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青少年應該知道的天文曆法(簡體書)
滿額折

青少年應該知道的天文曆法(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2 元
定價
:NT$ 132 元
優惠價
87115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依靠勤勞的素質和智慧的力量,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從文學到藝術,從技藝到科學,創造出數不盡的文明成果。國粹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顯示出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淵源以及技藝發展軌跡,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結晶。《閱讀中華國粹》叢書囊括占今,泛攬百科,不僅有相當的學術資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藝術創作風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青少年應該知道的天文歷法》是其中一冊。
我國古人很早就發現,自然界的寒來暑往和月亮的陰晴月缺與農作物的播種和收獲時機緊密相關。于是人們便根據天文現象發明和改進歷法來服務生產,指導生活。《青少年應該知道的天文歷法》介紹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歷史發展、中國古代的天文儀器、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的故事等內容。本書由李瑞國編著。

名人/編輯推薦

我國古人很早就發現,自然界的寒來暑往和月亮的陰晴月缺與農作物的播種和收獲時機緊密相關。于是人們便根據天文現象發明和改進歷法來服務生產,指導生活。《青少年應該知道的天文歷法》介紹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歷史發展、中國古代的天文儀器、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的故事等內容。本書由李瑞國編著。

2001年,泰山出版社編纂、出版一部千萬言的大書:《中華名人軼事》。當時我應邀撰一序言,認為這部書“為我們提供了開發我國豐富史學資源的經驗,使學術資料性與普及可讀性很好地結合起來,也可以說是新世紀初對傳統文化現代化的一次有意義的探討”。我覺得,這也可以用來評估這部《閱讀中華國粹》,作充分肯定。且這部《閱讀中華國粹》,種數100種,字數近2000萬字,不僅數量已超過《中華名人軼事》,且囊括古今,泛攬百科,不僅有相當的學術資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藝術創作風味,確可以說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即國粹的經典之作。
國粹者,民族文化之精髓也。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依靠勤勞的素質和智慧的力量,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從文學到藝術,從技藝到科學,創造出數不盡的文明成果。國粹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顯示出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淵源以及技藝發展軌跡,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結晶。
梁啟超在1902年寫給黃遵憲的信中就直接使用了“國粹”這一概念,其觀點在于“養成國民,當以保存國粹為主義,當取舊學磨洗而光大之。”當時國粹派的代表人物黃節在寫于1902年的《國粹保存主義》一文中寫道:“夫國粹者,國家特別之精神也。”章太炎1906年在《東京留學生歡迎會演說辭》里,也提出了“用國粹激動種性”的問題。
1905年《國粹學報》在上海的創刊第一次將“國粹”的概念帶入了大眾的視野。當時國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章太炎、劉師培、鄧實、黃節、陳去病、黃侃、馬敘倫等。為應對西方文化輸入的影響,他們高揚起“國學”旗幟:“不自主其國,而奴隸于人之國,謂之國奴;不自主其學,而奴隸于人之學,謂之學奴。奴于外族之專制謂之國奴,奴于東西之學,亦何得而非奴也。同人痛國之不立而學之日亡,于是瞻天與火,類族辨物,創為《國粹學報》,以告海內。”(章太炎:《國粹學報發刊詞》)
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艱難跋涉,中華民族經歷著一次偉大的歷史復興,中國崛起于世界之林,隨著經濟的發展強大,文化的影響力日益凸顯。
20世紀,特別是80年代以來,國學已是社會和學界關注的熱學。特別是當前新世紀,我們社會主義經濟、文化更有大的發展,我們就更有需要全面梳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加以宣揚和傳播,以便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予以重新認知和用心守護。
因此,這套圖書的出版恰逢其時。
我覺得,這套書有四大特色:
第一,這套書是在當下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立足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重視學術資料性,約請各領域專家學者撰稿,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煌煌百種全面系統闡釋中華國粹。同時,每一種書都有深入探索,在“歷史——文化”的綜合視野下,又對各時代人們的生活情趣和心理境界作具體探討。它既是一部記錄中華國粹經典、普及中華文明的讀物,又是一部兼具嚴肅性和權威性的中華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說是學術性與普及性結合。這當能使我們現代年輕一代,認識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感受中華國粹之獨特魅力,進而弘揚中華文化,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第二,注意對文化作歷史性的線索梳理,探索不同時代特色和社會風貌,又溝通古今,著重聯系現實,吸收當代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新鮮知識,形成更為獨到的研究視野與觀念。其中不少書,歷史記述,多從先秦兩漢開始,直至20世紀,這確為古為今用提供值得思索的文本,可以說是通過對各項國粹的歷史發展脈絡的梳理總結規律,并提出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和發展策略。
第三,既有歷史發展梳理,又注意地域文化研索。這套書,好多種都具體描述地方特色,如《木雕》一書,既統述木雕藝術的發展歷程(自商周至明清),又分列江浙地區、閩臺地區、廣東地區,及徽州、湘南、山東曲阜、云南劍川,以及少數民族的木雕藝術特色。又如《飲食文化》,分述中國八大菜系,即魯菜、川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記述中注意與社會風尚、民間習俗相結合,確能引起人們的鄉思之情。中華民族的文化是一個整體,但它是由許多各具特色的地區文化所組成和融匯而成。不同地區的文化各具不同的色彩,這就使得我們整個中華文化多姿多彩。展示地區文化的特點,無疑將把我們的文化史研究引向深入。同時,不少書還探討好幾種國粹品種對國外的影響,這也很值得注意。中華文明在國外的傳播與影響,已經形成一種異彩紛呈,底蘊豐富的文化形象,現在這套書所述,對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十分吸引人的佳例。
第四,這套書,每一本都配有圖,可以說是圖文并茂,極有吸引力。同時文字流暢,饒有情趣,特別是在品賞山水、田園,及領略各種戲曲、說唱等藝術品種時,真是“使筆如畫”,使讀者徜徉了美不勝收的藝術境地,閱讀者當會一身輕松,得到知識增進、審美真切的愉悅。
時代呼喚文化,文化凝聚力量。中共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進一步提出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建設。我們當遵照十七屆六中全會決議精神,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發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們希望這套國粹經典闡釋,不僅促進青少年閱讀,同時還能服務于當前文化的開啟奮進新程,鑄就輝煌前景。
2011年10月

目次

第一章 天上人間——中國古代天文學溯源
第一節 源遠流長——天文學的萌芽
第二節 遠古的觀測——觀象授時
第二章 仰望星空——中國古代的星官體系
第一節 天上的賓館——三垣二十八宿
第二節 珍貴的記錄——中國古代的星表與星圖
第三節 五大行星運動的準確記錄——五星占
第四節 星座的記憶——朗朗上口的《步天歌》
第三章 瑰麗奇特——中國古代的天象紀事
第一節 太陽黑子
第二節 極光
第三節 慧星紀事與哈雷慧星
第四節 日食和月食記錄
第五節 從客星紀事到超新星爆發
第六節 流星與隕石紀事
第四章 巧奪天工——中國古代的天文儀器
第一節 圭表以及景符、窺幾
第二節 渾儀和簡儀
第三節 日晷、仰儀、漏壺
第四節 渾象、水運渾天、水運儀象臺
第五節 八架大型清代天文儀器
第五章 歷經滄桑——中國古代的天文臺
第一節 中國天文臺的發展歷史概述
第二節 東漢洛陽靈臺遺址
第三節 河南登封測景臺
第四節 北京古觀象臺
第六章 各抒己見——中國古代的宇宙學說
第一節 古老的蓋天說
第二節 天體渾圓的渾天說
第三節 主張宇宙無限的宣夜說
第七章 光輝的篇章——中國古代歷法的演變
第一節 起源——從觀象授時到《夏小正》
第二節 發展——商周歷法
第三節 穩定——春秋戰國時期的歷法
第四節 奠基——秦漢魏晉時期的歷法
第五節 完善——南北朝、隋唐、五代時期的歷法
第六節 巔峰——郭守敬的授時歷
第七節 沒落——明清時期傳統的歷法
第八章 永垂史冊——中國古代天文學家
第一節 甘德和石申——古代天文學先驅
第二節 落下閎——西漢民間天文學家
第三節 張衡——東漢著名天文學家
第四節 劉洪——東漢天文學家
第五節 祖沖之——南北朝著名科學家
第六節 一行——唐代著名天文學家
第七節 蘇頌——北宋著名天文學家
第八節 沈括——北宋科學巨匠
第九節 耶律楚材——少數民族天文學家
第十節 郭守敬——最偉大的實測天文學家
第十一節 徐光啟——明末著名科學家

書摘/試閱

傳說遠古的時候,有10個太陽生活棲息在東方湯谷一棵巨大無比的扶桑樹上。他們由金烏背負著,輪流到人間巡行。當一個太陽回來時,就有另外一個太陽出去,從來沒有錯亂過。但到了堯帝當政時,不知什么緣故,這10個太陽不愿再獨自出巡,天空中一下子出現了10個太陽。熾熱的日光燒烤著大地,江河干涸,草木枯焦,百姓們又饑又渴,奄奄待斃。在這種危難時刻,堯帝命令神箭手后羿把天上的太陽射下來。后羿奉命一口氣射下9個太陽,這樣天空中又剩下一個太陽了。當那9個太陽被射中時,只見一團團火球無聲地爆裂開來,滿天流火,數不清的羽毛紛紛揚場地從空中落下。3只腳的烏鴉也一只只墜落下來……河南南陽博物館至今仍保存著一塊漢代畫像石,上面刻的圖畫就是這個故事。
知識小百科:
太陽黑子
太陽黑子是在太陽的光球層上發生的一種太陽活動,是太陽活動中最基本、最明顯的。一般認為,太陽黑子實際上是太陽表面一種熾熱氣體的巨大漩渦,溫度大約為4500攝氏度。因為其溫度比太陽的光球層表面溫度要低1000到2000攝氏度(光球層表面溫度約為6000攝氏度)。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點。太陽黑子很少單獨活動,通常是成群出現。黑子的活動周期為11.2年,活躍時會對地球的磁場產生影響,主要是使地球南北極和赤道的大氣環流作經向流動,從而造成惡劣天氣,使氣候轉冷,嚴重時會對各類電子產品和電器造成損害。
這個神話告訴我們:太陽中有一只烏鴉——黑色的鳥。日中鳥神話在中國流傳很廣,在出土的漢代的帛畫、畫像石、壁畫等中有不少精美之作反映著這個神話。河南南陽博物館有一塊漢代石刻畫上,在代表太陽的圓圈中,畫了一只3只腿的鳥。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2號墓中,出土了一幅珍貴的彩繪帛畫,在帛畫的右上端,畫著一輪金色的太陽,中間站著一只烏鴉。這些所謂太陽之中有烏鴉的神話傳說,實際上是古代人肉眼所見的太陽現象,就是太陽黑子。
太陽黑子是太陽光球上出現的斑點。因而又叫“日斑”,它是太陽表面上的一種“風暴”,由于“風暴”的溫度略低于其附近的日面溫度,所以它的光芒也就顯得幽暗些。黑子的出現是正常現象,用望遠鏡觀測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
可是遠古時代并沒有望遠鏡,古人怎么能看到太陽黑子呢?這大概由于中國古代建都西北,而西北地區多黃土,遇到刮風,黃沙漫天,日光暗淡,容易看到黑子。所以史志用“日赤無光”或“日無光”等來說明看到黑子時的天空情況。在日出、日落時往往能看到黃顏色的太陽或紅顏色的太陽。這時的太陽不刺眼睛。也容易看到黑子。所以史志有“日出黃”、“日出人時”等來說明看到黑子的時間。古人對太陽的祭祀,恰巧在日出日落時舉行,這正是發現太陽黑子的最好時機。因此,早在遠古的新石器時代,太陽黑子就已受到古人的注意和重視,并以原始圖畫的藝術形象表現出它的形態。1972年在河南鄭州大河村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圖片上,繪有極其醒目的太陽圖案:圓圓的太陽光芒四射,普照大地。然而,在大多數日輪圓面中心,畫著—個大黑點。
1977年在河姆渡文化遺址第二次發掘中,又發現一塊有6個鉆孔的象牙片,中心刻的是一輪從大海中剛剛升起的朝陽,光芒四射,如—個火球噴薄而出,兩側有兩只昂首的大烏相向而立,太陽中心左下方也刻著—個黑點。這個黑點和兩只鳥眼都未鑿穿,與6個鉆孔截然不同,這表示它們是與畫中情景直接有關的。從上面兩例新石器時代的太陽圖像,說明太陽中的黑點絕不是隨意涂刻的,而是對他們所觀察到的太陽形象的直接描繪。可以肯定地說,早在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已經發現了太陽黑子。 世界上公認的太陽黑子最早的記錄在《漢書·五行志》中的記載:“漢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是指前28年,太陽出來是黃色的,在日面中央有如錢幣大小的黑子。短短幾句話,就把黑子出現的時間以及黑子的形狀、大小相位置都生動地記錄下來。可見,中國古代對天文現象的觀察多么重視,記載得多么準確完整。其實,中國早在戰國時代和漢代就有不少有關太陽黑于的記載,如《開元占經》卷六中有“日中有立人之象”,《漢書·五行志》中有“……日黑居仄,大如彈丸”等形象的描述。P46-48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1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