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跋涉者的問候(簡體書)
滿額折

跋涉者的問候(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價
:NT$ 239 元
優惠價
8720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跋涉者的問候》主要以篇幅短小精悍的通訊、特寫、側記為載體,以一位女性新穎的視角、細膩的筆觸、獨特的風格,解讀事理、咀嚼生活、感悟人生,是一部富蘊哲理、富有教益、富含激情的佳作和一個個大眾生活萬花筒的縮影。《跋涉者的問候》講述了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阿什貢國家地質公園。秋風中暮靄將沉穩與厚重的阿什貢國家地質公園涂抹上了一層深邃典雅的黛色。此刻的丹霞地貌仿佛電影片段中的蒙太奇,舞臺與高天曠遠相契合,輝映著長長紅毯上的閃爍群星。這一刻,在中國西部的天空,在大美青海的舞臺上,將再一次展示中國電影的盛世:這一刻,將經歷歷史的榮耀,見證群星的誕生。一曲青海花兒,仿佛是一個悠悠打開了的畫軸,掀起了青海這塊72萬平方公里神奇土地的一角,以立體、鮮明而富有動感的音樂元素形態展示了青藏高原的特色文化、自然資源和壯美景觀。阿什貢國家地質公園多姿多彩的峰林地貌,惟妙惟肖的麻吾峽風蝕景觀,黃河谷地的神秘誘惑,宛如一場文化虛境里的實地探索……

作者簡介

王瓊瑤,女,漢族,筆名槲葉,安徽歙縣人,畢業于青海師范大學,曾從事教師工作。自1989年開始寫作,青海省作家協會會員,現為《青海日報》社編輯、記者。

名人/編輯推薦

《跋涉者的問候》除有少數散文和言論以外,大部分是以新聞為體裁的文章,萌芽于作者對生活的審視,寫作于工作的間隙,然后見諸報端。許多作品都是用新聞事實說話,并緊緊把握時代脈搏,以一個新聞工作者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用她犀利的筆觸,吹響新青海改革開放的號角,記錄新青海建設和發展的瞬間,關注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揭露假丑惡,弘揚真善美。

二十七年前,我剛來青海之時,就與瓊瑤父親王立青先生相識,我們是安徽同鄉,也聞知其有一個女兒叫王瓊瑤,但從未謀面。多年來,讀過她的很多作品,尤其是如詩如畫行走徽州的文章。一次偶然,見到真人,話語投機。于是她請我為其即將出版的文集作序。再三推辭無果,只好應允。
瓊瑤的這個集子主要以篇幅短小精悍的通訊、特寫、側記為載體,以一位女性新穎的視角、細膩的筆觸、獨特的風格,解讀事理、咀嚼生活、感悟人生,是一部富蘊哲理、富有教益、富含激情的佳作和一個個大眾生活萬花筒的縮影。這部文集除有少數散文和言論以外,大部分是以新聞為體裁的文章,萌芽于她對生活的審視,寫作于工作的間隙,然后見諸報端。許多作品都是用新聞事實說話,并緊緊把握時代脈搏,以一個新聞工作者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用她犀利的筆觸,吹響新青海改革開放的號角,記錄新青海建設和發展的瞬間,關注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揭露假丑惡,弘揚真善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愿這些用心血寫成的篇章能為更多的新聞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鑒和養分,也希望這部集子能得到眾多讀者的關注。是為序。
楊自沿
2012年5月8日

目次


·卷首語·
新春,獻上我們一瓣心香
·通訊·
沉重艱難的奉獻
風潮迭起話公交
醫療事故:“幽靈”何時遠離患者
紅色警示:火!火!火!
承諾——優質文明服務在這里延伸
養老保險,世紀末的焦點
壽險,在海東開啟的綠色工程
防洪避患當早謀
國有客運,何時登上時代的客船
化肥市場:雖涼猶熱
雪域,雪域
建筑質量——“安居”的保障
追趕潮頭的“共和國長子”
站在地獄的入口處
走進高原——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醫療服務博士團赴青海義診紀事
神勇擒兇魔
追逃兇犯的十一個日日夜夜
中藏藥:民族醫藥的朝陽產業
“一會兩站”:讓農牧民能在家門口維權
甘當聚財人樂為助推器
·特寫·
“趕驢車”的軍人
送奶人
跋涉者的問候
翹首“新大陸”
悠悠綠茵情
高原雪蓮花
人間正道是滄桑——記丹瑪·江永慈誠和他的《雪域博史》
真誠的回報
巧手剪出新生活
為了共同的明天
讓母語回歸澳門
好人,讓警徽為你送行
一位兼職律師的情懷
渴望
朱元順素描
“花卉門診”里的“護花使者”
桑占云的心愿
愿做一粒鋪路石的鐵路工人江澤海
流淌的生命之河
靜如止水的淡然與寧靜
足球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荒原上那一片青楊
打工的美容師
伴著綠色成長
逆境成就的職業經理人
央金的心愿
王師傅的創意空間
李榮的追求
生活與命運的雙重對話
源于詩歌并超越詩歌的感受
哈巖:勇闖市場寫人生
自主創業的雕刻師
許新國:青海吐蕃考古的開拓者
山地紀錄片凝聚關注的激情
王凱:大羽自有凌霄志
三江源作證
黨旗在巴塘草原新民居上空飄揚
青海:一個正在崛起的文化產業高地
青海高大陸:文化事業發展充滿活力
青海民族文化展現世界舞臺
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再上臺階
青藏線深處跳動的音符
·側記·
蔚藍色的挑戰
“秦池人”的追求
新花重重情誼深
秦腔·秦韻
景在長嶺
為民排憂解難——省檢察院檢察長、省法院院長接待日側記
撼人心魄的《紅巖魂》
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萬人承諾簽名活動現場實錄
講文明——從我家做起——泰寧社區“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側記
規范+特色——“文明校園”勝利路小學德育教學一瞥
琴韻繽紛
真情民政人
霓裳競秀靚盛世
歷史變遷的忠實見證者
和諧家園花兒更紅
唱響文化大戲繪制文化產業圖景
青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之地——青海國際“水與生命”音樂之旅主題音樂會側記
藏娘唐卡:民族文化的瑰寶
感受詩歌的心跳——高原之夜詩歌朗誦會側記
從大地的根上發出的聲音
讓自然與生命的旋律在黃河岸邊躍動
眾人盛贊昆侖山音樂會
與鏡頭一起分享精彩
月圓玉樹
為了災區道路暢通
西部文化發展的“炫”舞臺
流動的“創意”靈感
光影中的笑臉——“4·14”玉樹地震一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展北京展速寫
凝聚力量的記憶
《鏡·像》幻彩空間——《此岸·彼岸——與河共舞》彩排現場素描
舒緩靈動的《鏡·像》藝術畫卷——第四屆青海國際水與生命音樂之旅主題晚會側記
穿越邊界的吟哦
相約紅毯星空璀璨

書摘/試閱



防洪避患當早謀
1997年8月5日凌晨3點52分,冷暖空氣交匯生成的一片強降雨云團在西寧市的上空炸響了一聲聲驚雷,頓時,沉寂的夜空仿佛豁開了一條口子,大雨傾盆而下。
只聽得一聲轟隆隆巨響,巨大的洪峰率先沖過瓦窯溝涵洞口,翻滾著涌向路面,沖開下水井蓋,向七一路、建國路咆哮而去……
在一顆印新村,奔涌的洪水挾裹著磨盤大的羊腦石順路而下……
頃刻間,圍墻坍塌,樓院淹沒,莊稼被沖毀,人們的哭聲、喊聲、叫聲很快被氣勢洶洶的泥石流所吞沒……
這場降水量達58.2mm的雷陣暴雨接近西寧市歷史最高值(62mm),使西寧地區險象環生,小寺溝、瓦窯溝、傅家寨等局部地區山洪暴發,山體滑坡,堤圍毀決。
截至8月7日,從統計數字看,西寧地區損失慘重:
5人死亡,1人受傷。
倒塌房屋230余間,造成危房200余間,80余家單位、30余間沿街鋪面的660余戶1300平方米居民房屋進水,圍墻倒塌近300米。
淹沒農田5540余畝,沖毀田地50余畝。
損壞主要公路6條。
約10家磚瓦廠不同程度進水,其中2個磚瓦廠被迫停產,損壞磚坯近100萬塊……
此次突降暴雨,主要集中在西寧及海東地區。透過洪災,我們不僅看到了西寧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薄弱與落后,也看到了防汛工作中由于“人禍”所造成的“人造洪災”。
西寧市地處高原,位于湟水河、北川河、南川河、沙塘川河“三川一水”的交匯處。四周山高坡陡,相對高差600米以上,植被差,多為荒山禿嶺。鑒于此,暴雨形成的洪水、泥石流災害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據記載,從1732—1979年這247年中,基本上是15年發生一次較大洪災,兩年發生一次較小洪災。在1970—1989年20年間,因暴雨、洪水形成的較大災害共8次。
洪水不止一次地光顧過我們的城市,而每次洪災過后,我們都要研究預防的措施,實施的方案。然而,可悲的是我們總是在與洪水的一次次的較量中重復著過去的錯誤。
洪水于我們已不再陌生,也不再可怕,可怕的倒是我們自己。
面對洪災,我們在痛失家園的同時,是否應該捫心自問:災難,該由誰來負責?
不必再一次次地歷數慘重代價,我們只需將思索的目光投向3年前的那一場“7·5”洪災,記憶的空間便會被悲慟填滿。
1994年7月5日晚8時,西寧市北部地區突降暴雨約20分鐘,降雨量達32ram。大寺溝至西杏園沿線出現罕見的洪水泥石流,造成9人死亡,595間房屋倒塌,1028間房屋進水,9個村、56個單位共11000余人受災,沖毀電灌站9座,損壞水利設施ll處,沖毀道路、水渠等81處,農田受災面積4530畝,經濟損失達1602萬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