 增強廢舊產品回收的意識1.4.2 制定鼓勵政策1.4.3 成立專門部門,建立回收物流系統1.4.4 建立回收物流信息系統1.4.5 產品設計時的意識本章總結思考題案例分析2 回收物流需求預測2.1 回收物流需求概述2.1.1 回收物流需求的相關理論2.1.2 回收物流需求預測相關概念2.1.3 回收物流需求預測的要素和步驟2.2 回收物流需求預測方法2.2.1 定性預測方法2.2.2 定量預測方法2.3 回收物流需求預測應用實例分析2.3.1 時間序列方法預測模型2.3.2 灰色預測模型2.3.3 預測結果對比分析2.3.4 預測模型的局限性2.4 回收物流需求預測實踐注意問題2.4.1 回收物流需求預測模型的評價2.4.2 回收物流需求預測實踐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本章總結思考題3 回收物流運作管理模式3.1 回收模式概述3.1.1 產品回收模式概念3.1.2 回收物流模式運作的影響因素3.1.3 回收物流系統模式的選擇種類3.1.4 產品回收模式設計的基本原則3.2 企業產品回收自營物流模式3.2.1 企業回收物流自營模式的含義3.2.2 自營回收物流模式的優缺點3.3 行業型企業聯盟產品回收物流模式3.3.1 行業型企業聯營模式的含義3.3.2 行業型企業聯盟模式的內在動因和外在因素3.3.3 行業型企業聯盟模式的優缺點3.4 企業產品回收物流外包模式3.4.1 企業廢舊產品回收物流外包的模式含義3.4.2 企業產品回收物流外包模式優缺點3.4.3 三種企業回收物流模式分析比較3.5 企業構建產品回收物流模式選擇3.5.1 企業回收物流模式選擇的原因3.5.2 企業回收物流模式選擇的影響因素3.5.3 企業選擇回收物流模式的流程分析3.6 企業回收物流模式的決策研究3.6.1 傳統物流模式的決策方法3.6.2 企業回收物流模式決策的方法3.6.3 回收物流成本——收益決策模型本章總結思考題案例分析4 回收物流服務提供商選擇4.1 回收物流服務提供商概述4.1.1 回收物流服務提供商的含義4.1.2 回收物流服務提供商分類4.1.3 回收物流服務提供商的特點4.1.4 回收物流服務提供商的作用4.2 回收物流服務提供商選擇過程及影響因素分析4.2.1回收物流服務提供商的選擇過程4.2.2 回收物流服務提供商選擇的影響因素4.3 回收物流服務提供商評價與選擇方法4.3.1 回收物流服務提供商的選擇方法——定量方法4.3.2 回收物流服務提供商的選擇方法——定性方法4.4 對回收物流服務提供商的綜合評價分析4.4.1 基於ANP方法的回收物流服務提供商評價指標體系4.4.2 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4.4.3 Super Decisions 軟件實現4.4.4 線性規劃法界定各服務提供商的業務量本章總結思考題5 回收物流網絡節點的選址5.1 回收物流網絡節點選址概述5.1.1 回收物流網絡節點選址的定義和內容5.1.2 回收物流網絡節點選址的類型5.1.3 回收物流網絡節點選址的特殊性和意義5.1.4 回收物流網絡節點選址的原則5.2 回收物流網絡節點選址的程序和步驟5.2.1 回收網絡節點選址目標和選址要求5.2.2 約束條件及影響因素分析5.2.3 收集、整理歷史資料5.2.4 回收網絡節點地址預選5.2.5 優化備選方案5.2.6 結果評價5.2.7 複查5.2.8 確定最終方案5.3 回收物流網絡節點選址方法5.3.1 回收物流網絡節點選址方法分類5.3.2 單一節點設施選址5.3.3 多節點設施選址本章總結思考題案例分析6 回收物流運輸系統分析與設計6.1 回收物流運輸系統概述6.1.1 回收物流運輸系統的功能6.1.2 回收物流運輸系統構成要素6.1.3 回收物流運輸系統規劃的原則6.1.4 回收物流運輸系統規劃的內容6.2 回收物流運輸合理化6.2.1 回收物流運輸合理化的概念和影響因素6.2.2 回收物流的不合理運輸6.2.3 運輸合理化的作用6.2.4 運輸合理化的有效措施6.3 回收物流車輛路線選擇6.3.1 回收物流車輛路線選擇問題相關知識概述6.3.2 車輛路徑規劃問題6.3.3 確定型車輛路徑優化問題6.3.4 不確定型車輛路徑優化問題6.4 車輛路徑問題的相關算法6.4.1 求解車輛路徑問題問題的精確算法6.4.2 求解車輛路徑問題的啟發式算法6.5 回收物流車輛配載和調度6.5.1 車輛配載6.5.2 車輛配載的方法6.5.3 車輛調度6.6 案例分析6.6.1 插入法6.6.2 運輸定額比法6.6.3 車輛路線選擇案例6.6.4 車輛調度案例本章總結思考題7 回收處理中心的佈局7.1 回收處理中心內部佈局的概述7.1.1 回收處理中心的概念、功能作用、分類7.1.2 回收處理中心內部佈局的原則、形式7.2 基於SLP的廢舊家電產品回收處理中心平面佈置程序和方法7.2.1 基於SLP的廢舊家電產品回收處理中心內部佈局程序7.2.2 回收處理中心作業單位位置相互關係分析7.2.3 回收處理中心基本設施的面積計算7.2.4 評價和選擇方案7.3 案例分析7.3.1 P-Q分析7.3.2 P-T分析7.3.3 P-R分析7.3.4 建立物流量從至表7.3.5 進行物流因素分析7.3.6 進行非物流因素分析7.3.7 確定綜合影響因素7.3.8 建立作業單位關係等級表示方式表7.3.9 建立綜合接近程度表7.3.10 完成佈局方案7.3.11 方案評價和選擇本章總結思考題8 回收物流信息系統8.1 回收物流信息系統概述8.1.1 回收物流信息系統的概念8.1.2 回收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8.1.3 回收物流信息系統的基本組成8.1.4 回收物流信息系統的結構層次8.1.5 回收物流信息系統的作用8.2 回收物流信息技術8.2.1 EDI技術8.2.2 條形碼技術8.2.3 GPS/GIS技術8.2.4 RF技術8.3 回收物流信息集成管理8.3.1 回收物流信息的來源8.3.2 回收物流信息的共享模式8.4 回收物流信息系統開發8.4.1 回收物流信息系統的開發流程8.4.2 回收物流信息系統的規劃8.4.3 回收物流信息系統的分析8.4.4 回收物流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施8.4.5 系統維護與評價8.5 回收物流信息系統的集成模型8.5.1 回收物流信息系統集成的概念模型8.5.2 回收物流信息系統集成的功能模型8.5.3 回收中心回收物流信息系統設計本章總結思考題9 回收物流成本與收益分析9.1 回收物流成本概述9.1.1 回收物流成本的內涵9.1.2 回收物流成本組成與分類9.1.3 回收物流成本的特徵9.1.4 回收物流成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9.1.5 回收物流成本在管理中的作用9.2 回收物流成本的成本分析方法9.2.1 有效客戶響應9.2.2 直接產品盈利率分析9.2.3 所有權成本分析9.2.4 作業成本分析9.3 回收物流成本與收益模型研究9.3.1 回收物流收益組成與特點9.3.2 回收物流成本與收益模型研究9.4 回收物流成本控制9.4.1 回收物流成本控制含義9.4.2 企業回收物流成本控制原則與策略本章總結思考題10 回收物流系統仿真10.1 回收物流系統仿真概述10.1.1 回收物流系統仿真的意義10.1.2 系統動力學在回收物流系統中的適用性10.2 系統動力學理論10.2.1 反饋10.2.2 因果回路圖、存量流量圖和使用符號10.2.3 延遲10.2.4 Vensim常用函數介紹10.2.5 系統仿真建模步驟10.3 案例應用與分析10.3.1 系統分析10.3.2 系統動力學方程的建立10.3.3 模型的適用性與一致性檢驗10.3.4 運行模型10.3.5 結果分析本章總結思考題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在過去,企業沒有回收責任的限制,對產品的回收主要有四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企業為了經濟利益而對其產品進行回收,但回收和再循環的部分僅僅限于可以為企業帶來利潤的產品,如北美的汽車再循環。
第二種方式是企業將責任轉嫁給消費者,當消費者要求企業退貨或回收他們的廢棄產品時,所發生的回收和分解費用必須由消費者承擔,或者在消費者購買新產品時就支付了回收費用。
第三種方式是由政府承擔,產品通過政府所設立的市政或環保部門進行再循環,所發生的費用由政府承擔。
第四種是沒有任何組織或機構對產品進行回收利用,直接進行垃圾填埋、焚燒或者丟棄。
但是這些產品的直接處理不僅造成了環境的污染,還浪費了大量的資源。由政府承擔產品的回收責任,一方面不能將回收過程中發現的產品設計、回收成本等問題反饋給制造商,不利于企業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會給國家財政帶來很大的負擔。因此,政府對企業回收責任限制的加強和企業的趨利本性,促使企業去發現和選擇最經濟的回收物流模式。
3.5.2 企業回收物流模式選擇的影響因素
企業在進行回收物流模式選擇時需要慎重考慮各個方面的情況,結合企業自身的資源狀況和戰略發展方向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回收物流經營模式。企業在選擇回收物流模式時,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戰略角度
(1)企業規模和經濟實力
企業規模和實力是影響回收模式選擇的最主要的因素。大、中型企業資金實力雄厚,在一種或一系列產品生產和銷售等環節擁有極強的競爭力,同時擁有優秀的物流管理人才,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回收物流系統。小企業則由于資金、人員、管理等的不足,很難有效建立和管理自己的回收物流系統。此時,企業把回收業務進行外包可能更適合企業的狀況和發展。
通常情況下生產商自己負責產品的回收處理工作,要建立一個系統的回收物流網絡體系,需要大量資金與人員的投入,而且要有很高的管理水平。如果企業把產品回收物流能力定位為自己的核心能力,企業一般選擇生產商負責模式;而沒有把產品回收物流能力定位為自己的核心能力的企業,一般傾向于選擇生產商聯合體負責或第三方負責模式。
(2)企業產品特點
從事常規性產品生產、產品價值較高的企業,一般規模較大,而且企業采用的原材料和生產的產品結構是相對穩定的,回收處理后能為企業節約大量的原材料,使生產成本大大降低,給企業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或是其產品的設計材料等涉及專利需要保密,企業適合選擇自營模式。對于廢舊家用電器、電子產品、家具等這些大眾的產品,零部件和材料類似的,可以選擇聯合體負責模式,將這些產品共同回收處理,所得的材料重新為企業所用。對于一般價值不是很高的大部分產品,一般選擇第三方負責模式。
如果企業從事波動性產品的生產,在回收物流模式選擇時可以考慮采用除自營外的另外兩種方式,不至于造成轉型時人力、物力的浪費,設備也可以采用專用性不強的設備,從而避免造成大量設備的閑置,減少固定資金的投入。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