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傲慢與偏見(插圖典藏本)(簡體書)
滿額折

傲慢與偏見(插圖典藏本)(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6.8 元
定價
:NT$ 161 元
優惠價
8714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英國簡·奧斯丁在這部小說《傲慢與偏見》中通過班納特五個女兒對待終身大事的不同處理,表現出鄉鎮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少女對婚姻愛情問題的不同態度,從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觀:為了財產、金錢和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而結婚不考慮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對為金錢而結婚,也反對把婚姻當兒戲。她強調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雙方感情作為締結理想婚姻的基石。
《傲慢與偏見》中的女主人公伊麗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為富豪子弟達西所熱愛。達西不顧門第和財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卻遭到拒絕。伊麗莎白對他的誤會和偏見是一個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討厭他的傲慢。因為達西的這種傲慢實際上是地位差異的反映,只要存在這種傲慢,他與伊麗莎白之間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以后伊麗莎白親眼觀察了達西的為人處事和一系列所作所為,特別是看到他改變了過去那種驕傲自負的神態,消除了對他的誤會和偏見,從而與他締結了美滿姻緣。伊麗莎白對達西先后兩次求婚的不同態度,實際上反映了女性對人格獨立和平等權利的追求。這是伊麗莎白這一人物形象的進步意義。

名人/編輯推薦

英國簡·奧斯丁編著的《傲慢與偏見》內容介紹:故事主要說的是十八世紀在英國發生的四門婚姻。其中最主要的,自然是發生在女主角伊麗莎白·班納特與男主角費茨威廉·達西之間的愛恨情仇。伊麗莎白是個勇于追求愛情、漂亮聰明、堅強可愛的中產階級女子。故事主要以她對達西先生從一開始的厭惡到尊敬,再到愛慕為線索,也穿插了在幾個發生在她身邊的幸福或不幸的婚姻,揭示了作者對那個時代女人生活與愛情的理想和期望。 故事中女主角伊麗莎白第一眼看到男主角達西就是不順眼的,加上男主角個性的傲慢,繼而對他有了偏見。而男主角達西,是個不受人歡迎的傲慢男子,也不屑于周遭冷淡的人際關系,對他來說,傲慢也許是有理的,偏見卻很無情,這兩者產生的沖擊是免不了的。兩個人之間也因此而常有針鋒相對的言辭,彼此之間的傲慢和偏見就造成了一開始的不愉快與誤解,但是經過種種事件的澄清,彼此又漸漸產生一點點的感情。

目次

作者:(英)簡·奧斯丁(Jane Austen)
簡·奧斯丁(Jane Austen,1775—1817),英國最著名的小說家。出生于英國鄉村的紳士家庭,受父兄良好教育和影響,從小熱心閱讀和寫作,十九歲即創作了第一部成熟的作品《蘇珊女士》。長篇小說《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諾桑覺寺》和《勸導》于奧斯丁身前身后相繼出版,獲得好評。奧斯丁終生未婚,去世時僅四十二歲。

奧斯丁獲得了各個時代的文學家和評論家們的熱烈稱贊,被譽為“最接近大師莎士比亞的作家”、“真正偉大的英國小說家”、“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學藝術家之一”、“十八世紀精華薈萃的百花園中最后也是最絢麗的鮮花”,其作品在英國小說發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意義和非凡價值。在BBC的“千年作家評選”活動中,奧斯丁緊隨莎士比亞之后,排名第二。

《傲慢與偏見》是奧斯丁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十九世紀最有影響的經典文學之一。該書被譯成幾十種文字,全球銷量超過兩千萬冊,十度被改編為影視劇。毛姆譽《傲慢與偏見》為“所有小說中最令人滿意的一部”。

書摘/試閱

簡·奧斯丁(1775—1817年)的名字對我國的外國文學愛好者來說并不陌生,她的《傲慢與偏見》更為許多人熟知。
這部小說的主題是愛情與婚姻,全書或詳或略涉及了五門婚事。
作者主要著墨于伊麗莎白和達西。這兩人性格大不相同,伊麗莎白外向,活潑可愛;達西內向,給人的感覺是非常傲慢。第一次相逢在舞會,達西得罪了伊麗莎白。后來伊麗莎白又聽信了別人對達西的中傷,覺得達西可惡極了。同時,兩人的門第與財產有別,達西大富大貴,伊麗莎白家只算中產階級,由于父母膝下無兒,財產還得由一個遠親繼承。最糟的是,伊麗莎白的母親腦子笨,常出洋相,妹妹行為不檢,這些都被達西瞧不起。然而達西喜歡伊麗莎白的聰明,無形中墜人愛河,把門第之差拋到了一旁。伊麗莎白了解到事實真相后,不但消除了誤會,發現達西原來心地善良,品德高貴,而且覺得兩人的不同性格正好互補。這兩人的婚姻既有愛情又有財產作基礎,是美滿的婚姻。
伊麗莎自的姐姐簡與賓利的婚姻同伊麗莎白的有相同之處,就是既有感情又有財產作基礎。
伊麗莎白的妹妹莉迪亞真心喜愛威克姆,最后與威克姆結了婚,卻無幸福可言。她單純追求外表美,不問其他,盡管如愿以償得到了一個美男子,卻與幸福絕緣。威克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開始時迷惑了包括伊麗莎白在內的幾乎所有姑娘,但最終上當的是莉迪亞。究其原因,是莉迪亞虛榮心太重。
伊麗莎白的好友夏洛特與牧師柯林斯的結合另屬一種情況。夏洛特其貌不揚,又無財產,難于出嫁,所求不在愛情,只在生活的依靠,而柯林斯只要娶到個女人就行,所以兩人一拍即合。他們的婚姻當然遠遠比不上伊麗莎白與達西、簡與賓利,卻勝過莉迪亞與威克姆,雖談不上愛情、幸福,卻有滿足、太平。
伊麗莎白父母的婚姻又有其特殊性。他們有一定財產,但沒有愛情。伊麗莎白的父親年輕時以為美貌女子能給他帶來幸福,也如愿以償,娶到位漂亮姑娘,婚后卻發現與貌美而不聰明的女人共度人生索然無味。他的生活寬裕,卻感情空虛。
這五門親事作者沒有各表一端,而是通過主人公伊麗莎白很自然地聯系在一起。看來,奧斯丁認為愛情與財產是構成婚姻幸福的兩要素,缺一不可。
奧斯丁善于刻畫她那個時代中產階級婦女的形象,善于描寫愛情和婚姻,同時她還算得上是個美人兒,然而,她終身未婚。她曾接受過一位愛慕她的人的求婚,但苦想一夜后反悔了,第二天連忙改口,拒絕了那人。
簡·奧斯丁的父母有子女八個,可謂高產,這位女作家是第七個孩子。她的一生主要是在名不見經傳的斯蒂文頓與喬頓兩個小鎮度過的,其作品描寫的也只是一個小小的大地。
這位英國18至19世紀杰出的現實主義女作家受的學校教育很少,只得益于父兄的指導和所看的大量小說。其實,她一家人都是小說迷,不但看18世紀的名著,而且看恐怖小說、傷感小說。她常在自己家客廳的一張小桌上進行寫作,來了客人,便用一張紙或針線盒將書稿遮蓋起來,也不承認出版過小說。作家這樣做是社會情勢所迫,當時的人對女人寫小說抱有偏見。
奧斯丁于21歲(1796年)開始寫小說,名為《開初的印象》,于次年完成,由父親交給一出版商,被擋駕。作者并不氣餒,將作品作了精心修改,書稿更名為《傲慢與偏見》,于1813年才問世,前后歷時17載。奧斯丁寫作的第二部小說是《理智與情感》,開始于1797年,發表于1811年,雖也經過了14年的漫長時間,卻成為奧斯丁首先推出的作品。
《理智與情感》出版后,奧斯丁才遇上順風,不但于1813年發表了《傲慢與偏見》,而且于1814年發表《曼斯菲爾德莊園》,1816年發表《愛瑪》,1818年發表《好事多磨》與《諾桑覺寺》。
然而,也就是在奧斯丁的作品接連出臺時,死神悄悄走近了她。她患上了一種叫阿迪生病的腎上腺疾病。奧斯丁離開喬頓去溫切斯特求醫,醫生回天無術,這位女作家于1817年病故,年方42歲。實際上,她的6部長篇作品在生前僅發表了4部。評論界承認她為名作家更晚在20世紀。
在6部長篇作品中,《傲慢與偏見》與《愛瑪》是兩部名作。讀者與評論界對這兩部作品的喜好似乎不完全一致。《傲慢與偏見》出版后馬上受到讀者好評,后來一直是奧斯丁流傳最廣的作品。在我國,讀者對《傲慢與偏見》也比對《愛瑪》熟悉。但是,評論界開始賞識奧斯丁卻是在《愛瑪》問世后。而且,國外當代大多數評論家也認為,在她的6部小說中,最優秀、最能代表她的風格的也是《愛瑪》。
奧斯丁的父親是位牧師,且父女間感情篤厚,但在作家的這兩部主要作品中出現的兩位牧師都不是什么正面人物,特別是《傲慢與偏見》中的那位柯林斯先生,又愚奮,又虛偽,又心地狹窄,還是個對有錢有勢的人一味阿諛奉承,令人惡心的馬屁精。奧斯丁的父親對此看來并不介意,因為這部小說開始時還是她父親拿去找出版商的。作家的妙筆為何會勾畫出這樣一位牧師,后人就不得而知了。
簡·奧斯丁的小說都以她那個時代平凡瑣碎的事為題材,卻經久不衰。她去世后的19世紀與20世紀是人類歷史上大動蕩、大變化的兩個世紀,社會制度的更替,科學技術的進步,商品經濟的發展,不僅帶來滄海桑田的大變遷,而且帶來人們思想觀念的大變化,然而,今天處在完全不同時代、國情、環境的我國讀者依然喜愛她的作品,這就太不容易了。其中原因,恐怕主要在于作家的高超寫作藝術。
奧斯丁筆下的小說故事情節和場面都經過仔細推敲。她用細膩的文筆把事件和人物刻畫得惟妙惟肖,玲瓏剔透。略帶尖刻的評論和巧妙的對白更是獨具匠心。語言幽默,妙趣橫生,各種人物躍然紙上。
與奧斯丁差不多同時期的英國著名小說家沃爾特·司各特曾高度評價她的才能,說:“這位年輕小姐在描寫人們的日常生活、內心感情以及許多錯綜復雜的瑣事方面,確實具有才能,這種才能極其難能可貴,我從來不曾見過。說到寫些規規矩矩的文章,我也像一般人那樣,能夠動動筆;可是要我以這樣細膩的筆觸,把這些平凡的事情和人物刻畫得如此惟妙惟肖,我實在辦不到。”
司各特還說,奧斯丁的作品“不是向讀者繪聲繪色描寫一個假想世界,而是真實、生動地再現讀者身邊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生活的真實從來就是美與丑共存,善與惡同在。奧斯丁的作品通過對生活瑣事的描寫表現了兩者,既有人們的道德與理智,也有人們的愚蠢、虛偽、貪心、自我欺騙等。
奧斯丁自己曾說:“我的作品好比是一件三英寸大小的象牙雕刻品。”
《愛瑪》早在20世紀40年代由劉重德教授譯成漢語,外語界羅皚嵐教授與吳景榮教授認為該譯作“暢達,頗能傳達原著精神”。《傲慢與偏見》在20世紀50年代也由復旦大學王科一先生譯出,在上海出版,到90年代還在重印。去年南京出了新譯,據說海南出的譯本早已發稿。
有人認為重譯容易,因為有老譯本作為借鑒。當然,借鑒給后來的譯者帶來一定方便,但新譯與老譯雷同,出版有何必要?而且,白紙黑字,眾目睽睽,欺世盜名,又談何容易!
譯事之難,譯界同仁盡知;復譯之難,譯界有人亦知。
拙譯出版,譯者不敢奢求,僅愿能不愧對在天有靈的作者與心明眼亮的讀者,不辜負出版社的信任與厚愛!
張經浩
1995年9月于上海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